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

扶南國在這幾年裡陷入了某種怪圈裡。

不斷的上演着弒君的戲碼,幾乎就不存在平穩的政權交替。

過去那位曾派使前往吳國的君王,喚作範旃,他是扶南王範蔓的外甥,手上有兩千多人。

於是乎他就篡奪了自己舅父的基業,自立爲王,又騙太子金生,逼迫太子自殺。

老國王有個小兒子叫範長,在篡位事件時跑掉了,藏在民間,後來便糾結武士謀反,襲殺了表兄弟範旃,自立爲王。

如今的君王叫範尋。

他是範旃的大將,在範長殺害了他的老君王之後,他出兵幹掉了範長,再次自立爲王。

短短十餘年裡,扶南國的政權動盪,王位多次易主。

這造成了國內的多次動亂,到如今爲止,這種混亂還不算是完全結束。

當魏國的大船出現在了扶南國周邊的時候,將領們迅速將這個消息告知了如今的君王範尋。

範尋跟過去那幾個君王都不太一樣。

倒不是說這個人有多仁義,而是他做的比較狠辣。

他將過去那些君王們的子嗣,以及他們的心腹都通通殺了餵魚,哪怕是些不曾長大的孩子也不曾放過,全部殺死,以絕後患。

可他也並非是只會酷烈的君王,雖然在清算上不留情,但是他在民間卻推行了較爲平和的政策,整頓吏治,強化治安,還算是有點成果的。

“大王,我們看過了,船隻極大,絕對不會錯的,就是吳國的那種大船!”

將領坐在範尋的身邊,眼裡寫滿了惶恐。

這些人都非常的害怕。

他們當然都是知道吳國的,當初的君王範旃曾派遣使者前往吳國,吳國的使者也曾多次前來此處,雙方的關係很是不錯。

而看到那些吳國大船的時候,這些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吳人來替舊主復仇來了。

他們知道吳國有多強大,若是真打起來,他們絕對佔不到什麼便宜。

將領的話讓其餘幾個人也不由得惶恐了起來。

衆人緊張的攀談了起來。

範尋坐在上位,臉色卻較爲平靜。

吳國已經有很久不曾派遣使者前來了,就算他們知道了這邊的情況,也不至於說要出兵吧?

他看着衆人,開口說道:“勿要多慮殺害先王的反賊已經被我們所處置,吳人又能如何呢?”

“按照過去迎接吳國的禮節進行準備,我要親自去迎接他們。”

扶南國當即就忙碌了起來。

範尋不覺得這些人是來跟自己開戰的,若是真的出兵,就不會只派遣這麼點艦隊了。

對方的船隻雖然高大,但是數量並不多。

但是,範尋還是做好了準備,他將自己的直系軍隊部署在了岸邊的幾個重要據點內,倘若來者不善,他會讓對方不敢輕易離開岸邊向內陸出擊。

吳國雖然可怕,但是範尋也知道對方的情況,他們也是有大敵的,是跟他們相同個頭的大對手。

樓船上,朱應和康泰對視了一眼,“得做好準備了。”

此刻,一位將軍正站在他們的身邊,此人便是焦伯。

焦伯因爲原先的諸多功勞,得到了不少的升遷,如今更是成爲了副使之一,負責率領水軍,跟着朱應等人一同前往扶南。

說到底,還是因爲陳泰等人對朱應的不信任,派了個人來盯着他們。

好在,焦伯這個人很好相處。

他跟這兩個人很快就混熟了,還說起了自己最初跟隨皇帝的事情,朱應等人也不敢對他輕視。

此刻,朱應趕忙看向了焦伯。

“焦君,還是要做好準備。”

“扶南的王位多次更易,聽聞出了諸多叛將,這些蠻夷本就蠢笨,若是他們認爲我們這次前來是爲了平定此處的,或許就會伏擊我們,我們航行這麼久都不曾見到他們的船隻前來,明顯對我們是有些警惕的。”

朱應認真的分析了起來。

他前往海外多次,對各地的情況都比較的瞭解。

他很早就明白,面對這些海外的諸國,無論是多弱小的國家,都要保持極大的警惕。

你永遠想不到這些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來。

當初他們曾在島嶼上碰到一個小國,不過千餘人,而那夥人居然用毒箭來襲擊吳人,還造成了幾個隨行官吏不治身亡。

從那之後,朱應就再也不敢放鬆警惕了,他甚至在自己的書裡多次提到:面對初次相遇的小國,不能施以太大的恩德,否則會招惹禍患。

焦伯聽着他們的話,忍不住皺起眉頭,“難不成還要與他們打一場嗎?”

朱應搖着頭,“只是要做好防備,免得被他們所伏擊,您也不必擔心,扶南的情況跟其他地方還是有些區別的,他們是明白些道理的,雖然不太多。”

“但是我想他們不敢與我們爲敵。”

焦伯也是聽從朱應的勸說,下令做好交戰的準備。

無論如何,謹慎是沒錯的。

遠處的碼頭邊上出現了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共計有百餘人。

等看的清楚了,朱應方纔笑着說道:“看來是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了。”

魏國的船隻靠了岸,水手們忙碌了起來,朱應,焦伯等幾個人則是在甲士們的簇擁下快步朝着遠處走去,康泰留在了艦隊內。

“拜見朱公!!”

就看到一人從諸多官員們之中走了出來,穿着吳國所贈送的華服,朝着朱應行禮拜見。

朱應一愣,他不認識面前這位君王。

但是他覺得此人有點面熟。

看來如今便是此人爲王啊。

不過,他叫什麼來着??

範尋看着面前熟悉的吳人,他當然是認識朱應的,當初他作爲扶南王的將領,曾負責保護吳國使者。

但是,他現在也很困惑。

因爲遠處的旗幟寫着魏??

