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放權

龐癝比較相信尉繚的話,他心中也覺得挖王翦過來比較容易一些。

原本,龐癝並不是這麼打算的。

幾年前秦國發動的滅趙之戰中攻破了邯鄲城,而爲了能夠得到李牧這員良將,龐癝與當時的上將軍魏無忌合計一番之後便決定隔岸觀火,待趙國滅亡之後將出徵在外的李牧收入魏國囊中。

可不想李牧竟然在靈壽擁立了廢太子趙嘉爲王,使得趙國死灰復燃,再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

而至此以後,龐癝欲要挖李牧來爲的想法便算徹底被拋到了腦後。

而現在的李牧在趙國貴爲國相,又同時兼任着上將軍一職,可以說趙國的軍政大權全都在李牧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魏國又能拿出什麼樣的好處給李牧呢?

魏國給不起,故而不得不捨棄李牧,將目光瞄向王翦。

不同於李牧,王翦和秦王嬴政面和心不和,如果魏國真的行了離間計,很有可能能夠將王翦給挖過來。

龐癝說道:“本相比較贊同太尉的說法……”

而後,龐癝便將心中的想法給一一道出。

可范增還是有些疑慮:“如果將王翦給挖過來,大魏又能給他什麼職務呢?”

聞此,龐癝頓時默然。

依照王翦之才,一個上將軍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可誰都知道,現在魏國的上將軍是襄陵君魏郊。

而魏郊又是否能心甘情願的讓出上將軍的位置呢?

只怕魏郊十有八九不會。

如果是信陵君魏無忌在世,那該有多好!

魏無忌明大義,賢德之名滿天下,並不會貪戀權位。

故而,廉頗來魏之時,魏無忌能心甘情願的將上將軍之職拱手相讓。

而魏郊卻是一少年人,自然會有心高氣傲之感,只怕不會屈居王翦之下。

尉繚卻笑道:“眼下離間計還未實施,王翦也沒有入魏,現在說這些是不是有些爲時尚早?”

“說的也是!”龐癝點頭道,“咱們現在還是說說怎麼將王翦給挖過來吧!”

……

三人合計一番,直到傍晚時分方纔散去。

回到家中的龐癝卻眉頭緊縮,還在想着挖王翦的事情。

後人曾評價歷史上的那些文臣武將,稱他們爲一人興邦,一人滅國。

原本龐癝是不大相信的。

龐癝以爲憑藉着魏國的強大國力以及濟濟人才,一定能力壓列國,最終一統天下。

可龐癝卻忘了,魏國雖然人才如過江之鯽,可卻唯獨缺少統兵作戰之人。

如若想要定國安邦,治理國家之人,出謀劃策之人,統兵作戰之人,三者缺一不可。

無論缺了其中哪一人,最終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

就好比楚漢之爭中,項羽勢大而劉季勢弱。

可劉季卻是三者具備,而項羽卻只具備了其中兩項。

而就是隻有這兩項人才的項羽還不知道珍惜,殺了爲其出謀劃策的范增,最後落得一敗塗地。

想明白了這些,其他的事情就都很好做了。

三天後,朝堂之上。

已經十六歲的魏王平已經開始臨朝聽政。

雖然朝政還是由龐癝爲首的三公決定,可這卻代表着獨立於魏氏王室之外十餘年的軍政大權已經開始逐步被收回。

對此,龐癝有着清醒的認知,並未因此而在心中產生任何的恐慌亦或其他不改有的想法。

這些年來,魏國絕大多數政令都是出自龐癝之手。而龐癝本人也確實過了一把權臣的癮,可打心底裡來說,龐癝並未有絲毫棧戀權勢的想法。

因爲龐癝知道,一旦自己心裡有了不該有的想法,那下場只怕會極其慘淡。

龐癝已經年近五十,家中兩個兒子又不是很成器,如果自己真的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讓魏王平惱恨自己。

可能自己活着的時候魏王平不會拿龐家如何,可一旦自己去世,只怕自己的兩個兒子即便不死,魏王平也不會讓他們好過的。

回到正題,朝堂上,看着風華正茂的魏王平針對朝政,在滔滔不絕的說着自己的看法,龐癝便想着是不是到了該放權的時候了?

