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交鋒

衆人順着聲音看去,只見以往和龐癝關係很好的御史大夫孔斌出列反對道:“啓稟大王,李園不過龐相邦家中的一個下人,何德何能可以入朝爲官?這樣任人唯親的舉措微臣反對?”

孔斌一開口反對,朝臣頓時一片譁然,就連魏王也有幾分錯愕。

龐癝卻不緊不慢的笑道:“御史大夫這話說的就沒有道理了,李園是我家中下人沒錯,可如果就因此而否定是不是有些太過武斷了?”

“老夫如何武斷了?”

龐癝道:“就因爲李園是在下家中下人而被御史大夫否定,難道這還不算是武斷嗎?”

孔斌道:“老夫也見過李園,這人無德無才,就僅僅因爲李園妹妹是龐相邦你的姬妾就舉薦其入朝爲官,這難道不是你龐相邦想要任人唯親,又爲何反說老夫武斷呢?”

“御史大夫這話我就不大讚同了。昔日文侯想要攻打中山,國相翟璜向其舉薦了門客樂羊,從而一舉平定中山。趙國的藺相如不過一宦者令的門人,一朝舉薦而數拒秦王,使其名揚天下。樂羊是翟璜的親信,藺相如是宦者令的親信,難道他們也任人唯親了不曾?”

孔斌反駁道:“李園一個無德無能之人又如何能與樂羊、藺相如相提並論?”

龐癝冷笑一聲道:“那敢問御史大夫你呢?”

孔斌詫異道:“老夫?老夫又如何了?”

龐癝道:“自孔先生任職御史大夫以來所舉薦之人不下五十人了吧?”

“不錯!不止五十人!”孔斌點頭道。

“可你舉薦的這五十多人中儒家弟子幾何?其餘百家之人幾何?只怕都是儒家弟子吧!”龐癝看着孔斌冷淡道。

孔斌點頭承認:“不錯,老夫所薦之人確實都是儒家弟子,可這些人入朝爲官之後卻從無差錯,難道這些龐相邦你都不知道嗎?”

龐癝點頭道:“是,你所舉薦之人確實從無差錯,但好像也沒有什麼功績吧!儒家弟子任職的地方,幾年前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竟然沒有一絲變化,這就是你孔先生所舉薦之人的能力嗎?”

“那也比李園強!”

龐癝卻笑道:“李園還未入朝爲官,御史大夫爲何如此武斷的說其不如儒家弟子呢?況且在下自信這些年來在下舉薦之人不說戰功赫赫,但政績顯著還是有的吧!

一開始御史大夫之位孔先生不願做,是我用激將法使得孔先生任職的。太尉之位高懸,臣舉薦了尉繚。其後范增、翟章、蒯徹等人也都是我發掘的,這些人這些年來爲官如何別人不知道難道你孔先生還不知道嗎?

況且孔先生可能還不知道,我用的激將法就是那個你以爲的無德無才的李園想出來的,難道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嗎?”

“確有此事?”魏王也很驚訝。

“千真萬確!”龐癝回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李園卻是可以入朝爲官。”魏王一句話便下了定性。

自吳起爲將以來,魏國用人便不看德行而只看才能,和儒家之法恰恰相反。

下朝之後羣臣對於近日朝堂上龐癝和孔斌互鬥之事議論紛紛,都感覺到了一股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感覺。

孔斌,儒家的領袖人物,又名揚天下,無論到哪一個國家國君都會用最隆重的方式來接待孔斌。

龐癝,魏國崛起的核心人物,數次諫言魏王,使得魏國國力大增。

這兩個人一旦鬥起來,其後果只怕連他們這些小魚小蝦都會被殃及吧!

