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

龐癝聽了魏王的話沉默了片刻,心中多少理解了魏王心中的苦惱。魏王身爲一國之君,在其餘六國人的地位竟然還不及信陵君,更何況這不只是六國之人如此認爲,竟然連本國人也這麼認爲。

別說此刻的魏王了,即便雄才大略如秦皇漢武,如果自己有這樣的手下且還是自己的親弟弟,只怕這人的下場都不會很好。

沉默片刻的龐癝開口道:“大王既然知道信陵君的名聲,那就更不用擔心信陵君會對大王有威脅了。須知如果信陵君這麼做了的不就與自己多年樹立起來的名聲背道而馳了嗎?”

魏王道:“這是爲何?現在的無忌已經讓寡人有了忌憚之心,一旦無忌手中再中有了權柄的話,那他不是可以爲所欲爲,甚至可以行廢立之事了嗎?”

龐癝聽到這話卻笑了:“大王也知道信陵君忠信的名聲聲名遠播,乃是他的立世之本,那麼如果信陵君這麼做了的話那他還有什麼理由稱‘忠信’呢?只怕到時候信陵君的那些門客都會認爲信陵君乃沽名釣譽之人而棄他而去,而沒有了‘忠信’這樣的立世之本,信陵君又如何會做對大王不利的事情呢?”

這就好比後世西漢末年的王莽,開始就把自己樹立成了仁義忠信之人,而這樣的人一但篡位,所引起的後果就是身敗名裂,人人唾棄,更不要說現在是比西漢末年更加重信義的戰國時期了,雖然後世對王莽篡位有很多說法,但在這個年代就是大忌。

於是龐癝便把王莽篡漢之事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魏王聽來打消魏王的疑心。

而後龐癝又道:“如此,信陵君一旦得到大王的信任,必定不會做不利魏國,不利大王的事情。且微臣竊以爲如果信陵君如果執掌軍隊,那麼即便是秦國也會因爲忌憚信陵君而不敢進攻魏國,大王還在猶豫什麼呢?”

顯然魏王已經被龐癝說服了:“好,寡人這就拜無忌爲上將軍,統邊境軍隊前去救趙。”

而後魏王又道:“以先生之才足可爲一國之相,寡人慾拜先生爲亞卿,還請先生不要推辭。”

龐癝當然不會推辭,這也是他今日來此的目的,因而沒有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雖然相較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官職方面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是官、爵不分,卿、大夫都是爵位,同時也是官職。

好在現在各諸侯國文臣、武將已經進行了區分,不像春秋時期出將入相那麼混亂了。這還要從戰國初期魏文侯改革開始說起。魏文侯之前,列國文武不分,各國大臣既掌民生又掌兵權,直到了魏文侯改革,設立相國位,又設立將軍位,才使得文武開始區分開來。

但這個現象雖有所改善,但官、爵之分還不是很明顯。比如白起的大庶長即是爵位又是官位,直到後來白起因功大被封徹侯,但還是保留了大庶長的官位。而魏國的丞相之下的卿、大夫也是即是官位又是爵位。

魏王今日心情頗爲愉悅,喊來外面的魏無忌一同飲酒,而魏王旁邊一直默默坐着的如姬見魏王高興,便趁興舞了一曲,惹得魏王大呼喝彩。

在座的幾人最高興的只怕就是如姬這個史書上一筆帶過的奇女子了。前世的歷史上如果沒有如姬不計個人生死的幫助,只怕信陵君魏無忌也完成不了竊符救趙的壯舉,更遑論後來的帥四國之師抗秦,成就戰國中後期連續兩次大敗秦國的壯舉了。

如姬眼中,魏王是他的男人,而信陵君魏無忌卻是她心甘情願願意以死相報的男人。以前如姬心目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關係不和睦,如姬又怎能不憂心忡忡,今天自己心目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的關係得到了改善,變得和睦無比,如姬比誰都高興。

