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月氏大皇帝

在黃與灰交織的的戈壁之中,一行人馬正在緩緩前進。

遠處的落日照耀出別樣的紅光,伴隨着晚霞,頗有些孤苦伶仃的悲切。

諸葛緒騎着駿馬,走在隊伍的正中間。

他們從洛陽出發也有很長一段時日了,如今剛剛來到了敦煌郡。

諸葛緒還是初次走這麼遠的路。

可這路程卻是連一半都沒能走完。

他們這一行人也不少,算上保護他的騎士們,也是有兩千餘人。

最讓諸葛緒好奇的就是那些隨行的浮屠僧。

像過去雍州也有不少的僧人,但是影響力只是侷限在上層。

有些名士們好浮屠,喜歡設宴邀請僧人來爲自己講經。

當然,此刻能讓百姓們去信仰的神靈就實在是太多了。

在漢初的時候,除卻五帝,在地方還有四百多位神靈,到成帝的時候,已經有了683座由官方所運營的神靈廟宇,至於民間信仰的神靈不在其中,到王莽的時候,官方神靈達到了一千七百位,東漢則是不計其數。

魏晉受到玄學的影響,各種神靈層出不窮,官方性的祭祀常年進行。

但是佛教跟道教卻選擇了不同的路線。

佛教選擇的是上層路線,他們會主動跟那些宗族名士們接觸,跟他們講學,進行經學的翻譯工作,再以這些名士和官員的影響力來壯大自己。

至於道教,在方士時代,他們走的也是上層路線,但是因爲多次被打擊,逐步開始走下層路線,甚至有能力組織民衆掀起一場滅國級的叛亂不對,是起義。

可是在涼州,沙州等地。

浮屠的影響力已經是非常的強悍了。

尤其是在沙州。

沙州的幾個大國君王都是信浮屠教的,他們常常驅使國內百姓來打造佛塔。

在那些城池內,能跟王宮保持同等高度的建築,就只有佛塔。

甚至很多城池內的佛塔都是建立在城池最中心位置的,道路以佛塔爲中心,朝着四方擴散。

諸葛緒跟這些作爲嚮導的僧人們走在路上,越是往沙州這邊走,這些僧人所受到的待遇就越是高。

沙州刺史劉頌親自領着人來迎接諸葛緒等人。

諸葛緒雖然被皇帝處置了,如今無論是官職和爵位都不算高,但是畢竟他過去也輝煌過,名聲也大,又是持節前來,一路上也沒有人敢對他無禮。

諸葛緒跟劉頌並沒有什麼交情。

兩人過去都不曾見過,初次相見,兩人都有些拘束。

劉頌設了宴會來款待諸葛緒。

諸葛緒看着宴會內的諸多官員們,忍不住開口問道:“劉公啊,進了沙州之後,道路上見不到其餘的馬車,有些時候走上好幾天也碰不到驛舍,前方的道路該不會都是如此吧?”

劉頌聞言,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這還算是好的,你要是再往前走,走上半個月可能都見不到人。

可他不能這麼說,也只好勸慰道:“沙州新立,道路還都在修建之中,或許等您回程的時候,就不會是這樣了。”

諸葛緒聽到這句話,頓時也就明白了接下來的道路會是如何的。

肯定不會太好走。

諸葛緒也就不願意再多說什麼,宴會草草結束,可結束之後,劉頌卻邀請諸葛緒前往自己的書房。

諸葛緒雖然驚訝,卻還是跟着對方來到了書房內。

等雙方入座之後,劉頌卻長嘆了一聲。

“諸葛公啊,這監察之事,實在是不容易啊,您過去也曾擔任過一州刺史,不知可否能跟你請教呢?”

諸葛緒看着面前這位年紀並不大的劉頌。

他心裡多少清楚,這人以如今的年紀能擔任刺史,往後肯定是能被重用的,再不濟也是六部尚書之一。

可說要請教諸葛緒搖着頭,“我自己都不算是個合格的刺史,犯下大錯而被陛下治罪,又怎麼敢說指教別人呢?”

