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停蹄調查訪問 日繼夜事無鉅細

第五個材料,談話記錄,談話記錄一共有九份:鄭峰和李雲帆認真仔細地閱讀和研究了這九份談話記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九份談話記錄吧!第一份談話記錄:詢問人是譚曉飛,記錄人是向陽;談話地點在郭筱竹的家;談話對象是郭筱竹的家人,他們是郭筱竹的爺爺郭根生,奶奶郭劉氏、父親郭有才,母親陳二連,還有郭筱蘭的父親郭有文,母親王桂英。譚曉飛和向陽介入此案,就已經說明他們已經認定郭筱蘭是死於非命。我們也能從以上材料中得出一個初步的判斷。

這是一次非常困難,至少是一次比較混亂的談話。所以,請大家的耐着性子往下看。內容如下:問:郭曉蘭來花家村多久了?回答:剛來沒兩天。(郭根生)都怪我啊!這身體總是不爭氣。(郭劉氏)都怪這孩子太孝順。(郭有才)郭根生是郭筱蘭的爺爺;郭劉氏是郭筱蘭的奶奶;郭有才是郭筱竹的父親。問:她經常到花家村來嗎?答:只要一有空就來看我們。(郭劉氏)問:在郭筱蘭來的這些日子裡,有沒有和誰接觸過呢?答:沒有,她除了到大塘去洗衣服和挑水,平時都呆在院子裡面,連集上都不去。

(郭劉氏)補充說明一下,在距離花家村兩里路的地方有一個集市,叫徐集,那是泗水縣最大的集市,一到趕集的日子,滿大街的魚腥味,即使不趕集的時候,也有一股很重的魚腥味。每個月的一號和十五號是趕集的日子。答:對了,筱蘭只和桂子有來往。(郭筱竹)答:筱蘭還幫瞎子拎過水。(郭劉氏)問:瞎子是誰?答:瞎子是我們村的五保戶,叫花長雲。(郭筱竹)問:幫瞎子拎水,我咋不知道?(郭根生)答:是筱蘭跟我說的,這孩子心太善,她說瞎子一個人生活,太可憐。

(郭劉氏)問:一個一個說,這——桂子是什麼人?答:桂子和筱蘭以前是同學。桂子也是我們花家村的人,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去年死了爹,書也讀不下去了。(郭有文)郭有文是郭筱蘭的父親,他在縣中學教書——是一個物理老師。問:桂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答:女孩子。問:桂子家住在什麼地方?答:桂子家住在後村。問:郭筱蘭和桂子接觸一般是在你家,還是在桂子家?答:都是筱蘭到桂子家去,桂子家很窮,一般不往別人家跑,筱蘭每次到花家村來,都要帶一些不穿的衣服還給桂子家。

問:桂子家在後村什麼方位?答:在西頭——西頭第二家。問:郭筱蘭到桂子家去要從花家大塘的蘆葦蕩穿過去嗎?答:不錯。現在想一想,我們還真是大意,八成是筱蘭到大塘去,或者穿過大塘的時候,讓什麼歹人盯上了。問:從前村到後村,路上有沒有人家,我是指花家大塘附近有沒有人家?答:沒有人家。(郭有才)答:人家是沒有,但有一個祠堂,祠堂裡面是學校。(郭劉氏)答:不錯,祠堂裡面是學校。(郭有才)問:祠堂裡面有人住嗎?答:瞎子花長雲住在裡面。

問:這個叫花長雲的,家裡面還有什麼人?答:就他一個人,十幾歲的時候得天花,耽誤了,眼睛瞎了,生產隊照顧他,讓他住在祠堂裡面,順便照應一下祠堂,其實,祠堂也沒有什麼好照應的,就幾間破房子。答:對了,花長雲就是花三妹的叔叔。(郭曉竹)問:既然是花三妹的叔叔,爲什麼不和他哥哥花長鬆住在一起,還要讓生產隊來養活呢?答:花三妹家只有三間房子,九口人,那還能容得下花長雲呢?我爹在大隊當書記,他和生產隊商量,讓花長雲住進了祠堂,順便照應一下祠堂。

