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經濟騰飛

岑春煊貪污事件的發展讓陳彩感到意外,他的本意只是想要把岑春煊給拉下來,但是卻沒有想要整個內閣都受到國民的嚴重質疑從而引發內閣的信任危機。

而陳敬雲對此事更是感到生氣,再狠狠的臭罵了陳彩一頓後,他嚴令國社黨的宣傳部趙畢秋做好宣傳工作,徹底落實新聞管制工作,務必組織新聞報紙上再一次出現內閣的負面新聞。另外一方面他讓韓辰旭快速拿出調查結果來平息國民的質疑,其真實結果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結果要能夠平息國民的質疑,所以監察部拿出了讓陳敬雲滿意的調查結果,那就是和馮國璋的那數封書信乃是僞造的,受賄的並不是岑春煊本人,而是他的一個親戚,總之是不能讓岑春煊北上貪賄受賄的罪名,這不是爲岑春煊,而是爲了政府的正面形象而考慮,因爲現在挽救岑春煊的政治形象就是挽救內閣的形象。

當監察部公開了調查結果後,岑春煊纔是宣佈復職,儘管依舊還有着很多人的質疑但是由於宣傳部已經實行了嚴格的新聞管制,使得這些質疑的聲音並沒有出現在公衆的視線之內。這年頭由於資訊渠道的受限,民衆們想要知道時事是比較困難的,他們要了解時事的話大多隻能從報紙上等公開刊物上得知,所以當宣傳部對此事實行了嚴格的新聞管制後,民衆沒有了解途徑後慢慢也就對此事淡忘了。

其實絕大部分的民衆對於所謂的政治是不關心的,一開始岑春煊貪污事件之所以引起那麼大的反響,很重要一個就是人們都把這個當成了熱鬧來看,真正爲之感到憤怒的只有那些年輕學生們,尤其是這幾年受到了強國、民族主義等詞彙薰陶的年輕人。

這場危機被硬生生的平息了下來後,在政府內部卻是停止這場政治風暴,調查局的陳彩和政務院的安華林的政治角鬥還在繼續,岑春煊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安華林再一次向陳敬雲提交了嚴格合法執法、明確調查、起訴、審判等相關權利,並再一次提出根據憲法規定,由某一部門擁有調查、起訴、審判三大權利是嚴重的違憲精神,而這個就是把目標直指調查局了。

調查局和政務院之間的權力之爭實際上已經是影響到了諸多部門,甚至獲得了最高檢察院以及最高法院的支持。這個是因爲調查局和其他部門都有着巨大的權力衝突,比如說這個調查權,調查局的兩大任務就是一個是監視百官,另外一個就是國內反間諜。而於此同時,政務院下屬的警察部同樣也有着反官員貪污、甚至反間諜的權利,另監察部的主要職能就是反官員貪污,進行行政監察。所以這三者間在調查權的衝突非常嚴重。此外調查局還可以自己起訴、自己審判,如此一來就讓剛成立一年多的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的權力受到了相當大的威脅。

這也是調查局這個機構爲什麼會被文官系統統一仇視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調查局獨立具備的調查、起訴、審判的權力。

面對安華林等人的不斷逼迫,陳彩原本預定好的強力反抗的手段也因爲岑春煊一事而擱置,陳彩手裡關於各個官員的黑材料多的是,隨便拿出來幾件並公開的話就能夠終結安華林等人的政治生命,但是這場權力鬥爭是有着陳敬雲不能容忍的底線的,那就是不能徹底撕破臉皮鬧到檯面上去。

至於向陳敬雲去告狀那也沒什麼用處,因爲那些黑材料本來就是陳敬雲讓陳彩調查並準備着的,其中的絕大部分永遠都不可能用上,而有一些則是某一天興許就用上了,所以調查局對這些軍政要員的貪污之類的事情是隻能調查,但是沒有陳敬雲的允許下調查局乃至陳彩是決不能私自做出任何的處理甚至公佈這些事情,如果再來一次岑春煊貪污事件的陳彩自問是保不住這局長位置了。

