一百六十五、東海郡

公主出嫁別國,自然是浩浩蕩蕩,單單是陪嫁的丫鬟僕人就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到底有幾人是被秦王安插在內的密探,這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公主嬴馨兒本人是否願意嫁與龐衛,沒有人關心。

龐衛頑劣之名列國盡知,嬴馨兒本人自然也是知道的,當自己要和龐衛成親的消息傳到嬴馨兒耳中之時,嬴馨兒匆忙跑到嬴政面前哭訴,希望嬴政能夠收回成命。

那是的龐衛不僅只是一個紈絝子弟,更是一個昏迷不醒的人。如果自己嫁給了龐衛,只怕隨時都有守寡的可能性,故而嬴馨兒本人是十分不願意的。

可再不願意也沒有辦法,當時嬴政就對前來求其收回成命的嬴馨兒說:“你出身王族之家,自幼錦衣玉食,而今便是你爲大秦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說完之後便不在管嬴馨兒心裡是如何想的,將其趕回了自己的寢宮之中。

嬴馨兒又想向太后趙姬求情,可如今的秦國是秦王嬴政一人說的算的,更何況因爲以往的種種經歷,嬴政和趙姬之間早已離心離德。如今的嬴政,只不過礙於世情而不得不供着趙姬,論起尊敬,嬴政內心更爲尊敬的是祖母華陽太后,而不是母親趙姬。

趙姬身爲一國太后,曾經不僅和國相呂不韋私通,更是和假宦官嫪毐私相授受,而且還生下了兩個孩子,嬴政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多了兩個同母異父的兄弟,又如何不生氣,不憤怒呢?礙於孝道,嬴政沒有將趙姬如何,可有時候嬴政心中卻巴不得趙姬早些去死。

所以嬴馨兒欲要去求趙姬之時,就被服侍自己的丫鬟攔住,並勸說道:“大王與太后之間的關係公主您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您真的這麼做了的話,只怕結果會適得其反。”

“那該如何是好?”一時間,嬴馨兒六神無主。

“不如公主您去求一下華陽太后,說不一定華陽太后能夠說服大王!”丫鬟建議道。

自嬴政從趙國回到秦國之後,就被養在華陽太后膝下,祖孫兩人之間的情分自不是旁人可以相比的。故而嬴馨兒聽了丫鬟的建議之後,想也沒想就毫不猶豫的去了華陽太后的寢宮求情。

華陽太后見到梨花帶雨的嬴馨兒之後只是略微安慰了她幾句便道:“我知道你心中不願嫁到魏國,可形勢所逼,你心中即便是再不情願,也不得不嫁。哀家的意思和大王一樣,你既身爲大秦的公主,就要做好隨時爲大秦犧牲的準備!”

無法,嬴馨兒只能乖乖屈從於命運。

從咸陽到大梁這一路上,嬴馨兒臉上就一直沒有過一絲笑容。而等到嫁入龐癝府邸之後,魏雨萱見嬴馨兒如此表現,心中頓時不喜起來。

嬴馨兒也是高傲之人,即便魏雨萱是自己的婆婆又如何?故而此後的日子裡,婆媳兩人之間時常鬥法,攪和的家宅不寧。

而龐癝對此事卻是一無所事,一是因爲下人不敢將此事告知於龐癝,二是因爲朝中事務繁雜,龐癝是每日早出晚歸,即便知道了家中之事,又哪有心思和功夫去處理呢?

自楚國割讓鍾離以及以東的上千裡土地之後,魏國便在那裡設置了東海郡。可設置了郡縣之後,最先前去東海郡擔任郡守的官員因爲自幼生長在中原的緣故,並未考慮當地的風土人情,仍舊按照中原地區的治理方式去治理東海郡,使得這幾年東海郡並未得到什麼發展,反而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以往還有所困頓。

龐癝爲此而憂心,東海郡剛剛歸屬魏國已經有三年時間,可當地的民心仍舊屬楚而不歸魏,長此以往下去,只怕東海郡遲早還會再次成爲楚國的土地。

張良見龐癝臉上掛着憂思,便向龐癝問道:“下官見相邦臉色不愉,不知是爲何事而擔憂?”

龐癝將東海之事一一說了出來:“東海乃是大魏以後滅楚的橋頭堡,故而東海之事不容有失,然現今的東海,民心依舊屬楚,本相又豈能不擔憂?”

想了想,張良道:“御史大夫范增出身於居巢,離東海的距離和近,相邦何不詢問一下御史大夫?”

