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使館問答

“咳咳!”

龐癝可魏無忌對視了一眼,而後便開口道:“我魏國倒是可以接收這二十萬降卒······”

龐癝剛開口便被平原君打斷,平原君興奮的說道:“真的嗎?魏國真的願意接收這二十萬降卒?”

龐癝點頭道:“不錯,我魏國確實可以接收這二十萬降卒,不過······不過······”說着的時候龐癝漏出欲言又止的神色。

平原君忙道:“不過什麼?先生還請一一道來,只要趙國能辦到的,趙勝一定竭盡全力。”

春申君也跟着附和道:“我楚國也願意出一份力!”

Wшw▲ тTkan▲ Сo

龐癝這纔開口道:“我國雖有些存量,也夠二十萬降卒用上一段時間,但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處中原,良田也不少,但同時人口要稠密許多,田地和糧食攤到每個人身上的話就不多了,僅僅能夠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

如果這些降卒到了我國,開始三、兩個月我國還能後養活,可之後呢?須知眼下是冬季,待到夏天還有近大半年的時間,難道之後的幾個月要讓他們捱餓不成?

因而龐癝便想,如果趙、楚兩國能出手援助剩餘的幾個月的糧食,那我魏國願意接收這些降卒。”說完,龐癝眼神炯炯的看着平原君和春申君二人。

“這······”平原君猶豫不決,而後下定決心道:“趙國願意擠出一萬石糧食接濟這些降卒,再多的話趙國的百姓就要捱餓了,同時趙國再拿出三千金讓貴國去齊、韓兩國購買糧食,這是趙國能盡的最大力了。”爲了能甩掉二十萬降卒的包袱,平原君也是下了不小的本錢。

見缺糧的趙國都如此表示,春申君自然不好說不願意的話,沉思良久春申君道:“楚國願意拿出五萬石糧食援助貴國。”

“龐癝多謝趙、楚兩國對我國的援助,同時替那二十萬降卒感謝兩國的活命之恩。如果沒有這些糧食,只怕這些降卒很難渡過春荒的。”龐癝朝平原君、春申君一拜感謝道。

平原君連忙攙扶起龐癝,佯裝不快道:“先生這話就是打趙勝的臉了!應該是趙勝多謝先生,多謝貴國替趙國承擔這本不該貴國承擔的責任。”

自始至終,一旁的魏無忌都沒有說話。

待離開平原君府邸,魏無忌終於忍不住向龐癝問道:“先生爲何要接收這二十萬降卒?”

龐癝微微一笑道:“公子先別急,咱們先回使館,而後我再與你一一道來!”說完便上車和魏無忌一同向魏國使館而去。

回到使館,侯嬴見魏無忌一臉的不虞之色,忙問龐癝怎麼回事?龐癝把平原君府中的事情一一道來,別說魏無忌,即便是侯嬴這位智者也不是很理解,在侯嬴看來這二十萬降卒完全就是累贅,如果帶回魏國完全是在增加魏國的負擔。

龐癝拉着侯嬴一同來到魏無忌的房間,而後對二人耐心解釋。

“敢問公子眼下魏國有多少青壯?”龐癝問道。

魏無忌說道:“眼下的魏國青壯不足三十萬。”現在的魏國青壯確實很稀缺,連年的大戰使得不少青壯都戰死沙場,特別是尹闕一戰,韓魏二十多萬聯軍被白起斬殺,其中大半都是魏國士卒。

五國伐齊之後得到大半故宋國土、人口的魏國本來有再度崛起的機會的,但西面強大的秦國卻連年進攻,河東、河內近百座城邑被秦國攻佔,魏國更是損兵折將,根本就沒有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龐癝便道:“公子既然知道國內青壯嚴重不足,爲何還不願接收這二十萬秦國降卒呢?要知道如果這些降卒歸順了我國,那麼我國的國力將直接提升大半,難道公子不明白嗎?”

魏無忌斬釘截鐵道:“可這些降卒在秦國都有父母妻兒,根本就不會真心歸順我國的!”

龐癝微微一笑道:“不見得吧!”

“哦?爲何?”魏無忌問道。

龐癝說道:“如果把這些降卒打亂在國內各地安家落戶併爲他們娶妻生子,待到三五年後公子可還認爲他們會想念秦國?”

頓了頓龐癝又道:“秦國崇尚征戰,但人心有私。如果是公子的話是甘願冒着生命危險用戰功去換取微不足道的爵位還是願意平平安安的耕種于田間,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呢?”

