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兩黨制的確立與工黨的崛起

當今英國政壇是典型的兩黨制,保守黨與工黨互相競爭,交替執政,成爲控制英國政壇的兩大政治勢力。但目前執政的工黨在20世紀初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黨派,它在風起雲涌的工人運動中迅速崛起,一舉成爲英國左派勢力的大本營,取代自由黨而成爲兩黨制中的一黨。

(一)兩黨制度

在1832年第一次議會改革期間,託利黨和輝格黨開始分別演變成爲保守黨和自由黨。其中“保守黨”的名稱衍生於法語,因爲當時托利黨人反對議會改革,努力保持陳舊的政治傳統。而後,託利黨發生分化,羅伯特·皮爾重建託利黨,公開採用了“保守黨”的稱號。自由黨”源於西班牙語。1831年議會改革進入時,輝格黨政府幾次提出改革議案,托利黨人惱羞成怒,用“自由黨”一詞貶稱他們,此後,自由黨”逐漸取代“輝格黨”成爲英國激進政治勢力的名稱。

1868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在下院總共658席中,自由黨獲得387席,自由黨領袖格雷斯頓組閣,確立了多數黨內閣作爲內閣組織的主要形式,從而揭開了英國兩黨制新的一頁,也即開始了已發展爲具有現代意義的資產階級政黨——自由黨和保守黨在成熟的兩黨制軌道上運行的交替執政時期。

此後,一黨長期盤踞政府的現象徹底結束,在野黨被稱爲“國王陛下忠誠的反對黨”其批評、監督和限制執政黨以及“後備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英國的兩黨制度逐漸成熟起來。

經過大約20年的努力,到20世紀初,自由黨和保守黨均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現代化組織系統。它們在結構上都呈金字塔形,塔的頂端是黨魁,黨魁不僅直接控制本黨議員、中央總部和全國性組織,還間接地操縱着本黨的基層組織和附屬組織。兩黨現代組織系統的完備化,標誌着英國兩黨制度的確立。

(二)工黨的建立

19世紀晚期,在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影響下,英國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一些左翼社會組織相繼誕生,如社會民主聯盟、社會主義同盟,還有後來對工黨產生重大影響的費邊社(FbinSociety)費邊社是由一羣精明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在1884年創立的。費邊社的名稱源於古羅馬將軍費邊,他因以主張迂迴和避免決戰的緩進戰略著稱於世,費邊社這一名稱代表了該組織思想主張的特徵。費邊派反對激烈的變革,主張通過一點一滴的改良,逐步改變社會的資本主義性質,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企業主加強對工人運動的壓制,他們閉廠停工,摧毀工會組織,削減工人工資,並通過司法部門懲罰工會罷工活動。工人們迫切要求選舉代表參加競選進入國會,保障自己的權益。在此情況下,一些工人政治組織相繼誕生,如1888年建立的蘇格蘭工黨、1890年建立的佈雷德福勞工聯合會等。

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1900年2月27~28日,來自各工會和左翼社會團體的129名代表在倫敦召開特別代表大會,宣佈成立勞工代表委員會。它給自己規定的主要任務就是爭取能把更多的勞工代表選進議會。在1906年的議會大選中,勞工代表委員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提出的50名候選人,竟有29人當選,這一勝利震動了整個英國政壇,同年它採用了“工黨”的稱謂。

費邊社

英國社會改良主義團體。1884年1月由一些激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立於倫敦。前期的主要領導人有蕭伯納和韋伯夫婦等人。其名稱來源於以善於使用緩進策略著稱的古羅馬統帥Q.費邊的名字,表明他們主張採取緩慢漸進的策略來達到改革社會的目的。

(三)工黨的執政嘗試

在1922年的大選中,工黨當選的議員人數超過了自由黨,從此,工黨逐漸取代自由黨,成爲英國政治生活中的兩大政黨之一,這樣工黨就具有了執政的可能性。

1923年的大選,工黨獲得191席,自由黨獲得159席。由於保守黨堅持關稅壁壘,經濟政策上過於保守,致使失去90個議席,雖然還是下院中最大的黨,但已不再擁有過半的多數了。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工黨成立了第一屆工黨政府,工黨領袖麥克唐納成爲第一位來自工黨的首相。

