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

卻說法正勸說衆將出戰不成,便想設法與曹操勾通消息,相機獻城.這日剛寫下一封書信,準備趁便射出城去,跟曹操相約獻城,劉璝等使人來請,只得匆匆藏好書信,隨之前往.

原來,劉璝擔心又有涪城楊懷、高沛之事,和費觀一商量,想出了個法子要對此加以防範,請法正去就是爲了此事.人一到齊,劉璝開門見山的道:"諸位想必都知道涪關是怎麼丟的!"

衆人默然無言,劉璝接着道:"曹操早就懷有二心,圖謀不軌,在蜀中時日已久,如楊懷、高沛之徒,不知勾連了多少,難保我等之中沒有這樣的人."說着,掃了衆人一眼.此話一出,衆人大有同感,誰也不知道他們這些人中間有沒有曹操的人.這樣一想,便覺着人人都有可疑之處,疑鬼叢生.劉璝和費觀早就商議好了,等劉璝一說出這事,便分頭注意衆人的表情.本以爲要是當中有曹操的人的話,聽了此言,必然會露出馬腳來,哪知看來看去,卻沒有什麼發現.不是臉上很平靜,就是連聲附和的,看着卻都不像.劉璝跟費觀對視一眼,接着道:"爲防有涪城之失,自今日起,我等起居需聚在一起,負責各門防務的需兩兩搭配.這樣一來就不能輪流上城了,只好委屈各位將軍夜間宿在城上,一旦變起也好及時應付."說完,便把具體的搭配公佈出來,劉璝和鄧賢守北門,費觀和卓膺守西門,泠苞和張翼守東門,法正居中調配.

劉璝和費觀的那些小動作都沒能逃過法正雙眼,二人使出這等伎倆,在法正來說太過小兒科了,不過倒被劉璝適才的話嚇了一跳,還好法正夠鎮定,沒露出絲毫破綻,臉上依然平靜如常.劉璝、費觀二人被他瞞過,要換成才智超絕之士,定能看出問題來,法正顯然太過平靜了.讓法正居中調度,一般來說那就沒有上城的機會了,除非情況特別緊急.原先的計劃不好實施,只得另想他法了.說來法正這個監軍有點有名無實,衆將誰也不把他放在眼裡.像剛纔的事,劉璝、費觀根本商量也不跟他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張定下來.法正一心想着怎麼跟曹操勾連消息,倒也沒有在意.前兩日,法正剛到,還沒熟悉城中的情況,就算有心要與曹操勾連消息也不敢輕動.好不容易決心一試,卻被劉璝這個措施阻住了,只能說是天意弄人.

法正怏怏而回,令人將他的東西都搬到劉璝指定的宅子裡.要不上城的話,衆人起居都得在這個宅子裡,由軍中統一調撥人手伺候,衆人的親隨一概不用.劉璝這個法子倒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有人想搞什麼動作就難了.法正最慘,由於沒有上城的機會,整日都得呆在這裡,怎麼也不像個監軍,倒像是被人軟禁了一般.

曹操在城外等了兩日,法正卻沒半絲消息,曹操不禁疑忌起來,想及在涪城與楊懷、高沛二人相約之事,暗責自己失於計較了.當初楊懷、高沛二人久鎮涪城,還是在曹操的配合下獻關的,何況法正初來,雖爲軍中監軍,恐怕也不便行事,又怎能期望他獨力完成這等大事呢!都是曹操過於信任法正才智的緣故,纔沒想到這個關鍵的問題.好在醒悟的還不晚,次日曹操便揮軍繼續攻城,只望法正能就中取事.

曹軍這一攻城,劉璝等衆將就得整日呆在城上,忙的暈頭轉向的,哪裡還能顧的上其他.本就沒有懷疑到法正頭上,兼之又認爲已經作了周密安排,應該無礙,誰還會有心去管法正.卻不知法正知劉璝等人沒空下城,就沒了忌憚,他又身爲監軍,那些調派來的人誰敢忤逆他,法正稍一拿身份,那些人就膽戰心驚的.怎麼說法正監軍的身份擺在那兒,要是惹怒了他,隨便找個藉口就能將他們輕鬆收拾掉,根本就沒有人會爲他們這些小兵作主.誰也不會笨得去撞槍口,法正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當初劉璝、費觀也不是沒想過要在這些人中安排一些自己的人手,可這事卻實在不好辦,這樣一來倒顯得他們有私心了.故此這些人都是軍中的一般將士,誰都沒有私人在裡面.倒給了法正一個方便行事的機會,令人暗中找來他自己的親信,令其趁便將寫下的書信射出城去,領着法正的數百親衛做好準備,一到與曹操相約的時刻,相機行事.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法正大大出了一口氣,好在這期間劉璝等人沒有突然下城來,雖然心懸相約之事,但法正卻裝作忙着調配守城的各項事務,可真真正正的是心不在焉.

