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14章 賭徒

在劉伯升記憶裡,舂陵的天空永遠是晴朗的,碧天白水,蟬鳴陣陣,外加一株大榕樹投下的綠蔭,這便是他們的少年生活。

除了舞刀弄劍外,劉家一母同胞的兄弟倆也會玩些代表宗室子弟文質彬彬的遊戲,比如對弈。

“啊啊啊啊!又輸了。”

年紀稍長的劉伯升倒沒有頑劣到學他們的老祖宗漢景帝,輸棋也輸人,直接抄起棋盤砸爛弟弟腦袋,他只是恨恨地錘了一下,震得黑白棋子亂飛。

而稍小几歲的劉秀,總會抿着厚嘴脣笑一下,然後乖乖低頭去將四處滾落的棋子一顆顆撿起來。

劉伯升則會雙手抱懷看着老實內秀的弟弟,生着悶氣,看了一會過意不去,只將二人約定的賭注,一柄新到手的拍髀不情不願地贈予他,又嫌劉秀不會用,手把手地親自指點於他。

“阿秀,你記住了,要這樣捅人,才能致命!”

兄弟關係是複雜的,有早早喪父的相依爲命,也有因族中長輩更疼愛劉秀而產生的小小嫉妒。但不管劉伯升嘴裡怎麼嫌棄劉秀,說他難成大器,若是舂陵乃至蔡陽縣誰敢輕辱弟弟,不管是縣令的兒子還是輩分大的同族少年,劉伯升定直接帶着伴當們抄傢伙上門,打得對面孩子跪地求饒!

“對弈有什麼好玩的。”

當劉秀提議再來一盤,這次他持黑讓子時,劉伯升如是說。做兄長的不太願意承認,對弈太考驗耐心和佈局了,這是他永遠也鬥不過劉秀的遊戲,只道:“我還是喜歡六博!”

六博比對弈簡單,行棋前要先投箸,那很考驗運氣,劉伯升就喜歡賭!

“我不得不賭時,也會賭。”劉秀只將黑白棋子攢在手心,一點點將其放回棋盞裡,若雨珠灑落玉盤,嘩啦作響。

他擡起頭對兄長笑道:“但能運籌而勝的,何必將輸贏,全寄託在賭博孤注上呢?”

“大將軍,大將軍?”

一陣來自營帳外的呼喚,將劉伯升從往事裡喚回現在,低下頭,毛筆握在手中,簡牘上寫了他的名,已經封好;擡起頭,正前方,錯漏百出的行軍圖掛在營中,上面標註了來歙目前可能抵達的地點,以及東方戰事發生的位置,但東西兩方結果都是未知。

“文叔,我現在,已是將手中能夠運籌的東西兩枚棋子,都扔了出去,只剩下手中孤注了!”

劉伯升暗暗自語,同時看向輕聲喚自己的人,乃是舂陵族人劉終,起兵之處曾助他襲殺湖陽縣尉,如今在更始朝廷裡做侍中,與劉秀關係十分要好。

眼下劉伯升正在寫的信,就是欲交給他保管。

別看劉伯昇平素大大咧咧,張口閉口“渭水投兵可斷”,但與第五倫對峙這麼多天以來,他也知道自己遇上了強敵。對面畢竟是第五倫的老家啊,君臣一心,軍民一體,將渭水防線守得嚴絲合縫。

簡單的誘敵不起作用,非得咬着牙將舂陵兵精銳分給來歙,又讓麾下“雜牌軍”裡最能打的鄧氏兵東去接應王常。

這兩枚子就好似將石頭扔進了渭水,遲遲沒有反應,直到今日午間,駐紮在細柳營的魏兵忽然躁動不安,有三四千人出營後向北而去,打的還是“耿”字旗。綠林情報再差也知道,那是第五倫麾下一方大將耿弇。

“定是東、西兩路得手,逼得第五倫不得不調兵回援!”

衆將皆喜,劉伯升也希望如此——必須如此!

靠着分上林苑,從渭南豪強處得來的糧食雖然還有剩餘,夠他們撐到入冬,解決了這源頭後,劫掠頻率稍稍減少,但分宮室讓士卒提升的士氣卻被時間一點點消磨,得在徹底殆盡前開戰。

“阿終,你是自己人。”劉伯升對族人,多以親暱稱之。

“今夜,我親自將兵渡渭進攻,你留守於此。”

“若我能歸,則此信不必送出去。”

“若我不能歸來,便往南,去投漢中王劉嘉,往後再替我將這信給文叔送去。”

劉終聽呆了,他雖是極親密的人,卻從未見過劉伯升如此作態過,只道:“大將軍,這一戰當真……”

“亂想什麼!”

