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

福州兵工程研發的12式步槍,八十毫米和一百毫米的迫擊炮自然是好貨色,但一時半會也不太可能大規模生產,目前來說,福州兵工廠最主要的產品有三樣,頭一個自然是子彈,共有兩條生產線,一條造七九尖彈,一條造七九圓彈,兩者加起來的話目前福州兵工廠已經能夠月產五十萬左右,等設備到齊後就能增加到月產百萬之數。

第二樣就是炮彈,目前國民軍進口了數種衆多的火炮,雖然隨同火炮一起購買了不少炮彈,但是炮彈消耗起來可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只能依靠進口的話一年炮彈錢就得好幾百萬。目前福州兵工廠製造的炮彈主要有三種,主要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彈,七十五毫米野炮的炮彈以及六十毫米的炮彈,製造這些炮彈福州兵工廠是有經驗和基礎的,但產量依舊不高,三種炮彈加起來也不過月產五千發左右。主要還是欠缺設備,等設備到齊後有可能將產量翻倍達到月產萬發!另外,國民軍中裝備的105輕型榴彈炮的炮彈卻是暫時不能製造,福州兵工廠的技術人員還在攻克難關之中,一時半會只能靠進口維持。

第三樣卻是福州兵工廠新研發出來的手榴彈。

手榴彈在近代中國軍隊的作用可是非同小可,由於國內軍隊基本都缺乏訓練,可以說包括北洋軍在內的士兵一年到頭來都打不掉多少子彈,更加不用說那些新兵之類的了,士兵的射擊精度遠遠不及日本之類的列強軍隊。這樣的情況下,手榴彈就成爲國內軍隊的最愛,這簡單啊,一拉火扔出去就搞定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力氣大扔的遠,就算要訓練也不用怎麼花費,直接扔木頭的仿製品就行了,比起要用真槍子彈喂出來的步槍射擊技術,手榴彈實在是三流軍隊的最佳近戰武器。

在後世抗戰當中,在中國軍隊手中手榴彈的作用遠比那些大炮,中正式步槍啊,漢陽造,輕重機槍之類的大多了。

基於手榴彈這種人見人愛的武器,陳敬雲也是第一時間就讓唐輝康加緊研製。相對比迫擊炮而言,這手榴彈技術更簡單,沒幾天功夫兵工廠就弄出了樣品來,然後是測試,改進一系列工作後,花費了一個月功夫正式定型,爲木柄,拉髮式發火機構,結構簡單裝藥也不少,還便於投擲。正式定型後大量生產,目前已經高達月產萬枚,產量還在繼續提到當中,所產的手榴彈也開始陸續裝備第四旅、警衛團等福州周邊地區的國民軍部隊,等兵工廠擴建以後大規模生產還將高達月產數萬枚之多,到時候就能普及整個國民軍。

這三樣主要產品佔據了福州兵工廠八成以上的產能,剩下的就是用於修理步槍,修炮,以及少量手槍的生產。

總體而言,目前福州兵工廠的產量還不大,遠遠不及已經晝夜開工的漢陽兵工廠,但是等唐輝康採購的大批機器設備到齊後,福州兵工廠的產量將會翻倍,到時候就算不能比肩漢陽兵工廠,但是也能達到一半左右的產能。更重要的是,目前兵工廠還有陳家最近投資的兩百餘萬的款子沒動用,這批錢也是打算用來購置機器設備的,可以預知的是,未來福州兵工廠的產能還將繼續攀升,最後將承擔起國民軍主要的彈藥消耗以及輕武器的供應。

看了新槍,迫擊炮後,陳敬雲等人還繼續參觀了彈藥和炮彈等生產線,陳敬雲這時候自然得做些表面功夫,比如和工人們握下手,拍張照片啊什麼的,總之是氣氛良好,工人們看到都督親臨都是興高采烈的,就差沒直接說我們喜歡晝夜開工,任勞任怨,不要求漲工資,一心爲都督的雄心霸業做奉獻。

做玩這些表面功夫後,陳敬雲等人並沒有立即走,而是來到了兵工廠裡的會議室中,原本是準備休息一二,說說閒話之類的,但是說着說着就是說起了迫擊炮在軍隊裡的配製問題。

林成坤道:“按照我看,目前旅一級別的六門六十毫米速射山炮雖然弱了些,但是要是把這些六十毫米的山炮下方到團卻是更不適合的!”