強力手段不好使的情況下,陳彩就換了其他方式,開始頻繁出入總統府,試圖以他和陳敬雲的親密私人關係來獲取陳敬雲的直接支持。他這個人雖然讀書讀的少,但是人並不笨,他知道自己的權勢或者說調查局的權勢來之於那裡,那就是來之於陳敬雲的支持。當初給調查局調查、起訴、審判等權力就是陳敬雲自己弄的,甚至當初的調查局規章都是陳敬雲起草的,並不是說陳彩自己想要有這些權力就有了。

而說到這裡,某種程度上來說安華林等官員和調查局之間的鬥爭並不是和陳彩個人的鬥爭,而是和站在陳彩背後的陳敬雲進行鬥爭。

所以雙方在處理這事情的時候都很謹慎,比如說安華林並沒有直接建議說取消調查局,而是一開始是說要設立內務部,主要負責國內反間諜的事務,如果再加上監察部的檢查百官以及警察部的話,那麼政務院的這三個部分就足以把調查局的兩大主要職權給剝奪過來,再聯合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的話,那麼調查局就會變成可有可無的機構了。

面對調查局和政務院等文官系統的爭端,陳敬雲一開始是默認這兩者間的矛盾,只要這兩者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的話他並不會採取過多的措施,但是很顯然這種虛弱的平衡有可能被打破了。這種時候陳敬雲也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抉擇了。

調查局和文官系統的爭端持續擴大,到了現在已經是撕破了臉皮的狀態,尤其是陳彩和岑春煊的貪污捅上了報紙之後,政務院那邊已經是鐵了心要把調查局這個怪胎給拆了,不然的話安華林等人都得隨時擔心着陳彩這隻瘋狗會咬上自己一口。

不過很多時候他們也是忘了,陳彩這隻狗是陳敬雲養着的!陳彩咬上了誰並不是他自己的意願,而是陳敬雲的吩咐。

調查局對於陳敬雲來說,國內的反間諜職能只是附帶的,甚至監視百官貪污等這種職能也是次要的,調查局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陳敬雲監視敵對勢力,包括政府官員,國內外的反對勢力的動向,陳敬雲需要這麼的一個部門來給自己全方位的監視敵對勢力。

所以調查局不可能被撤銷,他陳敬雲更不可能把監視敵對勢力的職能劃分到政務院下屬的那些部門當中。

不過這主要職權不變的話,一些次要的還是可以改變一二以緩和調查局和文官系統的激烈矛盾。

比如監視百官貪污腐敗這些事情,原本就應該是政務院下屬監察部和警察部的事情,這兩者繼續這樣職權衝突也不是個辦法,所以就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清理。

至於起訴和審判權,這就要看什麼情況了,對於一個特務機構而已,起訴和審判都是有點多餘的,調查局之前處理一些案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沒有經過哪怕表面上的審判程序就被槍決,而這種情況想要改變也是改不了的,畢竟特務工作有着特務工作的侷限性,很多事情都不可能拿出檯面來,比如說假如調查局要根據陳敬雲的命令處理一個重要官員時,爲了政治影響陳敬雲是不會允許出現大動盪,甚至都不可能進行公開的調查和審判,所以這種事情只能是調查局悄悄的來。

爲了緩和文官系統和調查局的緊張關係,陳敬雲直接插手到了兩者的爭鬥。

四月份陳敬雲否決了安華林等人提交的建立內務部的建議,不過他卻是讓調查局把反貪污腐敗部門進行轉移,把這些工作移交給政務院下屬的監察部和警察部。而調查局則是專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反間諜上來,而還有個潛臺詞就是讓調查局把業務重心依舊放在監視敵對勢力上來。

如此一來安華林和陳彩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安華林等人是希望把調查局給拆了,最不濟也要把陳彩給拉下來,但是至今陳彩的調查局局長位置依舊坐的好好的,甚至安華林有些悲觀的認爲哪怕自己任期到了後,估計陳彩還是會待在調查局局長的位置上。

而調查局在這事上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甚至受到了一定的損傷,除了陳彩被陳敬雲狠狠的罵了好幾次外,調查局的一部分反貪污的業務也被迫移交給監察部,雖然這無損調查局的主體,但是也算是成功的砍掉了調查局的一部分權力了。

