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

現在時間已經進入民國二年了,辛亥武昌起義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年半左右,滿清皇朝已經被孫文等革命黨人和袁世凱聯手送進了垃圾堆,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王朝制度,辛亥時,幾乎所有人都一廂情願的認爲共和了,那麼也就天下太平了,生活會越來越好,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自從辛亥後,全國各地相繼爆發了數場大規模戰爭以及幾乎每天都會有各種小規模的軍事衝突發生。

其中以國民軍進軍浙北、國民軍和桂軍聯手進軍廣東、國民軍和北洋軍在蘇南地區大戰最爲吸引人眼球,規模也最大。這一系列的戰事成功的讓國民軍從一個普通地方勢力發展爲國內第二大的軍事集團,繼而推動了國民軍的領導人陳敬雲成爲國內舉足輕重的人物。

除了國民軍的數場大規模戰事外,其他地方也爆發了數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湖北之內戰,黎元洪和湖北內的革命黨勢力進行了殘酷無比的內鬥,數個師的湖北軍隊相互攻伐,造成數萬人的傷亡。唐繼堯也是派出了軍隊進入四川,引起了四川的大規模混戰,甚至讓外人都搞不懂他們誰在打誰,都分不出來到底有幾方勢力在打着,現在的四川就一個字:亂。

按照常理來說,不管是湖北還是四川方面的戰爭規模都很大,應該會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但是不管是湖北內戰還是四川動亂的發生時間都和蘇南戰事在同一時間內,不管是普通國人還是那些實力派們都把目光緊緊盯在國民軍和北洋軍的戰爭,就連唐繼堯自己都對四川局勢不怎麼關注,反而是時刻注視着蘇南局勢的發展。

國民軍和北洋軍這兩個國內最大的軍事勢力進行着的這一場大規模戰事不但影響着他們自身,更加影響着其他軍閥的未來走向。比如唐繼堯在得知國民軍在蘇南地區取得決定性勝利後,立馬就是毫不猶豫的向四川增派了一個師,試圖徹底攻佔川東等地區,同時向陳敬雲和陸榮廷都派出了使者,甚至連內容都差不多的,那就是訴說滇軍的誠意,並且試圖分別和桂軍以及國民軍達成一種同盟的關係。不過這個同盟的敵對對象卻是不同的,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知道,唐繼堯是想要和國民軍達成一個同盟協議,而敵人則是面對北洋軍。但是又想和桂軍達成同盟,而對象卻又是國民軍。這種行事方式看似矛盾卻是很正常,如果北洋軍要南下,他唐繼堯就打算和陳敬雲聯手,如果國民軍不北伐反而是想要繼續在南方擴展勢力,比如進軍廣西等地的話,那麼唐繼堯就不得不考慮和陸榮廷聯手對抗國民軍了。

不但唐繼堯的動作頻繁,就連陸榮廷也是派出了使者,重申桂軍和國民軍的友誼以及在廣東戰事當中所達成的同盟關係。然後還主動在廣州西面後撤了部分距離,同時又向梧州增派了一個師。用意很明顯,他不想和國民軍打,至少現在不想,也防着國民軍把戰略重心南移,進攻廣東東部甚至廣西。

對於這些人的反應,陳敬雲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反應,國民軍的戰略可不會因爲這些軍閥的一些舉動就變化的。對於國民軍來說,最大的敵人始終是北洋軍,而廣西的陸榮廷的桂軍不過是次要的而已,而且雙方目前也沒有性命攸關的致命衝突,在時機沒有成熟之前,陳敬雲覺得國民軍還是有必要和南方軍閥保持友好的關係,至少在擊敗北洋之前不能內訌。

所以陳敬雲也是相繼派出了唐繼堯和陸榮廷派出了使者,甚至爲了表示誠意後表示可以提供軍械彈藥,現在國民軍正在逐步換裝12式步槍,而國民軍現在裝備着三種步槍,分別是漢陽造和88式步槍以及12式步槍,雖然國民軍已經決定逐步全部換裝12式步槍,先把漢陽造給換下來,然後逐次再把88式也給替換下來,但是國民軍現在兵力衆多,福州兵工廠的12式步槍月產量不過三千左右,現在一共也不過才生產了兩萬多支,而國民軍有十幾萬人呢,沒幾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部的換裝,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國民軍還會繼續擴軍,所以漢陽造和88式步槍暫時也不會出售,即便替換下來也會封存儲備。不過除了這些主力裝備外,國民軍的庫存裡還有不少日造步槍和曼利夏以及其他一些雜槍,日造三十年式步槍國民軍本來不多,只有一兩千支而已,之前用來裝備過警衛旅,後來警衛旅換裝12式步槍後也就把這些槍支給重新封存,蘇南戰事當中,又繳獲了不少的日造三十年式步槍,這些日造步槍是6.5毫米口徑的和國民軍裝備的主力步槍不兼容。所以國民軍暫時不打算裝備,而是一律封存。