這夜,曹操正準備歇息,人報城中射出一封書信來,曹操心中一動,忙令人奉上.取過一看,果是法正傳來的消息,曹操生怕有詐,又再仔細看了一遍,確認是法正字跡,不由大喜過望.顧不得休息,遣人去請程昱等人前來議事.

等衆人都看過法正書信後,曹操便道:"諸將都下去好生準備,取城只在明晚!"

昔日在濮陽曹操就在呂布手裡吃過一個大虧,差點把命都丟在濮陽城,對此,程昱可是記憶猶新.怕又重蹈覆轍,出言道:"主公,此信雖是法孝直親筆,但亦需小心行事纔是."

曹操本就多疑,經程昱這麼一提醒,深覺有理,自然不會大意行事.當下便撥三千兵馬與夏侯敦,令其明晚先行進城,自率大軍隨後入城,令曹休領一隊人馬在後接應,又令楊懷、高沛二人到時各領一軍往功東西二門,牽制一下城中守軍,程昱留守大寨.調度停當之後,各將都下去準備去了.

次日,曹軍攻勢並未稍緩.夜裡,時辰差不多的時候,夏侯敦領兵先行,曹操自領中軍緊隨其後,曹休合後.夏侯敦領兵悄悄來到北門外,時辰一到,城中果然火起,吶喊之聲大作,法正的人手奪了城門,放曹軍入城.夏侯敦入得城來,按曹操的吩咐分出一隊人馬據住城門,率其餘兵馬從城門口直衝進去.城上劉璝、鄧賢二人驚醒,急忙點起兵馬下城來戰曹軍.

曹操在城外見了,知其無詐,便急催兵馬殺進城來.正逢劉璝、鄧賢領兵下城,二人所部兵馬稍一接戰,被曹操大軍衝動,衝得七零八落的,四散逃逸.劉璝、鄧賢二人哪裡還敢糾纏,領着數百人馬往便走.前面有夏侯敦兵馬,不敢直接奔向南門,只好繞道城東,望南門而走.夏侯敦一馬當下殺入城中,領兵直取南門.其餘各門都已被曹軍圍定,敵軍只有南門一路可走,故夏侯敦急往奪取南門,阻斷敵軍退路.一衝散了劉璝兵馬,曹操就令吳懿、吳蘭二將各率一隊人馬分別前往東、西二門接應,自與李嚴率大軍殺入內城.

三門曹軍同時發動,費觀、卓膺二人正應付楊懷攻勢,卻被吳懿領兵殺到,裡應外合奪了西門,費觀被亂兵殺死,卓膺被擒.劉璝、鄧賢二人只領着數百殘兵逃向城東,遙見吳蘭率兵在後緊追不捨,憑這數百人馬如何能逃脫,二人只得率兵趕往東門,和泠苞、張翼二將回合纔有生路.趕到東門,泠苞、張翼卻正在應付高沛攻勢,二人來不及多少,只說城已破了,請泠苞、張翼一同棄城而走.四將回合,倉促間收攏了三四千兵馬,便衝向南門.

吳蘭領兵殺到時,他們卻已去了,也不去追趕,接應高沛入城後,這才領兵殺往南門.

第51章 救援徐州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關於vip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64章 絕世美人第72章 伏擊程普第23章 未雨綢繆第97章 洛陽戰起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關於vip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33章 孫堅舊部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41章 驚險異常第61章 順水推舟第96章 南陽鏖兵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75章 收服呂布第45章 兵發九江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25章 求才大計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47章 詐敗取城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42章 大權誰掌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7章 得見才女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75章 收服呂布第50章 人生快事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2章 籌劃水軍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6章 喜得二城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
第51章 救援徐州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關於vip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64章 絕世美人第72章 伏擊程普第23章 未雨綢繆第97章 洛陽戰起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關於vip第78章 一場鬧劇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74章 威加徐州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33章 孫堅舊部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41章 驚險異常第61章 順水推舟第96章 南陽鏖兵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58章 掘與不掘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75章 收服呂布第45章 兵發九江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25章 求才大計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47章 詐敗取城第45章 兵發九江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42章 大權誰掌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7章 得見才女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75章 收服呂布第50章 人生快事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32章 籌劃水軍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6章 喜得二城第14章 奇襲董卓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32章 左右逢源(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