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直指臨淄(上)

?次日,趙信便遣典韋引數百健卒沿小路繞到敵寨背後,令呂布、許褚二人領兵前往敵寨搦戰,趁敵軍被呂布等人吸引住的時候,使典韋引兵殺入敵寨,奪取寨門,放大軍入寨,必可破之.?

呂布、許褚二人領兵來到寨前,旺昭、蘇由二人知趙軍又至,便整兵上寨堅守.趙軍只在寨外叫罵,過分的是,罵累了,居然就在寨前解甲歇息.旺昭、蘇由見了,都怒形於色,卻不敢令人出擊,怕中了敵方詭計,只得眼睜睜的看着趙軍在寨外張狂.一衆袁兵也是深感不忿,趙軍如此行徑,簡直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中嘛!?

袁譚深知泰山要道的重要性,只要能堅守住,阻住趙軍去路,臨淄可保無虞,故此撥給旺昭二人的這三萬兵馬倒是一支精兵,相對於袁譚來說是這樣的.沒敢把那些臨時徵召來的民夫派到此地來,怕他們壞事.?

旺昭、蘇由二人輪流上寨守候,這時正是旺昭在寨上,見寨前趙軍沒有攻寨之意,旺昭也就放鬆開來,就算趙軍強行攻寨,仗着地利,旺昭也不見得會畏懼於他.閒着無事,旺昭在寨上閉目養起神來.突地,寨後叫嚷起來,點點火起,旺昭驚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正要着人去察看,寨下的趙軍忽地齊刷刷的立起,轉瞬間列好陣勢,盡其所能來攻.?

對於趙軍的攻勢旺昭倒不是很擔心,可對寨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卻很懸心,一邊指揮衆將士守寨,一邊派人去寨後查探.?

人剛下寨,只聞中軍吶喊之聲大作,遙見一隊人馬往寨門猛衝過來.旺昭打眼仔細一看,那隊人馬都着敵方衣甲,旺昭擦了擦眼睛,覺得荒謬絕倫,自己寨中怎會出現一隊趙兵.可事實擺在眼前,令人不得不相信.旺昭哪裡能想到會有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通往寨後,一時間心中糊塗,呆呆的立在寨上.?

寨下的蘇由,一見寨後有變,即刻點了一隊人馬趕了過去.?

典韋領着數百精兵衝入敵方後寨,親自引着大部兵馬朝寨門殺去,餘下的分作數隊,四散開來,放火的放火,擾敵的擾敵,直將旺昭後寨攪得一塌糊塗.?

此時後寨本來就沒有多少兵馬,那些袁兵見典韋等人從天而降,一時目瞪口呆,不知何所適從.過了許久,才反應過來,紛紛操起兵器,殺向趙兵.?

典韋這一隊人馬是趙軍精銳中的精銳,哪裡將這些袁兵放在眼中,個個有如下山猛虎,跟在典韋身後,直衝過去,這些袁兵根本攔不住.面對這樣一幫如狼似虎的趙兵,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肯出力死戰.?

典韋領人一路往中軍衝來,正碰上蘇由領兵趕來,典韋大吼一聲,揮舞一雙鑌鐵大戟直奔蘇由而去.蘇由不知死的揮舞兵器迎上,只一合,手中兵器就被震飛,閃身欲避,典韋鐵戟早到,一戟將蘇由刺個通透.典韋用力一挑,將蘇由整個身子挑飛出去.收回鐵戟,戟上不住滴下殷紅的鮮血.典韋雙戟相互一擊,哈哈大笑道:"今日定要發個利市!"猛地邁開大步,舞着雙戟,直衝入袁兵隊中,逢人就殺,見人就砍.?

蘇由這隊人馬只一下子就被典韋所領的這隊趙兵衝散,典韋更不停留,領人直奔寨門而來.一路斬殺袁兵,如入無人之境,轉眼間便殺到離寨門不遠處.寨上旺昭見這隊趙兵眨眼間殺到跟前,驚駭莫名,顧不上再在寨上指揮兵馬守寨,領着一隊人馬匆匆下寨去了.到得寨下,招呼四周袁兵聚攏來,圍了上去.?

不等敵軍合圍,典韋領兵健步如飛的衝了過去,一路根本不作停留,只聞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衆趙兵都是一擊就走,緊緊追隨典韋身後.?

