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

王翦便是明白這一點,故而這纔沒有急於對司馬尚用兵。

而司馬尚也明白如若真的拖下去的話,趙國遲早要被魏國給拖垮,故而心急如焚。

“來人!”

隨着司馬尚的一聲高呼,一名將士匆匆走了進來:“將軍有何吩咐?”

司馬尚道:“本將剛剛修書一封,你連夜送往秦國,並親自面呈秦王!如果秦王問起,你就說是本將說的,如果秦國再不派兵增援,他就等着魏國滅了趙國之後再滅了他的秦國吧!”

“諾!”

司馬尚也是急了,本來趙國就已經丟失了邯鄲,使得位於腹地的靈壽地區成爲了趙國最精華的地區。可上一次劉季的一通破壞之下,靈壽地區也已經變得滿目瘡痍。

故而,現在的趙國與秦國相比,雖然不缺兵甲,但是卻缺少糧草等物質。

不過好在在大戰之前司馬尚已經建議趙王嘉遷都晉陽,這才使得趙國的糧食不那麼的短缺。

可能會有人問,爲何一次遷都,趙國的糧食就不緊缺了呢?不是應該糧草更加的緊缺了嗎?

那是因爲趙王嘉同意遷都晉陽,就意味這趙國將徹底放棄=太行山以東的所用土地。而太行山以東的土地既然將要成爲魏國的土地了,那麼趙國還會對這裡的百姓們客氣嗎?

當然,原本就屬於趙國子民的百姓並未遭此禍害,可燕地的百姓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在司馬尚的一聲命令之下,趙國將士開始瘋狂的掠奪燕地百姓的物質,現如今的燕地已經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可又有誰在乎呢?

趙國本來就與燕國是世仇,再加上趙國滅了燕國,燕國太子丹的門客也刺殺了趙國國相李牧,兩國之間可謂是有着化不開的血海深仇。

所以,即便燕地百姓哀求、哭泣,可趙國將士們依舊無動於衷,該奪的物質還是要奪的,不奪的話,那自己就要餓肚子了。

與其自己餓肚子,還是燕人餓肚子更好一些,這是趙國將士們普遍的想法。

至於什麼倫理道德之類的東西,已經處於亡國邊緣的趙國哪裡還顧忌的上這些?

所以,即便趙國最精華的靈壽一帶早已經被劉季率大軍破壞了一通,可現如今的趙國大軍依舊還不缺乏糧草。

而這,對於魏國來說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爲此番擊敗趙國之後,魏國如若再收燕地的話,魏國在燕地的統治將會極其的穩定。

畢竟魏國擊敗了燕人的仇敵趙國不是嗎?

而十日之後,前往秦國的士兵便返回司馬尚的大營向司馬尚交差:“啓稟將軍,這是秦王的親筆書信!”

司馬尚急忙從士兵手中搶過書信打開看來。

越看,司馬尚越是憤怒,因爲字裡行間,秦王都是拒絕出兵增援的意思!

“好一個秦國!好一個秦王!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司馬尚惱怒異常。

因爲秦王的書信裡,寫着的分明是要趙國向秦國運送足夠六十萬人所用的兵甲之後,秦國才同意出兵。

司馬尚能同意嗎?

答案顯而易見!

因爲滿打滿算,趙國府庫裡頂多只有三十萬人所用的兵甲,又哪能給秦國六十萬人馬的兵甲呢?

再說,即便趙國有這麼多的兵甲,難道趙國自己不消耗一些?難道現在的趙國還有這麼的民力去向秦國運送物資?

“傳本將命令,明日辰時大軍拔營,退至井陘寨!”司馬尚下令道。

“啊?”

得到命令的一衆將士莫不驚訝,因爲這不戰而退,說出去有些丟人不說,還意味着趙國真的要捨棄太行山以東的所用土地。

之前,下面的一衆將士雖然有所猜測,可他們覺得即便趙國要退至晉陽,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會如此,可卻不想司馬尚說丟就將這將近一半的趙國領土給丟棄了。

要知道司馬尚麾下這三十萬大軍,至少有二十萬人都是出自太行山以東啊!

