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暴風雨前夕

餘額不足

辭別母親後,陳敬雲直接帶着親兵回去南校場了。至於那門婚事早已經被陳敬雲拋之腦後了。

剛回到軍營,還不等陳敬雲坐穩喝上一杯茶,林成坤就是匆匆忙忙的找到了陳敬雲。

“是不是有了進展?”陳敬雲問道。

不了林成坤卻是搖頭:“不是,而是今早有其他人找上了我?”

“哦?什麼人,別支支吾吾的,有事快說!”陳敬雲不太喜歡說話的時候沒掌控主動權。

見陳敬雲臉色不太好看,林成坤也不敢太多話頭,直接把話說了出來:“這上午的時候,我按照你的吩咐有去找了那個姓劉的,不過那姓劉的只是他們革命黨裡面的下層角色,說來說去就那幾句,光復響的事也做不來主。說是要等他把情況向上面彙報了後再把情況反饋回來。不過回來的路上,我卻又是遇到了一個光復會的人!”

“光復會?”陳敬雲略微一愣卻也是想了起來,這光復會也是同盟會的一個組織。這同盟會乃是個鬆散的政治大聯盟,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推翻滿清朝廷,但是其他的各項政治主張卻是有很大的異議。而同盟會種較大的幾個分屬組織就是共進會,光復會,興中會。

“嗯,那人叫林浩,據說是光復會福州分部的頭面人物!”說起這林浩,陳敬雲竟然在腦海裡找到了這個人的記憶。根據以前的記憶,這個林浩可是來拉攏過陳敬雲的,年初廣州那邊爆發起義的時候,林浩就偷偷上門拉攏陳敬雲,企圖讓陳敬雲帶領新軍響應廣州那邊的起義。可是當初的陳敬雲愣是不鳥那些革命黨人,雖說沒有把人抓起來,但是也沒給林浩好臉色,直接就給轟出去了。

不等陳敬雲問,林成坤就先解釋了起來:“這光復會的人也是共進會一樣,想要拉我們加入革命黨!”

“其他方面怎麼說,還有,這兩者都掌握了多少力量?”陳敬雲對於同盟會那複雜的內部關係一時半會也理不清,索性也就不管了,反正他們都是革命黨,到時候一起拉來合作就是了。比起同盟會內部的爭鬥,陳敬雲更在意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力量。

要發動起義,單靠陳敬雲一個人可是辦不到的。陳敬雲手中滿打滿算也就掌控了一個第二營,這第二營也才六百多人而已,單憑這六百多人引發起義還成,但是要想控制住福州城,這六百人可不夠。到時候起義一發動起來,就必須要控制住工程營,輜重營,炮營等部隊,另外還有即將到達福州城的第三十八標第三營,第三十七標的第二營。要想控制住這些部隊,就必須要依靠革命黨人了,畢竟陳敬雲的嫡腹可以說只有第二營,第三十八標的其他兩營雖然也是他的部隊,但陳敬雲掌控第三十八標不到一年時間,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控住其他兩營,真正事到臨頭了想要依靠他們的話變數會太大。

所以,革命黨人能掌控多少力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林成坤道:“他們掌控了多少人沒有明說,但是通過他們話裡的意思是,幾百人應該是有的,而且姓劉的說過,到時候只要我們拿下福州城,那麼他們就能策動其他幾支部隊響應起義。至於那個林浩更是明言,他們能夠在事發之日能夠配合我們拿下福州城。”

陳敬雲摸了摸下巴:“對了,他們先頭說的那個光復響呢,能拿出來多少!”

這年頭,打仗可是要花錢的,軍官或許還會爲了前程或者是各種虛無的理想跟着你造反,但是下面的普通士兵可沒這麼高的覺悟,沒有白花花的銀子擺在他們面前,甭想他們扛着槍去打仗,更加別說造反了。歷史上的幸亥革命裡頭那麼多支持革命的各路民軍,絕大部分都是奔着響銀等各種好處來的,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臨時政府可是被各路義軍的鬧響弄的焦頭爛額,陳敬雲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林成坤回道:“這錢的事他們好像還真做不了主,不過我看他們言語間好像真不是什麼有錢的主,所以我看這光復響夠嗆!”

陳敬雲放下手指在桌面上,有節奏的敲擊着桌面,心中則是盤算着,這光復響有則最好,沒有也無妨,反正到時候起義了把福州城裡的藩庫一抄,再抄幾個高級官員以及旗人貴族的家,不說多,但是幾百萬應該是可以弄到手了,餉銀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你再去和他們談談,嗯,光復會。共進會都談,不用在執着於光復響上,儘量讓他們安排實權人物的會面。”陳敬雲一邊思考一邊說着:“現在時局緊張,這事不能拖太久,多則七天,少則三天,就要得到實際性的進展!”

林成坤聽罷略微一愣,他可不知道陳敬云爲什麼會這麼急迫,當即道:“不要銀子?還有大人是說你自己親自和他們面談!”