劉伯升卻又哈哈大笑起來:“我若歸,必是全勝而歸。”

“我若不歸,則定是殺瘋了,一路打到櫟陽,甚至是河西去,來不及回來,要讓你替我去給劉嘉和文叔報喜!”

他站起身來,緊了緊自己的甲冑,恢復了那輕蔑的神態:“所謂魏王倫,土雞瓦狗罷了!”

……

走出大帳後,一衆舂陵兵的校尉聚在一起商量渡渭的具體方略,而他們中有個扎眼的人——岑彭孤零零地站在不遠不近處,作爲降將,他身份有些尷尬。

劉伯升大大咧咧地與衆人打了招呼,又喚了岑彭到一旁。

“君然,聲於東西而擊其中游之策,多虧了你替我畫計補全啊。”

劉伯升看着岑彭道:“你與第五倫是相識,卻能盡心爲我籌劃,我沒看錯,君然確實是大丈夫。”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將軍釋我不殺,岑彭堂堂正正,既然降了大漢,在將軍麾下,就會盡力。”

就像他明知新朝大勢已去,卻非得陪着嚴尤,在宛城堅守到最後一刻,岑彭是爲情義而獻策,非爲某個固定的政權。

但岑彭也有一個疑問,一直不敢說,直到今日,大着膽子提道:“末將偶聽人說,魏王欲以將軍弟妹來交換我,卻被大將軍拒絕,爲何?”

“岑彭一介敗將,難道比文叔將軍愛妻,陰氏子弟更有用麼?”

“岑君然,太看輕自己了。”

劉伯升肅然道:“蕭何言,諸將易得耳,至如韓信者,國士無雙。”

“你岑君然也一樣,是帥種,是國士!再加上我敬佩你的爲人,自不能以區區婦人孺子來換,這是羞辱,奇恥大辱!哪怕她是吾弟中意的人亦如此。”

劉伯升大笑:“若是第五倫願意拿渭北十五城來換,我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這是將岑彭比喻成和氏璧了,這讓他心裡更加難過,垂首道:“區區降將,得將軍厚遇,無以爲報。”

真是讓人糾結又難受,岑彭一面希望第五倫能贏,一面又不希望劉伯升輸,前者是第一個發現自己才幹並加以舉薦,有知遇之恩;後者則赦己以顯義,又讓更始封自己爲侯,乃是救命之恩。

但第五倫、劉伯升那註定衝突的野望,卻非得讓他做出選擇。

劉伯升也看着岑彭,問出了那個問題。

“君然以爲,此役,我有幾分勝算?”

“說實話!”

岑彭既然能爲劉伯升畫策,自然也明白這一戰意味着什麼,只咬牙道:“若東西鄧將軍、來將軍兩路皆能成事,而大將軍渡渭一擊,則是五五!”

“即便那樣,也纔打平手?”劉伯升復問:“若是沒有他們呢?三七?”

“魏王有渭水及舟楫之利,勝負當在九一!”

“一成麼?”

劉伯升緘默了,半響後卻又哈哈一笑:“這比率,可以賭了!”

他點着岑彭:“你真是從不說假話,也不願作僞啊,難怪在新朝十餘年,竟鬱郁不得志,直到遇到了第五倫與嚴伯石。”

“看在君然面上,我勝了,會饒過第五倫。”

說完這句話,劉伯升正色離去,留了岑彭待在渭南營地裡,但他心裡,卻有沒說完的話。

“可若我不幸敗了,岑君然,你該做何事就去做,也不必記着我的情!這一注,劉伯升,賭得心甘情願!”

……

渭橋一共三座,中渭橋正對長安,東渭橋則到第五倫老家長陵去了,西渭橋就在眼前,對岸就是細柳營。

他們的浮橋是搭建在西渭橋殘骸上的,據說是王莽害怕第五倫所以燒的,但劉伯升覺得,這是第五倫害怕他才燒的。

木橋板已盡數焚燬,但從漢朝起就改用的石頭墩子卻還在,每隔十餘步就有一個,佇立在河水中,被煙火燎過後黑乎乎的。

浮橋在過去幾天裡相繼開工,先令善泳者游過去,拉幾條繩子到橋墩上作爲固定。然後再把一些小船固定在繩子上,再在小船上鋪上木板,具體下來當然沒這般簡單,但在劉伯升眼中就是如此,再深究到哪個繩結該怎麼打,板子要如何搭,怎麼讓船在流水中保持平衡,那就是工匠的細膩活了。