(郭有才)問:花長雲一點都看不見嗎?答:一點都看不見。問:眼睛是什麼時候瞎的呢?答:十三歲的時候得天花,後來就看不見了,他從小就喜歡讀書,也喜歡聽書,街上有一個茶館,有一個姓汪的瞎子在那裡說書,長雲有事沒事,都會去聽書,因爲他是小孩子,別人也不收他的錢,眼睛看不見以後,就跟汪瞎子學說書,汪瞎子死後,他曾經跟戲班子到外面闖蕩過幾年。(郭劉氏)問:他爲什麼不接着在街上說書呢?答:汪瞎子有一個大徒弟,汪瞎子死後,大徒弟在茶館說書,花長雲沒有地方去,就跟戲班子走了。

問:他能做什麼?答:他會拉胡琴,也會說書,後來,遇到自然災害,請戲班子唱戲的人越來越少,戲班子就解散了。花長雲就回到了花家村。問:那他一個人是怎麼生活的呢?答:生產隊會安排人幫他洗洗縫縫,不過大部分時候,全靠他自己。問:靠他自己?答:他自己摸索着——也能做一些事情,一件事情做習慣了,摸索摸索就能自己做了。在看到這裡的時候,鄭峰和李雲帆有一段對話。“老李,這個譚曉飛很像你啊!”“像我什麼?”“考慮問題非常深入和細緻,這不是你的風格嗎?”“這不也是你的風格嗎?”“我們再往下看——”問:花長雲能做哪些事情呢?答:自己燒飯,自己到大塘拎水,自己洗衣服。

問:祠堂離大塘有多遠?答:穿過蘆葦蕩就是,祠堂在大塘的西邊,百八十步的樣子。問:郭筱蘭到桂子家去肯定要經過祠堂嗎?答:對,只有那裡有路,我們這裡河道多。在這段談話記錄的後面,用訂書機釘了一張紙,有十幾行字,是補充說明,這段文字應該是在譚曉飛和向陽進行實地考察後補充上去的:祠堂在距離大塘一百五十米左右的雜樹林裡面,在祠堂的後面,有一大片樹林,樹林和蘆葦相接,在樹林和蘆葦的交接處有一個石橋,石橋的西邊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這條河的名字叫泗水河,泗水縣就是根據這條河命名的。

石橋的東邊是花家大塘,一條寬十二三米的河道將花家大塘和泗水河連接在一起。前村通向後村的路就在祠堂的東邊的院牆外。在花家大塘的東邊也有一條不知名的由西北而東南的大河,也有一條兩百米左右長的河道將花家大塘和這條河連接在一起,郭有才說的沒錯,從前村到後村,確實只有一條路。問:祠堂距離郭筱蘭出事的碼頭有多遠?回答:在祠堂東邊的碼頭能看到筱蘭挑水的碼頭。(郭有才)在這段文字的旁邊也有幾行字,是譚曉飛和向陽實地勘察後補充上去的:兩個碼頭之間相距兩百多米,在兩個碼頭之間的蘆葦叢裡面,有一條不甚明顯的路,應該是捕魚人踩出來的。

從這份談話和補充材料上,我們能明顯地感覺到:譚曉飛和向陽思維的觸角很深,他們把能想到的和很難想到的細節都想到了。問:花三妹是在哪一年出事的呢?回答:是在一九五九年出的事——是秋天,現在想一想,三妹死的很蹊蹺啊!(郭劉氏)問:花家人沒有發現問題嗎?回答:她家娃多,沒有往別處想,三妹她娘喊了幾嗓子,就用一張席子埋了,在花家村,沒有人往這方面想,你們可以去找花家人談談,他們或許會知道一些情況。(郭有才)問:花家人在安葬三妹之前,沒有給花三妹擦身子換衣服嗎?回答:不知道,照理,是應該這麼做的,你們找花長鬆問問。

我估計花家人沒有給三妹換衣服,前面,我已經講了,花家很窮,哪來新衣服給三妹換呢?(郭有才)問:是誰把三妹的屍體打撈上來的呢?答:有好幾個人,郭常寶,花木匠,還有郭侉子。答:還有你爹和郭隊長。(郭劉氏)答:對,還有我爹。問:花三妹的屍體是在什麼地方找到的呢?答:在大塘西北角,距離碼頭一百米左右的地方。(郭劉氏)問:你講的碼頭就是郭筱蘭挑水的碼頭嗎?答:不是,是大塘對面的碼頭,花長鬆家住在後村——在後村的西頭第四家,和桂子家只隔一戶人家,大塘的北岸一共有三個碼頭,我講的碼頭是西碼頭——和咱家的碼頭對着。