雖然軍國大事還不能讓魏王平插手,可一些尋常的政務卻可以讓魏王平自己看着處理了。

下朝後,龐癝並未離開王宮,而是去了太后寢宮,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太后。

“大王眼看着就要成年了,也已經在朝堂上聽了好幾個月的政務。故而臣便想着是不是應該讓大王開始學着理政?”

太后爲難道:“無論是相邦你還是太尉和御史大夫,哀家都是信任的,要不過幾年再說?”

龐癝道:“這些日子,大王在朝堂上對一些朝政發表了不少看法和意見,臣覺得其中不少都很有道理,故而纔會提出這個請求。

臣也知道太后是擔心大王還未成年,怕他出現什麼錯誤,可大王終究要接觸這些政務的。

當然,軍國大事仍舊有臣等處理,至於其他政務,還是放手讓大王處理吧。到時候即便出現了什麼錯誤,不是還有臣等在一旁輔佐指正嗎?”

見龐癝直意堅持,太后方道:“既然你如此說了,哀家再不同意也不行,就按照你的意思辦吧!”

待龐癝離開之後,太后急忙命人將魏王平請了過來。

剛一進來,魏王平就問道:“母后喚兒臣前來所爲何事?”

“好事!”太后喜悅道,“方纔龐相邦剛剛來過,和哀家商議讓你親政的事情!”

“真的?”魏王平一聽,精神立刻就振奮了,“情況如何?”

太后笑道:“瞧你那猴急的樣子,且坐下說話。”

待魏王平坐下之後,太后便將方纔的事情詳細告知了魏王平:“之前哀家還擔心龐相邦是在故意試探哀家的心思,所以哀家便佯裝不大願意,可沒想到他是真的想要放權給你?”

太后心裡十分的驚訝,要知道權力可是誘人的毒藥,可卻沒想到龐癝竟然真的就抵擋住了權力的誘惑。

魏王平卻道:“那是當然,龐相邦雖然大權獨攬不少年,可他卻沒有掌握軍權,所以不得不放手罷了!”

“都是無忌叔爺臨終前安排的好,讓魏郊小叔繼任了上將軍,且還安排了不少心腹在軍中,如若不然,龐相邦只是不會這麼乖乖的放權!”

二百二十七、講和三十二、魏王託孤八十二、信陵薨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九十九、初勝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二百三十四、誤判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一十三、沉重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三十九、瑣碎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零三、銳士一百三十九、瑣碎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六十一、習慣了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九、交鋒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八十八、冬衣事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五十五、秦軍撤退九十九、兩難七十七、唐雎使楚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二十二、荀況入魏九十二、劉季罵營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七十二、中伏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三十一、家庭五十、韓國求救五十九、張良見龐癝四十一、見秦王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一十五、亂局三十三、辛秘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六十二、打算三十五、趙國求和六十三、說親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一百七十三、名將三十九、交鋒十一、交鋒一百三十二、爭執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十七、幕後黑手二百三十四、誤判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七十三、名將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七十四、放權七十八、方略六十七、朝堂定謀二百五十、設伏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八十三、虎符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暗潮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八十、三年二百一十五、亂局二百二十八、休戰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三十九、暗流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八十、捭闔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十、龐癝說魏王(四)三十三、安國君六十五、朝議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四十二、風波定二十六、廉頗到來
二百二十七、講和三十二、魏王託孤八十二、信陵薨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九十九、初勝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二百三十四、誤判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一十三、沉重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三十九、瑣碎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零三、銳士一百三十九、瑣碎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六十一、習慣了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九、交鋒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八十八、冬衣事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五十五、秦軍撤退九十九、兩難七十七、唐雎使楚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二十二、荀況入魏九十二、劉季罵營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七十二、中伏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三十一、家庭五十、韓國求救五十九、張良見龐癝四十一、見秦王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一十五、亂局三十三、辛秘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六十二、打算三十五、趙國求和六十三、說親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一百七十三、名將三十九、交鋒十一、交鋒一百三十二、爭執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十七、幕後黑手二百三十四、誤判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一百七十三、名將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七十四、放權七十八、方略六十七、朝堂定謀二百五十、設伏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八十三、虎符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暗潮一百六十三、君臣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八十、三年二百一十五、亂局二百二十八、休戰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三十九、暗流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八十、捭闔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十、龐癝說魏王(四)三十三、安國君六十五、朝議一百零三、滅齊之戰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四十二、風波定二十六、廉頗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