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

眼看馬上就要到達大梁城下,劉季心中十分的興奮,因爲這意味着距離自己的計劃又進了一步。只要能此時朝中兩大派系還未正式動手,那麼自己就能參與其中,並獲得豐厚的回報。

劉季心中正在臆想之際,就見斥候前來稟報:“啓稟將軍,大梁城的四處城門都已經關閉!”

“什麼?”劉季十分震驚,按說此時朝中兩派還爲正式撕破臉纔是,怎麼好端端的就關閉了城門呢?

“難道兩派已經開始刀兵相向了?”有了這個想法,劉季急忙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在距離大梁城不到五里處停下。

一邊命大軍安營紮寨,一邊命人潛入大梁城內打聽消息。

傍晚時分,龐癝幽幽醒來。

“父親,您可算是醒了!”見龐癝醒來,龐衛時分高興,急忙來到牀頭,將龐癝攙扶起來。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因爲門窗緊閉的緣故,龐癝並未瞧見外面的天色。

“現在是傍晚時分!”龐衛回道。

“太尉和御史大夫他們呢?可曾來過?”龐癝又問。

龐癝心中其實時分焦急,生怕他們拿魏郊開刀泄憤。雖然之前尉繚答應過自己,說要保證魏郊一家平安無虞,可那是龐癝被扣押之前。

而現在呢?

只怕尉繚等人十有八九不會再遵從之前的諾言了。

所以龐癝現在欲要去阻止尉繚等人,要不然一會兒後悔就來不及了。

龐衛並不知道龐癝心中所想,以爲龐癝還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尉繚等人去做,故而說道:“兩個時辰前得到的消息,劉季突然率兵兩萬,眼下已經到達大梁城下,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人眼下應該在城門處組織防禦。”

“什麼?”聞此,龐癝不由一驚,“劉季怎麼回來了?此刻他不是應該在上黨嗎?”

龐衛道:“估計劉季是之前收到了襄陵君的書信,這才率兵趕回來的。”

沒有多想,龐癝便吃力的從牀上做起,吩咐道:“你馬上安排給老夫備車,老夫這就就敢過去!”

“可是,您的身體?”龐衛擔憂道。

“無妨!”龐癝擺了擺手:“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撐得住!”

“好吧!”見龐癝一意孤行,龐衛也不好多勸,急忙喊下人前去準備車馬,而自己則服侍龐癝穿戴衣物。

待穿戴好衣物,在龐衛的攙扶下,龐癝直接出門登車,向城北方向而去。

此時城北的牆頭,已經燃遍了火把,在搖曳的火光下,一衆將士忙碌着向城頭運送防禦武器及物資。

而尉繚和范增等人卻在城樓內商議防禦之策。

此時的大梁城內,算上三千王宮侍衛,總兵力也不過八千人馬,且又要防衛王宮,又要看守一衆宗親、權貴,算下來真正能夠排上城頭的兵力,不足五千之數。

而城外的劉季手下雖然兵力只有兩萬,又是攻城一方,按說贏面並不大。可劉季手下的士卒可都是百戰之士,遠非城內駐守的士卒可比。

故而,尉繚、范增等人都顯得憂心忡忡。

這時,尉繚等人忽然聽到有士兵前來稟報:“啓稟諸位大人,相邦到了!”

“相邦怎麼來了?”尉繚急忙起身,率衆人走下城牆前去迎接。

“相邦,此地風大,而您的身子又不好,還是回去歇息吧,這裡有下官等人,萬不會出什麼意外的。”見龐癝拖曳着病體,在龐衛的攙扶下在冷風中瑟瑟發抖,范增急忙上前勸說。

“無妨的!”龐癝擺了擺手,而後看向尉繚:“可曾派人前去與劉季溝通?”

尉繚回道:“已經派出去兩撥人了,可都遲遲沒有回來,只怕已經被劉季扣押了吧!”

龐癝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而後道:“劉季此來,只怕另有他圖,爾等且打開城門,讓本相出去,前去會他一會!”

