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敵酋喪膽

?花了一日功夫整頓兵馬,趙信令魯肅領兵留守吳城,遣張遼、典韋二人各引一軍去取烏程、嘉興二處,親率大軍往會稽進發.?

周瑜、孫策、嚴白虎等人領着萬餘兵馬倉惶逃往會稽,一路不敢稍停,生怕趙軍追來.?

在孫策等人領兵趕到吳城時,王朗的使者帶着無數的金銀財帛來到東越.有漢以來,東越日漸衰落,分裂成數部,而今最強的一部爲餘莫所領,部下精壯數萬.餘莫爲人素有勇力,年少之時便以勇力聞於族中,及年長,族人多往依附,漸漸聲勢大振,吞併了周邊數部,成爲東越第一部.餘莫乃自稱東越王,有一統東越的野心.?

王朗使者見到餘莫,奉上財帛禮物,備言王朗請其出兵相助一事.?

餘莫雖然威震東越,可其餘各部多有不服,餘莫數次引兵往攻,各部相互爲援,每次餘莫都是無功而返,後來餘莫也學聰明瞭,聲言與各部和平相處,並歃血爲盟.雖然如此,可其餘各部仍舊對餘莫深爲忌憚.餘莫素來嚮往中原富庶,昔日就曾有引兵北上之意,奈何各部林立,對餘莫不大不小是個威脅,餘莫不敢輕離.?

如今有人來請他出兵,餘莫可真是求之不得,把王朗送來的財帛分贈各部,與各部相約互不相攻,令其弟餘廣留守,攜麾下勇將褚平、鄒力領精壯三萬北上.?

孫策和嚴白虎幾乎是前後腳逃到會稽的,衆人入城來見王朗,他們人沒到之前,王朗早就收到兵敗的消息了,若不是派往東越的使者前幾日趕回言道餘莫兵馬數日間便可趕到的話,王朗差點就想棄城而逃了.?

次日,餘莫領兵趕到,王朗等人接着,迎入城中.由於言語不通,衆人與餘莫交談,便由他人代爲傳譯,餘莫言語間甚是無禮,很是看不起王朗等人.要在往日,孫策早就跳起來和他鬥一鬥了,可前幾日剛剛大敗,孫策銳氣盡喪,也沒心情和他理論.?

周瑜見到此等情形擔憂不已,加上餘莫兵馬,整個會稽有六萬多兵馬,未嘗沒有一戰之力,可城中各軍不相統屬,早晚必會生隙,就算能退了趙信兵馬,有餘莫在日後也是後患無窮,周瑜不由懷疑自己當日是不是做錯了.?

餘莫兵馬離城還有一日路程的時候,虞翻便向王朗請辭,昔日做出引東越兵馬入會稽的決定時,虞翻也曾提出請辭,王朗那時沒有同意,如今東越兵馬將到,王朗擔心到時虞翻生事,便容他離去.在王朗的視線內,虞翻可不敢北上,只得西去,離會稽遠了,這才繞道北上,欲投趙信.?

晚間,淩統狼狽不堪的逃回會稽,見着孫策、周瑜,備言其父被張遼所殺一事,啼血悲泣,立下血誓要報此不共戴天之仇.?

聽到淩統的誓言,孫策想起昔日逃離汝南所立下的誓言,誓言雖然驚天動地,可到如今,趙信不僅毫髮未損,反倒孫策被趙信逼得狼奔鼠竄,四處逃命.想起其父孫堅當年的颯颯英姿,痛上心頭,孫策眼角溼潤了.?

周瑜一邊安慰淩統,一邊堅定的看了看孫策一眼,兩人眼神相交,一切盡在不言中.?

烏程、嘉興兩處的守軍聞知嚴白虎兵敗,跑的跑,藏的藏,沒剩下多少人,張遼和典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二城,取了兩處之後,二人各自領兵馬不停蹄往南趕去和趙信會合.?

趙信率大軍一路南下,虞翻錯過,便繼續北上投秣陵去了.?

趙信兵馬來到會稽地界,離城七八里處下寨.沒多久,張遼、典韋二人領兵趕至.?

餘莫在會稽這幾日可謂呼風喚雨,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令餘莫心醉不已,會稽雖然地處偏僻,可對餘莫這個窮山僻壤來的人來說已經足夠繁華,對中原的錦繡山河更是嚮往不已.卻不知此次碰上趙信,保不保得住性命還成問題呢!?

王朗等人這幾日對餘莫的爲人也有點了解,好大喜功,自恃勇武,要是得知趙信大軍殺到的消息,恐怕會立即殺出城去,故此衆人便商議先瞞着餘莫.?