這一場發生在三四月份的政府高層之間的政治角鬥很快就是落下了帷幕,此事中唯一的獲利者就是韓辰旭,他之前的監察部只是個空架子而已,之前反貪污檢查百官的工作都是由調查局一手包辦,監察部就只能弄一些小案子,這讓韓辰旭一直都是很不滿的,這一次政務院和調查局的鬥爭中,成功的砍掉了調查局的反貪污業務,如此一來監察部也才名副其實了起來。

這場政治風波雖然在高層中影響不小,但是對於整個中國局勢的發展影響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中國的工商業經濟受到歐洲戰爭的刺激繼續呈現着爆發式的增長。

“我們第二季度的出口值預計比第一季度還要高出百分之二十,增長的部分主要來之於同奎藥業和國營嗎啡廠接到了來自同盟國的大量訂單,此外國內的數大紡織廠也是先後接到了來自俄國的部分紡織品訂單!來自這三個國家的訂單讓我國的出口貿易進一步增長!”馬寅初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經濟發展報告書。

“此外國內的數大兵工廠已經開始爲俄國供應彈藥等軍事物資,尤其是各口徑的炮彈出口量急劇增加!此外我國的蚌埠飛機廠也是得到了來自俄國的一百架飛機的意向訂單!”

時間進入到了1915年的夏天,歐洲戰場繼續緊張,各國先前都沒有預料到戰爭會爆發一年以上,都以爲會和以前一樣打一兩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就會結束,而這種情況下各國先前準備的各種戰略物資就是不足了,其中英法兩國還好,他們自身國內的生產力比較充足的,同時也有着廣大的殖民地提供各種原料資源,不過德國和俄國這兩個國家的戰前儲備的各種戰略資源已經開始短缺,比如鎢礦和桐油以及豬鬃這些中國特產的戰略物資,戰爭爆發前德國雖然也儲備了不少但是隨着戰爭的消耗很快就是倉庫見底了,爲此德國人甚至不管還在和中國進行着表面上的戰爭狀態,就讓德國駐華人員開始和中國進行交涉,試圖獲取鎢礦以及桐油和豬鬃等物資。

除了這些傳統`戰略物資外,中國近一年來才大量出口的抗菌素以及嗎啡已經大量出口英法俄三國,德國雖然在戰前也獲取了一些,戰後也是通過瑞典等中立國進口了部分,但是總額依舊嚴重不足,爲此德國人也是找到了中國,希望能夠進口抗菌素以及嗎啡等物資。

於是乎這就發生了很有趣的現狀,那就是中國和德國還處以戰爭狀態呢,但是兩國的貿易總額,或者說是中國向德國出口的貿易額一天比一天大,中國通過瑞典等中立國向德國出口的物資數量衆多,現在來說,德國就是中國的第三大出口國。第一個是美國,第二個是英國,而第三個就是這個德國了,法國和俄國以及奧匈等參戰國還排在後面。

這些傳統物資以及醫藥等特殊物資的出口在陳敬雲的預料之外,而更讓陳敬雲感到高興的是軍事物資的出口,軍火的出口賺的錢可比那些傳統物資的出口賺的多了。

現在中國的d5a戰鬥機已經陸續裝備了英法俄三國的協約國,前後已經出口了總數兩百多架的訂單,而俄國還在向中國增購高達上百架飛機的訂單。單單是這些飛機的訂單就讓中國的上半年出口貿易中賺取了高達數百萬元的黃金外匯。

除了飛機外,中國的數大兵工廠已經開始接受俄國方面軍械訂單,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彈藥和子彈,另外俄軍還開始要求中國的數大兵工廠按照俄軍的標準制造軍火,之所以不直接買那是因爲中國軍隊的步槍口徑是7。92毫米,而火炮也是用的公制,比如75毫米,105毫米以及155毫米,但是俄軍用的卻是7。62毫米的步槍,火炮也是76。2毫米以及122毫米的火炮。

不過爲了爭取俄國的軍械訂單,中國國內的數大兵工廠都是開始爲俄軍設計製造俄軍的標準口徑武器,比如7。62毫米的m1891步槍,也就是莫辛納甘步槍,中國俗稱之位水連珠。說實話從步槍的先進和可靠來說,這種步槍比中國軍隊現役的1912年式步槍更好一些,現在中國的1912年式步槍只是1888委員會步槍的改進版本,只是改變了槍管以適用7。92輕尖彈,就步槍的其他性能來說並沒有和1888委員會步槍有本質的改變。