問:花三妹也是在碼頭洗東西或者挑水的時候出事的嗎?回答:不是,三妹是在岸上割蘆柴的時候出事的。嬸子到大塘找三妹的時候,看到塘邊有兩捆蘆柴,還有兩堆沒有來得及捆的蘆柴。對了,我們到塘邊的時候,看到靠水的蘆柴都被割得只剩下一小片。(郭有才)問:岸上的蘆柴都割乾淨了嗎?蘆葦蕩的蘆柴有很多,花三妹爲什麼要以身犯險呢?她不過是一個十四歲大的女孩子。回答:生產隊把蘆柴都分到各家各戶了,那裡是三妹家的蘆柴。早些年,咱們這裡很窮,蘆柴對村裡人來說,可是咱們的命根子,油鹽醬醋、針頭線老、穿衣磨鞋,全指望它了。

(郭劉氏)問:衣食父母?此話怎麼講?回答:咱們村除了靠地裡面的收成,就是水裡面的收成,水裡面的收成就是魚,除此以外,就是蘆柴,咱們村家家戶戶編蘆蓆,逢趕集的時候就拿到街上去買。所以,蘆葦對鄉親們來講,是很精貴的東西。問:花三妹出事的地方距離祠堂有多遠?答:靠着——大概有三四百米的樣子。在這行字的旁邊也有幾行字:花三妹出事的地點和祠堂之間有四百米左右,距離西碼頭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西碼頭就是祠堂東邊的碼頭。

問:花三妹出事的時候,蘆葦割了多少?我的意思是村子裡面的人家都開始割了嗎?答:花三妹出事的時候,蘆葦還沒有完全成熟,三妹家不是窮嗎?她爹讓她割一點回去,先編幾張蘆蓆,好淘換寫錢買些糧食,人多糧少,飢一頓飽一頓,日子難捱啊!他爹還想用蘆柴花編幾雙毛窩子,眼見着天要冷了。問:花三妹出事的時間,也是在黃昏嗎?答:對啊!和筱蘭出事的時間大差不離。問:世上竟然有這麼巧的事情?答:秋天,天黑的早,六點鐘左右,天就黑了,秋天收工也遲,這時候,一般人家都在忙晚飯,不會有人到大塘來。

上工的人在地裡,更不會到大塘來。(郭有才)問:夏天一般什麼時候收工?答:夏天要到七點左右天才黑,秋天收工一般在六點到六點半之間。問:郭筱蘭出事的時間是在四點半到五點半之間,這時候,村子裡面是不是沒有什麼人?答:可不是嗎?這時候,人都在地裡幹活,在家裡的人都在燒晚飯。兇手瞅的就是這個時間。問:花三妹長相如何?答:花長鬆家雖然很窮,但幾個女兒是人見人誇,特別是那三妹,別提有多水靈、多標誌了,長到十三歲的時候,就有人家上門提親了。

(郭劉氏)問:十三歲就有人提親了?答:咱們這裡就這個習俗,女娃十三歲就可以找婆家了,那花三妹雖然只有十三歲,可出落的跟個大姑娘似的。要摸樣有摸樣,要身段有身段。花三妹死於非命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譚曉飛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這個來進行的。問:老人家,你們在花家村生活的多少年,對村子裡面的人一定知根知底。答:虎心隔毛,人心隔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要是在過去,我郭根生敢這麼說,可發生了這檔子事情,我的心裡就犯嘀咕了,鄉里鄉親的,萬一弄錯了,我怕不好見面,也不好說話。

(郭根生)問:這——你們放心,我們——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除了花家村,附近的村子,我們也要用梳子梳理一遍。答:老頭子,你跟公安同志們說說花二麻子兄弟倆的事情。(郭劉氏)問:花二麻子兄弟倆什麼事?(郭根生)問:奶奶,花二麻子兄弟倆啥子事情?(郭筱竹)答:老頭子,你就跟公安同志說說吧!他們會掂量的,這裡沒有外人,你們幾個都記住了,在這屋裡說的事情,就在這裡了,可不敢到外面去說。問:老人家,您就說吧!答:事情是這樣的,這花二麻子家,一共有弟兄兩個,家裡面的條件不錯,他爹花半仙是風水先生,還會給人家驅邪除鬼,能弄到一些活錢,可大兒子花老大癡癡呆呆的,身體倒是不錯,可就是不懂那事。

