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魚龍宴

龐癝使秦之時,秦王曾問過範睢相關的問題,但範睢只是推脫並不敢道出實情。

可秦王做了數十年的君王又豈能不知秦國的人才困境!

秦國這些年確實出現了不少人才,如白起、王翦等,但卻都是武將,無一國士之才。

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國便焚燒儒家典籍,獨尊法家,使得秦國無纔可用,這不得不說是一大敗筆。

即便自己身爲秦國君王,但也沒有能力改變這一現象。亦或是說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一現象,但是因爲自己年事已高,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去見嬴氏列祖列宗去了,即便現在革新弊政,但極有可能出現人亡政息的現象。

因爲商鞅變法之故,秦國出現大批的既得利益集團,如果自己強行革新弊政的話,只怕會遭到激烈的反對。而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又都是軍中的中高層將領,一旦他們有了什麼二心,秦王不敢想象到時候會出現什麼局面!

因而出於種種考慮,秦王即便知道商鞅變法的缺陷,但仍舊不敢提改革之事。

反觀魏國,雖然現在的變法也會得罪大批既得利益集團,但考慮到魏王年富力強,有生之年根本就不用考慮政亡人息的現象發生。

還有就是身爲魏國上將軍的魏無忌力挺變法並得到了中下層將士的支持,可以說根本就不用考慮軍隊方面是否會出現變故的現象。

再有就是魏國人才濟濟,只要魏王全力支持變法,短時間內可以培養、提拔出大批朝臣取代現有的既得利益擁有着成爲新的既得利益所有者。

這樣一來,變法便不會出現人亡政息的局面且國內還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動亂,魏王又何樂而不爲呢?

越想秦王越是嫉妒正在滔滔不絕的說着話的魏王。

“趙王到!”隨着使者的一聲高喝,趙王及平原君來到了大帳之中。

剛進入營帳大門,趙王便見魏王一臉得色,秦王臉色鬱鬱寡歡,韓王容易透明人一般,不禁愣了一愣。

稍微愣了一了趙王便回過神來:“寡人來遲,讓三位久等了!”

“趙王客氣了!”身爲主人的秦王說着便引趙王入座。

見三晉國君已全部到齊,秦王道:“寡人聽說大河鯉魚乃是難得的美味,只是寡人難得一嘗,今日特邀三位前來品這大河鯉魚。

爲此寡人還爲此次宴會取了一個名字。”

“不知是何名?”三晉君王紛紛感興趣的看向秦王。

“此宴名爲魚龍宴!”秦王面帶得色道。

“好名字!”三晉國君紛紛大呼着讚歎道。

而後秦王瞥了一眼早已來到身旁的蔡澤。

蔡澤會意,向旁邊的侍女輕輕點了一下頭,不到片刻幾個小鼎便被擡到了衆人案上。

“果然鮮美至極。”龐癝感嘆道。

“哦?龐先生還未品嚐,爲何得知魚肉鮮美至極呢?”蔡澤聽到龐癝的感嘆後問道。

龐癝笑道:“這還用品嚐嗎?只需觀其色,聞其味便已讓人食指大動,因而龐癝不用品嚐便已知此肉鮮美至極。”

蔡澤聽後連連點頭道:“龐先生眼力果然非凡,這鯉魚乃是老夫尋了洛邑城最好的庖丁烹煮的,味道自然不會差,先生還請品嚐一下味道如何?”

龐癝拿起筷子向鯉魚夾去,只見看起來完好無損的鯉魚在筷子的觸碰下頓時變成了一張張薄薄的魚片。龐癝夾起一張送入口中細細品嚐,而後連連點頭。

“蔡先生尋的這庖丁果然了得,不但把這鯉魚解的單薄如翼,味道也是入口即化,不錯的很。”

在龐癝、蔡澤二人說話間,在座其餘人等也均已動起了筷子。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頓飯的時間便過去了,期間並沒有出現什麼幺蛾子。

三晉國君上車之後紛紛鬆了口氣。

送走三晉國君之後,秦王心情似乎比早上要輕鬆了許多。

蔡澤問道:“大王可是看出了什麼端倪?”