魏無忌道:“當然是願意耕種于田間。”

龐癝雙手一展:“那不就得了。秦人也是人,是再普通不過的百姓,如果不是爲了討生活,又有誰願意冒着生死的危險去戰場搏命呢?秦國地處苦寒之地又重農抑商,遠不及我國富庶。待到三五年之後,這些降卒在我國有了妻兒之後又有幾人願意再回到苦寒的秦國受苦受累去呢?

秦法嚴苛,稍有差錯就會被下獄受刑,也是因爲如此再加上那虛無縹緲的軍功爵的利誘,秦人這才能在戰場上人人用命。但這些降卒只要能在我國國內待上三五年時間就會明白魏、秦百姓之間的差距,自然就會心甘情願的選擇在魏國安居了。

再說秦國經此大戰雖說元氣大傷,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是列國第一強國,只待二十年左右便可恢復元氣,而南面的楚國地大物博,現在的兵員之廣更是位居列國之首,雖說現在兩國關係尚可,卻不能保證以後楚國不會進攻我國。難道公子就沒看到秦、楚兩國對魏國的威脅嗎?

公子也知道我國只有不到三十萬青壯,一旦秦、楚大軍進攻我國,到時候又能剩餘多少青壯可供我國徵用?”

魏無忌聽後大受震動,心想確實是自己目光短淺,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長遠的事情,而龐癝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魏國的長治久安考慮。

想到這裡,魏無忌登時慚愧不已,急忙向龐癝深深一拜:“無忌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利益得失而對未來沒有考慮到以後,還請先生見諒。”

侯嬴看着龐癝連連點頭讚歎道:“你小子不錯,胸懷大格局,老頭子不如啊!”

龐癝笑道:“侯老頭你這是取笑我嗎?”

侯嬴頓時愣住不知如何回答,心道這小子又開始不正經了······

七、龐癝說魏王(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九十一、伐謀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五十二、角逐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三十六、裂痕六十五、朝議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五十四、暗涌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二百四十八、渡江四十八、廢立事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三十五、趙國求和六十、虎父犬子十一、交鋒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一百二十四、分兵五十二、角逐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四十四、龐癝欲變法六十五、朝議四十二、風波定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五十五、秦軍撤退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三十、使館問答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九、龐癝說魏王(三)六十五、朝議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四十一、勸解三十五、趙國求和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三十三、安國君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九十六、魏王起疑十一、交鋒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六十六、意外消息三十九、暗流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二百五十、設伏一百四十四、使魏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十八、天門關之戰(一)八十四、燕、趙之戰三十九、暗流二百一十、陰謀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五十七、張良論勢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八十七、攻略軒轅關八十三、虎符一百二十三、函谷九十六、各自算計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六十、虎父犬子一百零六、論趙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三、入楚二百二十九、滅燕十一、交鋒九、旁觀者迷十五、掙扎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九十、人才爭奪四十一、迫在眉睫五十五、秦軍撤退四十四、伐楚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四十五、項燕謀劃四十二、風波定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九十六、各自算計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七十四、放權四十八、廢立事
七、龐癝說魏王(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九十一、伐謀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五十二、角逐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三十六、裂痕六十五、朝議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五十四、暗涌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二百四十八、渡江四十八、廢立事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三十五、趙國求和六十、虎父犬子十一、交鋒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一百二十四、分兵五十二、角逐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四十四、龐癝欲變法六十五、朝議四十二、風波定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五十五、秦軍撤退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三十、使館問答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九、龐癝說魏王(三)六十五、朝議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四十一、勸解三十五、趙國求和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三十三、安國君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九十六、魏王起疑十一、交鋒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六十六、意外消息三十九、暗流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二百五十、設伏一百四十四、使魏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十八、天門關之戰(一)八十四、燕、趙之戰三十九、暗流二百一十、陰謀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五十七、張良論勢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八十七、攻略軒轅關八十三、虎符一百二十三、函谷九十六、各自算計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六十、虎父犬子一百零六、論趙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三、入楚二百二十九、滅燕十一、交鋒九、旁觀者迷十五、掙扎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九十、人才爭奪四十一、迫在眉睫五十五、秦軍撤退四十四、伐楚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四十五、項燕謀劃四十二、風波定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九十六、各自算計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七十四、放權四十八、廢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