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蜀漢心在魏

通過鍵盤敲打出這麼一個文題時,內心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惆悵。原因在於:相對於那句充滿正義感的"身在曹營心在漢",文題所蘊含的負面感,是那麼的令人窒息。因爲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蜀漢一直以"匡扶漢室"的形象留存於世,現在竟然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杜撰出這麼一個"身在蜀漢心在魏"說法,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嗎?

事實上,這事還真不是杜撰!無論演義中的戲說,還是正史中的詳記,對蜀漢而言,都是一道過不去的坎、一次忘不了的痛、一件雪不了的恥!

曾有史學家斷言:如果蜀漢沒有"這坎"、"這痛"、"這恥",那麼蜀漢的崛起,無疑不可限量,至少,費禕所推行的治國方略,不會讓蜀國第一個消亡。

說了那麼多,似有必要切入正題。今天所涉主角,姓郭名循。關於郭循,由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一筆帶過,因此知道他的人相對稀少。

郭循,出生年月不詳,別名郭修、郭脩,字孝先,涼州西平,即時下甘肅省西寧市人。史書多用郭修之名,本文依"百度",擇用郭循。

郭循事奉蜀漢,與姜維有關。大家知道,諸葛亮在世時,爲了完成劉備"匡扶漢室"之夙願,六出祈山,直至"鞠躬盡瘁"於五丈原。即使在臨死前,他還諄諄教導姜維要將"匡扶漢室"進行到底。姜維也是執着,在之後的歲月中,進行了大小不下十一次的北伐!如果蜀漢不滅的話,以他"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性情,或許還會進行第十二次、十三次,乃至N次的北伐。

面對蜀漢不停地折騰犯境,作爲曹魏政權,自然只有派兵抵禦。公元250年,身爲魏國西平郡中郎將的郭循,奉令帶兵與姜維所率的蜀軍交戰。說句實在話,以郭循的那點資歷,想要抗衡有着"小諸葛"之稱的姜維,着實是嫩了點。就是因爲嫩,郭循最後成爲姜維的俘虜。

古代對於俘虜,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是收編,爲己所用;二是格殺,以絕後患。也許有人會說,難道就沒有第三種方式,比如發放路費讓他們卸甲歸田嗎?這種方式有,但不多,原因很簡單,這麼做,帶有"放虎歸山"之嫌,說實話,一朝被蛇咬了,誰願意再次遇到蛇啊?

郭循成了俘虜後,決定走"識時務爲俊傑"之路。大家知道,三國時期的戰場信息,幾乎還靠烽火傳遞。如想了解、掌握、利用敵方的天時、地理、人和之類情報,最爲簡便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降卒提供的信息。

爲了說明這個問題,試舉一例。公元219年,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蜀軍俘虜了曹魏大將徐晃手下的將領王平,趙雲稍加審問後,即將願意投蜀的王平,推薦給了劉備。趙雲爲何要這麼做?蓋因王平深耕曹魏軍界多年,知道曹魏政權諸多內幕,可以爲蜀漢所用啊。劉備當下任命王平爲牙門將、裨將軍,具體從事參謀類的工作。這類"化敵爲友"的做法,在三國時期的曹魏、東吳、蜀漢,屬於司空見慣。比如孫權,對曹魏降將於禁,友好到"馭駕並行"的程度。

郭循降蜀後,姜維仿學趙雲,將他引薦給費禕,其時費諱作爲蜀漢"二把手",迫切需要有關曹魏的內幕信息。郭循身爲中郎將,知道的情況一定不少,費禕就將郭循直接納入自己的智囊團隊。據說,因於郭循提供的曹魏情報較爲精準,費褘一度還將其引爲心腹,上表劉禪,封其爲左將軍一職。

公元253年春節,費禕像往年一樣,在軍中舉行一年一度的總結酒宴。席間,許多應邀赴宴的將領幕僚,排隊向費禕敬酒。費禕平時就十分平易近人,現在又是節日歡娛,他更不能掃部下之興,因此來者不拒。這時郭循端着酒杯過來,費禕就微笑相迎,舉杯欲道賀語,不想此時郭循突然掏出匕首,對着毫無防備的費禕當胸刺去。費禕尚未反應過來,就仰面倒在地上。他的護衛們這才如夢初醒,大家一邊搶救費禕,一邊對付郭循。這邊剛將身負重傷的費禕搶擡出去,那邊三下五除二,就將郭循的小命滅了。

郭循一死,他的刺殺動機也就成了千古之謎。但史學者經過考究,較爲認同如下兩種可能:

一是郭循投降姜維,一開始就屬假降。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打入蜀漢軍界高層,伺機行刺對蜀漢政壇有着舉足輕重作用的關鍵性人物,以此引發蜀漢政壇人事震盪,動搖蜀漢根基。事實上,費禕一死,整個蜀漢果真由盛變衰,實力逐漸削弱;

二是刺殺費禕的郭循,是個冒牌貨,而且有可能是姜維蓄養的一個敢於赴湯蹈火的壯士,那個真正的郭循,在被審訊後,可能已經被姜維殺了。姜維這麼做的原因,在於費禕的治國理政觀念與姜維相左,他主張休養生息,加強國力,改善民生,不再北伐。而姜維則堅持北伐。爲了阻止姜維,費禕僅拔給姜維近萬軍士,讓姜維象徵性地去北伐。這讓姜維進退不得,惱怒不已,但又無可奈何,誰叫費禕是諸葛亮死前向劉禪推薦的管理後勤的"相帥"人選呢。爲此,死忠諸葛亮"北伐大業"的姜維,就決定暗出此招,以期掃清自己北伐路上的最大障礙。

對於第二種觀點,反對者甚多,理由是姜維如要除掉費禕,何必整出這麼一個曲裡拐彎的曹魏降將刺殺之招,直接在蜀軍中培養一個乃至數個"壯士",不是更加快捷方便嗎?

