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戰序

“秦軍此戰意在速戰速決,這樣一來纔能有機會、有時間在李牧攻略河東之前將部分人馬調往河東駐守。如若不然的話,秦國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河東被李牧佔領卻毫無辦法了。”龐癝說道。

“那相邦以爲我大魏是不是應該放秦國一馬呢?”范增建議道。

“你是說此戰之後不對秦國窮追猛打?”龐癝聞言問道,隨即又搖頭道:“不行,此戰不說打得秦國翻不過身來,最起碼也要將其打得元氣大傷。”

“可這樣一來趙國崛起之勢就會成爲必然了。相邦您想想,一旦此番秦國不行了的話,那麼河東就必然會歸趙國所屬,到時候上黨、邯鄲兩地必然不戰自潰。那時候趙國的土地只怕不比我大魏少到哪裡去啊。”范增諫言道。

龐癝點頭又搖頭道:“范增你說的很不錯,如果此番李牧順利入主河東的話,趙國勢必會成爲我大魏的下一個強敵。可本相卻寧願與趙國爲敵,也不願看到秦國安然無恙。秦國的可怕之處在於何處?想必你不會不知道。本相一旦給了秦國喘息之機,只怕到時候秦國依舊會成爲我大魏的強敵的。

而趙國卻不然,如今的趙國只靠着一個李牧苦苦支撐,然而李牧畢竟是人而不是神,是人都有弱點,也有疏忽,根本就無暇顧及到方方面面。故而即便是趙國一時強盛了起來,但也只是一時的強盛而已,根本就無法威脅我大魏分毫。

反觀秦國,秦國虎狼之國,銳士之勇無人能敵,再加上秦國律法嚴明,國內人才不少,不說王翦、李斯兩人都是大才,淡淡秦王嬴政就是雄才大略之人。本相也算是閱人無數,可想來卻無一人堪比秦王之雄心,即便是魏文侯、齊威王、秦惠文王等英明之君也稍有不如。

再說,我軍如果只是一時打痛了秦國,而不趁勝追擊的話,以嬴政的英明神武,銳士的無可匹敵,再有李斯、王翦等人的輔佐,一旦讓秦國緩過勁來,只怕還將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患。而河東繁華程度不輸於關東地區,一旦趙國佔據的河東,那麼秦國必然元氣大傷,再加上此戰我軍如果能多殲滅一些秦軍的話,秦國只怕要好久才能回過神來。”

“相邦就這麼認定此戰王翦一定會失敗?”范增問道。

“當然!”龐癝自信的回道:“如果是之前的話,本相心中最多也是隻有五成勝算,但現在卻見秦國軍營氣氛如此之緊張,本相心中的成算已經有了八成。”

“哦?何以見得?”范增又問。

龐癝笑道:“因爲王翦的心急了,也亂了。王翦本是一個小心謹慎之人,可這心一亂,想必定然在指揮上出現許多失誤。其實出現一些失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王翦要急於決戰。本來這場戰爭應該是一個漫長日久的戰爭,無論秦國還是魏國,最後誰的國力拖不住了誰就慘敗。王翦也明白這一點,故而之前秦軍並未與我軍爆發過大戰。但今時不同往日,王翦要進行決戰,也不得不進行決戰。但本相偏偏不如王翦所願,傳令下去,我軍固守營壘,對於秦國的挑釁一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除非秦軍強攻。”

“那如果秦軍強攻我軍大營呢?我軍的營牆多爲木頭打造,不堅固不說,還不耐火,萬一秦軍火攻營牆,我軍豈不是完了?”范增問道。

“這樣,本相告訴你一個辦法,可以使營牆同磚石牆一般堅固。”龐癝道。

“什麼辦法?”范增急忙問道。

“你且令將士們和些泥巴鋪在營牆之上,眼下正是寒冷的時候,只怕用不了多久,這些泥巴就將被牢牢的固定在營牆之上,晚上你再命人打些水潑在營牆之上,本相保證道第二天早上,這些營牆肯定固若金湯。”

范增眼睛轉動了幾下,很快就醒悟了過來,對着龐癝連連拜服道:“相邦真是大智之人,這樣的辦法下官怎麼就想不起來呢?”