由於是第一次執政,工黨缺乏處理國家日常行政事務的經驗,又是突然受命組閣,工黨經受了一次嚴峻考驗。這屆工黨政府的唯一作爲就是制定了一項“住房法”對工人階級的住房發放建築補貼,並計劃在15年內建造250萬套住宅以刺激經濟。

工黨政府在外交上承認了蘇聯,並且想和蘇聯簽訂一項雙邊條約。保守黨和自由黨懷疑工黨企圖與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勾結,於是就聯起手來,力促工黨政府倒臺。於是他們策劃了一起“季諾維也夫信件”事件,污衊工黨與蘇聯控制的共產國際勾結,拿英國的國家利益做交易。工黨百口難辯,只執政了10個月,就在10月底的大選中輸給保守黨,失去了執政地位。

1929年,工黨利用羣衆對當時經濟狀況,特別是嚴重失業情況的不滿,擊敗保守黨再次組閣。在新議會中,工黨議員佔有288席,使工黨第一次成爲多數黨。第二屆工黨政府組成後,制定了有關公共工程和經濟發展的廣泛計劃。不幸的是,不久就爆發了世界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直接後果是失業人數激增,工黨政府在是否削減失業救濟金等政府公共開支問題上左右爲難,進退維谷。1931年8月,工黨內閣倒臺,只留下已經是“無軍之帥”的麥克唐納留任了5年由保守黨人控制的“國民政府”的首相。此後一直到二戰結束,工黨一直處於在野黨的地位,直到1945年7月末在戰後第一次大選中獲勝而重獲政權。

在19世紀,針對英國議會選舉控制在貴族與金融寡頭手中的不合理現狀,英國在1832年、1867年與1884年相繼進行議會改革,逐漸取消了歷史遺留的“衰敗選區”把議員席位向企業主佔優勢的工業發達地區傾斜,一步步減少了選民的選舉資格,擴大選舉權,最終實現了成年男子的普選權。

資產階級通過議會改革,大舉進入議會,他們利用議會政壇,以和平改革的手段一步步排擠着貴族寡頭的政治統治,逐漸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把英國推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嶄新時期。19世紀中葉,英國得以持世界資本主義世界之牛耳,正是1832年改革爲其奠定的政治基礎。

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13章 “獅心王”的傳奇人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23章 血腥瑪麗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2章 引言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7章 七國時代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26章 “無敵艦隊”的覆滅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24章 偉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第2章 引言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29章 叱吒風雲的統帥——克倫威爾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2章 引言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1章 出版說明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20章 專題紳士風度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6章 “無敵艦隊”的覆滅第31章 工業革命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1章 出版說明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20章 專題紳士風度第23章 血腥瑪麗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章 羅馬人入侵第11章 諾曼征服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11章 諾曼征服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1章 出版說明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
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13章 “獅心王”的傳奇人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23章 血腥瑪麗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5章 專題英國的風俗習慣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15章 議會制度的起源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37章 黑奴的淚與血——罪惡的黑奴貿易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2章 引言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33章 專題詩壇雙聖——拜倫與雪萊第7章 七國時代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26章 “無敵艦隊”的覆滅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24章 偉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第2章 引言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29章 叱吒風雲的統帥——克倫威爾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10章 專題英國貴族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2章 引言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54章 布萊爾與“第三條道路”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46章 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第1章 出版說明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鋒——東印度公司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20章 專題紳士風度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45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6章 “無敵艦隊”的覆滅第31章 工業革命第47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16章 征服威爾士與蘇格蘭的戰爭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1章 出版說明第36章 開闢帝國的新領地——庫克船長的探險歷程第27章 專題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39章 大饑荒的後果——愛爾蘭的分離獨立第48章 英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第53章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41章 日不落帝國的餘暉——英聯邦的建立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17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上)第20章 專題紳士風度第23章 血腥瑪麗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創業第38章 金礦爭奪戰——英布戰爭第4章 羅馬人入侵第11章 諾曼征服第44章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第19章 玫瑰戰爭的始末第40章 盛世時代的女王——維多利亞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憲章》第50章 專 題 名門名將——蒙巴頓勳爵第52章 國有化、福利國家與英國病第51章 分崩離析的大英帝國第22章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第11章 諾曼征服第30章 天主教復辟的失敗——“光榮革命”第8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第35章 海軍軍神納爾遜第1章 出版說明第6章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主不列顛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第18章 歷時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