而司馬尚也有着自己的顧忌,這三十萬大軍是趙國最後的精銳,如果有秦國的增援的話,說不得趙國還有勝利的可能性。而如今秦國的增援連想都不要想了,這就意味着趙國如果可魏國真的開戰,就意味着必輸無疑。

一場戰爭的輸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現在的趙國輸不起這場戰爭,一旦趙國輸了,就真的意味着趙國就此滅亡。司馬尚沒有天真的以爲這三十萬人馬戰死之後,趙國還能抽調出足夠的人馬前去拱衛井陘寨、上黨、新田這些要地。即便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地勢險要,可再險要的地形,也得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啊!

故而,司馬尚毫不猶豫的下達了這道命令。

“可······可是,將軍,靈壽城內還有許多大臣的家產沒有轉移啊!”有將領道。

“這關本將什麼事?本將只知道,大王早已在五日之前便已經到達了晉陽,至於那些連一些錢財都捨棄不了的大臣,本將看我趙國不要也罷!”

“末將知道將軍您是一心爲公,可靈壽城內的那些大臣又有哪一個是易與之輩?只怕將來他們少不得會向大王進獻讒言,中傷將軍您吶!”

這員將領的擔憂不無道理,可司馬尚卻絲毫不懼:“大王乃是英明之君,又豈是讒臣三言兩語能夠說服得了的?”

聽了司馬尚的話,這員將領心中腹誹不已:您是不擔心,可這些人都是出身權貴,與大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大王即便再聖明無比,可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一旦大王聽信了這些讒臣的哪怕一句讒言,只怕將軍您將會身首異處啊!

當然,這些話都是這員將領心中的抱怨,並未說出口來。

“我意已決,爾等莫要置喙!”見還有將領要勸說,司馬尚立刻出言阻止。

司馬尚如此行事,雖說是坑了趙國權貴一把,可說到底還是爲了給趙國保存足夠的實力。

而且,一旦趙國退至晉陽之後,魏國的下一個目標十有八九便會是西面的秦國,即便秦國有函谷天險,司馬尚也要看看秦國究竟能夠阻擋得住魏國幾時?

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五十二、角逐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五十四、暗涌五十六、魚龍宴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二百二十五、渡河六十、虎父犬子一百一十四、部署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一十三、沉重十一、交鋒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一百七十、合謀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三十九、瑣碎七十八、方略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五十六、魚龍宴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四十五、籌謀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三、沉重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三十七、憋屈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一百四十三、忠奸六十二、打算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三十四、權衡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八、龐癝說魏王(二)一百四十、淮南策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九十六、各自算計七十七、蕭何求見四、縱橫八十一、陽謀七、龐癝說魏王(一)八十六、宴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五十三、交鋒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五十三、魏趙秘盟五十、韓國求救十八、天門關之戰(一)六十七、朝堂定謀二、道統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一十、陰謀五、翩翩佳公子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十四、對錯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秦、楚對峙二百零二、暗鬥九十、人才爭奪五十三、交鋒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九十四、羣臣諫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三十三、安國君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二、道統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
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五十二、角逐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五十四、暗涌五十六、魚龍宴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二百二十五、渡河六十、虎父犬子一百一十四、部署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一十三、沉重十一、交鋒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一百七十、合謀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三十九、瑣碎七十八、方略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五十六、魚龍宴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四十五、籌謀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三、沉重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三十七、憋屈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一百四十三、忠奸六十二、打算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三十四、權衡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八、龐癝說魏王(二)一百四十、淮南策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九十六、各自算計七十七、蕭何求見四、縱橫八十一、陽謀七、龐癝說魏王(一)八十六、宴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五十三、交鋒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五十三、魏趙秘盟五十、韓國求救十八、天門關之戰(一)六十七、朝堂定謀二、道統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一十、陰謀五、翩翩佳公子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十四、對錯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秦、楚對峙二百零二、暗鬥九十、人才爭奪五十三、交鋒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九十四、羣臣諫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三十三、安國君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二、道統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