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總攻命令

時間進入八月,長江流域的雨季也終於是在連續了一個多月後慢慢結束,儘管此時部分地區還有綿綿細雨,但是在大範圍來說已經不影響大軍作戰。因爲大戰一起,那就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而是會連續持續多月的大規模戰事,這八月初還會持續的小規模地區雨水已經不會造成雙方決戰的主要障礙了。

八月一號,剛從上海返回南京召開了擴大會議,這一次的會議不但有軍隊方面的高級將領參加,還有部分文官高級官員。

巨大的長方桌上,陳敬雲身穿一身棕綠色上將禮服坐在主位,而桌上的兩側則是分別坐着大批軍政要員們,其中還有唐繼堯和陸榮廷的特使。

右手側的是以袁方爲首的軍方將領,包括參謀部總長袁方中將,後勤部總長孫廣亮中將,裝備部總長歐陽天中將,作戰司司長陳儀少將,戰略司司長陳衛華少將。另外還有第一軍軍長沈綱中將、第二軍軍長馬成中將,第三軍軍長李繼民中將。這三部總長和參謀部最重要的兩個司的司長都來了,而國民軍的四大軍長中,來了三個,只有遠在南昌的林成坤因爲距離關係而無法到達。除了這批陸軍將領外,海軍的海軍部總長薩鎮冰中將也在,空軍部總長伍世鍾少將也在。

可謂這一羣將領中包含了國民軍所有高級實權將領,乃是國民軍的核心高層了。其他的甚至連師長都沒有資格參加這一場戰略會議,可見規格之高。

軍方的規格高,文官那邊也不差,政務院中由於沒有設立政務院院長之類的職務,而是以各部總長直接向陳敬雲負責,所以這出席的就是民政部總長鄭祖蔭,次長岑春煊,財政部總長安華林等幾個重要角色。

“各位都知道,我軍爲了這一次的大戰前後已經準備了大半年之久,去年蘇南戰事一結束就進行了相關的作戰物資準備,三個月前就已經進行兵力的部署調動,可以說我們在過去的一年裡都是在爲了這場大戰而準備着。而現在,各項準備已經完成了準備,箭已在弦上,是是了發出去的時候了。”陳敬雲首先說了這場開場白後,隨後停頓了後繼續道:“此戰對於我們有多麼重要就不要我繼續說什麼,你們心裡都是有數的,贏了我們就能夠主管中央,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

“所以這一戰裡,我要大家務必用盡全力,不得有任何的鬆懈!”陳敬雲說罷後眼光環視在場諸人,和他想象的一樣,在場衆人中多數是露出興奮神色,少數也有着擔憂神色。

如此會議中,自然不是討論詳細軍事計劃的時候,此次渡江作戰雖然國民軍的很多高級將領都猜得出來是在皖南地區,畢竟國民軍現在大軍雲集蕪湖,這滿的了北洋軍可滿不了國民軍自家的這些高級將領們。然而詳細的作戰計劃,整體的戰略部署知道的人不多,不過是陳敬雲自己,沈綱,袁方和陳儀這四個人而已。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是絕對無法得知全部計劃的。

這一次的戰前會議,更多的是關注到後續情況,比如後勤供應,政務院負責的一些輿論宣傳,安定民心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陳敬雲要給他們一個信號,大戰就要開始了!

會議當中,民政部也已經拿出了關於此戰的計劃,除了用最大的努力保障大軍後勤,解決好受傷士兵的治療以及安定民心外,民政部也提出了計劃,民政部會派出大量的官員跟隨國民軍身後,安定國民軍所佔據的地方,避免國民軍把精力浪費在維護地方上面。

而財政部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事務就是解決軍費問題,安華林近年來已經越來越有政治家的氣勢了,頓了頓聲後道:“軍費問題大帥完全可以放心,現在我財政部剩餘款項充足,而且最新發行的五千萬光復債券現在的銷售勢頭良好,未來數個月內還能夠收入一筆。不過軍費問題,還需要華夏銀行那邊多多配合!”

安華林所的需要華夏銀行配合陳敬雲自然是明白什麼,現在華夏銀行在國民軍體系當中除了充當商業銀行外,更重要的職能是充當中央銀行發行紙幣。現在南方臨時政府的財政收入幾乎都是寄存在華夏銀行,要用錢的時候就直接去提,乃至國民軍十餘萬軍人的薪資也是通過華夏銀行發放。

而華夏銀行發出去的自然是華元這種紙幣了,而通過紙幣的發行,實際上華夏銀行能夠籌集的資金是要遠遠高於他所儲備的本金的。

而安華林所說的配合,不外乎就是讓華夏銀行在國民軍財政緊張的時候,適當的放寬紙幣發行比例,用來充當軍費,尤其是軍人的薪資。

雖然這種舉動會造成華元的貶值,甚至會因爲通貨膨脹而影響到民衆的生活,但是如果真的到了財政部拿不出錢的時候,直接印大量紙幣當軍費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畢竟到時候如果敗了,這些紙幣會不會成爲廢紙也輪不到他們來擔心,如果贏了,這紙幣的價值有政府擔保是有保障的。

而華夏銀行雖然充當了中央銀行的職能,但實際上就是個私營銀行,陳敬雲自己還在裡頭佔據了大量的股份,財政部要華夏銀行配合擴大紙幣的發行量,沒有陳敬雲點頭是不可能的。

“放心,華夏銀行那邊我對吩咐的,財政部儘管把相應的計劃拿出來。不過也要注意分寸,前期適當的擴大比例就行,不到緊急時刻決不能讓華元貶值的!”陳敬雲可是很明白華夏銀行爲了建立起華元的流通和信用是花費了多大的功夫,華夏銀行依靠着陳敬雲的鼎力支持,到現在也不過是讓華元在福建和浙江以及上海部分流通而已,而且很多民衆根本就不認這紙幣,非要用真金白銀才放心。儘管如此,其中花費的努力也不是外人所能夠了解的了,而這信用建立起來難,但是要毀掉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而已。

