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泰州大捷

江北解家莊內,北洋軍第二軍的指揮部設立在一棟不起眼的宅院之內,之所以沒有選擇富麗堂皇的大宅院,一方面是因爲這解家莊裡就沒什麼富豪之家的大宅院,再者國民軍的空軍猖狂,時不時的就會找一些明顯的北洋軍目標進行轟炸,之前第五師的師指揮部就受到過國民軍空軍的轟炸,雖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也死傷了好幾人。所以馮國璋的軍指揮部也就選擇了較爲隱秘的地方。

此時已經是上午時分,窗外的陽光透過了窗戶照射進來,讓裡面的會議室充滿了陽光,而不會和下午和傍晚時分一樣顯得昏暗,會議室中有着馮國璋以及一大羣的北洋將領,而他們此時都是聽着一個少校正在回報着前線軍情。

“根據前線第七師回報,加上我軍從其他方面探知的消息,已經可以判定昨日從靖江渡江的乃是敵軍第三師徐離善部!”

國字臉少校繼續說着:“該部從數天前就已經進駐江陰地區,並做着渡江的準備,我軍爲了避免在灘頭和敵軍交戰而遭到敵艦炮的轟炸而選擇放棄了灘頭阻擊。第七師已經在揚州到泰州一線做好了迎頭阻擊的準備,並與今日凌晨時分和敵軍前鋒部隊交火,我軍第七師英勇奮戰給予敵軍重大殺傷,據不完全統計殺傷敵軍五百餘衆!”

少校說道這裡後停下,而一邊的馮國璋開口了:“南邊的國民軍終於是等不住要動手了,他們在安徽久攻不下,現在是終於忍不住在蘇南動手了,現在我們就是要給他們一個狠狠的回擊!”

“不但第七師要做好泰州到揚州一線的防禦,第五師也要加強防備,防備敵軍從其他地方發起渡江,也要防備敵軍從安徽方向突進!”馮國璋繼續說着:“另外給第八師張勳去電,把這邊的情況給他通報一下,再讓他做好準備,防備敵軍繞過我軍突襲淮安和鹽城。”

此時,靳雲鵬道:“你看是不是讓唐兄的第十師和於兄的第二混成旅抽一部分回來。”

馮國璋卻道:“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的正面有着敵軍至少兩個師的部隊,正面壓力很大不能輕易抽調。不過嘛,滁州持續空虛也不是辦法,得再給老頭子發個電報告急,讓第十一師早日南下,要不來讓二十師和二十三師來也成啊!”

馮國璋話雖然如此說,但是下面的那些第二軍的軍官們聽到這話卻是面露憂慮之色,馮國璋向後方求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幾個月前就希望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南下了,可是後方的段祺瑞遲遲扣着不放,而袁世凱也是默認了段祺瑞的做法,直到巢湖失守後纔出口讓段祺瑞把第十一師往前移了一段到達了蚌埠。後來第十一師遲遲不來,馮國璋就說第十一師不來也可以,但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至少也得來一個師,這樣段祺瑞倒是准許了,但是人家第二十師的師長潘矩楹和第二十三師的師長孟恩遠也不傻啊,自然不肯乖乖的聽從段祺瑞的話就上江北前線和國民軍拼死拼活,都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在後方坐看前線大戲的心思,反正不管是徐樹錚還是潘矩楹還是孟恩遠都是不想當第二個張勳。

這讓前線的北洋第二軍上下都頗爲擔心,自從八月份國民軍主動發起渡江戰役後,雖然戰場都集中在安徽地區,但是幾乎從巢湖戰役開始北洋第二軍就已經開始參戰,唐天喜的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現在還在武崗一帶和國民軍打着呢,他們的壓力很大,傷亡也不小。長久以往如果得不到後方增援的話,包括馮國璋等人在內可沒有信心守住江北。

果不其然,等馮國璋的告急電報發到了袁世凱那裡的時候,袁世凱看着電報沉思了好久:“國民軍又在靖江渡江,現在江北那邊只剩下一個第七師和第五師可以調用,而第五師又要防守江北重地不能輕易調離!”

他心裡自然是不願意讓馮國璋的第二軍繼續膨脹擴大的,但是江北地區可不能不增援,說到底馮國璋還是他的下屬,他要做的是平衡控制,而不是丟棄不管。袁世凱想了半天后,最後對一邊的段祺瑞道:“再給潘矩楹去電,命令他即刻奔赴滁州增援第二軍,不得延誤!”

段祺瑞聽到袁世凱說出如此強硬口氣的話,當即有些遲疑道:“大總統,這是直接說?還有,這第二十師是掉入第二軍還是?”

袁世凱自然知道段祺瑞話裡頭的潛意思是什麼,當即擺了擺手道:“第二十師和第十一師一樣獨立作戰,不歸屬第二軍指揮,另外任命他爲滁州守備司令!”

段祺瑞聽罷後也是贊同袁世凱的決定:“明白,卑職這就去辦。”

這時候,袁世凱道:“還有,第二十師既然南下了,那麼第二十三師的孟恩遠也讓他繼續南下接替徐州防務!”

