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奉陪到底

邱毅作爲中國軍方派遣而來的軍官代表團的團長,很自然就是擔負起整個北菲律賓國防軍的指揮工作來,現在衆人都是等待着他的回覆,是派出部隊增援巴斯馬特島,還是先集中兵力把薩馬島上。

“現在我們在薩馬島上的攻勢還是比較順利的,我軍的五個師已經將南方軍的兵力驅逐到薩馬島的最南部,只要再加大力量,就能夠徹底奪下薩馬島,然後把戰線推進到南方軍控制的萊特島。而只要拿下了萊特島後,我軍的兵力完全就可以在海空軍的掩護下登陸棉蘭老島,全面打擊南方軍的老巢!”邱毅如此說着。

“至於巴斯馬特島那邊,暫時拖住敵人就可以了,而班乃島那邊也不用急着進攻,穩住陣線即可!”邱毅如此說着:“現在我們的戰略重心還是在薩馬島和萊特島上,其他島嶼的爭奪不用急在一時!”

“所以我的決定將新成軍的第二十五師增援到班乃島,另外休整完畢的第十七師也派往班乃島,接替傷亡比較大的第八師。”邱毅很快就是做出瞭如此決斷。

面對邱毅決定不增援馬斯巴特島的決定,雖然有幾個將領不同意,但是也沒有辦法,這個邱毅雖然只是個代表團的團長,只掛了個陸軍參謀部部長的虛銜,但依靠着背後中國軍方的支持,這個邱毅卻是成爲了北方菲律賓國防軍的實際統帥,菲律賓國防軍的那些土著將領們可不敢質疑邱毅的決斷。

軍事會議結束了後,邱毅和幾個同時代表團的中國軍方將領們走在一起。

“老邱,上次我們不是說向國內請求一部分的輕武器支援嗎,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到!”此時,一個掛着少將銜的中年將領如此問着。

邱毅道:“報告我已經打了上去,上個星期國家軍事委員會那邊也是給了答覆,說是短時間內國內軍事物資比較緊張,讓我們稍等一段時間!”

“哦?有這事,這怎麼可能,想國內的那些輕武器堆積成山,不爆發全面戰爭的話,十幾年也用不完啊,怎麼會短缺!”一個上校有些懷疑。

“你以爲軍方只顧我們嗎?這個菲律賓不過是一個次要的戰場而已,影響不了全局,如果真正和美國爆發大戰,難道你以爲靠這些菲律賓人擋得住,還不是要我們的陸軍出動。現在嘛,就是打打鬧鬧。而且現在局勢那麼緊張,軍方的重心都放在歐洲那頭。爲了讓德國頂住英美蘇的壓力,僅僅是坦克就送過去了八百多輛,飛機超過兩千架,再加上芬蘭那邊和土耳其那邊,這些軍事援助能少的了。”

邱毅說的沒有錯,現在中國的軍事戰略重心已經集中在歐洲,尤其是德國身上,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對德國提供了大量各種各樣的物資援助,從重武器和生活物資應有盡有,儘管這些援助都是要錢的,但是現在德國人一窮二白,只能是依賴貸款,說白了就是打欠條,模式是和英國以及法國購買美國的軍事物資是一樣的。不過這種貸款實際上正式中國所希望甚至是需要的,因爲只有大批大批的貸款放下去,才能夠從經濟源頭上控制住德國。

除了支持德國外,中國在歐洲還在花費大力氣扶持另外幾個盟友,比如芬蘭和土耳其,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在歐洲地區的重要盟友,其中芬蘭的部隊數量雖然不算多,但是土耳其的軍隊卻是不少,去年的時候土耳其的部隊還只停留在一戰水平,爲了提高土耳其軍隊的戰鬥力,給中國駐紮歐洲部隊分擔來自英美蘇的龐大壓力,中國也是花費了不小的力氣武裝土耳其軍隊,這裡頭主要是集中在陸軍上頭,比如賣給他們大量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等輕武器,賣給他們部分老舊的T9\12系列坦克,老式的螺旋槳飛機和小型軍艦之類的也買了一批。

不過在這些軍事援助當中,爲了避免出現歷史上美國人把F14戰鬥機賣給了伊朗,伊朗不久就倒戈的事情,中國一直都是嚴格控制先進武器的流出,比如軍艦上,賣出去的大部分都是魚雷艇、炮艇,幾百上千噸的護衛艦之類的,最好的也不過是兩三千噸的驅逐艦,而且賣出去的這些軍艦上的電子設備也都是老舊貨色,至於幾千噸的巡洋艦之類的,中國除了三十年代後期賣給了泰國海軍兩艘外,就沒有類似的例子了。飛機也同樣如此,現在大規模往外賣的都是螺旋槳飛機,至於噴氣式飛機除了賣給了一部分F10給德國外,就沒有類似的例子了。

中國的大規模軍事援助,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出售二手武器之上,絕不會直接賣最新式的武器的。就連是輕武器也都是如此,現在中國陸軍已經開始逐步換裝1944年式突擊步槍,從去年到現在,短短一年不到,中國依靠龐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已經是生產了高達八十多萬支的1944年式突擊步槍,這些生產出來的1944年式突擊步槍,基本全部都是率先裝備駐外部隊,包括駐紮歐洲的兩個集團軍,駐紮東南亞和日`本的部隊,而按照裝備部的預測,如果局勢惡化,爆發全面戰爭的話,中國完全有能力在一年呢突擊生產至少三百萬支以上的1944年式突擊步槍,完成全軍的換裝,如果保持目前的穩定局勢,那麼這個換裝步驟可以放緩到三年左右。

