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爆發(一)

國民黨要學歐洲那邊的革命家搞罷工,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相當狠的招數,如果國民黨是搞其他模式的叛亂,比如直接拉起一支好幾萬人的軍隊,又或者是策劃其他部隊叛變之類的對於陳敬雲而言都不算是什麼威脅,頂多就是下的命令讓軍隊進行圍剿,頂多也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功夫就能平息事態,然後以陳敬雲一貫以來的心狠手辣,這些叛亂者百分之百都是會被送去見閻羅王的。

在陳敬雲的觀念裡,從來就沒有政治囚犯這個詞彙,因爲陳敬雲對於這些政見異見者,尤其是想要推翻自己統治的異見者,比如國民黨人,向來是抓到了直接槍斃了事。陳敬雲手裡頭可沒有那麼多錢建那麼多監獄再養他們幾十年。

如果國民黨直接來明的,陳敬雲不怕,但是現在人家國民黨不給他來明的啊,而是來陰謀啊。而且這陰謀還是有着陽謀的成分在裡頭。

爲什麼?

因爲國民黨將要發動的是罷工,而罷工的人是什麼?是各大工廠的工人!

而這裡就出現問題了,如果陳敬雲狠起心來對罷工進行殘酷無比的鎮壓,雖然他個人沒什麼心理壓力,殺一個人噁心,殺十個人會內疚,殺上一百個人,甚至成千上百好幾萬人的時候,那就會演變爲一個個紙面數字而已。但是陳敬雲殺起來容易,但是如果把這些工人都殺光了,也就等於陳敬雲這些年來花費了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也就差不多崩潰了。

爲什麼說國民黨策動工人發動罷工是個陽謀呢,就是這裡了,他們是算準了陳敬雲不敢大規模捕殺工人。

這種情況和當年的土改不一樣,這些年陳敬雲要推行土改的時候,可是遇到了諸多的麻煩,一些農村地區的地主進行暴力抵抗也是常有的事,甚至還出現了好幾次數千上萬人規模的大規模暴`亂,統一之初的1916年湖南那邊就是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力反抗活動,那些地主鄉紳們竟然在短時間內就拉起了上萬人的亂軍,而且還攻克了兩個縣城,雖然大部分是被蠱惑的農民,但是這人數是多到了讓當時的陳敬雲都覺得心驚的。

不過陳敬雲手底下的軍隊也不是養來吃白飯的,駐紮湖南的部隊很快就是出動,不用幾天功夫就把這場事變給徹底鎮壓,然後殺了個血流成河。

當年的這種暴~動陳敬雲敢大規模殺人,但是面對罷工,陳敬雲卻是不敢的,或者說不願意的。

培養出這幾百萬的產業工人可不是個容易的事。

面對這種棘手的情況,陳敬雲除了吩咐陳彩的調查局從國民黨身上入手解決問題外,他還得準備從根本上緩解目前的這個問題。

是的,是緩解,而不是解決。

因爲工人和資本方的矛盾永遠是不可調和的,資本家想要工人工作更長的時間,支付更低的工資,而工人想要更短的工作時間,更好的薪資待遇。這兩方的要求是相反而矛盾的,根本就無法徹底解決。

心裡頭有着這個心思的陳敬雲很快就是叫來了唐紹儀和洪子泰等幾個人。

“罷工?這事如果真的發生,那麼對我國的工商業發展怕是要造成嚴重打擊啊!”老邁的洪子泰聽到陳敬雲說國民黨要策劃進行罷工的時候,露出了擔憂的神色:“現在的各地工業大多都是集中在各省的工業區裡頭,如果有一家罷工的話,怕是很快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到時候甚至可能癱瘓整個工業區的!”

旁邊的經濟發展司司長馬寅初也是面露憂色:“今年我們的經濟形勢剛剛好轉,怎麼就要出這事啊?”

看見這兩個人都是露出擔憂的神色,一邊的唐紹儀道:“不着急,現在不還是沒發生嗎?現在既然我們提前得到了消息,那麼就要把事態控制在我們能夠掌控的範圍之內!”

一邊的洪子泰卻道:“這怎麼掌控,人家國民黨的人可不聽我們的!”

唐紹儀道:“國民黨那羣人自然有調查局那邊去應付,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集中在工人這一邊,國民黨聽不聽我們的沒所謂,但是工人聽從的話就可以了,只要把工人們安撫好,工人不亂來的話,國民黨就算在蹦躂也是不可能把罷工發動起來的!”

民政部的岑春煊也是道:“我看也是這個理,現今問題的關鍵是要把工人先穩住了!”

上頭的陳敬雲聽着他們如此說,也是點點頭:“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這裡了,我們要把工人穩住,但是要怎麼穩住呢?這纔是我找你們來的原因!”

