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

這北洋軍第三師和他之前所遇到過的朱瑞第三師完全不一樣,先不說那股狠勁,單憑對方衝鋒時所表現出來的規範軍事動作就說是其他軍閥部隊所不能比擬的。

現在的北洋軍正處於巔峰狀態,第三師和第五師這幾支北洋的嫡系部隊還保持了前清新軍時的裝備和編制,這種正規軍的素質是其他臨時拉起來的軍閥部隊所不能比擬的。

雙方的火炮還在不斷的進行炮擊着,此刻國民軍中配屬的不但有山炮和野炮進行炮擊,另外還有大量的迫擊炮進行炮擊,所以一時間裡國民軍的前線火炮力量大大加強,讓後方觀戰的唐天喜和張慕韓等人有些驚訝。

“這至少有兩個營的火炮吧,口徑雖然小了些,但是怎麼會有這麼多?”張慕韓有些不太相信自己所說的話,這一個營就是十八門,但是這個十八門可不是整個戰線上的,而只是其中的一段,北洋軍爲了這次的試探進攻也集中了一個營的火炮進行炮火支援,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國民軍的火炮密度還要遠遠超出他們。

“不是說國民軍的炮兵團只有三十六門炮嘛,怎麼會這樣?難道他們把火炮都往這裡打了?”張慕韓搞不清楚,唐天喜也是搞不太清楚。

國民軍真的在這一小段防線裡就調去了兩個營的火炮支援嘛,沒有。之所以會造成張慕韓和唐天喜的錯覺,那是因爲國民軍中大量存在的迫擊炮在。

這一次,13團得到的火炮支援並不多,只有一個營十二門炮,也就是八門炮,不過13團本身裝備了不少的迫擊炮,八十毫米的迫擊炮就有六門,然後每個營還有六門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加上迫擊炮的射速較快,而且迫擊炮輕便機動性好,經常打幾發就轉移陣地,所以就給對面的北洋軍造成了國民軍有大量火炮支援的錯覺。

雙方的火炮猛烈的炮擊着,但是雙方遭受的炮擊損傷是不同的,國民軍是躲在戰壕裡防守,所以儘管面臨着北洋軍的猛烈炮擊但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而北洋軍則是處於進攻衝鋒狀態,在空地上遭受密集的火炮打擊後就遭受了不小的傷亡。

雖然這個營的北洋軍依舊在持續不斷的挺進,前鋒部隊已經進入到三四百米的步兵交戰距離,但是卻是後方的唐天喜越看越皺眉。

當北洋軍越衝越近,國民軍陣線上的輕重機槍也開始進行遠距離壓制了,機槍一掃射起來,前面的北洋軍就徹底被壓制了,這個是,前線的北洋軍指揮官不得不下令尋找掩護,然後士兵們開始和國民軍對射起來,由於距離太遠,加上雙方又不是排隊槍斃時代站着讓人打,所以現在雙方的步槍乃至機槍射擊都取不到太大的戰果。

唐天喜看着前線部隊被壓制,臉色深沉:“看樣子國民軍的武器裝備比我們想象中的還有好,火炮方面至少不遜於我軍,而在機槍一項上更是遠超我軍,剛纔的交戰中,對方一個營的兵力至少使用了八挺機槍。”

唐天喜現在還沒有輕重機槍的概念,剛纔也沒有仔細看,所以就把國民軍營配屬的輕機槍也當成了重機槍,加上團部加強給營的重機槍,唐天喜就是數出了八挺重機槍的數量。而北洋軍現在是一個師標準裝備二十四挺重機槍,這麼算起來的話連對方一共團都比不上。實際上他也是估計錯了,國民軍的重機槍一個師也才十八挺而已,比北洋軍要少很多,不過國民軍裝配了不少的輕機槍,兩者數量加起來就有四五十挺了。

心中大致的估算着國民軍的武器裝備,然後沉思了會後道:“你們準備掩護,讓前面那個營撤回來!”

既然是火力試探,那麼現在前面的那個營已經算是完成任務了,繼續耗在那裡都沒有任何用處,說不準還會遭來更大的傷亡,不如直接撤回來。

唐天喜下令後,北洋軍再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炮擊,然後前方的好幾個營同時發動進攻,不過這一次他們並不是真正的衝鋒,而是虛作聲勢,這時候前面的那個營也開始緩慢回撤。

看着北洋軍那個營在大批北洋軍的掩護下快速撤離時,一直觀看着佔據的徐鏡清嘆道:“這個北洋軍,果真是勁敵!”

感嘆過後,他立即就是對師部發去電報,詳細的敘說了這一次短時間的交鋒,並且提醒師長陳衛華謹慎注意北洋軍。

徐鏡清的這封電報陳衛華看過後,立馬轉交給了杭州司令部方面,讓杭州司令部方面對北洋軍的整體實力又一個更直觀的感受,畢竟之前國民軍對北洋軍的印象都是道聽途說,根本就沒有實際接觸過,而現在徐鏡清的13團和北洋軍第三師第五旅第九團的一個營進行了正面交鋒,唐天喜得到了大量國民軍情報的同時,國民軍也對北洋軍的實際戰鬥力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

這一次交鋒也宣示着國民軍和北洋軍正式交戰。

唐天喜也給曹錕發去了相關的戰報,並且着重提到國民軍裝備了大量的機槍以及小口徑速射炮,雖然對方在中大口徑的火炮方面比不上我軍,但是在小口徑的速射山炮上面,他們有着極大優勢,尤其是在對步兵進行近距離火炮支援的時候。

“小口徑速射炮?”曹錕看着這份報告有些不太理解:“就算他們全部裝備的是五十七公釐的速射山炮,也不可能做到這麼多的數量啊!”