一時間羣臣見到二人之後都會自覺不自覺的有幾分躲避開來,生怕自己會被二人的鬥法而殃及。

而龐癝和孔斌二人好像沒事人一般,之後還和尋常一樣不時的說說笑笑,商議政務時該贊同的贊同,該反對的反對,這使得羣臣都摸不着頭腦。

“難道真的只是政見之爭?”看到二人都是這幅模樣,羣臣開始逐漸的打消了心中的顧慮。

但還有一人在那日朝堂之爭後始終沒有放下心中思慮。

這人就是魏王。

儒家弟子在地方爲官之人不下五十,這使得魏王開始對孔斌、對儒家猜忌起來。

魏國自被周天子封爲諸侯到現在已經二百餘年了,這二百餘年來魏國的國策始終是對儒家尊而不用,遠遠的避開。

魏文侯拜孔子高徒子夏爲師而不用其才,魏惠王數次接見孟子而不用其理,無論儒家高人怎麼口燦蓮花,魏國曆任國君就是不用儒家之人執政,這一切都是魏國國策的表現。

不僅僅是魏國,韓、趙兩國同樣如此。

三晉用過法家、道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兵家之人執政,就是沒用過儒、墨兩家,這背後的深意便可想而知了。

孔斌是儒家第一個在三晉獲得卿相高位之人,但其在魏國爲相不到一年便因爲和魏王理念不合而辭相。

之後因爲龐癝的到來而被魏王拜爲御史大夫,再次進入魏國的政治核心。

但不久之後儒家的核心活動區域齊、魯兩國先後被魏國所滅,儒家弟子走投無路,只能前來魏國尋求出路。

也是從那一刻開始,孔斌的思想開始轉變,開始爲儒家弟子謀求晉身之路,纔有了和龐癝的衝突。

儒家的風氣是向來務虛而不務實,而三晉的思想卻是務實而不務虛,三晉排斥儒家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引起魏王的疑慮而排斥儒家,這也是龐癝此次朝會之所以如此說的原因所在。

龐癝知道自己在魏國雖然位高權重,但論起天下德高望重之人首推的還是孔斌。爲了避免魏國朝堂驟然變故而動盪不安,龐癝纔想出此法,他相信魏王聽了之後肯定會對儒家弟子猜忌。

魏王可以允許法、道、縱橫等諸子百家之人充斥朝堂之上,但絕對不允許儒、墨兩家之人充斥朝堂。

故而不久之後魏王便開始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打壓、排擠儒家之人。

舉薦李園之事看起來來是一樁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魏國朝堂上思想、理念方面的爭鬥卻因此而正式展開,孔斌也開始和龐癝、尉繚等人開始了明爭暗鬥······

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十四、對錯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九、旁觀者迷四十八、廢立事九十六、各自算計九十二、國士之才四十一、迫在眉睫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四、申斥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五十、三公就位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七十二、中伏十六、互換質子一百四十四、使魏三十八、泛舟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一、心思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七十八、方略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二百零九、流言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三十、使館問答四十、黑夜中的大梁十六、互換質子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二十七、戰報三十七、秦國見聞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七十五、論戰一百零二、三國伐齊六十三、說親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六十三、君臣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五十二、秦策三十、定論一百一十、戰序七十、秦、楚對峙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八十七、論勢二百零五、反思六十、虎父犬子一百二十四、分兵五十、韓國求救八十七、論勢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一百九十一、伐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六十二、打算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零二、暗鬥五十五、秦王之宴八十四、申斥二十一、民心之爭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二、打算二十三、棋局十二、韓非入魏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暗潮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九、龐癝說魏王(三)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一百三十九、瑣碎二百三十四、誤判
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十四、對錯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九、旁觀者迷四十八、廢立事九十六、各自算計九十二、國士之才四十一、迫在眉睫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四、申斥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五十、三公就位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七十二、中伏十六、互換質子一百四十四、使魏三十八、泛舟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一、心思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七十八、方略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二百零九、流言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三十、使館問答四十、黑夜中的大梁十六、互換質子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二十七、戰報三十七、秦國見聞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七十五、論戰一百零二、三國伐齊六十三、說親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六十三、君臣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五十二、秦策三十、定論一百一十、戰序七十、秦、楚對峙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八十七、論勢二百零五、反思六十、虎父犬子一百二十四、分兵五十、韓國求救八十七、論勢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一百九十一、伐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六十二、打算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零二、暗鬥五十五、秦王之宴八十四、申斥二十一、民心之爭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二、打算二十三、棋局十二、韓非入魏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暗潮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九、龐癝說魏王(三)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一百三十九、瑣碎二百三十四、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