可紙包不住火,餘莫又不是笨蛋,見了城中異常的情形,自然追問一番,隔了一日之後,餘莫終於得知趙信兵馬趕至得消息,餘莫便要領兵出戰,衆人苦勸不住,反而被餘莫大罵衆人膽小如鼠,衆人無奈,況且這幾日餘莫在城裡說一不二,動不動就威脅他人性命,王朗等人也不敢違逆,諾諾而退.?

對於餘莫反客爲主的行徑衆人是敢怒不敢言.?

周瑜暗自搖頭不已,勸住孫策,不要和餘莫理論.知餘莫此去必敗,雖然餘莫爲人可惡,可週瑜也不想他慘敗而歸,和孫策、王朗等人一商量,便安排孫策、韓當領兵一萬稍後出城接應.如今只有會稽一地可以棲身,周瑜不得不對城防異常上心,親自安排城防.?

餘莫不顧衆人反對,整軍出城,往趙信大寨而來.?

得知有人前來叫陣,趙信倒還真的吃了一驚,連好戰的典韋也對此事頗爲不解,照理說,現在就是借孫策等人個膽子也不敢出戰.?

郭嘉勸衆人不必費心猜疑,只需領兵出去一看便知.說實話,趙信還真的想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敢來撩他的虎鬚,點起兵馬,和衆將一道出寨而來.?

寨門一開,趙軍源源不絕的衝出,就在寨前擺開.中門開處,趙信領着衆將縱馬來到陣前.見了對面奇裝異服的兵馬,趙信暗自驚異,不知是何處兵馬.問及衆將,也無人知曉此事.?

餘莫見趙信兵馬衝出寨來,便令兵馬退後箭許之地.兩軍對陣,餘莫便遣鄒力出戰.?

趙信見對面兵馬幾乎沒有什麼馬軍,算起來也不過數百匹戰馬,不由更是詫異.見敵軍二話不說遣將出陣,趙信欲待探問敵軍來歷也不可得,爲了給敵方個下馬威,趙信便令呂布出戰.?

讓呂布出戰鄒力,還真的是大材小用了.呂布得令,一催胯下赤兔馬,勢若奔雷般衝向鄒力,方天畫戟高舉劈下,直震的鄒力連人帶馬一齊後退不止.還好鄒力有幾分臂力,否則光這一戟就能要了他性命.面對呂布,鄒力毫無戰心,可餘莫軍法卻許進不許退,不管是誰,只要在沙場上稍退,餘莫二話不說便會取了他性命.鄒力只得硬起頭皮,帶轉馬身,反身接戰.?

鄒力武勇爲餘莫深知,除了褚平和他自己外,就屬鄒力了,見鄒力被敵將一戟逼退數步,餘莫暗自咋舌不已,換成是他,是絕對辦不到的.?

呂布見鄒力尤自不知死活,縱馬飛奔過去,只四五個回合,一戟劈落,斜肩把鄒力劈成兩半.不顧地下屍身,呂布勒住坐騎,傲視敵陣.?

餘莫見呂布如此神勇,心生懼意,遠遠被呂布雙眼一蹬,只覺有如呂布目光實質,直刺入他心底,心中一慌,撥馬便退.?

對面陣上趙信見了,令旗一揮,大軍蜂擁衝上.東越兵雖然剽悍,可比起趙信麾下這些經過千錘百煉的兵馬來,還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加上主將不戰而退,兵無鬥志,紛紛而退.既便如此,東越兵還是給趙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餘莫剛一動,呂布便縱馬飛奔過去,奈何餘莫往本陣而逃,雖然呂布馬快,可還是被餘莫陣上的東越兵所阻,眼見餘莫離得越來越遠了.?

呂布身在萬軍之中,跨馬提戟,方天畫戟過處,敵兵非死即傷,東越兵莫敢與敵,赤兔馬過處,紛紛退避.呂布有如入無人之境,朝餘莫敗逃方向一路殺了過去.?

這邊趙軍大隊殺到,東越兵多有來不及逃走的,被趙軍追上,砍瓜切菜般殺得七零八落.兩方言語不通,東越兵就是想投降也不得其門,有些機靈的,則丟下兵器,高舉雙手.東越兵馬幾乎沒什麼馬軍,大軍四散慌亂而逃,可兩條腿怎跑得過四條腿,沒跑出多遠,終被趙軍鐵騎趕上,其結果可想而知,趙軍騎兵過處,寸草不留,屍積如山.?