曹錕雖然不解,但是還是相當謹慎的,當天他率領第三師的主力部隊抵達鎮江外圍和第五旅匯合,當天晚上,他就是派出了一個團試圖突襲,和國民軍的11團進行了激烈的夜戰,雙方打出的炮彈爆炸引起的火光讓整片交戰區都變成了白晝,突襲已經變成了強襲。

北洋軍想要取得開門紅,加上之前北洋軍的勝利戰績讓他們信心滿滿,即便面對着國民軍的猛烈火力他們依舊連續發動攻勢。而國民軍呢,11團的團長已經接到了陳衛華的死命令,11團要是丟失了陣地,那麼他陳衛華就親自槍斃他,這樣的情況下,加上國民軍本來就是防守一方,又有着部隊的火力優勢,所以雙方就慢慢的僵持起來。

雙方激戰一夜後,曹錕發現自己手下的第十團竟然傷亡了六七百人,這樣大的傷亡讓他始料不及,甚至一開始懷疑是不是下面送來的報告寫錯了,而後他親自到了第十團視察的時候,入目是成片成片的傷兵時,他纔是轉頭到唐天喜道:“看樣子昨天你說的沒錯!”

曹錕第三師的第十團傷亡不小,國民軍也沒好到哪裡去,面對北洋軍的猛烈攻擊,尤其是北洋軍那數十門七十五毫米的火炮炮擊,讓國民軍傷亡甚大,昨夜面臨主要進攻的11團傷亡了四百多人。這還是在依靠工事防守,以逸待勞的情況的戰果,如果是正面遭遇戰的話恐怕第一師傷亡會更加嚴重。

除了士兵的傷亡外,彈藥的消耗更加多,尤其是炮彈方面,之前的交戰中,雙方的炮擊幾乎就沒有停過,而國民軍裝配的大量迫擊炮雖然射速夠快了,但是炮彈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僅僅是交戰一天時間,陳衛華就已經親自向陳敬雲發去了求援電報,尤其是請求大量的彈藥補給。

陳敬雲雖然沒有上去前線,但是從陳衛華傳來的字裡行間中已經感受到了前線部隊的壓力,當即讓孫廣亮優先補充鎮江方面的補給。對於補給一事孫廣亮也是壓力很大,之前國民軍在浙北地區儲備了大量的彈藥,按照道理來說是足夠的,不過現在國民軍的四個師都已經進入了蘇南地區,這蘇南地區水網密佈,交通不便,尤其是陸路方向的第二師和第七師佔用了大批國民軍的後勤運輸力量。

這鎮江方向的第一師和第四師要好一些,畢竟有個寧杭鐵路和滬寧鐵路可以利用,這運送補給的話要方便很多。只是現在國民軍的後勤系統已經滿負荷運轉了,對第一師和第四師的後勤補給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現在突然要求加大補給量的話就會打亂國民軍後勤系統在蘇南和浙北地區的正常運轉。

不過鎮江那邊壓力這麼大,後勤系統就算有着諸多麻煩孫廣亮也只能是硬撐着道:“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

鎮江方面的第一師的壓力很大,陳敬雲很快就命令第四師和江蘇第三師對第一師進行支援,分擔部分壓力。

同時命令薩鎮冰的海軍艦隊對陸軍上的北洋軍進行炮擊。

二十七號上午,薩鎮冰的海軍艦隊根據陸軍的指引,對曹錕的第三師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海軍炮擊可比陸軍的炮擊兇猛多了,參與炮擊的除了海圻號的八寸炮外,還有其他三艘巡洋艦艦的六寸炮,以及大量的四寸炮和三寸炮,這艦隊的炮擊力度遠遠超過了陸軍火炮,尤其是那些一百五十毫米和兩百毫米的大口徑艦炮,更是對曹錕的第三師重大打擊。

以至於讓曹錕爲了避免來之江面上的火炮打擊,不得不向南方轉移了十里。

二十七號到二十八號這兩天,北洋第三師對鎮江的外圍守軍第一師和江蘇第三師又一次的發動大規模進攻,二十七號晚上江蘇第三師下屬的一個團先後發生奔潰,董宏根本就無力阻止手下部隊的奔潰,先是一個團,然後就是引起了連鎖反應,就一個晚上了,江蘇第三師就徹底奔潰了。

江蘇第三師的奔潰讓曹錕迅速抓住了機會,強行突破了江蘇第三師的陣地後企圖對側翼的國民軍第一師形成交叉多面打擊。

國民軍第一師爲了避免陷入半包圍狀態,陳衛華下令放棄原陣地組織後撤,在轉進過程中遭受北洋軍第三師騎兵團的追擊,傷亡慘重,並損失了大量的重武器裝備。

等二十九號國民軍第四師緊急增援而來後,第一師才重新穩住陣腳時,防守鎮江的三個師已經只剩下一個半了。江蘇第三師已經完全奔潰,連董宏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國民軍的主力第一師在撤退過程中遭受重大損失,如果不是第四師的兩個團增援上來,那麼第一師能不能回到鎮江還是個問題。

鎮江方向的北洋軍和國民軍第一輪大規模交戰中,以國民軍慘敗告終!

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597章 爆發(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13章 大戰(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53章 戰損(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429章 ‘抗菌素’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60章 xb10項目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864章 慘烈(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511章 F1戰鬥機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56章 分析(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6章 軍服肩章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
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597章 爆發(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13章 大戰(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53章 戰損(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429章 ‘抗菌素’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60章 xb10項目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864章 慘烈(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511章 F1戰鬥機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56章 分析(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6章 軍服肩章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