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安國君

在秦王和範睢說起安國君的時候,咱們的安國君在幹嘛呢?

安國君現在正在接見一個來自趙國的商人。這商人自稱是衛人呂不韋,奉公子異人之命前來拜見安國君。

說起安國君,實在是華夏曆史上最悲催的太子沒有之一了。在太子之位上呆了四十多年,沒辦法,誰讓自家老爹太高壽了呢?這還沒什麼,好不容易等老爹死了自己當上秦王,心情那個高興啊,多年媳婦終於熬成婆,想着以後可以爲所欲爲了,可此時的自己已經五十三歲的高壽了,即便有什麼好玩的也玩不動了。但安國君心裡還是很高興,這一高興卻成了悲劇,繼位三天便去世了,你們說悲催不?

細數正部華夏曆史,又有幾位五十多歲太子,只怕沒有吧!又有幾位剛當上國君不到三天就死了的?只怕也不多吧。但安國君這兩樣就全佔了,結果就是悲催了。

身爲太子的安國君每天都要被秦王耳提面命,那個提心吊膽就不再多說,身爲太子的安國君還要以身作則,不能像其他兄弟那樣逍遙自在,想幹嘛就幹嘛。

安國君本來就不說什麼雄才大略之人,只是原本自己那個在魏國爲質的太子大哥突然暴斃自己因爲年長才被立爲太子,每天被秦王強迫着學習處理國政,卻不想這一學就學了近半個世紀,也沒誰了!

“公子異人?”安國君並不記得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好在有下人提醒,安國君這纔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在趙國爲質的兒子。

安國君雖然身體不好,但生育能力特別強,一生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便是安國君其中一個不得寵妃子夏姬所生,因母親不得寵,異人自然也是很不得寵,早早的就被派遣到趙國爲質。

“咳咳!”安國君咳嗽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而後問道:“異人這些年來過得可還好?”

呂不韋小心翼翼的答道:“回安國君,公子在邯鄲城過得並不好,長平之戰後異人公子時常受到趙人的侮辱,這倒還罷了,但聽說安國君身體不好後便時常夜間一個人躲起來偷偷哭泣。”

“唉!苦了這孩子了!”呂不韋的話似乎打動了安國君的慈父之心,安國君發出一聲長嘆。

“如果異人公子聽到安國君這句話之後一定會痛哭流涕的。異人公子時常對小人說起安國君,說安國君爲人很是慈祥和藹,每每想起安國君的音容笑貌,即便自己在趙國受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安國君旁邊坐着一個衣着華美的美婦人,正是安國君的正妃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極其強勢,再加上手段了得,使得安國君到了對其言聽計從的地步。

華陽夫人沒有子嗣,這是她一生最大的心病,每每想着能夠撫養一個安國君的子孫就好了。安國君雖然子嗣衆多,但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母,使得華陽夫人很無奈。

當聽到安國君還有異人這麼一個兒子的時候不由就提了幾分興趣。

華陽夫人問道:“不知異人的生母是······?”

安國君也是今天才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在趙國爲質的兒子,當然記不得異人究竟是自己的哪位妃子所生的了,便看向下人。

好在這下人給力,對安國君後宅之事無所不知,便回道:“異人公子是夏姬所生,但剩下異人公子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因而府中之人大多不知。”

“唉!真是可憐異人了!”華陽夫人發出一聲嘆息。

呂不韋在進入咸陽城之後便已把安國君府中的事情都打聽得清清楚楚,知道華陽夫人一直因誕不下子嗣之事而耿耿於懷,心中便向也許華陽夫人是此事最大的突破口。

因而見華陽夫人開口,呂不韋便道:“異人公子對華陽夫人很是仰慕!”

華陽夫人呵呵一笑道:“哦?本夫人連異人的面都沒見過一次,他爲何會仰慕於我?”

呂不韋道:“異人公子自幼喪母,沒有感受過一絲母親的關懷。但自異人公子入趙之後時常收到夫人送去的禮物,又怎能不仰慕?異人公子時常會說如果自己能有夫人這樣的母親,即便是死了也甘心。”

華陽夫人也是今天才聽說安國君有異人這樣一個兒子,又怎會時常給他送禮物呢?因而對呂不韋的話並不相信。

這時下人來到華陽夫人身旁小聲道:“夫人,府中每年都會以夫人的名義給在各國爲質的公子送上一些禮物,異人公子自也不列外。”

華陽夫人這才醒悟過來,府中每年確實有這麼一項開銷,對呂不韋的話就信了大半,態度也轉變的好了很多,場中的氣氛也因此變得好了許多。

卻不想此時一個宦官突然闖了進來向安國君一拜:“大王傳安國君立刻前往王宮!”

“父王醒了?”安國君驚異的問道。要知道在秦王昏迷的這三天時間裡,安國君只是每天例行的看望一下而後便回府享樂去了。

當聽聞秦王醒來,可想而知安國君的心裡七上八下的,生怕秦王惱怒自己不孝大加責罰。

華陽夫人拍了怕安國君的手道:“既然父王傳召,你安心去就是了,放心,父王不會爲難你的。”華陽夫人能夠從一個普通的妃子順利晉升爲正夫人,又怎能沒有幾分手段?

不說秦王身邊的宦官大多都已被自己收買根本不敢說安國君的壞話,即便有那麼幾個對耿直的宦官,但也不敢這麼離間安國君與秦王之間的父子之情。

這麼多年來整個秦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安國君待秦王可是孝順至極,豈是區區幾個宦官能夠離間得了的?因而華陽夫人這才自信十足的安慰安國君。

不像後世宦官身爲天子親信權力極大那般,這個時代宦官就是宦官,地位連一般的平民都不如,沒有一丁點的權力。不說安國君身爲太子,即便咸陽城內稍微有點權勢的人都不會把這些宦官放在眼裡的。這個時代的官宦頂多就是進獻一些讒言,至於國君是否聽信,看一下戰國史就知道了。

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三十二、秦國政局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六十九、太子魏增三十四、範睢遠謀九十九、初勝八十、捭闔九十、人才爭奪二、道統八十一、陽謀四十一、迫在眉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六十九、太子魏增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三十一、心思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八十三、虎符七十一、千鈞一髮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四、縱橫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一、心思十、龐癝薦李園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四十四、使魏八十、捭闔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八十、三年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四十八、渡江五十三、魏趙秘盟八十四、申斥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二十三、函谷六十五、所謂伊人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六十五、朝議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暗潮二百一十五、亂局九十八、君臣問答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六十、虎父犬子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五十四、喋血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二十七、戰報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暗潮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八、廢立事一百零六、論趙八十一、陽謀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二百四十八、渡江三十、定論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三十六、裂痕二百一十、陰謀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
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三十二、秦國政局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六十九、太子魏增三十四、範睢遠謀九十九、初勝八十、捭闔九十、人才爭奪二、道統八十一、陽謀四十一、迫在眉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六十九、太子魏增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三十一、心思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八十三、虎符七十一、千鈞一髮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四、縱橫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一、心思十、龐癝薦李園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四十四、使魏八十、捭闔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八十、三年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四十八、渡江五十三、魏趙秘盟八十四、申斥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二十三、函谷六十五、所謂伊人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六十五、朝議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暗潮二百一十五、亂局九十八、君臣問答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六十、虎父犬子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五十四、喋血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二十七、戰報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暗潮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八、廢立事一百零六、論趙八十一、陽謀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二百四十八、渡江三十、定論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三十六、裂痕二百一十、陰謀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