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

黑人是非洲大陸的主要人種,但在美國和西印度羣島地區,也存在着大量的黑人,他們是怎麼來到美洲的?這一切要歸因於罪惡的黑奴貿易。15世紀中葉到19世紀,以英國爲首的殖民國家都在非洲大陸從事着這項被馬克思稱爲“販賣人類血肉”的骯髒勾當。

(一)黑奴貿易的興起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瘋狂涌向這片神秘的土地。到16世紀,西班牙在西印度羣島和美洲大陸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西班牙在征服新大陸期間,大肆屠殺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屠刀與外來傳染病的打擊下,大量死亡,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嚴重不足,殖民者迫切需要廉價的勞動力來開發和掠奪殖民地,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陸。1501年,第一船非洲奴隸從西非海岸橫渡大西洋,被運到了新大陸。此後,販賣黑奴的規模越來越大。

英國作爲後起的殖民強國也不甘落後,加入到這項罪惡活動之中。1562年,被稱爲“女王的海狗”的著名海盜約翰·霍金斯率隊乘坐“耶穌”號到西非的塞拉利昂捕捉了300名黑人,然後偷運到西印度羣島高價賣出。

以後,在國王的特許下,英國成立了一些專門從事黑奴貿易的壟斷公司,如1588年成立的“幾內亞公司”1618年成立的“倫敦開發非洲貿易公司”等。但是,在1650年以前,總的說來黑奴需求量不多,黑奴貿易規模不大。

1605年,英國在加勒比海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巴巴多斯,隨着對當地蔗糖業的開發,迫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黑奴貿易在此刺激下迅速發展起來,英國也就加快了販運黑奴的腳步。1695年國會通過決議,“凡英國人都可從事黑奴買賣”1698年國會正式批准奴隸貿易的立法,給這項罪惡買賣披上了合法外衣。與此同時,英國選擇便於掠奪非洲黑人的地點,配備槍炮器械,建立武裝商站。

根據171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之後簽訂的《烏特勒支條約》英國獲得在西屬拉丁美洲與非洲之間販賣奴隸的特許權,這樣,英國憑藉其獨霸一方的海上實力成爲奴隸貿易的龍頭老大。在18世紀中,人口僅700餘萬的英國竟然把700萬黑人從非洲大陸販賣到美洲,在國際貿易史上寫下了最醜惡的一頁。

(二)三角貿易

在奴隸販子看來,獵取黑人猶如捕捉動物。他們攜來槍支等輕型武器,乘獨木船來到非洲沿海地帶,選擇適當地點登陸,埋伏在黑人部落附近的樹叢裡伺機捕捉黑人。但是,奴隸販子要親手活捉大量強壯的黑人並不容易,一旦遭到猛烈反抗,自己也有生命危險。英國奴隸販子常用的手法是利用當地黑人部落之間的矛盾,收買當地黑人部落首領,用甜酒、紡織品等廉價商品換取黑人。當地的黑人部落首領爲了自己部落的安全與利益,主動或被動地充當了黑奴貿易的幫兇。

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的奴隸貿易是通過三角貿易方式進行的。三角貿易分三個階段:歐洲人首先自本國的港口出發,到達非洲西部海岸,以廉價的製成品如酒、軍火、棉絲織品及各種裝飾品換取或掠奪奴隸,稱爲“初程”然後把奴隸從非洲運到美洲,以交換礦產和農產品,稱爲“中程”運奴船一般是一種小船,一次能裝350~400名黑奴。船上每個黑奴所佔空間只有一個棺材大小,“他們一個擠着一個,就像書架上排列的書一樣”由於反抗、條件惡劣、疾病流行和缺乏飲用水等,致使黑奴死亡率很高,一般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的黑奴在到達目的地前死亡。奴隸販子把黑奴運到美洲牙買加的奴隸市場或北美地區高價出售,最後,又在當地購買糖漿、菸草和棉花運回英國,稱爲“歸程”

一次三角貿易航程通常需6個月左右。三角貿易的三個航程都可以使奴隸販子獲得極大的利潤。

在三角貿易的刺激下,利物浦的造船業、精製糖廠迅速發展起來。到18世紀末,曼徹斯特的大部分佈匹是用非洲奴隸種出的棉花生產的,格拉斯哥的紡織廠和織布廠使用的棉花也來自西印度。三角貿易也擴大了工業生產,刺激了就業,1788年曼徹斯特爲了生產用於換購奴隸的商品,就需要18萬男工、女工和童工。1701~1704年,皇家非洲公司向非洲沿岸運去3萬多支火槍和短槍,這些武器幾乎都是伯明翰的產品。