問:不懂什麼事?答:男女之事。以前,有人介紹過幾個,女娃在他家住不上一天就走了,好不容易說上了一個,送了彩禮,也訂了婚,可就在結婚的那天夜裡,新娘子哭哭啼啼地跑回孃家去了。問:後來呢?答:後來,花老大又找了一個,有才,你不是也知道嗎?你跟公安同志說吧!答:半個月以後就結婚了,結婚當天的夜裡,吃喜酒的客人散去之後,花二麻子跑進了新娘子的房間。(郭有才)問:這是花家人事先商量好的嗎?答:不錯,黑燈瞎火的,新娘子沒有看出來,這種事情只能瞞得了一時,後來終於讓新娘子發現了。

問:後來呢?答:新媳婦的孃家在山裡,很窮,兩個哥哥一直打着光棍,到三十大幾都沒有娶上媳婦,花家在訂婚的時候,給了親家一筆錢,事情發生以後,花半仙又給了一筆錢,這件事情總算捂住了。問:花家人不說,村裡人如何曉得?答:翠蓮一連給花家生了三個孩子——都是男娃,三個男娃長的和花二麻子一模一樣,村裡人咋能看不出來呢?再加上巧珍翻幾下舌頭,不就都知道了。問:巧珍是誰?答:巧珍就是和花老大結婚當夜跑回孃家的女人——她是郭隊長老婆的孃家人。

問:花二麻子沒有老婆嗎?答:有老婆,還有兩男兩女四個孩子。問:花二麻子爲人怎麼樣?譚曉飛問這個問題,是估計郭劉氏提及花二麻子,絕不會只爲這件事情,郭劉氏可能認爲郭筱蘭的死和花二麻子有關聯。答:花二麻子喜歡和村子裡面的女人動手動腳,有事沒事總愛往女人堆裡扎。答:對,在我們花家村,就數他最不正經。(陳二鳳)譚曉飛的猜測是正確的。問:在花家村,是不是有女人和花二麻子有染?答:有,還不是一個。問:都有誰?答:我是聽她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肯定。

問:請你跟我們說說,我們是不會隨便說出去的。答:我們前村有一個,後村也有一個。問:前村是誰,後村又是誰?答:前村的女人是徐秀敏——徐秀敏是高大強的老婆;後村的女人是徐東風的老婆周懷珍。如果陳二鳳所說非虛的話,那麼,花二麻子就是一個淫棍,花家村有這麼一個淫棍,漂亮的女孩子可不就得小心一點。問:這兩個女人的丈夫都還在嗎?答:在。問:在,怎麼還任由他們胡來?答:徐東風小時候讓毛驢踢壞了下身,不能生養,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問:這個叫高大強也沒有生育能力嗎?答:高大強天生膽小怕事,特別怕老婆,又嗜酒如命,花二麻子口袋裡面有活套錢,經常給高大強灌黃湯。他和花二麻子經常在一起打麻將,經常向花二麻子借錢,他借錢,自然得讓他老婆還了。答:花二麻子是一個懶鬼,在生產隊幹活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仗着家底厚實,他爹能苦到錢。(郭有才)問:郭筱蘭在出事之前,有沒有跟你們說什麼?答:沒有,她什麼都沒有跟我們說。問:那麼,她的情緒有沒有什麼反常的地方呢?答:沒有,她很正常,對了,這孩子喜歡唱歌,有事沒事,就會哼一些歌,十三號下午,她挑着水桶出院門的時候,就是哼着歌走的,她哼的歌,我還能記得呢?她哼的是《十五的月亮》。

(陳二鳳)第二份談話記錄,談話對象是花三妹的父母花長鬆和耿迎梅。談話地點在花三妹家,在場的還有四妹,大妹二妹已經出嫁了。在鄭峰和李雲帆看來,這份談話記錄非常重要。其實,大家都看出來了,這個案子牽涉到兩個案子——如果花三妹也是死於他殺的話。這兩個案子侵害的對象都是漂亮的女孩子,性質是一樣的,瞭解花三妹遇害的情況或許對偵破“61。7。16”案有幫助,這是兩個重疊在一起的案子。問:請把花三妹出事前後的情況跟我們說說,好嗎?耿:那天,收工以後,我讓三妹到大塘割幾捆蘆柴來,三妹就去了,我也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我要是知道,就不會讓她去了。

