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

“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伯助予!”————————【詩經·小雅·正月】

“臣人微權輕,不足爲重,說不出什麼有用的話來。”裴潛把書簡捲起,向前邁了一步,雙手將書放回到案上,嬉笑着對皇帝言道:“一切但憑陛下決斷就是。”

“少來。”皇帝笑罵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裴潛不拘細行,無論說話還是行事,跟尋常那些總是有意無意端着架子、擺世家風度的人比起來,可以說是天然去雕飾、世家子中少有的一朵奇葩,而且跟同樣性格古怪的法正、王輔等人臭味相投,在秘書監裡與楊修、桓範等傳統、矜貴的世家子格格不入。

皇帝雖然性喜安靜,但跟喜歡拿捏姿態的楊修等人比起來,他還是與裴潛更合得來一些。不然的話,自己身邊盡是些風度翩翩、放不下姿態的君子,皇帝遲早會悶壞的。

裴潛知道皇帝喜歡他這樣的性情,私底下也不怎麼拘束,反倒笑得更歡了:“使陛下難相與,這是臣的錯處,還請陛下恕罪。”

皇帝輕哼了一聲,緩步走到窗邊,窗外正是一片陰涼遍地:“你是怎麼想的?”

“這得看陛下想要什麼了。”裴潛直截了當的說道,難得正了神色,儼然切換成了一個大人模樣。

“千金易得。”皇帝用眼神示意了桌案上的書簡:“一書難求。”

“是了。”裴潛立即接話道:“家翁得知陛下詔使崔公搜求天下圖籍經書,編撰《皇覽》,認爲這是堪比東觀校書、以宣文教的大事,故而也想出一份力。”

裴氏與衛氏在河東世代交好,如今衛覬陷入困境,裴茂說什麼也得盡力撈一把,這是出於道義的事。何況衛覬及時自首、檢舉有功,於情於理都不應受到範先他們一樣身死族滅的待遇,何況此時外敵當前,這也是裴茂敢於下水撈人的底氣。

當然,這一切說到底還得看皇帝對衛氏是什麼態度,如果態度決絕,那裴茂等人也犯不上把自己搭進去。所以在裴茂以及一干人上疏請赦衛覬、正式出手之前,便由人微言輕的秘書郎王粲先投石問路。這樣做一來裴氏等人也好有個迴旋的餘地,不至於沾惹是非;二來也是看在王粲與皇帝關係還算親近,皇帝犯不着因此事而影響秘書監衆人的和氣。

對於底下這幫子士族小心翼翼的試探之舉,皇帝心裡既得意又覺得好笑。其實衛覬在他心裡並不是罪無可赦的人,之所以還關在廷尉獄,無非是做個樣子,想看看別人願意開出多大的價碼贖他。

田宅、資財,這些東西在河東遍地都是,那些曾經全屬於豪強之家的財富,很快就會通過楊沛對這些人的正式判刑,而統統收入皇帝手中。真正能打動皇帝的,如今也只有書了,只是皇帝也沒想過,這份代價裴氏竟也願意承受?

“哦?”皇帝有些驚訝了,他意味深長的說道:“裴公想怎麼出力?”

“家翁說,編撰《皇覽》,這是文教的盛事,不可敝帚自珍,要號召各家獻書以充實秘府。尤其是衛君,家翁念在往日情誼,去廷尉獄探視,據衛君所言,彼願上呈家中所藏,以成陛下修書大業。”裴潛淡淡說道:“臣家中也有一二卷前人遺書,願將其抄錄之後,獻於陛下。”

“你河東裴氏,就只有兩卷書?”皇帝不信。

裴潛這時不再維持一副正經的樣子,反而有些賴皮的說道:“臣豈敢欺瞞陛下?說句實話,臣家裡有的書,石渠閣裡都有;沒有的書,石渠閣裡也有,有些篇幅甚至還不如陛下宮中的藏書保存完整。這樣的書即便獻上來,也只是顯得多,對陛下來說,又有何益?”

