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洛陽戰起

鄴城外,趙信大帳,衆人正在商議怎麼劫殺袁譚、袁術和高幹兩路兵馬,流星馬來報,公孫瓚退回幽州,鞠義領兵三萬南下來救鄴城.事情都湊到一起去了,添了鞠義這一支兵馬,事情又有了變數,按目前這種情況,袁紹死不出戰,掃平河北必將遷延日久.可時間不等人,趙信雖人在此地,可心卻在後方三路戰事上,尤其是南陽這一路,令趙信怎麼也放心不下.靜了靜心,趙信開言道:"事到如今,諸公有何看法?"

郭嘉忙道:"主公,近日來城中袁軍士氣日跌,可要是有一支軍馬趕來接應,事情就難說了,袁譚、高幹這兩路兵馬倒好對付,只鞠義這一路卻無能爲力,城中若添了鞠義這支生力軍,我軍又要大費周章了."

龍充道:"郭軍師所言極是,主公,不如暫且回軍,等退了劉表、馬騰兩路兵馬,再來取河北不遲!"此語一出,贏得不少人贊同.

趙信來到這三國時代,可謂無往而不利,什麼時候經歷過如此進退兩難的境地.聽龍充這麼一說,趙信豪氣上涌,心思電轉,抓到自己行事爲什麼會如此縛手縛腳了,只因對諸葛亮深爲忌憚,纔會如此.想想趙信差點笑出來,要是說出去恐怕誰也不會相信,令他趙信忌憚的竟然是一個並沒有什麼大名的諸葛亮.趙信深入一分析,發現自己是爲三國演義中孔明出神入化的各種手段所迷惑,先不說孔明有沒有像書中描繪的這麼厲害,就算他有這等厲害,自己一個來自未來的人難道還鬥不過他!況且,趙信麾下精兵強將如雲,謀臣智士無數,有這些人相輔,就算趙信身爲平常之人,也足以勝孔明綽綽有餘.想及孔明在後方給自己搗鬼,趙信生出此次事完之後要親率大軍去擒孔明之心.

趙信轉了心思,便覺眼前豁然開朗.變得信心十足的對衆將道:"前次徵袁紹,因天寒地凍,故無功而返,今次眼看就要掃平袁紹豈可就此放棄,袁紹前在黎陽有兵馬三十餘萬,還不是爲我軍所破,如今就算將其所有兵馬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餘萬兵馬,破得三十萬兵馬,難道卻破不得二十萬兵馬麼!至於劉表、馬騰兩家兵馬,諸公不必擔心,我自有退敵之計."

說罷,便令徐庶、徐晃二人星夜趕去南陽,相助文聘;傳令龐德領兵出九江,往襲江夏;令張遼主動出擊,迎戰黃祖,破之之後,再進兵豫章.

趙信突然之間發威,佈置了這一切,令帳中衆人神馳目眩.在此等情形下,趙信尤自指揮若定,調度有方,絲毫不將兩家大軍壓境一事放在心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衆人佩服不已.

龍充欲待再說些什麼,見趙信如此決絕,難以動搖,也就不再浪費口水了.

孔明雖智,對趙信的估計始終不足,絕想不到,在三面受敵的境況下,趙信會主動出擊.

卻說馬超與其弟馬岱並樑興、馬玩二人領兵五萬出潼關,直奔洛陽而來.一路上,馬超揚鞭縱馬,頗有點指點江山,睥睨羣雄之意.比及到得洛陽城外,依山下寨,整軍畢,令樑興、馬玩二人留守,和馬岱領兵來戰.

太史慈早得趙信之令,雖然有點不情不願,可也不敢違了趙信將令,便和審配謹守城池不出.馬超引西涼鐵騎來到洛陽城外,只見城門深閉,趙軍龜縮不出.幾番叫陣,趙軍只是不出.馬超便令馬岱押陣,自引數百鐵騎在城下往來奔馳,大笑趙軍膽小如鼠,言語間對趙信多有污辱之辭.