她是一個很乖的孩子,父母說什麼,她從不說一個“不”字。我幫她磨了刀,她就去了。到掌燈的時候,她爹問三妹怎麼還沒有回來,這句話提醒了我,我就到大塘去迎她,到了大塘,只看到幾捆蘆柴,沒有看見三妹,喊了幾聲,也沒有人答應,我就慌了,回村喊來了人,找到吃晚飯的時候沒有見到三妹的影子,郭書記和郭隊長——郭書記就是郭有才他爹,他在大隊當書記。他們喊了幾條船,找來了所有的馬燈,找到十一點多鐘,都沒有找到;第二天早上,郭書記、郭常寶、花木匠,還有郭侉子在水下找了一個時辰,最後,花木匠在碼頭附近的水草下面找到了三妹的屍體。

(耿迎梅)問:割蘆葦的刀呢?答:八成是掉到水底下去了,還有鞋子,也沒有找到。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你們來找我們,莫不是三妹的死也有些古怪?問:我們在調查郭筱蘭的案子的時候,有人提到了花三妹的事情,所以,我們也想了解一下花三妹出事前後的情況。答:照你們這麼說,郭書記的孫女筱蘭是被人——問:請你們回憶一下,花三妹出事,你們沒有發現什麼疑點嗎?答:沒有,我們沒有往其它地方想。(花長鬆)問:在安葬之前,你們給三妹擦身子,換衣服了嗎?答:家裡窮的連鍋都解不開,哪來衣服換呢?我給她洗了臉,梳了頭,在頭髮上紮了一根紅頭繩,還把二妹的鞋子給她穿上了。

(耿迎梅)問:花三妹會游泳嗎?答:在咱們花家村,沒有娃不會水的。郭有才說的沒錯,花家果然沒有給三妹擦身換衣。如果不是發生郭筱蘭這檔子事情,花三妹的事情可能不會有人再提起,兇手也可能永遠逍遙法外了。問:我們聽說,在花三妹十三歲的時候,就有人家上門提親了,有這回事情嗎?答:不錯,是有這回事情。問:你們答應了嗎?答:娃兒還小,還想讓她在家苦幾年,她下面的三個兄弟還小。回絕別人家的提親,這對攀親的人家來講,是一件非常失面子的事情。

問:都有哪些人家上門提親,是本村的嗎?答:不是本村的,是外村和街上的。問:外村是誰?街上又是誰?答:是公社劉主任,他有一個寶貝兒子。問:公社劉主任?這麼好的條件,爲什麼沒有答應這門親事呢?答:劉主任的兒子在公社衛生院工作,但是個瘸子,孩子她爹死活不同意。我們雖然窮,但應該讓女兒嫁一個沒有毛病的人,這是一輩子的事情。讓女兒嫁給這麼一個人,我們對不起花家的祖宗啊!花家雖然衰落了,但也不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啊!問:街上是什麼人?答:是開豆腐坊的趙家。

問:趙家有什麼問題嗎?答:趙家三代單傳,事不過三,到這一代就很難說了,我擔心香火難繼,如果三妹生不出兒子,這日子還能過下去嗎?在咱們鄉下,女孩子要是生不出帶把的男娃來,是沒有好日子過的。答:趙家的老大得過癆病。說是治好了,我們心裡沒有底,想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把三妹嫁到趙家去。趙家的條件確實不錯。(郭長鬆)問:花三妹在出事之前,有沒有跟你們說過什麼,比如說,什麼人對她特別關心什麼的?答:說過,她跟她娘說過,孩子她娘,你講給公安同志聽。

(花長鬆)答: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三妹跟我說,花二麻子對她很好。花二麻子是三妹堂叔,是旁支,不是親堂叔。問:怎麼個好法?答:三妹說,花二麻子給過她點心吃,還不是一次。問:三妹是什麼時候說這件事情的?是在出事之前嗎?答:對,花二麻子給三妹點心吃,是在趕集的時候。答:還有,有兩次趕集,我讓三妹挑了幾捆席子到街上去賣,在去的路上,碰到了花二麻子,二麻子主動要求幫三妹挑席子。花二麻子平時四體不勤,很少下地幹活,他幫三妹挑席子,這不是有點古怪嗎?三妹跟我說,在她的印象中,二麻子並不像鄉親們說的那麼磕磣。

