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

新垣衍並沒有等來魏無忌率領的十四萬步卒,等來的是魏無忌的一道軍令。

魏無忌命令新垣衍繼續追擊秦軍,但依舊按照原本的策略擊殺秦軍後尾。

魏無忌不是不想馬上就趕到秦軍後面,而是五十餘里的路程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去趕,到時候不知道秦軍又到了哪裡了呢?

所以魏無忌便採取了聯軍步卒不緊不慢的趕路而新垣衍率領的戰車一直追在秦軍後尾,儘量給秦軍壓力使其忍不住後徹底崩潰。

但秦軍的堅韌出乎了魏無忌的意料。在魏無忌看來,飢寒交迫的秦軍經過連續一個晝夜不停逃亡之後都已身心俱疲,再沒有餘力趕路只剩下投降一條路可走了。

可追擊的第二天晚上,秦軍仍舊在不眠不休的一路向西而行。期間無數秦軍士兵忍受不住飢寒而到底不起,從此也再沒有起來過。

如果說是春秋季節,即便兩天兩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士兵還有力氣走路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現在是寒冷的冬天,又是風雪交加的天氣,這種氣候對體力的消耗是極其嚴重的,可秦軍卻生生堅持了下來。

新垣衍看着一路上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或手腳並用往西爬的秦軍士兵,眼睛不禁有些溼潤。

“給他們一個痛快吧!”新垣衍不忍去看那些在地上蠕動的秦軍士兵。雖然魏、秦兩國連年交戰,是生死大敵,但新垣衍還是無比佩服秦軍士兵的毅力的。

說起魏、秦兩國,都互相給過對方慘痛的教訓。強盛時期的魏國壓得秦國喘不過氣來,一度攻佔秦國故都櫟陽,且兵臨咸陽城下。

魏國衰落後秦國迅速崛起,攻佔河西、河東,連魏國故都安邑也已成爲了秦國的一座普通城池。

自韓、趙、魏三家分晉到現在已有二百餘年,魏、秦兩國可以說是交戰最多最頻繁的兩個國家了。

一如戰國初期秦國最痛恨魏國一般,現在的魏國也最痛恨秦國,兩國的歷史完全就是用各自士兵的鮮血和生命在譜寫的。

第二天傍晚,魏無忌率步卒來到了那個被鄭安平留下罪孽的普通村落。

“該死的秦人,我一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首先大怒的是趙國老將廉頗。看着滿地的屍首及還冒着縷縷黑煙的房屋,廉頗怒不可遏。

看到這個場景,魏無忌的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

先是殺降卒,後是屠村落,戰爭的規則一次又一次的被秦軍改寫,魏無忌不知道秦軍還有什麼不能做又不敢做的,難道下一次要屠戮城池、流血漂櫓秦軍才滿意嗎?

關東六國及諸子百家都說秦國乃虎狼之國,難道緊緊是因爲恐懼其實力強橫的原因嗎?

後世諸多儒家弟子常常評論說關東六國懼怕秦國,只怕是不止懼秦,還惡(厭惡)秦吧!

作爲一個國家,秦國沒有絲毫信用可言,經常做出一些出爾反爾的事情。

作爲一支軍隊,秦軍屢屢踐踏戰爭規則,殺降卒,屠村落,沒有絲毫人性可言。

試問這樣一個國家又有什麼值得推崇的呢?

幾千年來無數儒生大呼秦國之惡難道僅僅只是因爲始皇帝焚書坑儒的事情嗎?

縱觀整個戰國史,諸子百家可有一個秦國人?不要說白起、王翦或去秦國做官的這類人。

後人都說秦國的變法是各諸侯中最成功的一個,這才能吞併六國、一統天下。

難道把一個國家的國民全都變成戰爭和殺戮機器纔是一個成功的變法嗎?

秦國除了把自己的國民變成戰爭機器外還留下了什麼?只怕沒有了吧!