而華元的信用已經不僅僅是影響到華夏銀行自身,而起還影響到已經用華元進行政府結算的南方臨時政府。

南方臨時政府中,已經把商稅等部分稅收設定爲只收華元紙幣、另外公務員的薪資、軍人的薪資採用紙幣發放,同時一些內部軍事採購和政府採購也是用華元紙幣支付。這一收一發,就形成了華元紙幣的一個巨大流通循環,儘管這個循環還只限於國民軍體系內部以及附屬體系,但是華元要是過度貶值,這個循環一旦崩潰的話,國民軍不用北洋軍來打也就完蛋了。畢竟當十多萬國民軍士兵們發現拿到手的紙幣一文不值的時候,恐怕第一時間就會造陳敬雲的反。

安華林也是知道輕重的:“這只是財政部的預留計劃,前期不會進行大規模的增發紙幣計劃!”

打仗,第一是要錢,第二是要錢,第三還是要錢!

所以這財政纔是最爲關鍵的,所以這財政軍費等問題不但陳敬雲和安華林在說,也引來鄭祖蔭和袁方等一羣將領偶爾也問幾句,而安華林則是拍着胸口保證:“以財政部現在的錢和未來的預期收入,財政部完全可以支撐起國民軍持續進行長達半年大規模戰事!”

安華林口中的所謂的大規模戰事是以蘇南戰事爲參考,一個月的花費高達上千萬的那種!

安華林如此保證,讓一羣將領們安心了不少,他們可不想前線打的緊張的時候,後方就拿不出錢來補充子彈炮彈等作戰物資,也拿不出錢來發放士兵的軍餉,到時候可就不戰而敗了。

臨近尾聲,陳敬雲道:“大家都回去準備吧!”

會議散了後,陳敬雲又在統帥部內召開了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是剛纔那些高級將領,陳敬雲在會議當中沒有多餘的廢話,重申了渡江作戰的要點後,就是給各部隊分配任務並簽發作戰命令,當夜馬成和李繼民連夜趕赴他們的軍指揮部,李繼民回上海,而馬成則是奔赴蕪湖。

爲了更好的指揮安徽戰事,陳敬雲命令第八師、第五師也劃入第二軍指揮。使得馬成指揮的第二軍擁有第五師、第六師、第八師、第九師以及第五混成旅。四個師加一個混成旅,總兵力超過五萬人。並從參謀部內調遣了多名科班出身的參謀加入第二軍指揮部裡,爲馬成出謀劃策。

等馬成的第二軍渡江之後,第一軍的第一師和第四師將會緊隨其後,作爲第二梯隊擔當第一軍的預備隊。

其餘留在蘇南的第一軍第二師、第七師、第三軍第三師、第十一師以及警衛師將會守備蘇南。如果安徽進展順利的話,第三軍的第三師和第十一師也會擇機從揚州等地區渡江,進攻江北地區並對江北形成包圍圈。

這一番軍事調動中,陳敬雲也是充分體會到了不固定軍級編制的好處,軍指揮部負責一面戰事,而下屬的具體部隊則是臨時調動過去,隨時可以變化。國民軍的軍就是應對戰略方向的,而師則是戰術級別的存在。

八月三號,陳敬雲簽發最新的作戰命令,批准了參謀部已經連續延後三次的總攻時間,下達了總攻命令!

以下字數不收費,簡單羅列南方聯軍和北洋軍的兵力對比和部署:

北洋軍:

第一軍部署在湖北京漢線,段芝貴爲軍長,轄第二師、第六師。另湖北省陸軍三個師歸屬段芝貴指揮。

第二軍部署在蘇南津浦線,馮國璋爲軍長,轄第五師、第七師、第十師、第二混成旅。

安徽地區:曹錕爲安徽護軍使,轄第三師(三旅制)另外安徽陸軍三個師歸其指揮。並有河南第九師第第十七旅駐紮皖北。

湖南地區:揚善德爲湖南護軍使,轄第四師,另外湖南陸軍三個師歸其指揮。

京畿地區:第一師、第十六師、第一混成旅。

山西地區:第六混成旅(另外閻錫山兩師兩旅)

東北地區: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機動部署兵力:第十一師駐紮滁州,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正在從東北調遣南下!第五混成旅駐紮山東濟南,清江浦地區張勳第八師一個旅。

一共有:第一到第十一師、第十六師、第二十師、第二十三師。十四個中央師,另有六個中央混成旅。附屬地方省軍若干,包括湖南和湖北安徽地區的地方部隊,陝西和山西以及東北等地區的地方部隊。

南方聯軍:

國民軍:

第一軍(蘇南):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

第二軍(安徽):第五師、第六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五混成旅

第三軍(蘇南):第三師、第十一師

第四軍(江西湖南):第十師、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第十四混成旅:廣州

桂軍:

第五軍:第十二師、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六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八混成旅

滇軍:

第六軍:第十五師、第十六師、第十七師、第九混成旅

第七軍:第十八師、第十九師、第二十師、第十混成旅、第十一混成旅、第十二混成旅、第十三混成旅

南方聯軍一共有20個師加14個混成旅。

雙方都有地方守備團性質的部隊,戰鬥機極差,忽略不計!

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1055章 分析(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86章 毒氣彈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11章 大戰(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86章 毒氣彈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19章 桃花情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596章 爆發(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75章 演講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
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1055章 分析(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86章 毒氣彈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11章 大戰(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86章 毒氣彈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19章 桃花情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596章 爆發(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75章 演講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