郭循刺殺費禕成功並殉身的消息傳到魏國後,魏帝曹芳即下詔嘉獎其忠勇,稱其"故中郎",追封郭循爲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諡號威候。賜其子襲爵,加封奉車都尉,賜銀千兩。

從郭循死後所得哀榮來看,郭循又好像是魏國精心安排至蜀漢的一枚"棋子"。故有史書稱,郭循旨在刺殺劉禪,因久難近身,不得已才改刺費禕。

想來,代人受難的費禕也是死得冤、死得窩囊!

瘦死駱駝比馬壯不爲瓦全頌曹髦最是封建屬株連馬騰兩個想不到涼州能安靠張既醉翁之意在平衡子不繫父見董允英雄難過美人關睚眥必報話許攸人心不足蛇吞象名臣宿將俠朱儁不爲瓦全頌曹髦婦人干政猶可怕法正不死無三國王凌生就被誅命賦名之改蘊陰謀人中完美數高順內事不決問張昭誇誇奇談能揚名法正不死無三國蜀漢精銳壯聲勢婦人干政猶可怕坐駕優劣關乎命屈指可數一良將一以貫之是許靖人生何謂是成功後聖大名歸周羣學高情摯追邴原章表書檄看陳琳外粗內細慈蘊悍獻身勇士貪財奴外粗內細慈蘊悍曹操家事亦傷心好人壞人難分辨大丈夫兮太史慈睚眥必報話許攸黃權堪與法正比孰先孰後競風流不爲瓦全頌曹髦謀士成堆牌難打每況日下咒司馬酸棗會盟後果酸人生贏家歸呂岱醉翁之意在平衡年齡是個大問題外斂內放是陳祗東吳大壯僅徐盛過河拆橋爲哪般文人相輕禍害深歷史常被小人戲最是封建屬株連孫策脈系無從覓路人皆知非笨蛋耿耿忠心鑄英名審時度勢一良將年齡是個大問題有初無末之孫皓年齡是個大問題挪移乾坤應合規迷茫之苦誰人知蜀漢馬忠多輝煌審時度勢一良將名不符實滋國殤劣質謀士釀禍端竹籃打水嘆步闡恃才傲物狂張裕性情中人虞仲翔劉君子初是高士賦名之改蘊陰謀皇親國戚照吳懿文忠武勇追關公人生何謂是成功心比天高命如紙單騎逃竄蘊怪異人若作孽不可活不愛江山愛美人料敵如神看滿寵三國官名今日解無中生有話周倉界橋之戰顯麴義這個謀士有點冤鐵肩道義宗預擔子不繫父見董允謹慎務實贊顧雍睜眼閉目盲錢財放浪形骸濁浪高哭笑不得手段妙冢虎韜略隱爲首五年黃樑美夢苦傳奇一生看虎侯龐會報仇虛實辯瘦死駱駝比馬壯假作真時真亦假良將陸抗總堪傷世崇關羽爲武聖牌技優劣看心態曹操最恨哪三人沉默無聲一良將賦名之改蘊陰謀五年黃樑美夢苦
瘦死駱駝比馬壯不爲瓦全頌曹髦最是封建屬株連馬騰兩個想不到涼州能安靠張既醉翁之意在平衡子不繫父見董允英雄難過美人關睚眥必報話許攸人心不足蛇吞象名臣宿將俠朱儁不爲瓦全頌曹髦婦人干政猶可怕法正不死無三國王凌生就被誅命賦名之改蘊陰謀人中完美數高順內事不決問張昭誇誇奇談能揚名法正不死無三國蜀漢精銳壯聲勢婦人干政猶可怕坐駕優劣關乎命屈指可數一良將一以貫之是許靖人生何謂是成功後聖大名歸周羣學高情摯追邴原章表書檄看陳琳外粗內細慈蘊悍獻身勇士貪財奴外粗內細慈蘊悍曹操家事亦傷心好人壞人難分辨大丈夫兮太史慈睚眥必報話許攸黃權堪與法正比孰先孰後競風流不爲瓦全頌曹髦謀士成堆牌難打每況日下咒司馬酸棗會盟後果酸人生贏家歸呂岱醉翁之意在平衡年齡是個大問題外斂內放是陳祗東吳大壯僅徐盛過河拆橋爲哪般文人相輕禍害深歷史常被小人戲最是封建屬株連孫策脈系無從覓路人皆知非笨蛋耿耿忠心鑄英名審時度勢一良將年齡是個大問題有初無末之孫皓年齡是個大問題挪移乾坤應合規迷茫之苦誰人知蜀漢馬忠多輝煌審時度勢一良將名不符實滋國殤劣質謀士釀禍端竹籃打水嘆步闡恃才傲物狂張裕性情中人虞仲翔劉君子初是高士賦名之改蘊陰謀皇親國戚照吳懿文忠武勇追關公人生何謂是成功心比天高命如紙單騎逃竄蘊怪異人若作孽不可活不愛江山愛美人料敵如神看滿寵三國官名今日解無中生有話周倉界橋之戰顯麴義這個謀士有點冤鐵肩道義宗預擔子不繫父見董允謹慎務實贊顧雍睜眼閉目盲錢財放浪形骸濁浪高哭笑不得手段妙冢虎韜略隱爲首五年黃樑美夢苦傳奇一生看虎侯龐會報仇虛實辯瘦死駱駝比馬壯假作真時真亦假良將陸抗總堪傷世崇關羽爲武聖牌技優劣看心態曹操最恨哪三人沉默無聲一良將賦名之改蘊陰謀五年黃樑美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