褚平見餘莫棄軍而逃,領着數百人緊緊跟在其後,餘莫一路逃去,陣中兵馬紛紛跟隨其後.跟在餘莫身後的兵馬雖多,不及餘莫等人馬快,漸漸落下一段距離.?

趙軍大隊衝過來,衝散敵軍,呂布便棄了四周之敵,招呼數百騎兵,追殺餘莫去了.一路如旋風般衝過,全不理會路上的東越兵,追出裡許,追上了餘莫等人.此時餘莫身邊也就只剩千餘人馬,呂布一馬當先,衝了過去.?

褚平見了,急對餘莫道:"大王快退,追兵我自擋之."?

餘莫早有此意,聞言二話不說,領着數十人奪路而逃.?

呂布見敵軍大部攔住去路,卻有數十人飛退而走,知敵軍主將必在這些人當中,心中有了計較,把坐騎往一側稍稍一帶,欲從斜刺裡衝過去.褚平見了,縱馬而來,攔住呂布.呂布追餘莫要緊,不想跟他多做糾纏,眼見褚平馬到,舉起方天畫戟,猛地一擊,劈退褚平,一夾胯下赤兔馬,絕塵而去.?

褚平被震的手臂發酸,驚駭欲絕,轉而勒住坐騎,欲追去護主.呂布領着的數百騎兵殺到,褚平只得引兵敵住,且戰且退.?

餘莫領着數十騎落荒而逃,慌不擇路,迷失了方向.正彷徨無計間,呂布縱馬趕到,餘莫見呂布只孤身一人,想起鄒力之仇,熱血上涌,領着身邊衆人反身朝呂布衝了過去.呂布見了,不懼反喜,猛地一打馬股,赤兔馬如風馳電掣般衝過,方天畫戟指東打西,一衝而過,敵騎紛紛落馬.呂布撥轉馬頭,不屑的看着餘莫等人.親身領會之後,餘莫才知道什麼叫作勇冠三軍.只這瞬間,便有四五人被呂布斬殺,餘莫等人大懼,不敢面對呂布,打馬飛退.?

呂布見餘莫這些人又要逃走,猛催坐騎追了上去.餘莫等人逃出不遠,耳聽殺聲越來越近,這纔想起剛纔跟呂布換了方向,匆忙間沒有想到此點,不辨方向就縱馬狂奔,往來路而逃.餘莫越發焦急,撥馬往斜刺裡便走,身後衆人急忙跟上.?

呂布馬快,追上落後之敵,一一斬殺,幾乎都是一擊斃命.追出數裡,餘莫身邊只剩聊聊數人,餘莫偶一回顧,瞥見呂布陰魂不散的綴在身後,又急又懼,知今日難以逃脫.?

等身邊之人被呂布一一屠盡,便只剩下餘莫孤身一人,眼看又被呂布追上,餘莫知逃也是死,戰也是死,不如一拼,便勒馬相迎.?

一個是急欲立此大功,一個是倉惶逃命,不可同日而語.呂布抖擻精神,只三十餘合,一戟斬向餘莫右臂,餘莫收手不及,手臂頓時被呂布砍斷,那手落地後兀自緊握餘莫兵器.俗話說十指連心,何況是一條手臂,斷處血流如注,疼痛欲絕,餘莫幾欲昏厥,神情恍惚.呂布欲生擒餘莫,擡戟往餘莫背後一拍,餘莫應聲落馬,昏厥在地.呂布取其衣帶捆起餘莫,橫放馬上,拍馬回營請功去了.?

可憐餘莫徒有雄心壯志,初進會稽便碰上呂布這個怪物,落個身殘兵敗的下場.?

孫策領兵來接應東越兵馬,雖說孫策深明其中的厲害關係,可一想起餘莫來,孫策便有點不情不願的,希望餘莫在趙信手裡吃點苦頭纔好.離趙信大營還有數裡時,聞得殺聲大作,孫策一急,催兵趕去.?

等他和韓當領兵趕到時,正碰見褚平那隊人馬和數百趙軍交戰,那數百趙軍見了孫策兵馬,當即退去.褚平見孫策引兵來救,激動的無以復加,想起餘莫生死未卜,忘了和孫策言語不通,上前拉住孫策就是一通嘰裡咕嚕.孫策聽得不明所以,好在周瑜早就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給孫策派了個傳譯過來.聽了傳譯的話,孫策才明白個大概,得知東越兵大敗虧輸,孫策真是又恨又急.?

褚平心急餘莫安危,不再跟孫策羅嗦,引着本部人馬朝適才餘莫逃走的方向趕去.孫策也不阻攔,遣韓當領數百人馬前去接應,那傳譯也跟着去了,自己領着大軍急忙趕回城中.?