太史慈在城上聽見西涼兵百般辱罵趙信,當即大怒,欲待出城一戰,又不敢違了趙信將令.城下西涼兵罵得實在不堪入耳,惹得太史慈義憤填膺,摘下鐵胎弓,抽出一枝箭,引弓搭箭,弓拉滿弦,瞄準一名罵得正凶的西涼兵,右手一鬆,那箭脫弦而出,去若流星,直奔那西涼兵面門而去,應聲落馬.太史慈看都不看結果,弓箭頻頻而發,連連射殺數人.西涼兵大懼,馬超不意城中尚有如此人物,不敢以身試箭,便領着人馬稍稍後退,離了太史慈弓箭射程.太史慈欲待再射,奈何西涼兵離得太遠,力所不及,只得作罷.

西涼兵深懼太史慈弓箭之威,不敢再靠近城下,只得在遠處高聲叫嚷.辱罵一陣,馬超只覺無趣,便悻悻收兵回營.回至營中,和馬岱商量破敵之策.洛陽城雖幾經破壞,可昔日帝都的規模擺在那裡,太史慈自鎮守以來,頻頻修復城牆,此時跟昔日完好之時都有的一比.面對如此堅城,即便西涼兵悍勇異常,馬超武勇絕倫,也不敢強攻.西涼一帶基本上沒有什麼堅城能跟洛陽相比的,馬超自領兵以來,不是在西涼與羌兵作戰,就是與流寇對陣,或與李傕、郭汜之徒廝殺,這樣的堅城,馬超卻是第一次碰上.況且西涼兵本就不善攻城,拿洛陽更加無法了.馬超意氣風發而來,卻在出戰的第一日就碰了個不大不小的釘子,令馬超尷尬不已.馬岱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

馬超一捶几案道:"總不能就此回軍吧,叫我有何面目去見父親,何以面對隨我出征的衆將士!"

馬岱道:"兄長不必煩惱,關東乃富庶之地,既然趙軍堅守不出,我等便分兵將洛陽周遭的財帛糧草收羅一空,所獲必然不小,到時在叔父面前亦可交代得過去了.城中守軍見此,說不定就會出城來戰,我們就先準備着,要是趙軍真敢出來,不正合兄長之意麼!"

馬超深以爲然,便分兵二萬,教樑興、馬玩二人引兵劫掠洛陽周遭城鎮.

西涼兵本就軍法散亂,聞言無不雀躍,那些輪不到的西涼兵則整日哭喪着臉,雖然馬超有言在先,劫得的財帛人人有份,可跟那些動手劫掠的西涼兵相比,油水卻是太少了.懼於馬超之威,那三萬留在營寨的西涼兵也不敢怎樣.

太史慈這日正在城上巡視防務,突見城外涌來無數百姓,扯家帶口,牽幼扶弱,哭喊着跑來城下請求進城躲避,後面還有幾個膽大包天的西涼兵竟然追至城下.太史慈跟趙信這麼久,也不是莽撞之人,安知此非馬超之計,一邊細察城外百姓虛實,一邊派人去請審配.須臾,審配到來,和太史慈一道詳察其虛實.就這時,那幾個西涼兵縱馬搶了一干百姓,耀武揚威而去,若非離城太近,這幾個西涼兵是不會罷手的.太史慈心中怒火有如潮涌,便欲親領一隊人馬出城追殺此輩.審配連忙攔住道:"將軍,城下的真是我方百姓,眼下安頓百姓要緊,其他的過後再說."

審配既如此說,必有把握,況太史慈看着這些百姓,也不像有西涼兵混在其中,便下令開城放百姓入城,太史慈親領一隊人馬準備着,以防不測,令審配在城上監視一切.

即便已經認定這些百姓真的是治下的百姓,也需經過一番盤查才行.指定一個區域,百姓進城之後,需得在此停留,派人一一盤查之後,再行安頓.等百姓全都入城後,太史慈忙令關閉城門,吩咐城門守軍小心從事.太史慈便回至城上,令人請來數名百姓,意欲問個究竟.不一會,數名衣衫襤褸百姓至.太史慈和顏悅色的問其中一位老者道:"老丈,你等爲何如此狼狽?"

聽聞太史慈問話,那老者悲悽的道:"將軍,西涼兵毫無人性,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百姓們被害苦了,將軍,您可得爲我們百姓作主啊!"

