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

被沈綱等幾個人視爲接班人的李玉挺中將自然也是這麼認爲的,所以在提出了三十年代後期以及二戰前中期提出戰鬥羣概念,並和陸軍的幾個老牌裝甲將領比如左玉剛,方大山等人呢一起完善了重裝機械化部隊的概念以及指揮作戰模式後,李玉挺就是再一次提出電子戰的未來戰爭概念,並支持大力部隊的電子相關設備的發展和建設。這裡頭不但有陸軍的,更有空軍和海軍的相關電子戰的發展。

在軍方高層如此重視的時候,作爲電子戰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電子干擾自然也是發展的比較迅速,空軍已經是把大型的無線電干擾設備搬上了B16轟炸機,依靠那超大功率的干擾機,這B16E電子戰飛機在敵人上空飛一圈後,不但敵人的雷達變瞎子,更加能夠直接干擾敵方的無線電通訊。

而在趙臨東進攻克查赫之前,爲了掩護空軍轟炸機羣轟炸克查赫,空軍就是出動了兩架B16E電子干擾機,這兩架電子干擾機所裝備的干擾設備也不同,一個是用來干擾雷達的,而另外一架則是用來干擾無線電通訊的。如此纔出現了在中國進攻克查赫之後,美軍方面無線電通訊系統故障頻繁的無法有效聯絡的原因。

不過這無線電干擾也不是什麼神器,中國人,人家美國手裡也不少,不過以往只有美國人和英國人干擾德國人的份,很少出現自己被敵人干擾的情況,不過即便前線的無線電通訊被幹擾了,但是美國人又不是沒有電話,這有線電話打起來也花不了幾分鐘。

這年頭,儘管無線電通訊設備已經是各國陸軍的標配,但是各國依舊非常重視戰場有線電話通訊繫系統。

很快,通過電話,克查赫的情況就是被回報到了美國陸軍第九師的師部,美國的一大票軍官們齊坐一堂,你一眼我一語,說什麼的都有,現在說什麼是不是已經開戰了都是虛話,他們作爲前線的軍官,對於開戰與否的事情並沒有決定權,就比如趙臨東一樣,他不知道以後會不會開戰,他只知道,他必須之行上峰的命令,在一個小時內拿下克查赫,其他事情都不是他所能夠插手和關心的。

現在的美國陸軍第九師師部裡也是如此,他們不知道會不會開戰,但是他們現在知道的是,他們動作要是再晚一些,克查赫就得丟了,所以他們一邊是向上級報告,一邊也是命令第47團和第751坦克營緊急向克查赫增援,開不開戰他們不知道,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打了再說!

其實不用第九師的命令,第47步兵團和第751坦克營已經是自行行動,並開始緊急向克查赫這個小鎮進行增援了。

克查赫鎮外,數輛高大的M4坦克正冒着淡淡的白煙向前,這四輛M4坦克屬於第751坦克營的先遣部隊,他們這剛抵達克查赫鎮外呢,前方的一輛M4坦克突然就是急停了下來,而後就可以看見這輛M4坦克的炮塔正在急速旋轉,作爲二戰當中炮塔旋轉速度最爲出色的幾款坦克之一,M4坦克的炮塔可以在數秒內就轉向好幾十度,然後把炮口對準了左方的一從低矮樹林裡。

遠方的那低矮樹林,透過稀疏的灌木,依稀可以看見幾個黑影正在慢慢放大,而一陣不同於M4坦克汽油發動機所發出來的聲音也是從樹林中傳出,那是低沉而到聲音在經驗豐富的軍人聽來絕對可以瞬間就可以分辨的出來,那是屬於中國陸軍T18坦克的柴油發動機的聲音。

數秒後,那低矮的灌木裡可以看見有諸多的灌木被壓倒,然後一輛塗着灰綠塗裝坦克就是完全顯出了身影,其明顯比M4坦克大了一圈,和M4坦克身形高大不同,這款坦克高度比較低矮,其炮塔呈低矮的半卵形,炮塔上那是一門足足有五十倍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哪怕是不熟知各國軍事裝備的普通人都能夠認得出來,這應該是中國陸軍的T15坦克或者是T18坦克,T15坦克和T18坦克雖然整體性能相差極大,但是外形上比較相像,普通人很容易弄錯。但是在職業軍人的眼中,卻是一眼就能夠認得出的來,這絕對是中國陸軍裡最新銳,同時也稱得上是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現役坦克T18。

