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

“要當知道無絕續,人具隻眼雲耳。”————————【德業儒臣前論】

建安元年六月初一。

長安城郊,覆盎門南。

這天依然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六月初夏的天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炎熱。天地就像一個蒸籠,每個人都汗流浹背,額頭才拭去的汗水沒過多久又開始匯聚起來,這種天氣下,連說句話都彷彿能要人半條命,何況是夏蟬似乎不受炎熱天氣的影響,依舊在樹上噪聲不斷,更是令人心煩。

旱情的蔓延,絲毫沒有因爲靈臺是溝通天地之所而有任何避讓。在頂層正中最大的一處屋子裡,一個身體單薄的少年正跪趴在地上,以一種極不雅觀的姿勢擡頭窺視着一臺碩大銅器的底部。

這尊儀器紋飾精美、滿身劃痕的銅器,像是一尊剛出土的藝術品靜靜地立在正中。

儘管看了無數次,少年仍毫不吝嗇對地動儀的讚美,他臉上流淌着汗水,也顧不得去擦,任由汗水從臉頰劃過,將地上的灰塵沾到臉上,顯得狼狽又邋遢。

“德衡。”一個年紀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走了過來,手上提着一隻食盒。他看了幾乎是五體投地、將頭伸進銅器底部的少年一眼,說道:“你怎麼又趴地上去了?”

馬鈞聽到身旁有人,兩手往地上一撐,身體立時便倒退着爬了出來。他灰撲撲的站了起來,來不及擦手,笑着對眼前這人打了個招呼:“子堅,今日又麻煩你了。”

那名喚作‘子堅’的年輕人名叫張固,南陽西鄂人,是原河間相張衡的孫子。自從皇帝創建格物院以來,便四處使人尋求心思巧妙的人才、匠人,又下詔書搜尋遠在南陽的張衡後人,好在張衡去世不過五十餘年,子孫尚存。歷經一番波折,終於在西鄂鄉下找到了窮困潦倒、不得不親耕畎畝的張固。

“朝廷徵召我來是爲了修復地動儀,可惜我未承家學,不僅什麼忙也幫不上,還白領一份太學與格物院的祿米。若是連送食都算麻煩,那我還是回去種田好了。”張固皮膚黝黑,有一種鄉下農夫特有的樸實無華,他將食盒放到臺階上,兩人背對着地動儀坐下,並給馬鈞遞過去一張手絹。

他說的倒也是實情,張衡宦海浮沉一生,起起伏伏,一身所長不被上位者看重。他的子孫因此也沒有用心研究張衡在技術、科學上的成就,反倒一心鑽研經學,只可惜得罪了宦官,黨錮之禍的時候被人牽連,直到孝靈皇帝解除黨錮,南陽張氏這才緩過一口氣。

但黨錮解除沒有多久,隨着孝靈皇帝駕崩、董卓入朝擅權、關東方伯起兵勤王等等,尤其是後將軍袁術與長沙太守孫堅屯兵南陽,以南陽爲大本營,不修法度,四處鈔掠以充軍資。南陽許多豪強大戶都慘遭毒手,尚未恢復元氣的張氏也因此家破人亡,不僅人財兩空,就連家中視若珍寶的經書典籍也付之一炬。

如果不是皇帝經人提醒纔想起來張衡生活的時間離現在不遠,並下詔徵求後人,窮困潦倒的張固恐怕還在躬耕隴畝,或者是早早南下襄陽投奔世交了。

只不過可惜的是這麼一來,張固根本沒有學到張衡流傳下來的半點技藝,好在他還年輕、又有一定的天賦,在格物院這個合適的環境裡學着,終有一日會大放光彩。

“韓公那麼喜歡你,你捨不得。”馬鈞如今經過練習,除了要發表長篇大論、或者嚴肅場合以外,很少會有口吃的毛病了。他打開食盒,從裡面拿出碗筷大口吃着飯菜,他不屬於靈臺的屬吏,至今也沒有一個正經的官身,充其量只是跟張固一樣是太學經營科的學生,在學業之餘偶爾來一趟靈臺研究地動儀。

由於他是奉了皇帝的命令修復地動儀,起初靈臺上至靈臺令劉琬,下至普通小吏都對他十分親近,就連秘書郎王輔也時不時的過來看望。等到馬鈞這半年來一事無成,皇帝也再沒提過這件事,衆人的態度這才漸漸冷了下來。對於人情冷暖,馬鈞見慣了也就不以爲然了,反倒是新交的好友張固卻是一副憤憤不平,時常在給馬鈞加餐的時候抱怨幾句:

“他們不關心你也就罷了,王輔也不來?這小子不把你當友人看待的麼?”

馬鈞搖了搖頭,先是嚥下一口飯,輕聲說道:“秘書監的日子可不清閒,整日裡都要待在國家身邊,退值回家了也要招待賓客,哪有閒暇出城見我?”

“可你又不是常在靈臺,你平日裡可都是在太學呢。”張固一臉不信的說道:“王輔的啓蒙恩師正是太學的明經博士,你敢說他從未踏入太學一步?”

馬鈞兩眼放空的看着前方,默默的喝了一口飯碗底部的湯汁。

張固被對方這副置若罔聞的樣子氣到了,忍不住說道:“咱們經營科的先輩遊君,你記得麼?他說他前不久還曾在城外遇見過王輔,說是王輔帶着一幫人巡視學田、水利,姿態極高……”

“這不正說他事務繁忙,抽不出空暇麼?”馬鈞立時說了一句。

www▲ ttκǎ n▲ ℃ O

“你……”張固被馬鈞噎了個夠嗆,見馬鈞這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他只好悶悶的說道:“話我可都說了,王輔輕浮放肆的性子那可是出了名的,以後縱然會對你的仕途有所助益,那也是各得其利……你自己多留些心吧。”

在技藝、數算等方面有許多話說的兩個人,一旦談到王輔就會把氣氛弄僵,張固好歹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對這些門道看得清楚,只可惜馬鈞性子老實耿直,總是轉不過彎來。

兩人冷了半天沒說話,馬鈞剛把吃完的碗筷往食盒裡一放,正要再次道謝,忽然背後傳來一聲清響,像是鼓槌敲擊鐘鼓、又像是巨石跌落深潭:

‘鐺——’

馬鈞與張固被嚇得渾身一抖,尚未反應過來,半個拳頭大的銅丸便從兩人之間的一張龍嘴裡吐了出來。那新鑄好的銅丸還渾身散發着圓潤的光澤,不知是擺放失誤還是計算有誤,銅丸沒有按原有軌跡落入蟾蜍嘴中,反而是正好砸到馬鈞剛整理好的食盒裡去了。

木製的漆食盒登時被銅丸砸的稀爛,馬鈞與張固兩人像是被銅丸砸到了一樣蹬腿往地上一撲,一人看着那尊猶在顫抖着發出餘音的地動儀,另一人則是看着那隻圓溜溜的銅丸慢慢的滾動。

“你、你、你修好了?”張固被嚇得話都說不全了,結結巴巴的質問道。

一邊的馬鈞也沒好到哪去,他像是被嚇傻了一樣,不確信的說道:“我、我什麼都沒有動啊,我就只是將它裡面那根的立柱擺正了……”

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
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