這個時候南京輕武器兵工廠爲了外貿而仿製的m1891步槍也是進入了陸軍的視線,準備和其他幾種步槍美國春田步槍、日`本三十八年式步槍一起作爲陸軍的下一代步槍的原型槍侯選。中國陸軍在去年的時候就深感現役的1912年式步槍性能不足,遠遜於列強各國裝備的現役步槍,尤其是中國陸軍的最大敵手俄國陸軍和日`本陸軍,他們所裝備的m1891步槍和和三十八年式步槍性能上都強於中國陸軍的1912年式步槍。加上現役的1912年式步槍是7。92毫米口徑,步槍的重量和射擊反作用力都太大,並不太適合中國人的體型,爲此陸軍部已經是開始新一代步槍的研製工作,一開始就是兩個方向,那就是仿製美國的春田步槍,再一個就是仿製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槍,其中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槍又得到了陸軍絕大部分將領的支持!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槍採用的是步槍彈,而這種口徑的槍彈是日`本專門爲了日`本士兵的體格而研發的,可以說是全球目前諸多槍彈中最爲適合東亞黃種人體格的槍彈了,這也是當初清末北洋六鎮大量準備日`本三十年式步槍,辛亥後袁世凱又大量採購日`本三十八年式步槍的原因所在,除了價格和政治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的強大適合當時的中國人體格使用。

現在除了這兩大候選步槍外,俄國的m1891步槍也是成爲了中國陸軍的候選方案之一。

除了步槍外,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還開始爲俄軍提供最新式的1914年是野炮和1915年式山炮。之所以直接提供75毫米的火炮,而不是仿製俄軍現役的大量76。2毫米火炮,這是因爲火炮的生產線要建立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而且火炮的訂單又不如步槍訂單那麼多,直接爲俄軍建立一個76。2毫米的火炮生產線不太划算,加上俄軍自己也是急需大量軍械,可沒有時間等中國慢慢建好了再進行採購,要知道俄國軍方的後勤部門就和其他幾個參戰國一樣,在全球的範圍內揮舞着支票採購一切能夠用上的東西,而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時間。現在能提供多少就買多少,而不是說等以後生產了多少再買多少。

步槍和火炮這兩個重頭戲外,中國軍隊正式編號爲1913年式輕機槍,也就是麥德森輕機槍的國產版本也就是被俄軍引進,此外迫擊炮也是被俄軍進行了採購,裝備了中國產迫擊炮的俄軍也是歐洲參戰國當中第一個正式裝備迫擊炮的國家了。

中國的軍械開始進入俄國軍方,這總體上數量並不多,大體上是和大量的美國軍械一起進入俄國市場的,儘管成品軍械的數量不多,但是各種子彈和炮彈的供應量卻是非常大。

步槍和火炮的消耗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戰爭中消耗最多的就是子彈和炮彈,俄軍在前線把海量的炮彈和子彈打出去,國內自身的產量又難以供應高達數百萬的軍隊,而這個時候鄰國的中國的彈藥產量就成爲了俄軍彈藥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的數大兵工廠爲了滿足俄軍的訂單,甚至是專門成立了俄軍標準的炮彈廠和子彈廠,一火車一火車的炮彈和子彈通過遠東鐵路運往歐洲戰場換回來的一車車黃燦燦的黃金。

現在戰爭期間各國的貿易中紙幣已經失去了該有的信用,國際貿易結算幾乎是清一色的用黃金結算,戰爭持續進行着的時候,俄國、法國、英國、德國、奧匈等參戰國的黃金儲備也在迅速減少並向美國、日`本、中國等國流入。其中的美國自然是吃了大部分的肉,但是中國和日`本也是吃到了剩下來的肉末殘渣,而僅僅這點殘渣也足以讓中日兩國的經濟呈現出爆發性的增長!

歐洲大戰的爆發,給了中日兩國經濟騰飛的基礎!

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87章 上海亂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24章 忍讓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775章 演講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08章 煉油廠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
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87章 上海亂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24章 忍讓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775章 演講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08章 煉油廠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