這邊呂布追殺餘莫等人時,趙信大軍已經踏平東越兵,正忙着清理戰場.?

那些逃回的趙軍騎兵報知這裡有敵軍大隊人馬出現,趙信便令典韋領萬餘兵馬前往迎敵.等典韋引兵趕到時,早已不見敵軍人影,典韋恨恨而返.褚平領人往救餘莫,可惜餘莫早已被呂布擒下,褚平人馬躡着路上的痕跡趕去,卻和呂布錯過.呂布原先追敵時,自然跟着餘莫等人,哪管道路,此時擒得餘莫回來,自然不會順着來路而回.?

褚平等人一路趕去,一路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會見到一具東越兵屍首,越走下去,褚平越是心驚肉跳,生怕餘莫已遭不測.趕到餘莫被擒的地方,褚平見了地上兵器,認出是餘莫兵器,感覺整個天都踏下來了.餘莫尤不死心,遣人四處探察,期望能找出什麼蛛絲馬跡,可惜找了半天,除了餘莫斷手和他的兵器外什麼也沒找到.?

褚平把心一橫,便要領着衆人去探趙營,身邊衆人皆有懼色,褚平大怒,斬殺一人,衆人不得已,只好隨他去了.路上碰見韓當,韓當苦勸褚平回城再作商議,褚平死活不聽,韓當拿褚平無法,只得隨他去了,悻悻返回會稽.?

雖然大勝了一場,可趙信卻對怎麼處置那些俘虜苦惱不已,由於言語不通,根本沒法安置這些俘虜,全都殺了吧,軍法不容,全都放了,也不合適.等郭嘉、荀攸二人來了,趙信忙問道:"奉孝、公達,這到底是何處兵馬?"?

荀攸道:"主公,觀其人服飾,兵器樣式,言語之音,這些人應該是東越人,只是不知東越兵馬爲何會出現在會稽與我軍爲敵!"?

郭嘉憤然道:"這事擺明了是王朗等人引來東越兵,欲拒我軍,這些人當真天良喪盡,竟然引異族之兵入境!"?

聽郭嘉、荀攸二人這麼一說,趙信便明白了,下令找幾個精通東越語的人來.沒多久,人報呂布擒得東越主將而回.趙信大喜,重賞呂布,令軍醫好生醫治餘莫.?

褚平領着人馬來到趙營外,見趙軍戒備森嚴,不知該如何下手,褚平便想光明正大的前去問個明白,身邊衆人嚇得魂飛魄散,死命攔住,拖着褚平回會稽去了.?

找來精通東越語的人,趙信便令他們幫着安置東越俘虜.?

兵馬整頓完畢,趙信便率大軍三面圍住會稽.?

孫策領兵趕回城中,備言餘莫兵敗一事,衆人聞訊,面如土色.眼下只有坐困孤城,任人魚肉了.王朗便生降意,奈何嚴白虎、孫策等人堅決反對,王朗無法.此時會稽兵權大部盡在孫策等人手中,只周昕部下的數千兵馬王朗還能指揮得動,眼下若是跟孫策等人鬧翻,恐怕立馬便有喪身隕命之禍,王朗只得忍氣吞聲.?

褚平趕回會稽,和王朗等人打了一聲招呼,便領人回東越去取援兵.孫策等人只好把希望寄託在褚平身上.?

趙軍三面圍攻,被孫策、周瑜等人領兵死命守住,會稽急切間不可下.?

第44章 追殺孫策第63章 見義勇爲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63章 見義勇爲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45章 兵發九江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54章 子龍之威第41章 驚險異常第48章 如何自處第53章 神箭揚威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1章 救援徐州第80章 初戰袁紹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4章 論交荀攸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5章 欲取何人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73章 傷折二股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27章 袁術奔逃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83章 削平吳郡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96章 南陽鏖兵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章 初進洛陽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48章 如何自處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
第44章 追殺孫策第63章 見義勇爲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63章 見義勇爲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45章 兵發九江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54章 子龍之威第41章 驚險異常第48章 如何自處第53章 神箭揚威第55章 糜府之戰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0章 雙姝之屬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1章 救援徐州第80章 初戰袁紹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4章 論交荀攸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第15章 欲取何人第26章 貂禪到來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73章 傷折二股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27章 袁術奔逃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83章 削平吳郡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96章 南陽鏖兵第49章 周瑜相投第3章 初進洛陽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5章 直指臨淄(下)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46章 堅守不出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48章 如何自處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120章 蜀中有事(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