問:“磕磣”是什麼意思?答:花二麻子在村子裡面名聲不咋樣,他經常和村子裡面的女人動手動腳,村子裡面有些女人也喜歡跟他耍,經常把他按在地上,扒褲子,往褲襠裡面塞一些刺撓人的玩意。花二麻子也喜歡這樣,不這樣,他心裡就不舒坦。問:花二麻子有沒有跟花三妹動手動腳?答:我也問了,動手動腳倒沒有,我跟三妹說,要她以後千萬不要吃花二麻子的東西,儘量少搭理她。三妹問我爲什麼?你們說,我能講實話嗎?不過三妹很聽話,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吃花二麻子給的東西,也沒有再搭理他。

問:除此以外,花三妹有沒有提到過其他人。譚曉飛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如果花三妹死於他殺,那麼,兇手一定是花家村和花家村附近的人,並且,兇手肯定已經關注花三妹很久了,花三妹畢竟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她應該能感受得到一點什麼,花三妹顯然要比同齡人早熟一些,心理上的早熟,應該是和生理上的早熟同步的。答:沒有。問:除了你們,花三妹跟誰走的比較近,或者是對誰有好感?答:這倒有。問:誰?答:瞎子長雲,那長雲是三妹的叔叔。

答:長雲是我親兄弟。(花長鬆)答:三妹對她叔叔最好,只要有空,她就跑到祠堂去看長雲,有時候,幫他到大塘去提水,有時候,幫他燒飯,他叔叔最喜歡她,經常省些東西給三妹吃。第三份談話記錄,談話對象是花二麻子,談話地點在祠堂,談話時間是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下午四點——四點五十。問:七月十三號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你在什麼地方?答:我在徐集街上。問:在街上?據我所知,趕集的日子是每個月的一號和十五號,十三號不是趕集的日子,你到街上去做什麼呢?答:我經常到街上去,不是打麻將,就是洗把澡,這有什麼奇怪的呢?問:七月十三號下午,你到街上做什麼去了?答:你們莫不是把我花老二當成了殺人的兇手?問:在案子沒有落地之前,誰都有嫌疑,我們要調查的對象不是你一個,郭筱蘭出了這樣的事情,你難道不希望我們早日破案嗎?答:我可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

問: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不感興趣。譚曉飛這句話還是很有分量的。答:我在村子裡面的名聲是不好,但我絕不是一個壞人。問:你以前是不是經常給花三妹東西吃?答:沒錯,我是給過三妹東西吃。奇怪的是,後來,三妹說什麼都不願意吃我的東西了。八成是他爹孃跟他說了什麼。問:無緣無故的,你爲什麼要給她東西吃,莫不是有什麼想法?答:村子裡面的孩子——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只要我碰到,身上有東西的時候,我都會給他們吃,如若不信,你們可以去問問村裡人?問:郭筱蘭出事的那天下午你到街上去做什麼了,和什麼人在一起?答:別說你們是爲這個案子來的,就是我聽說筱蘭淹死,我都覺得可惜,那是一個多好的孩子啊!見人就喊,特有禮貌,學習還特別好,和他爹有文一樣,也是一個狀元的料子。

問:你只須回答我們的問題,不要東拉西扯。答:七月十三號的下午,我睡了一個午覺,張望高來喊我去打麻將,說缺一個腿子,我中午喝了一點酒,不想去,張望高硬把我從牀上拖起來,我就去了。問:張望高是什麼人?答:是徐集街上人,在街上開一個菸酒店。問:張望高的菸酒店叫什麼名字?答:叫“順風煙酒店”。問:你們麻將打到什麼時候?答:回村的時候,是村子裡面吃晚飯的時候,剛進村子,我就聽說筱蘭的事情,我還參加了打撈,不信你們去問一問村子裡面的人。

問:在一起打麻將的還有哪些人?答:還有胖子孫秉國、獸醫站的彭海。問:孫秉國住在哪裡?回答:孫秉國就住在張望高家的後面。問:你有沒有話要跟我們說嗎?答:說什麼?問:在花家村和附近,誰會做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答:你們就這麼肯定此人就是花家村和附近的人?問:兩年前,花三妹也在花家大塘淹死了,其情形和郭筱蘭遇害差不多。答:明人不說暗話,我在村子裡面的名聲確實不怎麼好,但我敢拿自己的祖宗發誓,我絕不會做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

