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

“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抱朴子·交際】

“你怎麼就認定那是個玩笑?”王輔一個人坐在窗邊的席上,身前的桌案上有幾張攤開的白紙,上面盡是畫着司馬懿看不懂的物件。王輔伸手將那些圖紙收了起來,又隨便糊弄了一段歪理:“除掖庭以外,無論在宮裡的哪個地方,都能候駕,在溫室殿候也是候,也這裡候也是候。”

司馬懿笑了,好不給面子的反駁道:“這可不一樣。”

說完,司馬懿便面無表情的盯看着王輔許久。

王輔神色變了變,他剛與其兄王端在家中吵過一架,心情並不是很好,所以纔在一開始耍弄了司馬懿與韋誕兩人,純粹只是遷怒泄憤。如今被司馬懿找上門來了,好像還有興師問罪的意思?

“你叫……司馬懿?”

司馬懿善於察言觀色,這點眼色到是瞧得見的,見王輔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他卻一絲該有的反應都沒有:“正是河內司馬懿。”

在司馬懿沉靜、自信的目光下,向來是坐沒坐相的王輔居然有些不習慣。他抿了抿嘴,忍不住正身端坐,試圖鼓起一點氣勢:“你以爲我這個玩笑冒犯了你,是故特來尋我問罪?”

“豈敢。”

“那就是想到陛下面前告我的罪咯?”

“更不是了。”司馬懿的笑容帶着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他說道:“在下只是想來看看,傳聞中的秘書王郎是如何的才行高遠,不可羈繫。”

“那你現在見到了?”王輔揚了揚眉,兩手一攤。

司馬懿如實說道:“果不其然。”

“此間有如此多的俊傑,你不去結交他們,就爲了這事來尋我?”王輔笑了,擺手示意司馬懿坐下,釋放了一個友善的信號。

司馬懿款款落座,他聞言往旁邊看去,深沉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立着的書架,投在楊修、法正等人的身上。通過王輔剛纔的言行,司馬懿知道對方的本性其實並不像他表現的那樣輕浮狷狂,那種種乖戾的行爲都只是個假象。沒有誰能比司馬懿還要了解一個有野心的人會有怎樣的表現,要麼是在謀事之時、成事之前步步小心,要麼是在自始至終表現的異於常人、不流於世俗。

“天下間多得是俊傑才士,而像王郎這樣的豪蕩之人,卻是少有。”士人是最好結交的,要麼用才華、要麼用家世,而對於王輔這類人,需要的卻是一個合適的契機,以及投其所好。司馬懿不擔心以自己的才智親近不了楊修這些人,眼下只擔心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去接近王輔。

這段時日觀察了這麼久,司馬懿大致摸清了朝廷局勢,馬日磾垂垂老矣、楊氏魄力不足,而董承別看他氣勢正盛,其實滅亡只在旦夕之間。所以一直低調,看似權勢不大的王氏就成了司馬懿眼中值得親附的對象。

當然,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一件事,就憑皇帝與王斌之間的恩情。哪怕因爲董承的緣故,王斌這輩子可能止步於三公之外,但其身後的兩個兒子定然不會差到哪去,將來一飛沖天,指日可待。

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去接近王氏兄弟?可兄弟二人中,王端早已看清了身邊這些人的意圖,刻意保持疏遠;而王輔性格乖戾,更是無人敢去接近。一來二去,王氏便成了貴而不顯、強而不盛。

王輔沒有說話,他見過太多有意奉承、阿附的人了,可就是沒有像司馬懿這樣行事特異的。

他頭一次用審視的眼光盯着司馬懿好一會,司馬懿也坦然的看着他,然後還是王輔移開了目光,忽然說道:“你跟執金吾的性格一樣,不,你們倆不一樣。”他復又搖頭說道:“你一來就敢見我,與我說話,你是個膽大的人。”

“其實在下的膽子很小。”司馬懿神情未變,語氣卻稍見緩和:“以後可禁不起這樣的玩笑。”

王輔突然‘哈哈’笑了,那笑聲既高昂又放肆,像是隱居的高士坐而長嘯,看上去真有那麼點氣勢。只是他這笑聲只顧着自己,絲毫沒有爲司馬懿掩飾他跑來接近自己的意思,顯然是要趁此看看對方的反應,而這卻讓他失望了,司馬懿依舊神色自若,反而跟着輕聲笑了起來。

就在一干人納悶的時候,皇帝適時地駕到了。

衆人各自結束了手頭上的事,趕出來接駕,就連王輔與司馬懿也都並肩走出,在皇帝的車駕正式來臨之前,便在石渠閣門前預備恭候。

司馬懿自打上回燕禮之後,就再也沒機會見到皇帝,此次有了一個近距離面聖的機會,他心裡懷揣着好奇與激動,跟在人們後面,試圖找個機會瞧一眼皇帝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十二三歲的年紀,就能運籌智謀、獨攬大權,將關中朝廷打造出現下這一番中興的氣象,這麼一個明君,司馬懿心裡說不敬服是不可能的。

鑾駕緩緩行至,只見玉輅上走出一人,生得日角珠庭,龍章鳳姿,威儀出衆。他身姿挺拔,昂然卓立,穿着一身青色的燕居常服,司馬懿趁着稽首叩拜的時候看了一眼,腦海裡竟浮現出一棵高聳入雲、堅韌挺拔的青松。

待皇帝入閣坐下後,秘書丞朱皓先呈遞了整理好的目錄。然後說道:“稟奏陛下,臣等謹遵詔命,已先後整理、校正經書圖籍約四萬七千餘卷。按陛下所定‘經史子集’四類分開存放,各書目錄皆已編造成冊,提要在此,請陛下過目。”

皇帝接過那份提要看了看,點頭問道:“除開史、兵、圖讖、星曆等書以外,有多少書能抄錄入太學?”

朱皓說道:“原定在太學建設延閣,藏‘經子集’三類約二萬餘卷,只是書實在繁多,一時抄錄不及,恐怕會耽誤些時日。”

“穆順。”皇帝把那份提要捲起來握在手上,問道:“去年吩咐你派人教導匠人識字,如今都學得如何了?”

想發展活字印刷術,就必須擁有一批識字的高素質工匠,這是眼下發展文化,推廣教育的一個桎梏。識字的工匠少之又少,當年天下尚未大亂,朝廷在雒陽的時候還有很大一批識字的匠人,得以完成熹平石經這個工程。

可如今偏安長安,聚集在雒陽的優秀工匠早就流雲星散,皇帝雖然命將作監盡力蒐集,但短期內要想將這萬卷書的內容刻成活字,組織印刷發行,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零七章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
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零七章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