要穩住工人很簡答,第一是提高工資,第二是縮短工作時間。只要這兩點得到了提高,那麼罷工也就鬧不起來,畢竟工人們鬧罷工也只是爲了這兩樣而已,可和主義、國家和民族都沒什麼關係。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就牽扯到了資本家這一方,要提高工人的薪資待遇,要縮短工作時間,那就是要讓資本家們吐出來一部分利潤,而這種事情自然是那些資本家們所不願意的。

“這事做起來怕是很難,這事一家兩家提高待遇也是沒什麼作用,是需要整個工業體系都大幅度提升待遇,如此怕是有很大困難啊!”唐紹儀擔憂着:“就算總統您名下的華夏銀行控制的各企業都能夠提升相應的待遇,但是國內的其他企業怕是不會跟進啊!如果他們不跟進的話,單單是和政府關係密切的重工業部門的數家企業提升了待遇,但是對於解決目前的危機而言還是嚴重不夠的。”

“這事我是知道的!”陳敬雲對於自家事自然知道的清楚,他雖然掌控着華夏銀行,而華夏銀行又掌控者中國的絕大部分重工業企業。

但是這些年來華夏銀行一直都是試圖進行轉型,從直接投資改爲貸款的發展模式,所以很多企業都是被陸續轉讓了出去,而就算一些沒轉讓的企業也是出售了一部分的股份,除了少數幾個重要企業外,其他的大部分已經不是全資控股了。

而且華夏銀行旗下控制的各企業主要以重工業爲主,旗下的企業雖然一個個都是規模龐大並且能夠影響經濟走勢,比如數大鋼鐵企業,比如福樂電氣這些都是超大規模的企業,然而這些企業規模雖然大,但是總的企業數量卻是不多啊,旗下的工人數量對於整個中國的工人羣體而言也不算太多。

這些年來中國工業發展迅速,很多行業都是有着大量的工廠,而這些民營或者外資的工廠裡的工人才是中國現今工人羣體的代表。

所以單靠華夏銀行一家也是無法解決這個事情,必須還得和國內的其他資本家們一起解決這個事情。

“工商部這邊先拿出來一個可行的方案來,既要安撫工人的情緒,也要照顧到國內企業的存亡!”陳敬雲說到這裡,又是想了想後道:“這兩天我要成立一個工會,到時候讓工會去和資方談具體的方案!政府部門的工作就是要對兩者進行協商!”

工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工人羣體有了一個龐大數量後,工會這東西遲早會誕生,如此讓工人們自發組織或者是讓國民黨操控成立工會,還不如直接由國社黨出面成立工會,陳敬雲可不想讓工會成爲其他黨派的工具。

而且一個受控制的工會對於現今的中國工業發展而言是極爲重要的事情,如果工會不受掌控的話,三天兩頭就挑起罷工,那還讓不讓人活了。

那邊的洪子泰道:“這些年也有着不少的行業工會成立了,不過大多都是那些工人們自己搞出來的,這一次正好可以一起拉進來!”

而當這個基調定下來後,由國社黨出面組織的中國總工會很快就是掛牌成立了,這個中國總工會嚴格來說並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門,而是一個民間組織,但是如果考慮到裡面的工作人員是有十有八九都是國社黨成員的時候那麼就很難說這個組織是民間組織了。

籌備工會的同時,陳敬雲也是和華夏銀行的的數位高管見了面,說了可能會有一場大規模的罷工,希望華夏銀行旗下的各企業要做好應對的準備,而更重要的是,爲了避免罷工波及到華夏銀行旗下那些關係到國防和經濟命脈的大型企業,陳敬雲要求華夏銀行短時間內拿出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來,方案要包括給工人提高薪資待遇,要保證工人的工作時間在一定的可行範圍之內。

陳敬雲不但是總統,而且還是華夏銀行的最大股東,所以陳敬雲說的話,要求做的事情是不容置疑的,儘管華夏銀行的諸多高層管理人員不贊同提高工人的薪資待遇,認爲這一措施哪怕是提高少許的工人工資比例,但是擴大到整個華夏銀行的時候,恐怕到時候一年都會給華夏銀行造成高達數億元的額外支出。

面對陳氏兄弟的疑惑,陳敬雲直接道:“難道你們就看不到現在技術在不斷的發展進步嗎?給工人增加了工資,那麼你們難道就不會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讓工人們生產出來更多的產品嗎?”

陳敬雲說的簡單,但是這麼淺顯的道理陳氏兄弟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提高技術水平?說的簡單,但是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是需要大量資本投進去的,而且生產效率要能再提高的話,那些資本家們早就幹了,何必等到現在。

比如中國早就在倡導的流水線生產,這個名詞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了,各大企業也都實行了一定的流水線生產,但是對於整個工業體系來說,流水線生產所涉及到的可不是簡單的一條流水線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了整個工業的標準規範流程。

要實行流水線生產模式,最簡單的就是例子就是,那螺絲和螺母的標準得統一吧,而這個統一說的並不是單單一個工廠,一個行業,而是整個工業。只有把這個標準在全國工業體系內施行起來,那麼才能談得上流水線生產,讓一個個工廠製造不同的標準零部件,然後這些不同工廠的零部件組裝成爲一件成品。