問:我的意思是,你有沒有覺得什麼人可疑?答:在花家村,除了我喜歡做一些荒唐事情以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所以,我說不出什麼來,不過,能做這種事情的人,一定是把自己藏得很深的人。像我這樣的人,一有風吹草動,人家就會往我身上想。這不,你們不是找我來了嗎?花二麻子很有點自知之明啊!在這段談話記錄的後面還附了一張紙,上面寫了幾行字,內容如下:經調查,花二麻子確實給過很多孩子東西吃,有男孩,也有女孩。在花家村,大人們對花二麻子微詞頗多,但孩子們卻比較喜歡他。

第99章 房事之後第145章 開鎖進殿第65章 汪小霞六年未孕 劉大娘直言房事第75章 封建腦袋第22章 鄭局長仔細詢問 說書人粗線描述第54章 辜文傑仍無線索 南京行兩手空空第133章 情緒波動第196章 瞅準時機第57章 兩院落一南一北 一門鎖少有鏽跡第132章 攀爬高手第111章 難絕種牛鬼蛇神 花長鬆望天皺第23章 回到家中第72章 送到路口第153章 李雲帆翻開記錄 張小松露出破綻第3章 卞一鳴似有疑問 門市部疏漏不少第73章 景榮臉色突變第116章 文昌不知去向第102章 失蹤案確有背景 趙一儒一相情願第138章 辜文傑棄教從政 王同學記性不好第2章 蛛無絲馬也無跡 沒人知來龍去脈第108章 選擇時機第15章 深度挖掘第72章 網中無魚第55章 張永梅僥倖逃脫 同志們分析案情第113章 奇怪臉譜第163章 狐狸毛皮第92章 時間非常吻合第153章 預謀在先第18章 同志們熟悉環境 朱所長安排吃住第107章 五嬸前來叫門第146章 鄭局長再次出現 辜文傑神色大變第56章 相約私會第24章 櫥內暗室第115章 有話要說第95章 不在家中第46章 修車人見過羽化 卞一鳴走進公園第112章 喪失理智第213章 郭根生非常失望 花長雲命不致死第31章 胡羽化不知去向 同志們退出胡家第24章 大爺一早登門第77章 所見略同第263章 風韻猶存第301章 絕無虛言第43章 聰明女人第13章 孤獨寂寞老人第29章 蔡淑芬癱坐椅上 胡志高老淚縱橫第55章 另有隱情第192章 粱書記假私濟公 爲民生嘔心瀝血第300章 答非所問第132章 卞一鳴理性分析 尚不明殺人動機第186章 接過麪碗第5章 譚科長細緻深入 衆材料互相印證第58章 認出風衣襯衫第36章 又現一具屍體第158章 三爹糾結第165章 花長雲故作鎮靜 舌如簧振振有詞第108章 底根清楚第235章 大隊部買菸一包 郭根生參加撈人第167章 趁熱打鐵第145章 樑小姐眼圈溼潤 是非明大義滅親第69章 再次屍檢第74章 郎師傅臉色大變 涵洞裡似有情況第120章 樂子華傳遞紙條 張主任準時出現第6章 南唐古墓無疑第186章 灰色褲衩第189章 張小松心機很深 一隻鞋混淆真假第87章 路遇靜悟第142章 汪小霞面貌一新 一番話通達清理第149章 一鳴驚人第134章 鄭局長心中釋然 茅校長突然造第58章 認出風衣襯衫第100章 裝傻充愣第2章 蛛無絲馬也無跡 沒人知來龍去脈第79章 回頭吃草第69章 繼續深入第201章 謝迎華百般狡辯 關鍵時打出王牌第51章 年師傅前面引路 房間內氣味特別第74章 重要信息第82章 卞一鳴非常執着 胡羽化身份待查第159章 箱子中果然有貨 粱小姐已然明白第115章 趙一儒以退爲進 鄭局長故設陷阱第138章 開門納客第34章 差點上當第38章 郭隊長想起一事 花三妹心中有人第47章 劉茂才言尤未盡 兩村莊四條漁船第204章 郭根生殺人惡魔 花三妹死前有言第92章 黑影閃動第198章 李雲帆拿出木箱 花長雲目瞪口呆第124章 尚有疑惑之處第87章 同志們直撲大旺 谷主任頗感意外第97章 潘老師認真回答 馬校長查閱資料第54章 玄機在此第121章 鄭局長步步緊逼 粱和尚自知失第166章 絞盡腦汁第97章 卞一鳴想起一事 唐有忠重要人證第210章 龕後耳朵第162章 見到煙翠第90章 找到墓地第193章 辜望弟突睜雙眼 辜文傑喪心病狂第67章 鄭局長移師溉北 查來龍重中之重