綠林軍習慣於運動作戰,搭浮橋經驗豐富,爲防敵人火船來毀浮橋,他們留了心眼,在橋墩左、右各搭了一道,其中左橋更長,右橋更短。

左橋已經搭建了四分之三,離北岸就剩下幾十步,水性好的幾個猛子就能扎過去。但現在搭建得頂着敵軍的弓弩和火箭,每天光顧着滅火了,右橋搭了三分之二,也堪堪在敵人射程範圍內。

劉伯升坐在渭水邊,等待日頭一點點西沉,對面似有關中歌謠之聲,唱的是《戰城南》,聽說第五倫已經親自入駐了細柳營,又聞人言,這位魏王最愛讓士卒們相互拉歌。

而唱到“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和“朝行出攻,暮不夜歸”這兩句時,聲音尤其大,似乎意有所指啊。

劉伯升卻冷笑:“唱的又不是楚歌和南陽調子,士卒們聽不懂,想瓦解我軍心也不容易啊。”

但還是有點用的,己方這邊也有荊楚南陽的下里、巴人之歌響起,此起彼伏,他們想家了啊。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隨流水而逝,看來今天一如往日,會在對峙的平靜中度過。

然而隨着夜幕降臨,遠在下游三四十里外的中渭橋方向,卻一片火光沖天!殺聲四起!

那是劉伯升安排陰識等人,利用那兒的橋墩也搭了兩道浮橋,由他們先行佯攻,而將在西渭橋集中的兵卒藏於岸邊林子、里閭後做準備。

少頃,又一支魏兵離開了營地,向東而去!

“細柳營,第五倫身邊,還剩下幾千人馬?”

劉伯升站起身,撿起一塊薄薄的石頭,扔進渭水打了水漂,他氣力大,準頭足,竟能連飛十餘下才沉入河中——但終究還是到不了對岸。

“開始罷!”

他回過頭,進入被柳林所遮的旱田,剛收割過的地裡除了麥稈,就是枕着麥稈吃飯喝酒的士卒。

“大將軍。”

“柱天大將軍。”

劉伯升從舂陵兵間走過,就着隱約的火光,他能一一叫出許多人的名字,想當初他兄弟二人在白水鄉舉義旗時,追隨的不過二三千兵卒,一點點擴張,有時也會受挫被打散。

他們中很多人已戰死沙場,或命喪於小長安的濃霧內,或折戟於宛城的攻防戰裡,甚至葬身於長途行軍的勞頓中。來來去去後,沙汰至今,一共六千多本部兵卒入關,分了兩千給來歙去冒險,還剩四千。

而現在,劉伯升又點了兩千人出來,交給自己最信任的勇將劉稷,他也是沙場宿將,舉兵歲餘以來大小戰鬥數十次,勇冠三軍,不服別人,就服自己!

“阿稷,汝爲先鋒!”

舂陵兵是好鋼,須得用在刀刃上,渡河能否得利,就在於他們,若是能順利先登,後續的萬餘雜牌軍纔有勇氣跟上。

“敬受命!”劉稷單膝下跪:”有死之榮,無生之辱!”

我也一樣啊!

劉伯升頷首,讓人快些做準備。

而在河邊,在劉伯升安排下,大量雜牌軍扛着里閭拆下來的門板,亦或是上林苑砍伐的木料衝向浮橋,在前方盾牌的掩護下,開始搶建浮橋。

對岸也很快發現了這跡象,隨着一陣急促的號角,沾了松脂的煙矢火箭紛紛射來,遮天蔽月,有人中箭身上着火跌落浮橋,後頭在船上舉着水桶待命的士卒立刻將任何沾火的地方澆滅。

也有盾牌擋不住的時候,對面每隔片刻就會射出幾支勁道十足的箭矢,能直接擊碎盾牌,將二三個倒黴的綠林兵串在一起,直接掉落水中。

“是大黃弩!”

“大黃叄連弩!”

第五倫是將新朝武庫一整個打包的,這些勁弩能武裝數千士卒,火力頗爲密集,只能用蒙了幾層牛皮的大門板去擋。

而渭水對岸修建的魏軍碼頭,也有一些船舶離了岸,順勢朝下游衝來,衝着衝着竟轟然起火!載着滿船的薪柴就朝浮橋撞來!

“上鉤拒!”