英國在奴隸貿易中不僅獲取了鉅額的利潤,爲其工業化提供了相當的資本積累,而且奴隸市場對廉價工業品的巨大需求促進了18世紀後半期工業上的一系列發明,促進了英國產業革命得以實現。確如馬克思所說:沒有奴隸制,就沒有棉花;沒有棉花,就沒有現代工業,奴隸制使殖民地具有了價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貿易,而世界貿易則是大機器工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我個人認爲,兩個世紀給我們提供的機會不只是說怎樣對販奴貿易深深的羞愧,怎樣譴責它完全的存在,讚揚那些爲廢除奴隸制度而奮鬥的人,而且也對曾經發生的過去表示深深的道歉,爲我們今天生活在不同的、更好的時代而欣慰——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爲英國販賣奴隸貿易道歉

(三)奴隸貿易的衰亡與廢奴運動

進入19世紀,隨着自由貿易代替重商主義成爲海外貿易的主流,奴隸貿易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在這一階段,資本家開始熱衷於把非洲變爲他們的投資場所、原料產地,而不再把黑人當作“活商品”輸往其他大陸。

1776年,英屬北美十三州宣佈獨立,英國再無法向北美直接運送奴隸,而因爲西印度羣島與十三州殖民地在經濟上聯繫密切,互相依存,英國要把美國與西印度羣島經濟隔絕開來是不可能的,而繼續向西印度羣島輸送奴隸,支持那裡的種植園經濟,就等於間接支持它的對手——新生的美國,這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而在英國本土,早在1772年就已廢除了奴隸制,更談不上需要奴隸勞動。加之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及1791年海地奴隸起義,震撼了全世界,各地奴隸起義不斷髮生。這樣,奴隸貿易漸漸失去了市場。

到18世紀下半葉,歐洲興起了規模巨大的廢奴運動,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開始譴責奴隸貿易侵犯了人權;歐洲的很多新教團體紛紛批判它反宗教的野蠻性質。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反對奴隸貿易同廢除奴隸制的呼籲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廢奴運動。

1806年6月,英國議會終於通過了由力主廢奴的威廉·威爾伯福斯(WillimWilberforce)議員提交的議案,正式廢除非洲黑人奴隸貿易。這項法令宣佈:英國國王陛下決定,從1805年5月1日起,絕對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絕對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和那些準備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區出售、運輸或作爲奴隸使用的人,絕對禁止把上述人輸進和輸出非洲,上述活動均宣佈爲非法。到1833年,英國又在其所屬領地正式廢除了蓄奴制度。

此後,奴隸貿易由公開轉入地下,到19世紀60年代,南北戰爭廢除了美國的奴隸制。到了80年代,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巴西也相繼廢除了奴隸制。這三大蓄奴區奴隸制的廢除使奴隸貿易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存基礎。此外,歐洲在這段時期遷往美洲各國的移民大量增加,廉價的華工、印度人也被輸往新大陸,這在一定程度填補了由於禁止奴隸貿易而導致的勞動力的短缺。在這種形勢下,奴隸貿易徹底走向了衰亡。

英國人是如何販賣奴隸的?

約翰·牛頓20多歲就當了販奴船船長,不過他也是一個虔誠的牧師和世界聞名的作曲家,後來參加了禁奴運動。他在日記中記載了和非洲奴隸販子討價還價的細節。一次他用木材和象牙換了8個奴隸後覺得吃虧了,因爲其中一個“嘴巴不好看”他在日記中抱怨:身體好的男奴買主太多,價格是以前的兩倍。至於女奴,牛頓不要“鬆懈”的。當一個女奴死亡時,牛頓這樣記錄:一個身體好的女奴死了,11號。這些奴隸不但沒有名字,而且連人稱代詞都不配用,牛頓用的代詞是“它”it)

西印度羣島是指大西洋及其邊緣海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之間的島羣,著名島嶼有古巴島、海地島、牙買加島和波多黎各島等,其得名與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有關。

15世紀時,歐洲人對東方特別是印度非常神往,認爲只要一到富庶的印度就可大發橫財。但當時經中東通往印度的陸路交通,由於沿途封建割據和盜賊橫行而顯得障礙重重,於是歐洲人掀起了探尋通往印度新航路的熱潮。

哥倫布也加入這一行列。他從歐洲出發向西航行,並於1492年到達西印度羣島。但他誤將巴哈馬羣島當成通往印度的島嶼,誤將海地當作日本,又將古巴當成中國,將牙買加、中美、南美沿岸當成印度,他回到歐洲便宣稱已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然而後來人們發現哥倫布到的地方並非印度,爲了與印度相區別,就將位於西半球的這些島嶼稱爲西印度羣島。

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7章 七國時代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11章 諾曼征服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7章 七國時代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3章 血腥瑪麗第31章 工業革命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24章 偉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1章 出版說明第29章 叱吒風雲的統帥——克倫威爾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7章 七國時代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43章 釐清敵友——協約國的建立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
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7章 七國時代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11章 諾曼征服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7章 七國時代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3章 血腥瑪麗第31章 工業革命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24章 偉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42章 專題亞當· 斯密與《國富論》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1章 出版說明第29章 叱吒風雲的統帥——克倫威爾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7章 七國時代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9章 丹麥金與丹麥人的統治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43章 釐清敵友——協約國的建立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49章 一代賢相——丘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