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八、渡江

轉眼間便已到了九月份,龐癝命上將軍、武安君王翦爲主將,靳歙爲先鋒,出兵伐楚。

九月上旬,先鋒靳歙率五萬人馬,率先到達與江東一江之隔的廣陵,囤積在壽春城內的各種作戰物質也陸陸續續被運往廣陵。

到達廣陵之後,靳歙一邊命人勘察地形及江水水勢,一邊命人打造戰船,爲伐楚之戰做最後的準備。

九月中旬,全國各地的秋水基本已經結束,而後在朝廷的一道詔令之下,上將軍王翦率後續四十萬大軍,從壽春出發,於九月下旬抵達廣陵。

王翦率軍到達廣陵之時,靳歙已經打造好了上千艘戰船,隨時都可以渡江。

可王翦並未急於渡江作戰,而是每天帶着衆將士在江水上訓練,適應當地的氣候及船上作戰。

直到十月中旬,南方的天氣也已徹底轉涼,王翦方纔開始做出作戰部署。

而楚國方面,在靳歙到達廣陵之時,項燕便已在廣陵對岸的雲陽嚴陣以待,直到王翦到達廣陵,雲陽城已經開始風聲鶴泣。

其實說起來,項燕大半生都是在陸上作戰,並不善於水上作戰,可以說可王翦是半斤八兩,可卻耐不住江東將士善水,幾番接觸戰下來,都是以楚國方面小勝一把而結束。

這便使得楚軍上下歡欣鼓舞不少,以爲魏軍也就這麼點能耐,自己將魏軍阻擋在江水北岸,他們就奈何不得自己絲毫。

而與楚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魏軍的士氣因爲幾番戰鬥中的接連受挫,而有所下降。

不過王翦卻依舊氣定神閒,除非遇到大霧天氣,否則每天必定不斷的向對岸的楚軍挑釁。

當然,每每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轉眼間便到了十一月,魏軍依舊未踏上江東的土地一步,這使得楚國上下徹底放下心來。

十一月十二日,江水之上起了大霧,放眼望去,天地一片白茫茫的,甚至看不到三丈外的東西。

王翦見此天氣,當即便召集軍中將領,說道:“今日江上突然起了大霧,想必對岸的楚軍必定料想不到我軍會在如此天氣下渡江,故而今日對岸的楚軍必定防備鬆懈。”

“衆將聽令!”王翦大喝一聲便開始下達軍令。

“靳歙,本將命你爲先鋒,率三萬精銳率先渡江,而後奔將親自指揮大軍全力渡江,爭取一戰而競全功。”

“末將得令!”靳歙接過王翦的軍令之後,便匆匆出營調撥精銳將士去了。

陸地上還好些,一旦進入江中,完全是伸手不見五指,即便同一艘船上的將士,船尾的將士也看不到船頭上的人。

早在上船之前,靳歙便已下達了軍令,命登船將士一路禁聲,否則引起楚軍的注意,那就可危險了。

故而,江水上除卻湍流的水聲之外,竟無一絲雜音。

而江水南岸的松陽城下,楚軍將士一個個還躲在被窩裡不肯出來。

必將按照以往的慣例,對面的魏軍在大霧天氣下根本就不會出擊的。

更何況,今天的霧還特別的大。

如果是以往,說不得項燕會命人警戒。可像今天這樣的天氣,連項燕本人都已有所鬆懈,更何況手底下的將士?因爲在項燕看來,即便今日對岸的魏軍打算渡江,可在這種惡劣的氣候下,魏軍十有八九會在江中迷失方向。

故而,整個楚軍上下,竟然無一人前去江邊警戒。

但顯然項燕忘記了一條,那就是流動的江水會給魏軍指明方向,故而,在江上,魏軍根本就不會迷失方向,至多登岸地點會有所偏差而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茫茫大霧之中,除了流動的江水之外,魏軍將士根本就看不到其他的參照物。