作爲南方人,豈能不識楚越爭霸時魯班發明的鉤拒呢?長長的拒可以擋住來船,是水戰利器,此時被舂陵兵放平,試圖阻止火船靠近!

而即便左橋不幸着火,它也爲右橋擋下了烈焰,那邊也開始了搶工。

劉伯升在火船放出時,已經從觀戰的胡凳上赫然起身,解開了自己的大氅,一撒手,任它隨夜風翻滾而走!

他沒有閒着,一直在估算對岸的弓弩數量,比預料的要少許多。

但劉伯升一直忍到現在,等待最佳的時機,火船不來,他還覺得這可能是第五倫的計策。

火船一來,對方是真心想燒浮橋,看來調兵之計,是當真起作用了!

“擊鼓!”

“讓劉稷,出擊!”

在浮橋以東二里開外,帶着兩千舂陵精銳抵達這兒的劉稷,已帶着從岸上拖下來的舢板、小舟、木筏等待於此。數月前五倫撤離時,幾乎將渭南所有舟船都搜刮走了,這些都是劉伯升令僅存的工匠,及兩三萬人加班加點製作的,質量很差,過黃河長江絕對半路散架,但百多步的渭水確實是夠渡了。

“舂陵兵,爲大將軍擊潰魏虜,興復漢家,就在今夜!”

劉稷一聲大喝,在雜牌軍協助下,上百艘各色的載具衝入渭水,舂陵兵們用手劃,用木竿撐,嗷嗷叫着朝對岸殺去!

浮橋亦只是明伐,吸引對方火力,僥倖修完也要明早了,真正能一鼓作氣衝上岸的,只有他們!

震天的戰鼓已經敲響,渭水冰冷的浪花震顫,猛士橫渡暴虎馮河,而賭徒劉伯升,已經一鬆手,朝第五倫,擲出了他手中最後的,賭注!

……

PS:(盟主加更6/20)

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309章 磨豆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579章 飛將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631章 竟敢弒主!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157章 真·秀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59章 西涼軍第102章 滅國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105章 刈麥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263章 家書第508章 豹尾第232章 微操第567章 告急第553章 陰陽第445章 陳倉第405章 公孫帝第488章 蟲子第23章 秋菊第615章 神化第267章 我爲王第36章 靈氣復甦?第79章 遇事不決第341章長楊第456章 謀刺第322章 起龍第178章 馬已經服第479章 一生第445章 陳倉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82章 竇融第84章 起飛第88章 刁民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392章 銜環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86章 良善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311章 數奇第505章 鶡鳥第28章 季布一諾第582章 猛如虎第243章 好日子第296章 跳舞第90章 喜迎王師第283章 借劍第615章 神化第490章 禹跡第648章 帶惡人第497章 中心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687章 流星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11章 九世之仇第311章 數奇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293章 武德第386章 亡國第316章 柱天第554章 荊襄第92章 第五縱隊第575章 繩結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229章 董忠第361章 採風第468章 祁山第268章 王司徒第243章 好日子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380章 軍糧第233章 肉食者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22章 貧富差距第255章 疾風第47章 兄友弟恭第256章 天變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8章 以“德”服人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22章 殉道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74章 公孫述第282章 皮骨第325章 遠交近攻
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309章 磨豆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579章 飛將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631章 竟敢弒主!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157章 真·秀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59章 西涼軍第102章 滅國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105章 刈麥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263章 家書第508章 豹尾第232章 微操第567章 告急第553章 陰陽第445章 陳倉第405章 公孫帝第488章 蟲子第23章 秋菊第615章 神化第267章 我爲王第36章 靈氣復甦?第79章 遇事不決第341章長楊第456章 謀刺第322章 起龍第178章 馬已經服第479章 一生第445章 陳倉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82章 竇融第84章 起飛第88章 刁民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392章 銜環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86章 良善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311章 數奇第505章 鶡鳥第28章 季布一諾第582章 猛如虎第243章 好日子第296章 跳舞第90章 喜迎王師第283章 借劍第615章 神化第490章 禹跡第648章 帶惡人第497章 中心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687章 流星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11章 九世之仇第311章 數奇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293章 武德第386章 亡國第316章 柱天第554章 荊襄第92章 第五縱隊第575章 繩結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229章 董忠第361章 採風第468章 祁山第268章 王司徒第243章 好日子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380章 軍糧第233章 肉食者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22章 貧富差距第255章 疾風第47章 兄友弟恭第256章 天變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8章 以“德”服人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22章 殉道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74章 公孫述第282章 皮骨第325章 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