秦王點頭道:“不錯,魏王和趙王自以爲自己隱瞞的很好,但從其臉色上寡人還是多少瞧出了一些端倪!只怕魏、趙兩國昨夜已然秘密結盟了。”

“哦?大王是如何瞧出來的?”蔡澤問道。

秦王道:“宴會之上魏王和趙王不時的對視,似乎很有默契,說話間又互相力挺對方,因而寡人才能斷定魏、趙兩國已然結盟!”

蔡澤問道:“那魏、趙兩國結盟之後是否會做對秦國不利的事情?亦或魏、趙兩國密謀進攻我大秦?”

秦王搖頭道:“應該不會,如果魏王和趙王是聰明人的話應該知道他們如果進攻秦國的話討不到一絲好處不說,南面的楚國也是他們要防範的對象。須知如果秦國衰落下去的話,楚國就成爲三晉最大的威脅了。”

蔡澤點頭道:“大王所言有理。微臣也認爲爲了能夠抗衡楚國,三晉不會進攻我大秦,且極有可能在我大秦爲難之時出兵相救!”

“哦?相邦也有此想法?”秦王見蔡澤如此說便問道。

蔡澤點頭道:“不錯,微臣有此想法,我大秦正好可以利用三晉與楚國利益方面的牽扯離間三晉與楚國的關係,好使得今冬和楚國大戰之時三晉能夠從背後偷襲楚國。

這樣一來我大秦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同時使得三晉與楚國交惡。趁着這個時機,我國正好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秦王點頭微笑:“相邦之言正合寡人之意,以後離間三晉與楚國之間關係的事情寡人就交由相邦處理了!”

蔡澤道:“微臣遵命,必不負大王所託!”

回去的路上龐癝一直臭美不展,魏王見此問道:“相邦爲何事憂心?”

龐癝道:“大王,只怕昨夜我國和趙國秘密結盟之事已然被秦王知曉了!”

魏王啞然道:“不會吧?當時商議結盟之時除了寡人、趙王及相邦、平原君四人之外並無第五個人在場,秦王又是如何知曉的?”

龐癝道:“應該是今天秦王瞧出什麼端倪了。不過大王也無須擔心,即便秦王知道此事也無可奈何的。”

緊接着龐癝便把事情的利弊給魏王一一分析道出,魏王聽後這才放下心來。

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五十、韓國求救五十七、張良論勢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九十九、初勝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五十四、暗涌八十三、蠶食計劃七十一、千鈞一髮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九十六、魏王起疑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六、戰國四公子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三十二、爭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六、宴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三十三、辛秘一百七十、合謀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七、項燕佈局九十、人才爭奪十四、對錯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八十八、冬衣事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零六、論趙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一十、陰謀六十四、入陶地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九十一、我若爲相八十六、宴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六十九、太子魏增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九十六、魏王起疑四十九、國士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五十四、暗涌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六十、反應九十九、兩難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如姬歸來六十六、意外消息十五、虛張聲勢四十三、龐癝歸國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六十八、襄陵君一百四十三、忠奸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十一、民心之爭五十六、魚龍宴十三、風波起二百二十五、渡河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三十一、家庭九十四、羣臣諫九十四、羣臣諫九十、對陣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縱橫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三十九、瑣碎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三十六、拜將四十八、廢立事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三、龐癝歸國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
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五十、韓國求救五十七、張良論勢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九十九、初勝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五十四、暗涌八十三、蠶食計劃七十一、千鈞一髮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九十六、魏王起疑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六、戰國四公子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三十二、爭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六、宴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三十三、辛秘一百七十、合謀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七、項燕佈局九十、人才爭奪十四、對錯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八十八、冬衣事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零六、論趙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一十、陰謀六十四、入陶地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九十一、我若爲相八十六、宴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六十九、太子魏增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九十六、魏王起疑四十九、國士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五十四、暗涌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六十、反應九十九、兩難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如姬歸來六十六、意外消息十五、虛張聲勢四十三、龐癝歸國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六十八、襄陵君一百四十三、忠奸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十一、民心之爭五十六、魚龍宴十三、風波起二百二十五、渡河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三十一、家庭九十四、羣臣諫九十四、羣臣諫九十、對陣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縱橫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三十九、瑣碎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三十六、拜將四十八、廢立事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三、龐癝歸國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