龐癝微笑不語,當然不會告訴范增這是前世曹操和馬超大戰時用過的方法吧。雖然前世的《三國演義》不過是一本小說,其中許多故事與事實都不相符,但無可否認的是,裡面的奇謀妙計確實多啊。

“如此,你趕快下去命人辦理此事吧!”

“下官得令!”范增接了命令之後就下去安排了。

這天,范增先尋一處營牆試驗了一番,待到第二天早上再見到這堵營牆,范增已經對龐癝的話深信不疑,雖然營牆的樣子有些難看了些,不過效果卻很不錯,不說固若金湯,但卻是很堅硬且光滑。

於是,范增便傳達龐癝的命令,將全部軍營的營牆都照這般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冬衣’。人們都覺得這件事情很神奇,以前這樣的事情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過的。

張良便詢問龐癝是如何相處的這個辦法,龐癝解釋道:“無非是利用了一些天時罷了,如果此刻不是冬季且還是嚴寒天氣,本相即便想出了此等辦法,只怕也是無絲毫的用武之地的。”

張良點頭道:“孟子曾經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今此等方法相邦竟然能想的出來,天時果然是站在我大魏這一邊。而此地距離咸陽的路程足足是距離大梁路程的兩倍有餘,故而地利也在我大魏。至於人和嗎?我軍齊齊一心,且又有趙國在北面策援,反觀秦國呢?其君臣之間的關係下官也看不大明白,就不做評論了,但其盟友楚國已然落入相邦的計策之中,只待時機成熟便可收網,故而下官覺得人和也站在我大魏這邊。如此,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站在我大魏這一邊,我大魏又何愁不勝?”

又三天後,果然如同龐癝所說的那般,秦軍在王翦的命令下全軍出動,開始挑釁魏軍出營作戰。魏軍士卒謹遵龐癝的號令,無論秦軍如何辱罵、挑釁,一概視而不見。

“既然如此,下令全軍進攻魏國大營!”王翦見魏國軍營毫無動靜,於是便下令全軍攻營。

魏國中軍大營之中,張耳闖了進來稟報道:“啓稟相邦,秦軍那邊要開始進攻軍營了,不知相邦有何打算?”

“令軍中弓箭手全部上營牆之上還擊,務必要將秦軍拖在營門之外。”

“諾!”

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六十五、所謂伊人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三十九、交鋒十七、信陵君掛帥二十五、魏王之殤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零二、李斯之謀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四十二、風波定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二、秦國政局九十八、君臣問答七十五、論戰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六十、反應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零三、銳士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六十七、朝堂定謀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零二、李斯之謀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七十一、千鈞一髮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六十、反應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六十三、說親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三十五、試探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六十五、朝議三十二、秦國政局十七、信陵君掛帥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九十八、龐衛一百五十二、秦策八十八、秦國意圖九十一、我若爲相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五、朝議三十六、裂痕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五十、設伏十一、交鋒七十、如姬歸來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二十三、函谷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七十、秦、楚對峙四十九、國士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四十五、項燕謀劃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三十一、心思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三十三、安國君四十八、廢立事六十、虎父犬子六十二、打算十、龐癝說魏王(四)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五十、韓國求救三十、定論五十六、韓國俯首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二十九、議和十一、交鋒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
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六十五、所謂伊人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三十九、交鋒十七、信陵君掛帥二十五、魏王之殤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零二、李斯之謀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四十二、風波定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二、秦國政局九十八、君臣問答七十五、論戰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六十、反應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零三、銳士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六十七、朝堂定謀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零二、李斯之謀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七十一、千鈞一髮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六十、反應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六十三、說親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三十五、試探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六十五、朝議三十二、秦國政局十七、信陵君掛帥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九十八、龐衛一百五十二、秦策八十八、秦國意圖九十一、我若爲相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五、朝議三十六、裂痕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五十、設伏十一、交鋒七十、如姬歸來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二十三、函谷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七十、秦、楚對峙四十九、國士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四十五、項燕謀劃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三十一、心思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三十三、安國君四十八、廢立事六十、虎父犬子六十二、打算十、龐癝說魏王(四)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五十、韓國求救三十、定論五十六、韓國俯首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二十九、議和十一、交鋒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