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國士

“還不把飯食拿過來?”孔斌朝着一邊的侍女道。

“且慢!”侍女正欲動身被田太后一句話所阻攔,“不能就這麼便宜了大王還有那個龐癝,去傳他們過來,老婦人不好好損他們幾句心裡就難受!”

魏王宮殿內,龐癝聽到侍女說要讓自己前去起宮中之時,一臉的難以置信:“太后她老人家真是這麼說的?”

“你已經問了好幾遍了,難道侍女還敢傳錯了不曾?”不待侍女回答,魏無忌就一把拉住龐癝的手和魏王一同向太后宮中走去。

“我只是好奇太后她老人家爲何會突然傳召於我?”龐癝十分疑惑。

魏無忌道:“想那麼多幹嘛,到了太后宮中不就知道了嗎?”

當龐癝和魏王、魏無忌一行三人來到太后宮中之時,剛纔還和孔斌喜笑顏開的田太后看到三人後臉上立馬就嚴肅了起來。

“你就是龐癝?”田太后看着龐癝那年輕的不像話的臉龐詫異的問道。之前田太后也聽說了龐癝很年輕的事,可卻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年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回太后,正是微臣。”龐癝小心翼翼的回道,生怕田太后會尋自己的錯處。

田太后點點頭就沒再說什麼,而是又數落了魏王一頓,差點讓他下不來臺,辛虧有孔斌在一旁化解尷尬,這才略微緩解了一下尷尬的氣氛。

而後魏王和魏無忌又好言相勸了好一陣子,田太后這纔開始進食。

冬去春來,轉眼間已經到了播種的季節。

在隨地鏖戰的秦楚雙方這時也不得不開始休戰,遣士卒回國耕種。畢竟兩國加起來共八十萬的青壯,是國內最重要的勞動力,如果繼續在這裡不見天日對峙的話,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兩國誰都不願承擔也承擔不起的。

這一段時間,龐癝並沒有急於進行改革,而是先向魏王舉薦了一批人才進入朝堂,其中爲首的便是尉繚,那個前世始皇帝的國尉。

這個時期的尉繚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卻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並不好尋找。好在魏無忌的情報系統給力,在龐癝提到“尉繚”這個名字三天後,魏無忌便把關於尉繚的生平記錄下來送到了龐癝的面前。

尉繚是不看好魏國的未來的,因而龐癝在接二連三的拜訪均遭到碰壁之後便求到了魏無忌面前。

魏無忌一聽說尉繚乃是不下於侯嬴的國士之才,沒有猶豫就親自駕車前去拜訪。

魏無忌的無敵魅力這回又一次被證實了。只見魏無忌進入尉繚家中之後不到一個時辰,就眉開眼笑的拉着尉繚的手上走了出來,親自駕車前往自己的府邸。

說實話,見到這個場景之後龐癝心中對魏無忌是有一些嫉妒的。自己辛辛苦苦要尋找的人才幾次三番的推阻不願出仕,可魏無忌一來就答應了出仕請求,這讓龐癝很是尷尬。

朝堂之上,尉繚當着魏王及一衆文武的面侃侃而談,特別是對於軍國之事無一不通且見解獨到,往往一針見血。魏無忌當即就表示自己願意辭去上將軍之位讓與尉繚。

龐癝立刻表示了反對。

魏無忌看着龐癝驚訝的問道:“以尉繚先生之大才,勝於無忌十倍,相邦又爲何反對呢?”

魏王也是不解,在他看來尉繚之才確實勝於魏無忌,被拜爲上將軍絲毫不爲過,況且這還是魏無忌主動讓出來的,龐癝爲何要反對呢?

朝堂上只有尉繚及侯嬴兩人臉色不變的保持原樣,似乎早就料到了龐癝會有這麼一手。暗罵了一聲“兩個老狐狸”之後龐癝解釋道:“啓稟大王,微臣不認爲尉繚先生可勝任上將軍之職。尉繚先生確實長於軍略,然並不善於臨陣指揮。

尉繚先生之才,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故而微臣認爲尉繚先生可爲太尉,而非上將軍一職。”

其實說起來就是龐癝覺得尉繚是和張良一樣的謀略性人才,善於出謀劃策、把握大局,如果真到了臨陣指揮方面,只怕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將軍的能力了吧。

龐癝這話一說出口,朝堂上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這個尉繚之前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已,怎麼一下子相邦就要把其舉薦爲太尉一職?