不過這加起來也有差不多近萬支槍呢,自己不用的話用來出售是剛好,而且這一批次的數量也不少,裝備一個滿編師都夠了。所以陳敬雲剛說有一批二手的日`本槍可以出售時,加上售價極低,一支空槍不過才十五元,加上其他的配件和子彈之類的也不怎麼貴,這唐繼堯立即就是給陳敬雲送來了銀行本票把這批槍加上子彈和配件什麼的都給買走了。而陸榮廷也是用廉價把國民軍庫存的三千多支曼利夏給買走了。

這兩批的軍械貿易的金額實際上並不大,唐繼堯和陸榮廷也不是沒地方買槍,有錢什麼槍都可以買,但是依舊達成了這兩筆交易所謂的自然是其中所含的政治意義,這軍械貿易所代表的是三方的誠意。

槍支和真金白銀可比口頭上的什麼聯盟協議更加重要。當這批交易完成後,陳敬雲更是提議,是不是可以大家可以見一見,坐在一起好好的聊一聊,這個提議幾乎已經是確定了陳敬雲想要聯合南方諸軍閥的心思了,唐繼堯和陸榮廷豈能看不出來,不過他們也不是小孩子隨口就會答應,這去和陳敬雲見面可不是個簡單事,這如果是傳到北洋那邊,日後袁世凱可就會把桂軍和滇軍都當成敵人了,而面對北洋軍的大舉南下,說實話他們還沒什麼的實力去抵擋。到時候三方的主力國民軍要是一個抵達不住的話,豈不是大家一起完蛋?

這種事情他們自然要慢慢考慮的,不過陳敬雲也沒指望着他們能立即答應,反正只是一個初步提議而已,陳敬雲從來就沒指望過自己能夠真正的聯合南方諸軍閥支持自己,他想要的不過是將來國民軍和北洋軍進行生死決戰的時候,唐繼堯和陸榮廷這些人不會反過來捅自己一刀。

這些事情一時間是急不來,慢慢來就是了,一時間國內局勢應該是不會出現太大變動的,他陳敬雲還有時間來完成佈局。

當陳敬雲和南方其他軍閥眉來眼去的時候,國民軍和北洋軍的和談也是進入了實際談判階段,歷盡了之前的毫無誠意的和談之後,雙方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雖然說蘇南前線雙方都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但是總這種保持着戰爭狀態也是需要極大的消耗,既然戰爭已經實際性的停了下來,那麼結束全面對抗進行真正的和談就是有必要的了。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西方各國對北洋軍和國民軍的拖延談判表示嚴重不滿,認爲雙方不結束戰爭狀態的話嚴重影響了各國商人的商業利益。爲此,雙方纔是進行了實際性的談判,這時候,談判過程就簡單多了,雙方的底線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更加重要的是雙方都明白靠談判是得不到什麼東西,想要的話只能靠戰爭。

所以僅僅幾天之後,雙方都是達成了一個初步協議,陳敬雲看着這些協議的時候,略微皺眉:這次的秘密和談條款不多,但是有一些條款卻是讓陳敬雲看着不太舒服。

比如袁世凱要求年初的國會選舉當中,閩浙兩省的議員要支持他袁世凱當選總統。換句話說就是要國社黨在將來的國會當中支持袁世凱當選總統。第一次的國會選舉已經先期展開了,國民軍控制下的閩浙兩省議員自然是出身於國社黨,而廣東和江蘇議員當中也佔據了部分的名額,這個勢力已經不小了,雖然還不足和國民黨相對抗,但是真正要投入進去國會選舉的話,佔據前三的位置應該是沒問題的。這要支持袁世凱的話,加上袁世凱拉攏的其他省份議員,這總統之位應該就不會出現什麼偏差了。

第二條就是,國民軍必須從揚州撤軍,並只能在蘇南地區駐紮三個師。相對的,北洋軍也只能在江北地區駐紮兩個師。

第三條就是,國民軍控制下的各省必須向中央繳納稅賦,具體稅額部分另行協商。這一條實際上是個表面功夫,誰都知道國民軍不會把錢給北洋,但是現在北洋要的就是一個名義,哪怕一個省一年只給了一毛錢,那麼也就代表着這些省份依舊處中央政府的管轄當中,並沒有處以分裂獨立狀態。這一點陳敬雲倒是贊同的,和北洋軍打了那麼久他都沒宣佈獨立啊什麼的,甚至連任職軍官都還會給北京陸軍部發去一份報告呢,不管什麼情況下,都只能有一箇中國,而現在北京政府就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哪怕國民軍和北洋軍打生打死了,這一點陳敬雲依舊不打算改變,他要的是取代,而不是獨立。

上面這些看上去大多數都是北洋軍的要求,但是國民軍同樣也得到了一些東西,比如同樣很重要的名義。

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8章 山東亂第98章 航空部隊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5章 光復餉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576章 蘇俄參戰
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8章 山東亂第98章 航空部隊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5章 光復餉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576章 蘇俄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