劉頌頓時也不知該說什麼了。

諸葛緒又說道:“不過,若是劉公想要與我談談治下的事情,我還是願意聽的。”

劉頌也順勢說起了自己要請教的事情。

劉頌本身是一個很嚴厲的人,執法嚴厲且公正,故而讓衆人又驚又懼。

但是在此刻,他卻遇到了一羣強勢的屬下。

曹髦對沙州實在是太重視了,故而所派遣的地方官員們都是那種極有能力,且非常強勢的人。

劉頌雖然在官職上穩壓他們一頭,但是年紀和資歷都有些跟不上,放在其餘州或許還行,放在這人才雲集之地,就顯露出了很多問題來。

這還不是讓劉頌最爲糾結的。

讓劉頌覺得最難以解決的,還是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劉頌向來是個非常公正的人,可眼下卻要去面對一些屬下所興起的陰謀。

例如當今長史劉寔,他就在謀劃着挑起龜茲國與焉耆國的爭鬥,然後趁機去實控這兩個小國。

這兩國之間本來就有矛盾。

若是能讓他們彼此鬥起來,那劉寔就有正當的理由去收他們的王印,或者讓他們答應將國相派遣到他們身邊去。

但是這件事在劉頌看來,就有點不太妥當。

若你說要挑起康居啊,或者鮮卑這種外敵的爭鬥,那劉頌絕對不多說什麼,但是這兩國如今都屬沙州治下,這些年裡也算是長期朝貢,沒有不順從的意思這麼做總覺得會讓廟堂在沙州失人心。

諸葛緒很是認真的聽了劉頌的煩惱。

他很是狐疑的問道:“爲什麼不直接詢問陛下呢?”

劉頌嘆息着說道:“我上奏告知了陛下,可陛下卻沒有告知我該如何,只是說讓我繼續盯着。”

“各地官員都覺得陛下沒有反對便是答應了他們,都覺得可以動手了。”

“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諸葛緒這下就明白了,他認真的說道:“陛下曾多次說起,這刺史不治內政,只是負責監察而已,你完全沒有必要去插手這件事,你只需要不斷的將這官員的情況,各國的情況,乃至你自己的想法如實的告知陛下就好了。”

“陛下很不喜歡刺史插手地方的政務,伱也勿要將自己當作是過去的州牧,只要監察衆人的行爲就是了。”

“不過,就你方纔說的這件事,我是覺得劉寔等人不太可能辦得成。”

“陛下派遣我們前往月氏人那邊,他還準備往後能進行大範圍的通商,他怎麼可能會允許沙州出現戰亂呢?”

“龜茲是大國,若是出了動亂,半個沙州都會受到影響。”

“起碼在這幾年內,長史是不會輕易動手的。”

劉頌點點頭,也覺得是這樣。

經過一陣攀談,諸葛緒對面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是愈發的不錯了。

這傢伙有希望在五十歲之前擔任尚書!

諸葛緒在心裡默默做出了評價。

劉頌也給諸葛緒告知了一些情況。

“我這裡常常有來自月氏那邊的僧人。”

“從他們那裡得知了很多的情況。”

劉頌說道:“過去,他們有位君王喚作波調。”

“波調這個人,曾在太和二年派遣使者前來大魏,朝貢奉獻,被封爲親魏大月氏王。”

“中原對此人的情況知道的很少,但是我卻聽說了很多,據說此人英明神武,年少時就繼承了王位,立下了極大的功勞,諸國都以他爲首,爲貴霜王。”

“而我大魏以漢時故名,稱其爲大月氏王。”

“只是此人年邁之後,卻多暴行,重用小人,遠離賢才,濫殺宗室,故而,在他逝世之後,大月氏國便開始沒落,據說他們如今被強敵所欺,丟失了大量的土地,不敢與敵人爭鬥”

諸葛緒一聽就懵了。

少年時登基,英明神武,打敗強敵,老年開始濫殺,昏庸無道,向大魏低頭稱臣,被封爲王怎麼聽着如此熟悉呢??