雖然官制改革還沒有正式展開,但朝堂上的人都已知道即將到來的官制改革中相邦、御史大夫、太尉合成爲三公,乃是朝堂上最重要的三個官職。

即便是魏王聽到龐癝的話之後也很吃驚。

“此事容後再議!”魏王顯然也不願一個無名之人剛出仕就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雖然這個尉繚確實很有才華。

朝議結束之後,龐癝單獨拜見了魏王。

知道龐癝所爲何來的魏王直接開門見山道:“寡人知道相邦所爲何來,尉繚也確實很有才華,但畢竟是籍籍無名之人,還是先在其他位置上鍛鍊幾年之後再提拔上來也不晚,相邦以爲如何?”

龐癝沒有直接回答魏王的話,而是說起秦國:“微臣前幾天聽說範睢的秦國國相一職被燕人蔡澤所取代,不知大王聽說了嗎?”

魏王道:“這件事情寡人也聽說了。”

龐癝又問:“那麼微臣敢問大王,之前大王可聽說過蔡澤之名?”

魏王搖頭道:“不曾聽聞。”

龐癝便道:“蔡澤之前也是一籍籍無名之人,一朝而被秦王拜爲國相,怎麼向尉繚這才的大才大王竟然連一個太尉之職業捨不得了?只怕此事傳揚出去天下人都會以爲大王不是一個賢明之君啊?”

魏王沉默不語。

龐癝又道:“微臣聽聞惠王時期老相邦公叔痤臨死之前舉薦衛鞅爲相,惠王不肯聽,方有衛鞅入秦變法之事。張儀乃我國貴族之後,在關東六國卻屢屢碰壁,這才被迫入秦,遊說秦惠王並被拜爲國相,而後連橫列國,使得秦國益發強大。範睢乃魏齊門客,才堪大用,卻被小人刁難不得不入秦,一朝見秦王而被秦王拜爲國相,助秦王除卻四貴,遠交近攻,使得秦國縱橫天下無人能擋。此三人皆是我魏國之人,然卻不能被我魏國所用,一朝入秦而展翅高飛,舉手投足間而天下格局已定。

像尉繚這樣的大才如果不被我魏國所用,只怕心灰意冷之下去了秦楚趙齊等國也一定會被其國君重用的,到那時不知大王是否會後悔今日之舉?”

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三十八、欣欣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二十九、議和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八、龐癝說魏王(二)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十四、毒計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四十、舊怨重提八十、捭闔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五、項燕謀劃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三十三、辛秘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五十四、喋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七十四、楚人李斯二百零九、流言三十三、安國君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一十、戰序九十、對陣一百七十、合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四十二、風波定四十一、迫在眉睫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二百四十五、破城二百一十五、亂局五十二、洛邑會盟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九十六、各自算計九、龐癝說魏王(三)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一十五、亂局六十五、所謂伊人八十八、冬衣事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九十一、伐謀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三十四、權衡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一百一十三、沉重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一十、戰序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十一、交鋒二百一十、陰謀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三十二、爭執一、夷門之處有賢者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五十八、審理二百零九、流言七十五、通天大火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暗潮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五、翩翩佳公子十、龐癝說魏王(四)五十三、魏趙秘盟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五十一、變法開始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八十二、信陵薨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十一、交鋒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六十五、朝議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九十三、王翦評劉季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三十二、爭執七十四、楚人李斯八十七、攻略軒轅關
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三十八、欣欣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二十九、議和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八、龐癝說魏王(二)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十四、毒計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四十、舊怨重提八十、捭闔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五、項燕謀劃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三十三、辛秘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五十四、喋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七十四、楚人李斯二百零九、流言三十三、安國君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一十、戰序九十、對陣一百七十、合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四十二、風波定四十一、迫在眉睫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二百四十五、破城二百一十五、亂局五十二、洛邑會盟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九十六、各自算計九、龐癝說魏王(三)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一十五、亂局六十五、所謂伊人八十八、冬衣事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九十一、伐謀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三十四、權衡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一百一十三、沉重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一十、戰序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十一、交鋒二百一十、陰謀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三十二、爭執一、夷門之處有賢者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五十八、審理二百零九、流言七十五、通天大火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暗潮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五、翩翩佳公子十、龐癝說魏王(四)五十三、魏趙秘盟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五十一、變法開始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八十二、信陵薨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十一、交鋒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六十五、朝議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九十三、王翦評劉季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二十五、渡河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三十二、爭執七十四、楚人李斯八十七、攻略軒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