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趙國現狀

故而,王翦這才允諾王賁在燕地招兵之事。

在收到王翦的確切答覆之後,王賁開始在燕地招兵,不到半個月的功夫,燕地便有五萬青壯應徵入伍。

沒辦法,燕地百姓實在是太過痛恨趙國,故而王賁一下達招兵的命令,就有這麼多人應徵入伍。

沒來得及修整,王賁便率領着六萬大軍南下,參加滅趙之戰。

之前王賁來燕地之時,所轄人馬共計三萬,在留下兩萬人馬駐守之後只剩餘一萬人馬,故而加上新徵的士兵,共計六萬人馬。

之所以沒有讓新徵將士駐守燕地,王賁也是有着自己的顧慮的。

眼下燕國雖然明義上已經滅亡,可燕王喜卻還在遼東,如果讓燕地當地之人駐守燕地,只怕他們會投效燕王喜,從而迎接燕王喜迴歸燕地,而後復辟燕國。

這是王賁不願意看到的,故而這些在燕地新徵的五萬士兵,一個沒留的,全部都被帶往了趙國參與滅趙之戰。

而此時的趙國,除卻井陘寨駐守的三萬人馬以外,趙國只有不到五萬人馬。

也就是說,滿打滿算,此時的趙國只有八萬人馬。

當然,這八萬人馬的水分很大,其中十五歲以下的少年以及五十歲以上的老人生生佔據了一半的名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趙國原本的三十萬精銳被魏國消滅,至於那些降卒,絕大多數人都是靈壽一代的百姓,而趙王嘉遷都晉陽是在司馬尚大敗之前的事情,故而即便靈壽地區即便有趙人不甘心被魏國統治,欲要前往晉陽投軍效力,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井陘寨是靈壽通往晉陽的唯一一條道路,而此時,魏、趙兩軍正在這裡對峙。

此時距離石邑之戰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而王賁也已經掃蕩了靈壽及燕地,而王翦這邊卻還遲遲沒有動靜。

魏、趙兩國兵力懸殊,即便有井陘寨這樣的險關阻礙,可如果王翦想要攻破井陘寨,這麼長時間也能夠攻下了,可這一個月的時間內,王翦就是沒有發動過哪怕一次攻城,就這麼讓大軍在井陘寨下每日與關寨上的趙軍對峙。

王翦到底意欲何爲?

不止趙國上下看不明白,即便魏國,也有很多人也是看不明白。

王翦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王翦明白,在攻破井陘寨之後,魏國大軍還要攻破晉陽,而後南下攻打上黨及河東北部地區。可以說,以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魏軍將士根本就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了。

更何況,龐癝給王翦的命令是讓其在滅趙之後直接揮兵南下前往河東,在那裡和秦國開戰。

如果再算上以後的伐秦之戰,這四十萬大軍只怕明年一年也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了。

還有一點就是,因爲戰爭進行的太過順利的緣故,魏國還未向靈壽、燕地這些剛剛佔據的地方派駐官吏。而沒有官吏的官吏,王翦怕一旦自己一走,那些燕、趙兩國的亡國權貴會進行反叛,到時候魏國後院起火,大好局勢將付之一炬。

故而,王翦這才遲遲沒有動身。

就這樣,王翦便在井陘寨下與趙國乾耗了一個月的時間。

而此時,魏國國內派駐而來的官吏終於到達了王翦大營。

在王翦交代一番之後,這些官吏才欣然赴任而去。

而期間,龐癝等人也將新佔據的地方劃分成爲了邯鄲、鉅鹿、中山、廣陽、漁陽、北平六郡。

原本,魏國的官吏儲備是足夠用的,可王翦突然這麼一大片土地,便使得魏國的人才有些捉襟見肘。

再說,這新佔六郡剛剛歸附魏國,民心不穩,遠不像魏國國內一半,各地郡守、縣令只要有一些才能的就能上任。對於這新佔六郡,龐癝自然是無比重視,選拔的人才自然也是精挑細選之人,其中就包括曾經在東海郡擔任郡守的曹參,也因此,新選拔官吏纔會拖了這麼長時間纔開始赴任。