第99章 房事之後第145章 開鎖進殿第65章 汪小霞六年未孕 劉大娘直言房事第75章 封建腦袋第22章 鄭局長仔細詢問 說書人粗線描述第54章 辜文傑仍無線索 南京行兩手空空第133章 情緒波動第196章 瞅準時機第57章 兩院落一南一北 一門鎖少有鏽跡第132章 攀爬高手第111章 難絕種牛鬼蛇神 花長鬆望天皺第23章 回到家中第72章 送到路口第153章 李雲帆翻開記錄 張小松露出破綻第3章 卞一鳴似有疑問 門市部疏漏不少第73章 景榮臉色突變第116章 文昌不知去向第102章 失蹤案確有背景 趙一儒一相情願第138章 辜文傑棄教從政 王同學記性不好第2章 蛛無絲馬也無跡 沒人知來龍去脈第108章 選擇時機第15章 深度挖掘第72章 網中無魚第55章 張永梅僥倖逃脫 同志們分析案情第113章 奇怪臉譜第163章 狐狸毛皮第92章 時間非常吻合第153章 預謀在先第18章 同志們熟悉環境 朱所長安排吃住第107章 五嬸前來叫門第146章 鄭局長再次出現 辜文傑神色大變第56章 相約私會第24章 櫥內暗室第115章 有話要說第95章 不在家中第46章 修車人見過羽化 卞一鳴走進公園第112章 喪失理智第213章 郭根生非常失望 花長雲命不致死第31章 胡羽化不知去向 同志們退出胡家第24章 大爺一早登門第77章 所見略同第263章 風韻猶存第301章 絕無虛言第43章 聰明女人第13章 孤獨寂寞老人第29章 蔡淑芬癱坐椅上 胡志高老淚縱橫第55章 另有隱情第192章 粱書記假私濟公 爲民生嘔心瀝血第300章 答非所問第132章 卞一鳴理性分析 尚不明殺人動機第186章 接過麪碗第5章 譚科長細緻深入 衆材料互相印證第58章 認出風衣襯衫第36章 又現一具屍體第158章 三爹糾結第165章 花長雲故作鎮靜 舌如簧振振有詞第108章 底根清楚第235章 大隊部買菸一包 郭根生參加撈人第167章 趁熱打鐵第145章 樑小姐眼圈溼潤 是非明大義滅親第69章 再次屍檢第74章 郎師傅臉色大變 涵洞裡似有情況第120章 樂子華傳遞紙條 張主任準時出現第6章 南唐古墓無疑第186章 灰色褲衩第189章 張小松心機很深 一隻鞋混淆真假第87章 路遇靜悟第142章 汪小霞面貌一新 一番話通達清理第149章 一鳴驚人第134章 鄭局長心中釋然 茅校長突然造第58章 認出風衣襯衫第100章 裝傻充愣第2章 蛛無絲馬也無跡 沒人知來龍去脈第79章 回頭吃草第69章 繼續深入第201章 謝迎華百般狡辯 關鍵時打出王牌第51章 年師傅前面引路 房間內氣味特別第74章 重要信息第82章 卞一鳴非常執着 胡羽化身份待查第159章 箱子中果然有貨 粱小姐已然明白第115章 趙一儒以退爲進 鄭局長故設陷阱第138章 開門納客第34章 差點上當第38章 郭隊長想起一事 花三妹心中有人第47章 劉茂才言尤未盡 兩村莊四條漁船第204章 郭根生殺人惡魔 花三妹死前有言第92章 黑影閃動第198章 李雲帆拿出木箱 花長雲目瞪口呆第124章 尚有疑惑之處第87章 同志們直撲大旺 谷主任頗感意外第97章 潘老師認真回答 馬校長查閱資料第54章 玄機在此第121章 鄭局長步步緊逼 粱和尚自知失第166章 絞盡腦汁第97章 卞一鳴想起一事 唐有忠重要人證第210章 龕後耳朵第162章 見到煙翠第90章 找到墓地第193章 辜望弟突睜雙眼 辜文傑喪心病狂第67章 鄭局長移師溉北 查來龍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