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

石邑,又名石城,位於井陘寨南五十里處。

這日傍晚時分,司馬尚率領三十萬趙軍撤退至這裡安營紮寨。

營寨剛剛安扎完畢,就聽斥候前來回報:“啓稟將軍,劉季率領的十萬大軍突然繞至石邑北二十里處!”

司馬尚一聽,頓時大驚。

要知道從石邑到井陘寨不過五十里的路程,一旦劉季堵住了趙軍的去路,那麼三十萬趙軍將退無可退。

司馬尚急忙令親衛喊來軍中一衆將領說道:“眼下劉季率領十萬大軍突然移動至石邑北二十里處,而王翦的大軍距離我軍也不過四十里。如今前有猛虎攔路,後有追兵緊追,如之奈何?”

這就是王翦之所以沒有急追司馬尚大軍的原因所在。

在司馬尚撤退之時,王翦便已經料定司馬尚如若撤退至晉陽,必經井陘寨,故而當時便修書一封與劉季,令其在關鍵時刻兵臨井陘寨東,阻擋住司馬尚的退路。

如果當時司馬尚在撤退之際由滏口陘向西穿過太行,再經過上黨地區到達晉陽的話,王翦還真的奈何不得司馬尚,可司馬尚偏偏選擇向北撤退,這就給了王翦機會。

由柏人向北,直至靈壽地區,井陘寨是通往晉陽地區的唯一一條通道。如今這條通道被劉季率大軍阻止,那麼除非司馬尚能夠在短時間內擊敗劉季,否則三十萬趙軍面臨的將會是死路一條。

要知道,王翦還率領這四十萬大軍正在石邑南四十里處,如果司馬尚不能儘快消滅掉劉季這個攔路虎的話,王翦只需急行軍兩個時辰,就能趕到石邑,到時候除非李牧再世,否則根本就無法挽回趙軍的敗局。

到了如今情形,司馬尚可謂是敗局已定。

對於劉季突然堵住趙軍後路這一突發情況,所有將領聽聞之後均是大驚失色,全都亂了方寸,不知該如何纔好。

而後,一衆將領不約而同的看向司馬尚,想要讓司馬尚拿定主意,畢竟司馬尚是一軍主將,他們這些將領只需聽從命令即可。

見到一衆將領的表現,司馬尚心中喟然長嘆:“軍中將校的心已大亂,只怕此戰凶多吉少!”

咬了咬牙,司馬尚堅定了內心的想法,對一衆將領下令道:“明日一早,大軍全部出擊,目標劉季!”

“至於本將!本將帶領五萬人馬拖住王翦大軍,至於最後能有多少人能逃出昇天,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將軍!”

“將軍!”

······衆將領急忙勸諫,可又不知該如何說,總不能說您先撤退,讓末將來頂住王翦吧?

要知道魏軍主將可是王翦,且王翦麾下可是有着四十萬大軍,只憑着區區五萬之數,自己等人又能頂得住多長時間呢?

而一旦這五萬人馬被王翦迅速擊潰,而北面出擊劉季的大軍還未打通通往景象寨的道路的話,那便意味着趙國這最後的三十萬精銳將全部都要交代在這裡了。

趙軍之中,只有司馬尚有勇氣,有那麼些信心能夠頂住王翦的進攻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只怕也很短,畢竟兩軍兵力極其懸殊,況且兩軍主將的指揮能力又差的不止一籌。

故而衆將領並未多勸司馬尚,因爲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明白這是最好的選擇。

“都下去吧,通知將士們今晚養精蓄銳,明天才有力氣逃出生天!”司馬尚擺擺手,勸退一衆將領。

“諾!”

衆將領沉默的離開了司馬尚的大營。

這一夜,趙軍軍營裡的氣氛極其的壓抑,除卻巡邏士兵的腳步聲之外,竟然聽不到一絲其他的聲音,安靜至極,也恐怖至極。

三十萬趙國將士心中都充滿了絕望,他們知道明天很有可能是最後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天,故而誰都沒有說話,沉默的用過晚飯便回到自己的營房裡歇息去了。

而在石邑南四十里外的封龍,王翦也是徹夜未眠,下達着一個又一個的軍令。

“令王賁率領兩萬輕騎,即可出發,繞過石邑,前往劉季軍營,明日協助劉季大軍,務使一名趙國士卒逃出生天!”