這纔是廣義上的涉及到全部工業部門的流水線生產。那些單個工廠裡一個工人只做一件事的只是狹義上的流水線生產而已。

“提升生產效率固然是困難,但這卻是發展進步的畢竟階段,這些年來我國的工業雖然發展的還算不錯,工人們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是我不說你們自己也知道,這些年來爲國防工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工人羣體並沒有享受到相應的經濟發展福利。前幾年還可以,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必然是會問題越來越多的!”陳敬雲再一次如此說着。

而陳敬海卻是依舊苦着臉色道:“三哥,你也是知道的,這兩年戰後經濟危機一直都是沒停下來過,雖然去年因爲兩場大戰的緣故而片面刺激了經濟發展,但是這只是一個短暫的繁榮,這種情況下各企業的利潤都不高,甚至不少行業都還有着虧損,如果這種危機情況下還提高工人薪資福利,怕是很困難啊!我這裡有份經濟研究室的經濟預測,您也可以看看!”

陳敬雲聽罷後直接拿過來看,寫這份報告的是華夏銀行下屬的經濟研究室。華夏銀行由於規模龐大,也是需要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經濟進行研究,這樣才能夠給華夏銀行的決策層提供最好的投資方法和避免損失。

這個智囊團和政府裡的經濟發展司有些相似,都是智囊團性的產物,實際上,華夏銀行的這個經濟研究室裡所聘請的研究人員超過半數都是外國的經濟學家,他們的人才儲備比經濟發展司的人才庫要好的多。

而且經濟發展司的目的也不是說研究經濟,經濟研究知識經濟發展司的一小部分業務,經濟發展司的最主要任務是爲中國製定整體的工業經濟發展規劃,根本目的是要讓中國進行最優化,最合理,最快速的完成工業化。

政府部門的思維和銀行機構的思維是不一樣的,所以觀點看法也很不同,這一點陳敬雲看到這份華夏銀行經濟研究室的世界經濟預測報告後就更是確定了這一點。

“怎麼可能還要持續這麼多年?”陳敬雲看到上面這份報告說這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並且可能還會持續多年的時候,就是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一邊的陳敬海道:“這兩世界各國都深受戰後經濟危機的影響,不但是我們和日`本經濟發展停緩,而在美國更是影響甚大,那邊的失業率是年年提高,而經濟危機又是讓各國都採取了提高關稅制造貿易壁壘用以保護本國的工商業,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加劇了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所以對於整個世界經濟而言,這場經濟危機是遠遠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雖然我國的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好轉,但這也是建立在提高了貿易關稅和加大國內需求的程度上,而好轉的企業大多數也都是產品面向國內市場的企業,對於一些外貿型,尤其是生絲產業來說依舊是面臨着困難重重!”陳敬海繼續說着。

“我們華夏銀行旗下的企業主要是面對國內,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其他的部分行業尤其是東南銀行那邊怕是要面臨很大的困難了,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提升工人的薪資待遇,東南銀行怕也是很難撐得下去!”

東南銀行作爲中國第二大銀行,也是和華夏銀行一樣是個超級托拉斯企業,不同的是華夏銀行掌控的是鋼鐵、電氣等重工業,而東南銀行則是以紡織業尤其是生絲行業爲主要業務。

東南銀行已經控股了國內至少八成以上的生絲企業,佔據了出口額九成以上。

中國的生絲出口近些年雖然不斷增加,但是所面臨的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尤其來自日`本的生絲壓力更是讓國內生絲企業受到了龐大的壓力。除了有日本生絲的直接競爭之外,還有美國等國家對生絲進口也是提高了一定的關稅,更是讓國內生絲企業的利潤被壓低了空間。

而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讓這些生絲企業增加工人薪資待遇的話,說不準破產都有可能。

面對着這些棘手的情況,陳敬雲也是感到相當爲難。

但是不管事情再怎麼難也必須得做啊!

“其他銀行的的你們不用擔心,現在是華夏銀行這邊要把旗下企業的工人穩住,說句不好聽的話,其他產業毀掉了也就毀掉了,大不了重頭再來,但是華夏銀行下面的都是關係國家存亡的國防相關工業。我們可以不要金錢,但是不能不要大炮!”陳敬雲不想再聽陳敬海說下去了,陳敬海說的麻煩他都知道,但是知道又如何?

儘管華夏銀行的一羣高管們心裡不願意,但是直接面對陳敬雲的要求,華夏銀行還是不得不按照陳敬雲的要求去做,於是乎,華夏銀行企業的各大企業很快就是相繼出臺了提高工人工資以及縮短工作時間的政策。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都是潛伏在陰影裡的國民黨終於是浮出了水面,四月五號,上海的一家紡織廠發生了罷工,然後罷工迅速波及到了周邊的工廠!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罷工終於是在各種陰謀和經濟危機之下而爆發了!

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2章 左將軍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502章 大會戰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51章 蔡凝(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33章 直升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621章 陸小曼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869章 百機混戰
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2章 左將軍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502章 大會戰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51章 蔡凝(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33章 直升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621章 陸小曼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869章 百機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