袁世凱指揮手下那些將領的時候,一般都是恩惠並施,而且也是極少的公然用強硬語氣去發佈命令,而這一次袁世凱命令潘矩楹南下滁州的時候,確實少有的用了極爲強硬的語氣,讓潘矩楹接到了語氣強硬的電報時心裡很不是滋味。

“老頭子這麼多年來還是把我當外人看啊!”心裡如此嘀咕着的潘矩楹雖然不爽,但是袁世凱發出瞭如此強硬措辭的電報,他也不得不離開徐州繼續南下了,當然免不了的走之前那把徐州搜刮了一番,而且還用強硬手段把一批運給徐樹錚第十一師的彈藥給截爲己用,而且路過蚌埠的時候連車都沒下,說是受了風寒不能見人,只在蚌埠的火車站上待了一晚後就是繼續往滁州去了,讓前來迎接的徐樹錚臉上極爲難看。

“這個潘矩楹,遲早我得讓他把吃掉的東西全部吐出來!”徐樹錚剛回去後就是甩掉了手中的白色手套,然後氣哼哼的公然在手下發泄心中的怒火。本來就因爲潘矩楹死扣了第十一師的補給彈藥就讓徐樹錚極爲不滿了,正打算找他理論的時候沒想到他連人都不見,而且還說他年老體衰受了風寒,不比他徐樹錚這樣的年輕人身體好。

這就是明擺着諷刺他徐樹錚年紀小,更是暗喻他徐樹錚是依靠段祺瑞才能上位。

徐樹錚不過三十就當上了中將師長,在北洋軍這個早已經形成了體系,升遷除了軍工就是靠資歷的軍隊裡受到很多風涼話,說的最多的就是徐樹錚是依靠段祺瑞才上位的,所以一有人跟他徐樹錚說起年紀的時候就容易讓徐樹錚反感,何況潘矩楹還是擺明了諷刺他。

在潘矩楹和徐樹錚的恩怨中,北洋軍面對國民軍在靖江發起的渡江也是做出了一連串的反應,最大的效果就是第二十師前往滁州了。

不得不說這大大出乎了國民軍參謀部那些參謀官們的預料之外,原本按照沈綱等人的預料,自己在蘇南發動渡江的話,敵軍肯定是要從後方增派援軍的,但是最可能的應該是徐樹錚的第十一師纔是,這樣一來蚌埠和淮南方向也就沒了敵軍,合肥方向也就短時間內得不到增援了。如此一來合肥方向的第二軍拿下合肥的把握就更大了,但是沒想到北洋內部的衝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的多,江北危急的情況下第十一師竟然還能按兵不動,捨近求遠的從徐州調動第二十師來增援。

當然了,北洋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沈綱等人還不知道,國民軍還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進行着戰爭。

第三師渡江後迅速對泰州發動了猛攻,防守泰州和揚州一線的王汝賢第七師雖然早有準備,但是由於兵力分散到泰州和揚州兩地,泰州內不過一個旅兵力而已,當面對着第三師全部兵力發動的猛攻時,很快就是守不住,王汝賢見勢不妙短短二十四小時不到就是下令泰州守軍後撤,準備向西方撤退到揚州城東部的江都,依靠京杭運河爲阻礙加上原先修築的衆多工事抵擋國民軍的進攻。

最後是準備以揚州爲橋頭堡,和國民軍打一場防禦戰。

如此一來,實際上也就不難理解王汝賢爲什麼如此快速的從泰州撤退了,主要原因還是泰州缺乏防守的地形,如果國民軍少量兵力來攻的話還可以守,如果是這裡傾巢而攻擊,那麼第七師撤退是必然的。

不過戰爭嘛,有時候永遠是充滿着意外的,王汝賢是打的好算盤,泰州能守就守,守不住就退往江都,可是對面的國民軍第三師的徐離善卻是同樣看到了機會,更加知道等敵軍撤回揚州後就很難打了,所以命令下屬之第32團連夜急行軍,最後在江都以西二十里攔住了從泰州匆匆撤退的第七師一旅,而數個小時後第三師主力過泰州而不入,直接追擊敵軍而來。

這一仗打的極爲乾脆,第三師以輕裝部隊穿插阻擊,再以優勢兵力正面突破,還不等揚州的王汝賢反應過來,從泰州撤退的一旅四千餘人就宣告被滅,儘管是在平原地區上沒能夠做到全殲,但是也只讓北洋軍逃走了不足千人。

而這一切發生的時間加起來十二個小時還不到,從十月三號國民軍渡江,四號抵達泰州交戰,而五號夜晚泰州守軍主動撤退,中午時分泰州守軍就已經被第三師追擊而來幷包圍,兩者的交戰時間只有短短的三五個小時不到。

又是情人節這個傷感的節日!

第209章 衝鋒(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51章 蔡凝(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54章 狐狸精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75章 伏擊戰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429章 ‘抗菌素’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33章 喜與憂第353章 王麒
第209章 衝鋒(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51章 蔡凝(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54章 狐狸精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75章 伏擊戰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429章 ‘抗菌素’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33章 喜與憂第353章 王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