審配和太史慈多少料到會是這樣,請人來不過是想確認一下而已.太史慈聞言一黯,轉而對那幾名百姓道:"你等就寬心在城內住下,本將軍決不會坐視西涼兵如此糟蹋百姓的."說完,令人帶走這幾名百姓.轉而對審配道:"有勞先生派人妥爲安置百姓!"

等審配派定人手後,太史慈請其過府商議此事.一見審配,太史慈便急急道:"先生,百姓安頓的怎樣了?"

審配答道:"將軍放心,已經安置了大半,其餘的正在安置."

太史慈聞言稍定,苦着臉對審配道:"依先生之見,我該如何自處?"

審配嘆了口氣道:"將軍的難處,配所深知,只是將軍身膺一方重任,主公託以如此大事,事難兩全,馬超兵馬遠多於我,將軍就算有心領兵出城護持百姓,西涼兵四散各處,劫掠各地,將軍又能如何,顧此失彼,於大事無補,況且馬超領着數萬西涼兵在城外虎視眈眈,將軍一出,必爲所乘,到時不止城外百姓受難,連城中百姓也不得幸免."

太史慈聽了,權衡再三,嘆了口氣道:"兄長仁義,倘若兄長在此,必不會坐視百姓受苦,定有破敵妙計,只恨我枉自跟了兄長這麼久,卻不及兄長萬一,兄長付我如此重任,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百姓們受苦,上愧對兄長,下對不起洛陽的百姓啊!"

審配安慰道:"將軍無需煩心,等主公破了袁紹,必報此仇!"

太史慈突地對審配道:"先生幫我想想有什麼破敵妙計,只要能破了城外這數萬西涼兵,則大事可定."

審配眼睛一亮道:"將軍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只要我們設計破了城外馬超兵馬,敵軍自退."轉而苦惱道:"可主公有令,不令我軍出戰,如之奈何!"

太史慈道:"先生不必拘泥,兄長是令我們不得出戰,倘我們真的有破敵之計,能破馬超兵馬,兄長也不會怪罪,就算兄長到時怪罪,也由我一力承擔."

審配道:"將軍此言差矣,我與將軍乃是一體,若主公加罪,我自應與將軍一同分擔!"

太史慈把手一攤道:"好了,先生還是想想究竟有沒有什麼妙策!"

審配聞言,思量許久,看了看焦急的太史慈,搖搖頭,轉又低頭沉思起來,突地叫道:"有了!"太史慈忙道:"先生想出辦法來了,快說出來,看可不可行."

審配道:"我計只在避到城中的這些百姓身上,今將軍可令人扮作避難百姓,多帶引火之物,從東門而出,悄悄潛至馬超營寨附近,與其約定時辰,將軍再趁夜引兵去劫敵營,到時有他們接應,四下放火,將軍再趁勢攻之,必能破敵!"

太史慈大喜道:"就依先生之計,到時城中的事就交託給先生了."定計之後,兩人各去準備不提.

知悉城外的百姓涌進城中躲避一事,馬超不以爲意,馬岱卻道:"大哥,不如我們令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裡應外合,洛陽可得矣!"

馬超想了一下道:"據今日的情形看來,城內對那些進城躲避的百姓盤查比較嚴,過了許久才放他們進城的,這樣一來,想要夾雜在百姓中混入城中就不是那麼容易."

馬岱道:"大哥,試試也無妨,最多不過被他們識破而已,要是能僥倖混進去,那洛陽還能逃得出我們的手心麼!"

說的也是,試試又有何妨,致不濟不過損失點人,這點人對馬超來說,算不上什麼.兩兄弟計議已定,便挑選人手,準備讓他們趁機混入城中.

次日,馬超便令樑興、馬玩二人故意將百姓驅趕到北門外,他們的人自然早就混雜其中.

得知北門外也有百姓意欲進城避禍,太史慈和審配連忙趕去.二人上得城來,俯身下望,只見城外密密麻麻的一片百姓正等待着進城呢!兩人默察許久,太史慈道:"先生,你怎麼看?"審配答道:"將軍,此事有詐",指着城外的幾個百姓道:"將軍且看,這幾個人沒有半絲焦急之色,反而在人叢中推推搡搡的,四處亂看,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少."太史慈順着審配的指點看去,果然發現那些人並非一般的百姓,不禁道:"這些人果然可疑."