“相邦不可!”韓非急忙勸道:“劉季能扣押我等派出的使者,只怕也會扣押相邦您,如果您萬一有一個什麼三長兩短,我等該如何自處?”

“沒你說的那麼誇張!”龐癝擺手笑了一聲,“劉季還沒那麼大的膽子!”

“開門吧!”龐癝對一旁的將領道。

“這……”一旁的將領看了龐癝一眼,又看了一眼尉繚,不敢答應下來。

因原本城內的高層將領大都被調往河東,而提拔上來的將領又多是尉繚提拔上來的,故而尉繚不發話,他們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怎麼。連老夫的命令也不管用了?”龐癝面容一肅,冷冷的盯着將領,看得將領背後直冒冷汗。

“既然相邦如此說,那就開城門吧!”良久之後,尉繚方纔開口道。

“諾!”見尉繚發話,將領這才乖乖的將城門打開。

“相邦,要不然下官陪您去吧!”這時,范增上前說道。

“父親,還是兒子陪您去吧!”龐衛也害怕龐癝有什麼好歹,上前勸說。

“不用,就李園陪我過去即可!”龐癝拒絕衆人的好意,在衆人的攙扶下登上馬車,然後由李園駕車,向城外走去。

看着龐癝的馬車出城而去,龐衛擔憂道:“相邦此去,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不會!”尉繚搖了搖頭:“剛纔相邦說的很對,劉季沒有這個膽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扣押相邦的!”

見尉繚如此說,衆人才稍微放心。

“啓稟將軍,大梁城內走出一輛馬車,正在向我軍軍營而來!”一名士卒突然闖進營帳,對劉季回道。

“哦?本將剛扣押了兩名使者,難道他們就又派人前來了?”

以爲是城內又派出了使者,劉季並未多想。

馬車搖搖晃晃的來到軍營面前,李園止住馬匹,跳下車來對看守營門的士卒喊道:“相邦到來,令劉季等軍中將領前來迎接!”

士卒一聽是相邦親來,哪裡敢猶豫,急忙跑去向劉季稟報。

“將軍……將軍,相邦……來了!”喘着粗氣,士卒闖入營帳,斷斷續續的對劉季回道。

“你說什麼?”

“將軍,相邦親自來了,車馬就在營前!”

見自己沒有聽錯,劉季心中頓時一驚。而後不敢猶豫,急忙向營外跑去……

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三十三、辛秘一百三十二、爭執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五十一、變法開始二十三、棋局十四、對錯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六十五、朝議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三十八、龐癝使秦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二、道統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九十六、魏王起疑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三十八、欣欣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七十七、蕭何求見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一十三、沉重三十三、辛秘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一十、戰序五、翩翩佳公子八十五、公子韓非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二十四、分兵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三十八、泛舟九十四、羣臣諫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六十五、所謂伊人四十六、昌平君叛秦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一十、戰序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四、縱橫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七十三、名將一百八十三、謀劃二百三十七、定策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零六、論趙六十七、朝堂定謀四、縱橫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三公就位七、上黨戰起四十九、國士二百四十八、渡江一、夷門之處有賢者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三十、定論一百一十、戰序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三、落幕四十一、見秦王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二百三十七、定策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二十七、戰報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
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三十三、辛秘一百三十二、爭執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五十一、變法開始二十三、棋局十四、對錯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六十五、朝議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三十八、龐癝使秦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二、道統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九十六、魏王起疑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三十八、欣欣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七十七、蕭何求見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一十三、沉重三十三、辛秘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一十、戰序五、翩翩佳公子八十五、公子韓非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二十四、分兵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三十八、泛舟九十四、羣臣諫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六十五、所謂伊人四十六、昌平君叛秦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一十、戰序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四、縱橫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七十三、名將一百八十三、謀劃二百三十七、定策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零六、論趙六十七、朝堂定謀四、縱橫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三公就位七、上黨戰起四十九、國士二百四十八、渡江一、夷門之處有賢者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三十、定論一百一十、戰序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三、落幕四十一、見秦王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二百三十七、定策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二十七、戰報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