如果是對中國曆代坦克有着極爲了解,同時對中國最新坦克研發和裝備也有着瞭解的人,就會從這輛T18坦克炮塔上的那挺通用機槍和炮塔兩側的幾個小型火箭炮發射架就會認得出來,這是中國陸軍去年年末才退出的第三種T18坦克改型,官方子型號爲T18K。

中國的坦克發展,在進入了T15時代後,就已經基本定型,哪怕是T18坦克,也脫離不了T15坦克的基本設計理念影響,可以說從T15坦克開始,中國陸軍裝甲派口中的主戰坦克概念就已經初步形成,而主戰坦克的基本設計特徵也是基本確定了下來,比如炮塔採用半卵形一體化鑄造炮塔,採用火炮垂穩裝置,坦克炮採用105毫米口徑的長身管線膛炮。後續的T18坦克雖然重量更重,防護能力更強,機動力也因爲採用高達七百匹馬力的SV700柴油機而大幅度提升,但是基本設計理念和T15並沒有根本性的差別。兩者的差別就和T9坦克和T12坦克一樣,所以很多人把T9坦克和T12坦克混爲一談,稱之爲T9\12坦克,同樣的不少人也把T15坦克和T18坦克當做同一個系列看待,不少人都是直接稱呼爲T15\18系列坦克的。

毫不客氣的說,T15\18系列坦克的整體性能在各國現役坦克裡絕對的世界第一,而中國陸軍的坦克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引領世界潮流的,三十年代的T9系列坦克讓各國絞盡腦汁,爲了對抗中國的T9\12系列坦克,蘇俄發展了T34坦克,美國發展的M4坦克。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還有德國的4號坦克,這個德國人的四號坦克不是歷史版本,而是德國人在三十年代中德軍事技術合作期間,根據中國陸軍提供的部分T9坦克技術發展而來,整體性能和T9坦克是相當的。

蘇俄陸軍爲了對抗T12坦克的長身管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在同口徑坦克炮無法獲得同樣性能的時候,採取了直接用重型坦克來對抗,發展了IS-1坦克、T34-85坦克,搭載八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對對抗T12坦克,德國人也是發展了虎式、豹式坦克,並且採用八十八毫米的坦克炮。

而這個時候,中國陸軍跳過了八十五毫米級別的坦克炮,直接上馬105毫米的坦克炮,而且一上來就是四十五倍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更加重要的是,這款搭載了105L45坦克炮的T15坦克整車重只有三十五噸多,而且還擁有超過四十五公里的最高時速。當105;45坦克炮和35噸這兩個數據結合起來,就是宣示了T15的整體傑出性能,當時各國不是沒有大口徑坦克炮,比如蘇俄就有裝載了122毫米口徑的重型坦克,德國人的虎式坦克也裝備了長身管的八十八毫米坦克炮,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重,重量輕鬆超過四十五噸,甚至五六十噸之多,基本相當於中國早期發展的T17重型坦克,中國陸軍1941年定型的T17重型坦克,可是搭載了一門125毫米的坦克炮,整車重量達到了六十噸,而且機動性也不算好,不過生產了不到一千輛就在1943年停產。

爲什麼說T15坦克劃時代呢,因爲它用同時代中型坦克的重量,僅僅是比M4坦克多了幾噸而已,就獲得了相當於重型坦克的火力以及防護,而且非常關鍵的是它還擁有中型坦克的機動能力。

各國爲了緊跟T15坦克的發展潮流,蘇俄直接除了發展T34-100坦克,T44坦克外,還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直接上馬IS-2,用搭載了122毫米坦克炮,以四十五噸級別的重型坦克來對抗中國陸軍只有三十五噸的T15,這個IS-2坦克同時也擁有了比德國虎式坦克更爲優越的性能,迫使德國發展了更重的虎王坦克。

簡單來說,要獲得相同的火力和防護性能,德國坦克最重,蘇俄坦克和美國坦克次之,而中國坦克最輕。

美國人爲了對抗美國人的虎式和中國的T15坦克,一開始是發展M6重型坦克,並發展了M4坦克的重型化車輛,比如‘小飛象’但是效果都不佳,後來發展了M26坦克,這就是美國陸軍剛服役不久的M26‘潘興’重型坦克,單純比較坦克自身性能的話,M26的後期改型已經能夠對抗虎式和中國的T15坦克了。