林成坤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國民軍中的旅一級配製是六門的六十毫米速射山炮,而且數量有限,六個步兵旅和一個警衛旅是剛剛好的,多一門也沒有,另外對於目前的國內軍隊而言,團一級別的裝備速射山炮還是過於奢侈了些,人家北洋軍都沒敢這麼玩。

一邊的陳衛華卻道:“現在有一百毫米的迫擊炮,將來這旅一級別最好就是裝備這些一百毫米的迫擊炮,如果不把現有的六十毫米山炮撤換的話,到時候後勤供應就會繁雜很多,還不如直接用一百毫米的迫擊炮呢。”

此時,一直都不說話的林肇民卻是開口了:“我覺得嗎,六十毫米山炮的確是不適合放在團一級別,但是放在旅一級別和一百毫米迫擊炮混用也是不太妥當!”

林肇民雖然還是國民軍副司令,但是一直以來都是屬於邊緣人物平時參加會議也都不怎麼說話,今天卻是突然說話了讓陳敬雲都有種奇怪的感覺。不過轉念一想也瞭然了,人都是有野心或者上進心這種心思的,以前的時候因爲夾在林文英和陳敬雲中間,加之他的標統身份太過敏感而讓陳敬雲忌憚,現在的話陳敬雲地位已穩,他林肇民可能是覺得時機來了,也想要做一番事業,要不然實在難以解釋他目前這種看似無意,卻極爲引人矚目的行爲。

此時,袁方道:“那林兄的意思是?”

林肇民道:“我看可以這樣嘛,等以後的一百毫米迫擊炮大量生產,足以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時候,可以把部分部隊的六十毫米山炮抽調出來,交給其他部隊,然後讓兩個到三個旅集中集中使用,成立一個十八門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的炮營。”

一邊的陳敬雲聽罷也是覺得呢有理,等以後福州兵工廠的一百毫米迫擊炮大量生產之後,現有的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的地位的確會有些尷尬,一方面是因爲進口的老舊貨色,陳敬雲不可能再繼續大量採購,一方面好歹也有好幾十門炮,就這麼扔了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說集中起來給接旅使用的話,也可以簡化後勤工作。

“這個思路的確是可行的,具體編制還得以後再研究!”現在一百毫米的迫擊炮還沒量產呢,真要能夠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時候那應該是兩三個月以後了。

“既然說開了,也趁着人齊,都說說今後關於這迫擊炮的編制問題,有了明確的編制纔好確定訂購數量以及讓福州兵工廠這邊安排生產!”陳敬雲繼續道:“歐陽總長,你是管着裝備部的,你先來說說!”

歐陽天道:“好,我就先行拋磚引玉之見!”由於事發匆忙,歐陽天以前雖然考慮過迫擊炮的編制問題,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多考慮,今天要說的話還得現在腦海裡過濾一遍,沉思一會後他才繼續道:“從成本上考慮,迫擊炮是有優勢的。便宜的成本也可以使得迫擊炮大量裝備,如果軍費充足的話了,就算是裝備到營一級別也是可以的!

我是這樣想的,以目前的一個旅來安排,就可以裝備十八門的一百毫米迫擊炮,組成一個旅轄炮營,然後團一級別再裝備一個六門的八十毫米的迫擊炮連,如果六十毫米的迫擊炮也能順利量產的話,到時候每個營可以在裝備三門乃至六門的六十毫米迫擊炮。這樣算來,一個旅就有十八門的一百毫米迫擊炮,十二門的八十毫米迫擊炮,十八門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就火力而言已經遠遠超過一個十八門山炮的炮營了。”

此時,林成坤卻道:“這樣一個旅就有三種的迫擊炮型號,到時候會不會造成後勤供應複雜?而且這樣對兵工廠這邊的生產也有些麻煩吧?”

這時候,陳敬雲看先了唐輝康,唐輝康也是點點頭:“如果三種型號都大量生產,自然不比只生產一種便宜。如果只生產一種的話產量可以更高一些,成本也可以降低!”

一邊的陳奎道:“按我說的,反正我們這邊還有四個炮兵團呢,平均分下去兩個旅就有一個炮兵團支持,不比北洋那邊差了。所以也不指望這些迫擊炮能夠有太大射程和威力,所以我覺得這一百毫米的迫擊炮實在是沒什麼用處,不但太重不容易機動而且射程威力也不必八十毫米的強太多,乾脆就取消這一百毫米的,兩者合二爲一用八十毫米的算了!”

林成坤卻搖頭:“八十毫米的射程太近,用作旅級別的火力支援根本不可行!”

陳奎卻道:“還有炮兵團在呢!”

“可炮兵團是屬於獨立編制,平時如果不是大戰的話要調動不已,如何能夠在緊急時刻爲旅提供支援?”林成坤卻是說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040章 秋熱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03章 兄弟(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98章 鎮壓(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97章 陰謀(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48章 空襲!!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054章 戰損(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54章 戰損(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
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040章 秋熱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03章 兄弟(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98章 鎮壓(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97章 陰謀(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48章 空襲!!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054章 戰損(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54章 戰損(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