龐癝搖頭苦笑道:“之前范增已經向本相推薦了好幾名候選官吏,本相一番詢問之下,他們回答的倒是頭頭是道,可卻與本相想要的人不相符合。東海郡內多湖河山澤,風土人情與中原地區大相徑庭。如果按照治理中原地區的方法前去治理東海,只怕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張良靈機一動,便對龐癝笑道:“相邦,下官倒有一個合適人,估計他應該能夠向您推薦出合適的人才來!”

“何人?”龐癝急忙問道。

張良回道:“廷尉韓非!”

“韓非?韓非自幼長於中原,從未踏足過那裡,又怎會有合適的人選呢?”龐癝自是不信。

張良依舊笑道:“相邦您這是當局者迷,廷尉韓非雖然不曾踏足過那裡,然而相邦莫不是忘了韓非曾師從先御史大夫荀況之事?當年,楚國春申君曾邀請荀況入楚,並舉薦其爲蘭陵令。而蘭陵就在東海郡之北的彭城郡,荀況先生的那些弟子中,想必定有出身於東海之人,相邦何不昭廷尉韓非前來詢問一番?”

龐癝一聽,頓時茅塞頓開,急忙命人將韓非請來。

韓非並不知道龐癝喊自己來所爲何事,故而十分疑惑,龐癝便將自己心中的擔憂說出,而後向韓非問道:“你曾師從荀況先生,不知荀況的一衆弟子中,可有人出身於東海?”

“這個下官倒是不大清楚。”韓非回道:“下官離開荀師之時,荀師還未曾入楚。後來荀師來大魏擔任御史大夫之職事,下官雖與荀師同殿爲臣,可畢竟因爲理念不同,來往亦不密切。相邦且容下官前去詢問一番曾經的師兄弟,想必他們之中定有自東海之人!”

“此事當速辦,你找到這些人之後,速帶來見本相,如今東海郡守一職高懸,短時間內沒有問題,時間一久,只怕會出問題的。”龐癝叮囑道。

“諾!”韓非答應之後便告辭而去······

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六、魚龍宴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二十八、休戰五十六、魚龍宴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五十、韓國求救六十七、朝堂定謀五十、韓國求救一百八十、劉季用兵四十三、落幕五十四、喋血七十三、魏楚開戰四十九、國士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八十六、宴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二百零九、流言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八十三、蠶食計劃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一百四十一、勸解四十三、龐癝歸國五十二、角逐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二十七、講和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六十一、父子決絕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六十九、太子魏增五十九、張良見龐癝十一、交鋒四十三、落幕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五十九、教導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一百二十二、議和六、魏增大婚二百三十七、定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九十八、君臣問答五十、韓國求救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七十四、楚人李斯七十一、千鈞一髮二百零五、反思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七、講和二十二、荀況入魏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三十八、欣欣七十九、口舌之利五十八、審理三十七、山雨欲來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六十五、朝議七、龐癝說魏王(一)五十八、審理一百五十二、秦策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八十三、虎符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七十三、魏楚開戰二百三十四、誤判七十三、魏楚開戰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一十三、沉重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四十八、渡江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九十、對陣八十、三年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九十、人才爭奪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二百五十、設伏七十、秦、楚對峙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五十、設伏九十、對陣
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六、魚龍宴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二十八、休戰五十六、魚龍宴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五十、韓國求救六十七、朝堂定謀五十、韓國求救一百八十、劉季用兵四十三、落幕五十四、喋血七十三、魏楚開戰四十九、國士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八十六、宴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二百零九、流言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八十三、蠶食計劃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一百四十一、勸解四十三、龐癝歸國五十二、角逐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二十七、講和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六十一、父子決絕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六十九、太子魏增五十九、張良見龐癝十一、交鋒四十三、落幕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五十九、教導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一百二十二、議和六、魏增大婚二百三十七、定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九十八、君臣問答五十、韓國求救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七十四、楚人李斯七十一、千鈞一髮二百零五、反思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七、講和二十二、荀況入魏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三十八、欣欣七十九、口舌之利五十八、審理三十七、山雨欲來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六十五、朝議七、龐癝說魏王(一)五十八、審理一百五十二、秦策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八十三、虎符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七十三、魏楚開戰二百三十四、誤判七十三、魏楚開戰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一十三、沉重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四十八、渡江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九十、對陣八十、三年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九十、人才爭奪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二百五十、設伏七十、秦、楚對峙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五十、設伏九十、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