兩萬輕騎是魏國最後的騎兵了,由於河洛一戰之後魏國與趙國的關係益發的緊張,之後魏國很難再從趙國購買入戰馬,故而魏國的戰馬數量一直不多,且大多也都不是什麼優良的戰馬,至多算是尚可一用的代步工具而已。

“諾!”王賁領了軍令,便拿着王翦的令牌出營,點了兩萬輕騎兵向北疾馳而去。

“其餘將士聽令!”

看着營帳中一衆將領躍躍欲試的眼神,王翦嚴肅的說道:“明日一戰至關重要,如果全殲三十萬趙軍,我大魏便能在以後數年時間內吞併秦、趙、楚三國,一統天下,如果趙國主力逃出生天,那麼未來幾年之內,趙國在與秦國的合縱之下,我大魏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全力一戰了,諸位務必盡心盡力,明日一戰爭取全殲三十萬趙軍!”

“不知諸位可有信心?”王翦問道。

“有!”

“那好,諸將聽令!”

王翦神色一屏,下令道:“令將軍李xx、張xx、趙xx各率軍十萬,明日寅時用飯出發,爭取辰時之前到達石邑城下。其中李將軍由西面進攻石邑,張將軍由南面進攻石邑,趙將軍由東面進攻石邑,而本將則率最後的十萬大軍給諸位押後!”

“謹遵上將軍之令!”

“今晚諸位好生歇息,爭取明日大破趙軍!”

“諾!”

諸將也知道這是王翦今晚下達的最後一道軍令,故而領了軍令之後,便紛紛走出王翦軍營,回到自己的營地安排明日的作戰部署去了。

咚!

咚!

咚!

天不亮,石邑城下便響起了進攻的擂鼓聲。

“出發吧!”

城頭上的司馬尚看着城下一個個神色肅穆的將士,下達了今天的第一道軍令,也有可能是最後一道軍令。

“全軍出發!”

擂擂戰鼓聲中,二十五萬趙國士卒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抱着一往無前的心態向北面走去。

此一去,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從而順利的逃出昇天,但更大的可能是就是身隕······

八十八、冬衣事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十五、虛張聲勢六十一、習慣了六十、虎父犬子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一百三十四、權衡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四十七、項燕佈局四十、舊怨重提二百五十、設伏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二十九、滅燕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三、虎符十、龐癝薦李園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二百四十五、破城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五十三、魏趙秘盟三十二、魏王託孤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二百零二、暗鬥十一、交鋒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二百零五、反思八十五、風雲動六、魏增大婚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七十五、通天大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七、項燕佈局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六十五、所謂伊人三十六、裂痕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七十四、如姬的思量八十八、秦國意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一百八十三、謀劃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八十一、陽謀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三十九、交鋒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四十三、落幕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七十四、放權三十九、暗流六十八、秦國動員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三十八、欣欣五十六、魚龍宴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四十五、項燕謀劃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一十四、部署八十六、軍中無父子八十七、論勢一百七十、合謀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二十五、魏王之殤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零二、暗鬥一百三十七、憋屈
八十八、冬衣事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十五、虛張聲勢六十一、習慣了六十、虎父犬子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一百三十四、權衡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四十七、項燕佈局四十、舊怨重提二百五十、設伏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二十九、滅燕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三、虎符十、龐癝薦李園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二百四十五、破城九十七、雨萱說魏王五十三、魏趙秘盟三十二、魏王託孤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二百零二、暗鬥十一、交鋒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二百零五、反思八十五、風雲動六、魏增大婚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七十五、通天大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七、項燕佈局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六十五、所謂伊人三十六、裂痕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七十四、如姬的思量八十八、秦國意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一百八十三、謀劃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八十一、陽謀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三十九、交鋒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四十三、落幕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七十四、放權三十九、暗流六十八、秦國動員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三十八、欣欣五十六、魚龍宴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五十五、秦軍撤退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四十五、項燕謀劃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一十四、部署八十六、軍中無父子八十七、論勢一百七十、合謀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二十五、魏王之殤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零二、暗鬥一百三十七、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