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你有這份心,自己在府中蓄養門客不就好了麼?若真弄出什麼新奇玩意了,你再呈上不遲。”皇帝似笑非笑的說道:“而且,你這想法有跟舅父說麼?”

王輔臉色頓時變得尷尬起來,低下頭說道:“未曾。”

皇帝呵呵一笑,挪身站起,閒適的踱着步,王輔不敢繼續坐着,跟着站了起來。

只聽皇帝說道:“這就是你做事稍欠考慮、毫不周詳的表現,你自己在家閉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何必搞那麼大?你自己回去以後好生想想吧,以後要做什麼事,要先問你阿翁的意見。”

見皇帝拒絕了開鴻都門學與太學對立的提請,王輔不免有些失望,但也並沒有因此灰心。至少皇帝同意了他可以私自蓄養相關的匠人在府裡,還暗示他可以鑽研些新奇玩意進獻,有了這句話,他至少能確認皇帝對‘小道’還是很上心的。

而且有了皇帝的背書,他回去後也不擔心父親王斌會如何責備他。

“還有,你也別整日袖手無事,秘書監衆人都在忙於整理圖籍,你身爲秘書郎,也得多幹些本職正事。”皇帝突然嚴肅着說:“別儘想着遊獵娛樂,多跟法正、裴潛他們學學!”

“唯、唯!”王輔忙不迭的應下,這時肚子卻不由得叫了起來。

皇帝莞爾道:“怎麼?還沒到時候你就餓了?”

王輔赧顏道:“臣今早起晚了,怕誤了入宮的時辰,所以沒來得及……”

皇帝沒好氣的擺了擺手,道:“你退下吧,去太官哪,讓他給你弄點吃食。”

太官賜食是對臣子的恩遇,王輔身爲皇帝表兄,時常受到這個待遇,已經見怪不怪了:“臣叩謝陛下恩賞。”

王輔走後,皇帝的臉色驀然沉了下來,開太學只是第一步,之後要建的工科、策試取士等種種有關教育、選官體制的改革纔是重中之重,也是最爲艱難的一步。

皇帝看着窗外如亂珠四濺的雨滴,出了好一陣子神,這才轉過臉對穆順說道:“去傳趙溫過來。”

過了很久,太常趙溫才冒着大雨趕來,他稽首行禮過後,與皇帝打了個照面,發現皇帝正在窗邊藉着天光看書。

趙溫只看了這麼一眼就忙低下頭去:“太常臣溫叩見陛下!”

雨水在外拍拍打打,間或有些雨水飛進殿內,皇帝皺了皺眉,讓穆順將窗合上了。室內頓時暗了下來,全賴透窗而來的鉛色天光,還有幾盞燈火照出的微黃溫暖的光。

不知過了多久,氣氛突然變得有些沉悶,皇帝擱下書,微微嘆息一聲,說道:“趙公喪儀辦的怎麼樣了?”

趙溫眼圈一紅,叩首道:“前些日子已經入葬了,只是亡兄有遺志,希望以後能葬回故土。”

“蜀道艱難,漢中又有張魯阻絕行旅。”皇帝搖了搖頭,無不惋惜的說:“我本想因此動兵南下,惜乎再過兩個月就要入冬,而且涼州、幷州哪裡未有克定,一時難以成行……只好暫時委屈趙公了。”

聽到皇帝爲了讓趙謙葬回故土而有意動兵南下,不論這話有幾分真,光是說出來就足以表示皇帝對趙謙的看重與悼念了。這是莫大的哀榮,趙溫頓時淚如雨下,再次伏地叩首道:“臣代亡兄叩謝陛下厚恩!”

他心懷激盪,一時語無倫次:“‘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這是亡兄生前常說的話。亡兄久在病榻,嚐盡病痛折磨,如今一去,也算是、也算是……”

“病覺死生真大事。”皇帝深呼一口氣,緩緩說道:“你也不要太過感傷,聖人都難逃一死,何況其他?你繼承趙公遺志,當勠力輔佐,朝廷早日打通蜀道,趙公也能早早返鄉。”

“臣謹喏。”趙溫抽噎說。

皇帝假咳一聲,說起了正事:“你這幾日忙於喪儀,我本想給你幾天假,可是太學開辦在即,離不得你這位總持其事的,只好委屈你了。”

“不、不。”趙溫擡袖搵了把淚,說:“陛下已爲亡兄罷朝三日,贈與哀榮,臣感佩至極,只想着今早報效厚恩,豈敢閒居?”

他早知皇帝爲何傳喚他來,是故有所準備,從袖中抽出一份簡牘,雙手將其奉在頭頂:“此乃太學五科,各自錄入的人數。由於陛下已有明詔,命三輔、河東、弘農等司隸七郡各薦舉年輕才俊十人入學,故而太學應行自募九百餘人。”

“各郡薦舉的士子都來了麼?”皇帝沒有讓穆順去接,徑直問道。

趙溫保持着雙手奉簡的動作,說:“除了河南路程稍遠以外,其餘各郡的大致都來了。”

“五科各錄學子幾何?”

趙溫遲疑了一下,答道:“明經科此次有五百人,治劇科有兩百人、明法科有百餘人,經濟、經營等科共錄數十餘人。”

殿內一時沉默了,趙溫心情經過一番大起大落,此時也鎮靜下來。他知道皇帝絕不會滿意這個結果,但倘若皇帝有意要改變這種情況,那麼趙溫將會視激進程度給予一定的支持。

“這麼多人全讓明經科教去了,那我留經濟、經營等科的博士、教習做什麼?”皇帝把手一招,讓穆順從快舉僵了的趙溫手中取來簡牘,展開看了看:“明經科三個博士、六個教習,忙得過來麼?”

“陛下,這些學子無不是自願投錄,他們心向經義、又仰慕韓公等人聲名……”

“這可不能由着他們。”皇帝把簡牘往桌案上一拍,冷然道。

“唯。”趙溫立馬收住了口,謹慎的說道:“敢問陛下的意思是?”

“調劑。”看到趙溫疑惑的神色,皇帝解釋道:“太學五科,每科定額兩百人,明經科多出來的這三百人一概調到別的科去,這就是調劑。”

趙溫訝然,下意識的反駁道:“陛下,彼等學子無不是爲了研習經義而報讀明經,若是一概調往他處,豈如人願?而且該調誰、不該調誰,總得有個定規纔是,不然恐會有人私下妄議。”

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
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