事實也確實如此,魏軍登陸的地點與原本計劃中的地點偏差了十餘里。

不過好在靳歙早早便已經調查過江水兩岸的環境,在登岸不久,就確定了自己登岸的地點在松陽上游十里的地方。

確定了登陸地點,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

在靳歙的率領下,五萬魏軍將士一路向東而去,直撲松陽城外的楚軍大營。

楚軍大營中靜悄悄的,沒有一絲雜音,也不見一絲人影。

因爲江東的氣候溼冷的緣故,原本負責警戒的將士早就回營烤火去了。

故而,在靳歙率軍到達楚軍軍營營外之時,竟然無一人發現。

“奇怪,怎麼楚軍軍營中不見一絲人影?”靳歙感覺楚軍軍營裡十分詭異,竟然不見一絲人影。

不過好在,在靠近軍營之後,靳歙聽到了營帳裡面的說笑聲,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衆將士,隨我殺!”靳歙大喝一聲,便拔劍率先衝去了楚軍軍營之中。

見主將發話,其餘將士自然不會再禁聲,大喝着殺聲向楚軍軍營裡衝去。

楚軍軍營裡,原本正在說笑的一衆將士聽到營外的喊殺聲,不禁呆愣了一下,轉而,臉色開始大變,大喊道:“不好了,魏軍來了!”

隨着此起彼伏的喧譁聲,楚軍將士一個個衣衫不整的拿着武器衝出營帳。

大霧天氣下,楚軍將士根本就看不清到底有多少魏軍,只是看到一隊又一隊的人馬衝入軍營,還以爲魏軍是全部渡江而來,軍心登時便渙散了一大半。

營帳內的項燕此時正和一衆將領商議接下來幾天的軍務,突然聽到營外的喊殺聲,登時便醒悟過來是魏軍前來襲營,急忙命營中將領前去帶兵鎮壓。

可此時楚軍軍營中早已亂作一團,誰還分得清誰是誰?再加上楚軍將士膽怯,不少人都死在了魏軍的刀槍之下。

而此時的廣陵城外的軍營中,王翦正在來回的邁步,顯然心中十分焦慮。

原本,王翦和靳歙商議的是在其出發半個時辰之後,王翦方纔率大軍渡江。

可這都已經過去快一個時辰了,對岸還依舊沒有任何消息。

不過好在,此時王翦聽到了對岸的喊殺聲,登時便下令道:“全軍聽令,鳴鼓出兵!”

隨着戰鼓的敲響,早已等候在那邊的魏軍將士陸陸續續登上船隻,向對岸而去……

五十三、魏趙秘盟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五十三、魏趙秘盟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七十、合謀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九、旁觀者迷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七、上黨戰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五十七、巡視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暗潮一百三十九、瑣碎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六、韓國俯首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百二十七、講和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九十四、羣臣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五十一、魏國出兵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七、信陵君掛帥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三十一、心思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三十一、心思五十八、審理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四十、舊怨重提三十二、魏王託孤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九、天下英才二百五十、設伏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十四、毒計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三十三、辛秘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四十九、國士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三、龐癝歸國九十、對陣九十五、張良計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六十五、東海郡三、入楚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七十、如姬歸來一、暗潮一百三十一、家庭五十四、暗涌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零九、流言一百零三、銳士二十七、戰報五十六、魚龍宴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七十、如姬歸來三十、定論六、戰國四公子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零五、反思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六十三、說親
五十三、魏趙秘盟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五十三、魏趙秘盟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七十、合謀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九、旁觀者迷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七、上黨戰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五十七、巡視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暗潮一百三十九、瑣碎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五十六、韓國俯首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百二十七、講和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九十四、羣臣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五十一、魏國出兵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五十一、變法開始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七、信陵君掛帥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三十一、心思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三十一、心思五十八、審理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四十、舊怨重提三十二、魏王託孤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八十九、天下英才二百五十、設伏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十四、毒計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三十三、辛秘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四十九、國士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三、龐癝歸國九十、對陣九十五、張良計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六十五、東海郡三、入楚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七十、如姬歸來一、暗潮一百三十一、家庭五十四、暗涌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零九、流言一百零三、銳士二十七、戰報五十六、魚龍宴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七十、如姬歸來三十、定論六、戰國四公子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零五、反思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六十三、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