如姬知道這還要感謝在座的另一個男人:龐癝。因而如姬不時媚笑妍妍的打量龐癝以示感激之情,這使得龐癝一度誤會,以爲如姬被剛纔自己的壯舉打動,起了傾慕之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不要說像如姬這樣的美女了,因而看到含情脈脈的如姬,讓龐癝這個即便後世見慣諸多明星美女的人也心起波瀾。

但龐癝雖在魏王和魏無忌的相勸下飲了不少酒,頭有些暈乎乎的,但龐癝的心中卻是萬分情形。他深知如姬乃是魏王的禁臠,自己是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因而不敢有絲毫越規舉動。即便是如姬前來敬酒之時,龐癝聞到如姬身上散發的淡淡芳香,心神盪漾不已,但仍壓下心頭想法,小心翼翼的接過如姬的酒杯一飲而盡。

在龐癝心神飛揚之際,魏王和魏無忌這對兄弟卻在抱頭痛哭,說着歷歷往事如在眼前,兄弟之情溢於言表使人毫不感動。

第二天,魏王正式拜龐癝爲亞卿,同時拜魏無忌爲上將軍。

在龐癝被拜爲亞卿之前,朝堂上的魏國大臣都已事先得到了消息。人們都很驚訝龐癝這麼年紀輕輕的沒落貴族之後竟然能一朝得勢登入朝堂,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如同秦國的衛鞅、張儀、範睢那樣正式成爲魏國國相。

一衆大臣雖然驚訝但卻絲毫不感到意外,因爲這類布衣之人一朝被拜卿相在戰國時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衆大臣只是驚訝於龐癝這各年輕人以前沒有絲毫賢能的名聲傳出,衆人料想只怕龐癝是如同侯嬴那樣的人吧!

在一衆魏國文臣武將的見證下,龐癝這個微末小吏正是成爲魏國亞卿,開始了自己縱橫捭的人生。

而後是魏無忌被拜爲上將軍,亞卿龐癝同魏無忌一同前往魏、趙邊境統領駐紮在那裡的大軍前去解邯鄲之圍,這是昨天就和魏王說好的事情。

龐癝之所以要跟隨魏無忌一同前去,沒有別的原因,只是想在前世邯鄲大勝的基礎上多削弱秦國幾分,爲魏國多贏一段時間的喘息之機。

拜將完畢,龐癝和魏無忌一同駕車離開王宮來到大梁夷門,前來說服侯嬴一同前去救趙,侯嬴在龐癝的說辭下欣然同意,而後又由侯嬴說服其好友朱亥一同前去。

這樣,魏無忌和龐癝四人在魏無忌的門客的簇擁下離開大梁城一路向北而去······

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三十九、交鋒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七、龐癝說魏王(一)三十四、範睢遠謀九十二、劉季罵營二十二、荀況入魏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六十三、說親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二十一、民心之爭二百零二、暗鬥十五、虛張聲勢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三十二、爭執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十一、民心之爭八十二、信陵薨十三、風波起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八十九、天下英才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十二、韓非入魏八十六、宴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六、論趙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八十九、縱橫事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四、縱橫八十四、燕、趙之戰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八十七、論勢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二百零五、反思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八十三、蠶食計劃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六十七、朝堂定謀二、道統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三十九、交鋒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二百一十、陰謀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二十三、函谷五十六、韓國俯首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八、冬衣事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四十二、風波定一百三十、迴歸八十八、秦國意圖九十、人才爭奪六十八、襄陵君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
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三十九、交鋒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七、龐癝說魏王(一)三十四、範睢遠謀九十二、劉季罵營二十二、荀況入魏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六十三、說親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二十一、民心之爭二百零二、暗鬥十五、虛張聲勢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三十二、爭執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十一、民心之爭八十二、信陵薨十三、風波起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八十九、天下英才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十二、韓非入魏八十六、宴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六、論趙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八十九、縱橫事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四、縱橫八十四、燕、趙之戰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八十七、論勢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二百零五、反思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八十三、蠶食計劃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六十七、朝堂定謀二、道統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三十九、交鋒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二百一十、陰謀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二十三、函谷五十六、韓國俯首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八、冬衣事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四十二、風波定一百三十、迴歸八十八、秦國意圖九十、人才爭奪六十八、襄陵君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