“好,你說兩卷就兩卷。”皇帝知道要他們把書全給吐出來是不可能的,除非像他現在這樣拿刀架在衛氏的脖子上,只不過這種事代價太大,不可能每次都讓他得手。他無奈的說道:“反正我也不會去你聞喜老家一卷卷的查。”

“若陛下要駕臨寒舍,臣願做箕帚之使。”裴潛一本正經的說道。

“說的是什麼話?”皇帝被他說的話給逗樂了,他指着裴潛假意罵道:“我還想着讓你多跟王輔親近,好教他上進些,沒料到你卻越來越像他一樣放肆了。”

裴潛立即低下了頭,垂首做出一副聆聽聖訓的模樣。

皇帝不輕不重的斥責完,又笑了會,這才收斂笑容,緩緩說道:“也難爲蔡公煞費苦心。”

裴潛一愣,忍不住擡頭看去,看見皇帝隻身站在窗邊,窗外是一片逐漸暗沉的天空,皇帝身上穿着的那件玄色燕服也似乎融進了如濃墨化開的夜色裡。

想搭救衛氏的不僅是裴茂,還有蔡邕。

王粲與蔡邕交情深厚,兩人更有一段救命之情,而蔡邕的女兒蔡昭姬嫁給了衛覬衛伯覦的弟弟衛仲道。雖然衛仲道早死,但兩家恩義仍在,蔡邕這回無論是出於以往兩家的交情,還是看在女兒夫家的關係上,都要伸出援手,因爲救人也是救己。

衛氏若是顛覆,蔡邕就可能會受到牽連,而蔡邕背後又站着馬日磾。此外,董承曾經也刻意拉攏過以衛覬等一干河東世族……

可以說只要皇帝有意,衛氏能成爲所有人的把柄,朝堂之上誰都有與袁紹勾結的嫌疑。

爲了避免這個事件的影響擴大化、避免皇帝在平定戰亂之後接機拿人開刀,救出衛氏,撇清嫌疑,是蔡邕以及他身後一干人急切要做的事。

皇帝這些天刻意做出的舉動就是效仿光武皇帝,命手下將校每到一處必搜求典籍、查集圖冊,而很快,長安留守衆人的表態通過奏疏的形式從長安送來了。

蔡邕與馬日磾等人各上了兩類奏疏,蔡邕等人的奏疏隻字不提衛氏,而是對皇帝搜求典籍、尊重文教的行爲表示贊同,願意獻上各家珍藏,以促成《皇覽》的編撰——至於是不是獻上了全部,那就見仁見智了。

而馬日磾、董承等三公的奏疏卻是參劾範先等人,意見一致的支持皇帝動用重典、絕不姑息的行爲。這等若是在保全衛氏的前提下,支持皇帝用酷烈的方式對河東那些中小豪強進行大規模清洗了。

兩方人一唱一和,皇帝也一一作出了表態,以示有來有往:先是命新任秘書令荀悅收下各家獻上的書籍,並詔侍中崔烈與秘書令荀悅、蘭臺令史蔡邕等人蔘與修撰《漢記》、《皇覽》。

這是第一次小規模的獻書運動,雖然其質量和數量並沒有滿足皇帝的要求,但皇帝相信此例一開,以後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大規模的獻書、搜書運動。

就在蓋順等人徹底克平各地亂兵遊匪、王邑帶人清查抄沒各家財貨田宅之後不久,負責審訊的河東督郵、守廷尉正楊沛與黃門侍郎毌丘興聯名上疏給範先、程銀等主從各家正式判下罪行。這些人無不是被罰沒家資、或死或流,但在這之中,衛覬、衛固因爲及時自首告白,未曾真正參與叛亂,故而寬大處置,只將衛覬、衛固廢爲庶人。

大致解決了河東一團亂麻、穩定局勢之後,皇帝便開始考慮起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匈奴與袁紹之間的主次關係。

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
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