總感覺好像在哪裡看過。

劉頌此刻卻是說起了月氏人的強敵,安息人。

可劉頌對安息知道的都不多,也說不出個什麼來。

他只知道這個國家非常的強盛,奪走了月氏人大量的領地,對四周虎視眈眈,實力強大到很誇張的地步。

顯然,劉頌等人尚且還不知道安息跟如今的薩珊並非是同一個。

實際上,如今正在瘋狂欺負貴霜的並非是安息帝國,而是薩珊王朝。

正如如今貴霜也已經變成韋蘇提婆王朝了

諸葛緒還是非常的感謝劉頌,起碼他現在對大月氏人有了一個模糊的印象。

在劉頌的形容之中,大月氏現在的處境非常的難,他們丟失了南部的領地,南邊如今是諸國林立,而北邊又被敵人暴打,蜷縮在了一起,瑟瑟發抖,他們都已經達到了滅亡的邊緣。

當然,真正的情況,諸葛緒還是要過去了才能知道。

諸葛緒在當地休息了兩天,又再次啓程。

在真正進入沙州內部之後,諸葛緒方纔明白,原來敦煌的道路還是挺好的,人還是挺多的,難怪劉頌都支支吾吾的。

不過這裡的環境倒是不錯,處處都是肥沃的耕地,草原,湖泊。

似乎這裡的環境比敦煌甚至要好一些,風沙便少了很多,不過聽聞到了南邊情況就會不同。

諸葛緒只能暗暗叫苦,繼續趕路。

第176章 原來皇帝長這個樣子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175章 他來了第233章 順眼第69章 直臣第110章 爲什麼要跑?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078章 鍾會的文青病第15章 下鋤頭第81章 質子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40章 開戰第24章 非蠻夷也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265章 替換第86章 遺憾第114章 乃公來找你買強弩第90章 徵東將軍第184章 種地第179章 郭君子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72章 得民心第2章 又是我??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44章 無罪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83章 爲陛下喝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62章 鄧艾第28章 太學講學第69章 絕交書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36章 還不夠嗎第225章 舉薦第108章 難民團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章 問策第58章 壯士第072章 幕後主使第105章 誤會啊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242章 從不說謊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21章 分崩離析第262章 登車拔劍起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245章 新一年的小目標第136章 快想想彥士會怎麼做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173章 不得不發第46章 返朝第133章 有反賊!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章 孰美?第7章 漢與魏晉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68章 孫綝之死第26章 藏丁第222章 請徵西將軍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46章 壯舉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8章 我們是朋友第39章 東施效顰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115章 恩科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65章 最厭惡此類人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78章 樹機能第149章 內亂第23章 跑吧!第149章 人選第70章 寶刀第91章 笑裡藏刀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139章 儘快完成第29章 兩碼事第77章 發難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064章 感謝徵西將軍送來的賢才!!第204章 尚書檯沒我得散第135章 公美甚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42章 新刺史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055章 大將軍在何處?第162章 不可錯失第73章 神醫第217章 被殺就會死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
第176章 原來皇帝長這個樣子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175章 他來了第233章 順眼第69章 直臣第110章 爲什麼要跑?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078章 鍾會的文青病第15章 下鋤頭第81章 質子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40章 開戰第24章 非蠻夷也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265章 替換第86章 遺憾第114章 乃公來找你買強弩第90章 徵東將軍第184章 種地第179章 郭君子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72章 得民心第2章 又是我??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44章 無罪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83章 爲陛下喝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62章 鄧艾第28章 太學講學第69章 絕交書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36章 還不夠嗎第225章 舉薦第108章 難民團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章 問策第58章 壯士第072章 幕後主使第105章 誤會啊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242章 從不說謊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21章 分崩離析第262章 登車拔劍起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245章 新一年的小目標第136章 快想想彥士會怎麼做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173章 不得不發第46章 返朝第133章 有反賊!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章 孰美?第7章 漢與魏晉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68章 孫綝之死第26章 藏丁第222章 請徵西將軍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46章 壯舉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8章 我們是朋友第39章 東施效顰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115章 恩科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65章 最厭惡此類人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78章 樹機能第149章 內亂第23章 跑吧!第149章 人選第70章 寶刀第91章 笑裡藏刀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139章 儘快完成第29章 兩碼事第77章 發難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064章 感謝徵西將軍送來的賢才!!第204章 尚書檯沒我得散第135章 公美甚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42章 新刺史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055章 大將軍在何處?第162章 不可錯失第73章 神醫第217章 被殺就會死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