審配冷笑道:"此必是敵軍昨日見我開城收留百姓,欲使人夾在百姓之中混入城來."

太史慈點頭贊同道:"先生所見不差,那今日就別開城了."

審配道:"我們的人昨日已經潛出城去了,成事正在今夜,今我等裝作中計,將這些人放入城中,馬超必然自鳴得意,圖謀裡應外合奪城,必然放鬆警惕,將軍正可便宜行事."

太史慈沉吟道:"先生所言雖然不差,可將這些人放進城來,不大不小也是個麻煩."

審配道:"這些百姓當中撐死只能混入數百人來,只這些人掀不起什麼大浪,將軍交給我就是了,我定能讓他們束手就擒."

見審配這樣自信,太史慈便道:"就依先生."

兩人分頭行事,太史慈自去整軍,準備今晚劫營,審配下令開城將城外百姓放入,依昨日之法,將衆百姓先圈在一處.等百姓們集起,審配令數千兵馬分作數十隊將衆百姓分別隔開,然後開始排查.這活雖然繁瑣,可是隻要有心去辦,也花不了多大的時間,半日未到,那些混雜在百姓中的敵軍細作大部分被排查出來.這些人的下場可想而知.等這工作差不多了,審配又對百姓們明言有敵軍細作混入他們隊中,讓百姓們主動幫着找找看,還有沒有細作混雜期間.這樣一來,那些漏網之魚也無法遁形,通通被揪了出來.審配只留下數人,拷問敵情.西涼兵雖然對馬超素懷敬畏,可架不住審配威逼利誘,便將相約取城之事到了出來.這點審配猜都能猜出來,只是爲了套取敵方將於何時行事,如何接應才留下這幾個西涼兵的.獲取詳情之後,審配便心腹之人知會太史慈,得太史慈同意,便定下將計就計之計,雖然不一定能用得着,但多一手準備也無妨.

馬超兄弟二人只關心自己的人能不能混入城中,哪裡料到進得城來會是這麼一個狀況,而且還被審配看出破綻,白忙一場尚且不知.

馬岱得報人手都已經混進城去了,便興沖沖的來報知馬超,兄弟二人再詳細計議,準備明日就給他來個裡應外合,奪取洛陽.

是日深夜,太史慈領着一萬精銳悄悄潛出南門,藏蹤匿跡,繞到西門.比及到得馬超營外,天近三更,尚幸敵軍未曾知覺.太史慈令人放出約定暗號,率兵馬潛到寨門附近,令弓箭手射殺在寨門守夜敵兵,撥開鹿角,引兵便入.雖然這樣,還是驚動了馬超兵馬,未及敵軍有所反應,太史慈已經領兵衝入了.令人在營中四處放火,太史慈自領大軍衝殺進去.就這一會功夫,隱匿在馬超寨外的趙兵將引火之物通通扔進敵寨,然後火把、火箭便紛紛飛進寨來.兩邊一齊放火,只一會,便見寨中燃起熊熊大火,火勢驚人,火光沖天.馬超部下士兵多半正在熟睡,被火勢驚起,在寨中亂竄一氣,哭着喊着到處亂撞.

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0章 外出訪賢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53章 神箭揚威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4章 論交荀攸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37章 出巡各地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52章 一破曹軍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97章 洛陽戰起第82章 東山再起第55章 糜府之戰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76章 人算天算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3章 孫堅舊部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54章 子龍之威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65章 大意中計第99章 道左相逢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43章 預先佈置第22章 張遼顯威第25章 求才大計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79章 兵敗吳郡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63章 見義勇爲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28章 閒來遇事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
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96章 南陽鏖兵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0章 外出訪賢第88章 事難求全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53章 神箭揚威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20章 荊州出兵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4章 論交荀攸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141章 戰火又起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37章 出巡各地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52章 一破曹軍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97章 洛陽戰起第82章 東山再起第55章 糜府之戰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76章 人算天算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4章 幕後黑手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3章 孫堅舊部第65章 大意中計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54章 子龍之威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2章 霸主隕命(上)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65章 大意中計第99章 道左相逢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43章 預先佈置第22章 張遼顯威第25章 求才大計第43章 預先佈置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79章 兵敗吳郡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63章 見義勇爲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28章 閒來遇事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