陳敬雲點點頭:“錢嘛,有多少要多少,他們要是真給不出也無妨。至於會面,自然是要親自見見的!”

其實這事談的餘地並不大,畢竟這不是什麼商業合作,而是要起義。談的過程無非就是我試探你,你試探我,生怕自個一個不留神就被對方給賣了,等有了誠信的基礎後,雙方的合作也沒什麼好談了,直接弄個計劃聯合起義就是了。至於坑友軍,保存實力這種事情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在革命黨人裡頭,畢竟現在的革命黨人雖然派系林立,分歧衆多,但是在推翻滿清這個共同的目標上還是很一致的。

有了陳敬雲這個意思後,林成坤接下來的兩天裡連續和共進會、光復會的人會談,並且見到了更多革命黨人的核心人士。由於陳敬雲比前面幾天更爲積極主動,這一番會談下來極爲順利,短短三天時間內就已經分別和共進會、光復會的高層取得了聯絡。

而這短短三四天裡,天下局勢可謂是風雲涌動,湖北民軍頭日佔據武昌,次日佔據漢陽、漢口,短短三十六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裡,湖北民軍就已經佔領武漢三鎮,同時大規模徵兵,數日內就擴兵一倍有餘。同時清廷反應也不慢,武昌起義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十二號命令蔭昌率領陸軍,薩鎮冰率領海軍前往湖北鎮壓起義,兩天後又起用袁世凱爲湖廣總督,主持對湖北叛亂的剿撫事宜,不過袁世凱稱足疾未愈而拒絕赴任,同日陸軍部派遣的第二鎮、第四鎮各一部已乘坐火車陸續抵達漢口以北,準備集結兵力攻佔漢口。

十五號革命黨人在信陽發動起義,企圖響應革命,但是被清軍成功鎮壓,同日,清軍馬繼增部抵達漢口江岸。

此時清軍已經在漢口外圍完成了初步集結,從十一號武昌陷落到十五號,短短四天時間裡清廷就依靠鐵路從外省調集了近萬大軍,這等反應速度在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已經算是非常快速了。

隨後幾天裡,清軍和民軍各有攻防,於灄口至劉家廟一帶反覆拉鋸,十八號,漢口的各國領事館宣佈中立,稱武昌起義爲中國之內戰,各國不予干涉。將“嚴守中立”。

湖北那邊局勢混亂的同時,中國其他省份也是風雲涌動,各地相繼爆發了小規模的動亂,但是由於湖北那邊局勢沒有明朗,各地的實權人物都還處於觀望時期,一時間倒也算是風平浪靜,至少各省響應起義的時間比陳敬雲預料的要晚很多。

當然了,各地的報紙可就是平靜不下來,各種各樣的消息充斥其中,一會說清軍大敗,一會說民軍大敗,亂七八糟的消息什麼都有。

而福建這邊,和南方各省一樣,保持着大體平靜下,下面流動着不爲人知的洶涌暗流。在陳敬雲的授意下,林成坤和革命黨人接觸頻繁,雙方瞭解了初步意向後,陳敬雲也是分別見過了李浩,劉通這兩名革命黨的聯絡人。後來陳敬雲發現他們光復會和共進會竟然是拋開了對方單獨和自己會談的時候,陳敬雲思索了半天卻是決定同時和光復會和共進會的核心人見面。

他們革命黨人內部的傾軋本來陳敬雲是無意管也不想管,但是現今陳敬雲卻要是打算聯合革命黨人發動起義,那麼就不能讓革命黨人還是各幹各的了,要是能把他們光復會,共進會,興中會的勢力都聯合起來,那麼到時候起義也將會有更大的勝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把這些人聯合到一起之後,自己就可以利用革命黨人內部的矛盾從而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率領起義的主導權!

十八號晚,陳敬雲巡視完軍營後,卻沒有和往常幾天一樣和衣休息,而是換了一身常衣,然後和林成坤兩人悄然離開了軍營,甚至連親兵都沒有帶上。

兩人一路夜行,隨即在一條小巷子裡停了下來,陳敬雲對林成坤使了個眼色後,林成坤緩步走入小巷內,然後叩響了其中一家小院子的大門,不用多時,院門被打開了,走出來了一個身穿西服的男子。

這人出來後一見林成坤和陳敬雲,面上露出喜色之後道:“快進來!”

待兩人進去後,那男子伸頭往外面的小巷掃視了眼,發現沒有其他人後快速的關上了門,而後把陳敬雲、林成坤兩人帶進了正廳。

剛進正廳,陳敬雲就已經發現正廳里人不少,約莫有七八人之多,更關鍵的是,這七八人裡頭自己竟然認識四個!這四人就是工程營管帶林文英,炮兵營管帶蕭奇斌,第四十標標統林肇民,馬隊隊官黃安源,憲兵營管帶俞紹瀛。

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02章 兄弟(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
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02章 兄弟(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