而隨着1944年式突擊步槍的大量裝備,再加上搭配使用的1943年式通用機槍,這兩款步兵武器就形成了步兵班的基本裝備,使得以往中國軍隊裡大量裝備的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以及1936年式衝鋒槍和1921年式系列輕機槍都大量退出一線部隊。去年爲止,中國陸軍步兵班的武器配屬還是以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和1936年式衝鋒槍以及1921年式C型輕機槍爲主。其中使用年頭最老的自然是1921年式輕機槍,這款輕機槍的服役年限已經是達到了二十幾個年頭,基本伴隨中國陸軍打過所有的對外戰爭,俄國內戰,第一次中日戰爭,中蘇俄三國戰爭,第二次中日戰爭,東南亞戰爭、中蘇奧拉夫衝突、第三次中日戰爭,甚至在現在進行當中的歐洲戰爭也還能看見1921年式輕機槍的身影。服役多年的1921年式輕機槍的改裝潛力幾乎已經被耗盡,直到去年1943年式通用機槍大規模服役後才讓它退出了一線部隊的裝備序列。

伴隨着大量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和1936年式衝鋒槍和1921年式輕機槍的大規模退役,而這一部分的裝備數量可是非常多的,如果全部都用來封存的話哪怕是家大業大的陸軍也頂不住換裝的壓力,所以作爲剩餘物資出售給盟友國家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雖然現在中國和德國已經是逐步全部進入突擊步槍時代,美國和蘇俄以及英國也正在及時跟進,但是對於那些還停留在一戰時代二流國家來說,半自動步槍依舊是屬於寶貝一樣的裝備。

隨着中國陸軍全面換裝1944年式突擊步槍,伊朗、土耳其、泰國這些中國的盟友國家才能夠廉價的換裝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

中國的對外軍事援助向來都不是免費的,只是價格便宜一些,往往採取用貸款給這些國家,讓這些國家用貸款來購買武器,隨後這些國家以各種工業原料、農作物等物資償付。

美國要支撐整個盟軍的作戰物資消耗,中國同樣要支撐整個聯軍的作戰消耗,所以哪怕是家大業大,換裝下來的各種二手武器也多,但是一時間裡也是騰不出來太多給菲律賓這邊。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我已經用私人名義詢問過陳儀元帥,他也是給予了他口頭上的承諾,下個月的話就會支援我們一批步槍和彈藥的,另外還有一批去年繳獲的日`本陸軍的火炮!日`本人的火炮雖然不咋地,但是應該能緩解這邊的壓力的!”

去年日`本徹底投降後,軍隊全部解散,剩下了大量的軍事物資,而這些軍事武器裡,中國軍方當初了海軍接收了不少軍艦外,其他的飛機和陸軍裝備都是中國看不上,這裡頭的大量武器都是被中國直接廉價提供給了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比如泰國和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

現在中國手頭上還剩下一批日`本陸軍的火炮,這支援到菲律賓方面也是能夠緩解不少菲律賓國防軍的壓力。

“如果是這樣就更好了,我們的問題就是重武器太少了,唉,指揮這些菲律賓土著軍隊打仗實在是太窩囊了,如果是換成我們自己的部隊來,那裡用耗大半年之久,不用半個月就能夠拿下菲律賓了!”邱毅身邊的一人滿臉的不滿,顯然對菲律賓的那些土著士兵非常不滿。

“你以爲我們直接出兵的話,美國人會坐視不管,到時候就不是菲律賓內戰了,而是我們和美國人直接開仗了。美國人雖然廢,但也不是你說半個月就能夠擊敗的!”邱毅不以爲意道:“國家戰略這種事情也不是你我可以說的,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幫菲律賓人打贏這場內戰,徹底控制菲律賓全境,以保障我國整個太平洋防線的安全!”

中國大力支持菲律賓打內戰,理由自然就是爲了控制整個菲律賓,從而打消美國在菲律賓獲得海空軍基地的打算,只要美國人失去了菲律賓這個前進基地,那麼中國東部沿海的安全性就能夠大大提高。

菲律賓這邊的內戰還繼續打着,而在歐洲那邊卻是現實出來了一種詭異的平靜,英美蘇中德五國在歐洲大軍運氣,加上其他國家的部隊,整個歐洲上的總兵力絕對超過一千五百萬,而如此龐大規模的各國軍隊卻是平靜了下來,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事,就連之前一直都有的小規模戰鬥也都是停止了下來。

1945年10月,陳敬雲再一次向杜魯門、丘吉爾和斯大林發出電報,表示願意作爲調停人,調停德國和英美蘇三國的戰爭。

次日,爲了迴應德國聯邦共和國也是宣佈,德國將會承諾放棄一切自1936年以後所獲得的所有領土的主權,允許德國控制下的諸多佔領區獨立或者歸還前屬國。

表面上看,這是中德兩國在服軟,但是實際上這種行爲在英美蘇三國,尤其是在美國看來,這已經是中國在對美國施加龐大的壓力,試圖在美國的核彈研發出來之前徹底解決德國問題。

“這個陳敬雲,難不成真以爲我們是可以隨意打壓的嗎,他們想要歐洲市場,想要德國這個盟友,哼,哪有那麼好的事!”杜魯門對陳敬雲的調停絲毫不以爲意。

現在就和德國談判,這不是德國服軟,而是美國服軟,而這種服軟已經不是說丟面子那麼簡單,丟掉的將會是未來的歐洲市場和日後的全球戰略優勢!

在軍情會議上,杜魯門道:“美利堅絕對不會對任何人低頭!不管是戰爭還是和平,我們都會奉陪到底!”

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1章 午夜暗香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261章 煙華夜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19章 南北,戰!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598章 鎮壓(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51章 胡陳之爭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
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1章 午夜暗香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261章 煙華夜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19章 南北,戰!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598章 鎮壓(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51章 胡陳之爭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