然而他們的步伐還是太慢了,1944年那會,蘇俄的IS-2剛裝備不足一千輛,德國人的虎式和虎王就更少了,美國人的M26還在測試當中,然而中國的T18坦克就已經出來了,這個T18坦克雖然是T15坦克的大改型號,但是重量攀升到了四十噸,更爲了那七百匹的龐大馬力,更裝備了中國陸軍有史以來第一款柴油發動機,不但機動能力快速攀升,防護能力也是極大增加,炮塔正面裝甲竟然達到了一百八十毫米之巨,比六十多噸的T17重型坦克的防護能力還要強悍。而且中國大規模服役T18的時候,中國陸軍已經開始拋棄使用好幾年的鎢合金次口徑穿甲彈(APCR),開始大規模應用鎢合金次口徑脫殼穿甲彈(APDS)。

這是一種用線膛炮發射的次口徑脫殼穿甲彈,核心是裡面的一根鎢合金製造的穿甲長杆,彈體外部是炮彈出膛後可脫落的彈體,以便讓裡頭的那根鎢合金長杆能夠獲得更高的炮口初速,並用線膛炮發射,用彈體旋轉來保持穩定。這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各國所能發展的穿甲彈技術巔峰了,再進一步的話,那就是現代坦克所使用的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了。而在二戰時期,各國儘管也有類似的技術,但是他們都有一個不可克服的缺點,那就是他們沒有大量的鎢合金,只能用高強度的合金鋼來製造穿甲彈,而考慮到二戰時期各國的基礎工業技術,合金鋼的硬度可遠遠無法和後世的合金鋼相提並論,更加不要說和鎢合金相提並論了。

所以在坦克穿甲彈這一項上,中國是有着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而且這種優勢是別人無法仿效的。

不然你以爲美國人和英國人是造出來次口徑穿甲彈,人家照樣可以,但爲什麼配給部隊那麼少呢,理由很簡單,他們沒有足夠的鎢礦啊!

中國控制了全球95%以上的鎢礦產量,而且二戰期間全面停止鎢礦的出口,不管是美國還是英國又或者是德國和蘇俄,一個個都沒有足夠的鎢礦來用,連工業使用都不夠,更別提用來大規模生產炮彈了。

如果中國繼續限制鎢礦的出口,他們要發展高性能的坦克穿甲彈,要麼等基礎工業上一個臺階,合金鋼得到極大發展,要麼就是要得到貧鈾合金技術成熟並大規模應用,在這之前,他們是絕對沒有辦法在坦克穿甲彈這一項上和中國比肩的。

所以T18坦克的火力之所以那麼強悍,號稱橫掃全球現役一切坦克,除了它自身的哪門105L50坦克炮外,有半數的原因就在彈藥上。

而中國的T18坦克自從1944年開始大規模量產,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服役了三千多輛,而到了1945年年代的現在,總服役數量已經達到了將近五千輛,廣泛服役在各大主力部隊當中,和八千多輛的T15坦克一起形成了中國目前的主要坦克突擊力量。

面對中國最新銳的T18坦克,美國的坦克兵一下子就是認了出來,很快早早就發現情況不對勁的那輛美國M4坦克率先對準剛從灌木林裡衝出來的T18坦克開炮,可惜的是,他們的三英寸口徑的炮彈,儘管他們已經是使用次口徑穿甲彈(APCR)但是依舊無法擊穿T18坦克的正面裝甲,只是在那輛T18坦克的炮塔正面留下了一個深坑而已,而此時,那輛冒冒失失鑽出來的T18坦克似乎也發現情況不妙,前方數百米外四輛美國的M4坦克正對着它,而且其中一輛已經開火。

幾乎瞬間裡,這輛T18坦克就是急速倒車,然後炮塔開始轉動,利用T18坦克的火控垂穩裝置,儘管T18正在低速倒車當中,但是那輛T18坦克依舊開始了開火,隨着哪門105毫米的坦克炮炮口騰出一團火焰之後,一枚1943年式105毫米APDS彈就是從炮口高速飛出,剛離開炮口,彈體外部的軟殼就是在空氣的阻力下脫落,只剩下一枚直徑只有幾十毫米的鎢合金長杆旋轉着朝着目標疾馳而去!

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51章 蔡凝(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章 林家有女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
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51章 蔡凝(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章 林家有女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