旺昭遙見典韋在陣中往來衝突,手下無一合之將,身形過處,衆袁兵紛紛避讓,當即大怒,自恃勇力,領人親自來戰典韋.卻哪裡是典韋敵手,在典韋如山攻勢下,不數合,便即支撐不住,棄了典韋,轉身便逃.典韋不捨,大步趕去,旺昭身輕,比典韋跑得快多了,況且還有四周袁兵阻路,典韋哪裡能追的上.眼看旺昭就要閃入袁兵隊中,典韋一急,右臂一甩,奮力將手戟擲出,那戟風馳電掣般呼嘯着直奔旺昭後心而去.旺昭措不及防,閃避不及,被鐵戟直貫入後心,刺個通透,頓時斃命,轟然倒下.?

典韋飛戟刺死旺昭後,心滿意足,舞着剩下一支鐵戟直衝過去.衆袁兵一見旺昭身死,頓時亂成一團,全都無心應戰.?

典韋輕而易舉的殺到旺昭身前,俯身取了鐵戟,雙戟在手,震天一吼,衝向寨門,揮舞着鐵戟來回衝殺.身後的趙兵也不甘示弱,個個奮勇爭先,視袁兵有如草芥,奮力斬殺.只片刻功夫,典韋率人殺散寨門附近袁兵.不等典韋出聲,早有軍士打開寨門,放寨前趙軍入寨.?

寨門一開,呂布、許褚二人當先而入,分作兩隊殺入寨中.主將身死,加上營寨被破,寨中袁兵頓時亂成一片,或戰或降,戰事很快結束.?

呂布等人一邊收拾營寨,收攏降兵,一邊遣人回報趙信.?

趙信聞訊,親率大隊人馬趕去,兵馬稍作整頓,便往臨淄進發.路上,張遼使者趕來,奉上張遼書信.趙信看完,與郭嘉、龍充二人稍作商議,便傳下將令,令張遼退兵.?

卻說袁譚自遣旺昭、蘇由二人去後,卻不甚放心,令二人每日早晚通報兩次.趙信兵到的第一日,袁譚兩次收到的消息都是"趙軍被阻,可保無虞"等語,第二日也是如此,袁譚、袁術大爲放心,雖如此卻也不敢懈怠,加緊修築城牆,抓緊時間訓練士卒,以防萬一.況且就算泰山那邊能阻住趙軍,趙信大可以領兵從南面繞過來,只不過是要費些時日而已,故此,袁譚、袁術絕不敢鬆懈,反而要抓住這個機會,盡心準備起來.?

★Tтka n ★C○

第三日一早收到的消息也是如此,可晚些的消息卻左等右等都不來,袁譚便感事情不妙,和袁術一提,決定派人前往探個究竟.誰知那人只去了半日便匆匆趕回,原來他半路就碰見一些個殘兵敗將、漏網之魚,稍一詢問,便立刻返回,報知袁譚.叔侄倆聽到這般消息,一時相對無言,誰都不出聲.俄而,袁譚急急傳令四門閉起,全軍輪流上城戒備,又令馬延、張顗二將謹守北海.袁譚的反應倒是很快,這些佈置也可說的上是周全.可旁邊的袁術卻失魂落魄,惶惶然不知所措.直到袁譚叫喚,纔回過神來.對袁譚道:"馬延、張顗二將留在北海無用,還是令他們領兵趕回臨淄爲上."?

袁譚問道:"叔父之意是……?"?

袁術道:"二人肯定守不住北海,分兵據守之議不成,到時只會徒自葬送這兩萬人馬,倒不如合兵一處,保守臨淄,尚有一線希望."在此事上,袁術看得極明,以馬延、張顗二人如何能守得住北海,先前分兵守北海只是爲了防範趙軍從南路繞過來,如今趙軍擊破泰山之寨,直指臨淄,二人已經沒有必要留在北海.?

袁譚一想也是,便立刻下令讓二人引兵回臨淄.?

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43章 預先佈置第66章 喜得臧霸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19章 河北義士(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40章 桅檣之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5章 謀劃出仕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42章 大權誰掌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00章 斬殺黃祖投胎機會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4章 奇襲董卓第4章 論交荀攸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49章 周瑜相投第86章 平越之策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2章 北海結義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99章 道左相逢第32章 籌劃水軍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章 誤回三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4章 論交荀攸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9章 經營汝南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38章 精練兵馬
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43章 預先佈置第66章 喜得臧霸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19章 河北義士(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40章 桅檣之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5章 謀劃出仕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10章 外出訪賢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42章 大權誰掌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00章 斬殺黃祖投胎機會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4章 奇襲董卓第4章 論交荀攸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49章 周瑜相投第86章 平越之策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2章 北海結義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99章 道左相逢第32章 籌劃水軍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章 誤回三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4章 論交荀攸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9章 經營汝南第25章 求才大計第117章 叔侄反目(下)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9章 經營汝南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38章 精練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