有人會說是郡縣制,孰不知是春秋末期的晉國先行在自己的邊境設郡,地位在縣之下,到了戰國時期三晉繼承這一傳統並逐漸發揚光大,這些位於邊境的郡逐漸繁華起來,地位便提升到了縣之上,比如魏國名將吳起擔任河西守,西門豹擔任鄴城守等等,這纔有了郡縣制的說法。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之類的,七國中只怕任何一個國家一統天下後都會如此做的。

至於政治制度秦國更是沿襲三晉制度。戰國初期魏國先行變法,立法度,設國相、將軍之職,這纔開始文武分家,改變了春秋以來出將入相、文武不分的傳統。

衆所周知秦國獨尊法家,律法自是極其嚴苛,但也因爲這種森嚴、壓抑的政治環境,使得秦國並沒有培養出屬於秦國自己的具有大局觀的戰略型人才。

衛國人衛鞅師從魏相公叔痤,而後入秦爲相開始變法,魏人張儀提出連橫之策被秦惠文王拜爲國相,楚人魏冉啓用白起,利用五國伐齊來削弱關東最強大的齊國,爲人範睢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開始吞併三晉及楚國,始皇帝的國相李斯是楚國人,國尉尉繚是魏國人,如此種種,可以說秦國爲官的這些具有戰略格局的人才沒有一個是秦國本土人。

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秦國官場可還再出現過一個像樣的人才?答案是沒有!

再說秦軍殺俘屠村的事情。

可以說秦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這纔有了後來的鉅鹿之戰後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三國時期曹操因私仇屠徐州等事。

魏無忌心想,只怕前面的那些秦軍要遭殃了!

果然不假,廉頗朝魏無忌一拜,而後便回到趙軍之中下令趙軍全力追擊秦軍,且命令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要秦軍俘虜。

魏無忌無法勸說,這次遭難的是趙人,如果是魏人的話只怕魏無忌也會下達同樣的命令吧!再說魏無忌雖說是聯軍統帥,但聯軍畢竟不是一個國家。廉頗執意如此魏無忌攔也攔不住,只能看着廉頗率領着五萬趙軍一路向西急行軍而去。

“把這些百姓都安葬了吧!”魏無忌命人料理後事,並不擔心五萬趙軍的安危,畢竟廉頗也是一員名將且經驗老道,潰敗的秦軍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大雪仍在繼續隨風漂流,但這雪中人的心態卻已截然不同。

八十、捭闔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六十、反應六十一、父子決絕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九、教導二十七、戰報五十八、張良看魏國四十四、龐癝欲變法六十五、朝議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二百一十、陰謀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九十九、兩難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二百二十五、渡河七十七、蕭何求見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八十七、論勢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五、翩翩佳公子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五十二、洛邑會盟三十四、範睢遠謀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暗潮八十一、陽謀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一百三十三、妥協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九十九、兩難九、旁觀者迷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一十三、沉重六十八、襄陵君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八十四、燕、趙之戰三十六、裂痕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四十三、忠奸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三十四、範睢遠謀二、道統六十七、朝堂定謀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七十二、利益交換四十二、風波定六十七、朝堂定謀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二十三、函谷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二十八、休戰九十三、王翦評劉季六十三、說親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十六、兵至邯鄲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三十三、辛秘二百五十、設伏四十四、伐楚九十五、張良計五十、三公就位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六十四、劉季的辦法
八十、捭闔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六十、反應六十一、父子決絕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九、教導二十七、戰報五十八、張良看魏國四十四、龐癝欲變法六十五、朝議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二百一十、陰謀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九十九、兩難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二百二十五、渡河七十七、蕭何求見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八十七、論勢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五、翩翩佳公子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五十二、洛邑會盟三十四、範睢遠謀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暗潮八十一、陽謀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一百三十三、妥協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九十九、兩難九、旁觀者迷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一十三、沉重六十八、襄陵君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八十四、燕、趙之戰三十六、裂痕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四十三、忠奸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三十四、範睢遠謀二、道統六十七、朝堂定謀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七十二、利益交換四十二、風波定六十七、朝堂定謀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二十三、函谷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二十八、休戰九十三、王翦評劉季六十三、說親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十六、兵至邯鄲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三十三、辛秘二百五十、設伏四十四、伐楚九十五、張良計五十、三公就位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六十四、劉季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