待選拔官吏全部到達地方之後,王賁也已經率領六萬人馬在井陘寨下與父親王翦匯合。

見後方已經穩定,王翦便下令大軍開始進攻井陘寨。

井陘寨本是險關要寨,可魏、趙兩軍畢竟兵力懸殊,再加上趙軍將領無能,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王翦便攻克是井陘寨,其中駐守的三萬趙軍人馬除卻一萬人被殺之外,其餘兩萬人馬全部被俘,而魏軍本身的傷亡不足五千人。

待佔據井陘寨之後,王翦又留下兩千人馬駐守井陘寨,而後率領大軍一刻不停的向西進兵,兵峰直指晉陽。

井陘寨被攻破的消息傳至晉陽之後,趙國君臣莫不大驚失色,在大臣的慫恿之下,趙王嘉又下令在晉陽地區新徵五萬老弱。

這樣一來,趙國的兵力到達了十萬人的規模,趙國君臣上下莫不寄希望於這十萬人馬,希望這十萬人馬能夠依託熟悉的地形來阻擊魏軍。

可趙王嘉卻情形的知道,此刻別說十萬了,即便再多出十萬人馬,只怕趙國也不是魏國的對手。

可趙王嘉也別無他法,只得每日在宮中苦苦煎熬。

按說,晉陽地區有大小城邑不下二十座,根本就不可能只徵發這麼一點的兵力。可大傢伙不要忘了,晉陽地區這些年來一直戰火連綿,根本就沒有斷絕過,又哪還有多少青壯?

晉陽原本就屬於趙國,可長平一戰之中,因爲趙國的戰敗,晉陽地區也隨之被秦國佔據。在後來不久的邯鄲之戰中,秦國大敗,趙國再次奪回晉陽。

原本來說,晉陽算是徹底安定下來,可不想不久秦國又重新佔據晉陽,當地的百姓反叛,被秦國無情的鎮壓。至此之後,原本算是極其安穩的晉陽地區算是徹底凋敝了下來。

後來李牧橫空出世,並且於數年前率領趙國軍隊重新佔據晉陽,並將趙國的勢力擴充到河東北部地區,不想,晉陽地區的百姓還沒有過上幾年的安生日子,魏國就又來了。

而且看形勢,以後晉陽將永久性的歸屬於魏國了。

也是因此,那麼趙王嘉已經下了嚴令徵兵,可因爲晉陽早就已經滿目瘡痍,又哪裡有青壯可供趙國徵發?

故而,最後趙國也只是徵發了五萬老弱而已,沒有辦法,晉陽地區根本就沒有幾個青壯了。

六十三、龐衛從軍四、縱橫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三十、定論一百三十二、爭執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十七、幕後黑手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入楚三十一、心思八十七、論勢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一十、戰序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四十一、迫在眉睫八、迅雷攻勢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十、龐癝薦李園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三十四、範睢遠謀十七、幕後黑手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三十四、權衡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七、上黨戰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七、講和七十五、論戰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五十八、審理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一百二十九、議和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九十六、各自算計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一百二十九、議和九十八、龐衛九十二、國士之才五十五、秦王之宴七十八、方略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十七、幕後黑手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八十二、信陵薨七十、秦、楚對峙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三十八、泛舟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二百零九、流言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五十五、秦軍撤退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五、翩翩佳公子四十一、見秦王七十九、縱橫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十三、棋局一百三十四、權衡九十四、羣臣諫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八十八、冬衣事七十六、惜才、送才一百三十、迴歸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一十七、楚軍敗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五十三、交鋒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四、縱橫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六十九、太子魏增
六十三、龐衛從軍四、縱橫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三十、定論一百三十二、爭執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十七、幕後黑手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入楚三十一、心思八十七、論勢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一十、戰序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四十一、迫在眉睫八、迅雷攻勢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十、龐癝薦李園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三十四、範睢遠謀十七、幕後黑手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三十四、權衡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七、上黨戰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七、講和七十五、論戰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五十八、審理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一百二十九、議和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九十六、各自算計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一百二十九、議和九十八、龐衛九十二、國士之才五十五、秦王之宴七十八、方略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十七、幕後黑手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八十二、信陵薨七十、秦、楚對峙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三十八、泛舟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二百零九、流言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五十五、秦軍撤退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五、翩翩佳公子四十一、見秦王七十九、縱橫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十三、棋局一百三十四、權衡九十四、羣臣諫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八十八、冬衣事七十六、惜才、送才一百三十、迴歸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一十七、楚軍敗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五十三、交鋒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四、縱橫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六十九、太子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