而且怎麼這些人的穿着都變得不一樣了

朱應笑了起來,“原來是將軍你啊!許久不見,可還無恙?”

朱應還是想不起對方是誰,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熱情,扶南王也是大喜過望,對方居然還記得自己,他趕忙說道:“多謝朱公問候,我無恙,朱公的風采不減當年啊。”

兩人笑呵呵的寒暄了起來。

朱應又指着焦伯,“這位乃是大魏宣化中郎將焦公奉陛下之令,與我一同出使。”

範尋頓時有些明白了。

吳國滅亡了呀!!

他知道魏國,也知道蜀國。

而最近的這段時日裡,扶南國跟吳國斷開了聯繫,大概就是在孫家兩兄弟禍害江東的時候失聯的。

雙方對彼此的情況都不是很瞭解,畢竟都在發生着巨大的動亂。

但是從旗幟,從艦隊的規模,從面前這位的稱呼,範尋就已經猜出了大概。

他不相信魏國能繞開吳國前來此處,吳國的艦隊可不是吃素的。

範尋心裡雖然很是驚訝,但是臉色還是很平靜。

雙方寒暄過後,範尋就請他們上了車,跟着自己一同前往王城。

坐在馬車內,範尋這才終於有了開口詢問的機會。

“這些年裡,我們國內發生了很多動亂,失去了與吳國的聯繫,不知那邊發生了什麼大事呢?”

朱應肅穆的說道:“我大魏皇帝奉天命,完成了大一統。”

“我這次,便是奉皇帝的命令前來扶南國,來告知這件事的。”

範尋的臉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三國在他們那些小鄰居的眼裡,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就說吳國吧,在大魏的眼裡,那就是個小弟弟,無論是疆域還是人口都遠不如自己,但是在周圍那些小鄰居的眼裡,這可是個龐然大物啊!

孫權對外比較強勢,尤其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更是喜歡折騰這些小鄰居。

而吳國的實力對他們又是碾壓的姿勢,光是一支偏師都能隨手滅了他們。

此刻得知如此強悍的吳國竟然被大魏所滅亡,範尋可謂是相當的震驚。

同時,對這位不曾謀面過的大魏,也有了一種驚懼。

吳國尚且那般強橫,大魏又該強盛到什麼地步呢?

他都不敢去想象了。

範尋強行維持着臉上的笑容,神色卻愈發的恭敬了。

他當然也得解釋自己這邊的情況。

按着範尋的說法,那就是先王之後有人謀反,引發了極大的動亂,先王的子嗣都被殺害,自己安定了國內的情況,卻因爲沒有繼承者,只能被迫上王位

而聽到範尋這般認真的解釋,朱應也是表示非常能理解。

“將軍仁義,不,是大王仁義啊,大王能在這種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不顧自己的名譽,安撫國內的百姓,這功勞確實很大。”

“我一定會如實將這裡的事情告知給大魏天子的。”

範尋對此很是感激,拉着朱應的手,兩人交談甚歡。

焦伯卻只是看着朱應的發揮,沉默不語。

焦伯並不擅長做這類的事情,但是,他來這裡也只是爲了監督其餘幾個人,影響倒也不大。

朱應對這類的事情顯然就是非常的擅長了,他畢竟有着多次的出使經驗,在簡單的對話之後,局勢就瞬間變得平和了很多,範尋也悄悄的下令幾個將領帶着原先部署好的軍隊離開了岸邊。

第29章 連璧第14章 沾沾光第140章 賢人安世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34章 孰美?第160章 一視同仁第86章 讓他學!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64章 衆人所願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046章 酸,甜第153章 其樂融融第207章 穩重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27章 數學大家第255章 內臣入宮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138章 八議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11章 壞了第186章 大事託付於你第062章 還手之力第89章 這是不錯的第118章 討高貴鄉公檄文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183章 留侯!第65章 俘虜第5章 徒勞而已第89章 非聖王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076章 梟雄第180章 上書天子第33章 新祭酒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32章 堅信不疑第187章 宴會第81章 質子第33章 欣慰第46章 壯舉第147章 工部之用第120章 外援第61章 贈鍾會第54章 安樂公第249章 低頭?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30章 歸還補齊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31章 雍涼開戰第181章 不必擔心第183章 留侯!第57章 治學官第73章 禁止毆打同事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31章 幸運兒第141章 駭人聽聞第141章 你們說的很對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第70章 謝謝啊第110章 拿捏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142章 並非司馬師第167章 感謝大將軍第30章 出謀劃策第164章 此子竟可矣第225章 舉薦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60章 講不清第3章 能臣第119章 能吃嗎?第3章 能臣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擇第102章 走好第61章 可思蜀否?第53章 許配第108章 原來我野心這麼大?(感謝盟主)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84章 不夠激進第059章 血痕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129章 孰強孰弱第29章 兩碼事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笑?第139章 裝的真像!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194章 不是髒東西,是聖王!第151章 考驗第183章 兵部和禮部
第29章 連璧第14章 沾沾光第140章 賢人安世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34章 孰美?第160章 一視同仁第86章 讓他學!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64章 衆人所願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046章 酸,甜第153章 其樂融融第207章 穩重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27章 數學大家第255章 內臣入宮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138章 八議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11章 壞了第186章 大事託付於你第062章 還手之力第89章 這是不錯的第118章 討高貴鄉公檄文第111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183章 留侯!第65章 俘虜第5章 徒勞而已第89章 非聖王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076章 梟雄第180章 上書天子第33章 新祭酒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32章 堅信不疑第187章 宴會第81章 質子第33章 欣慰第46章 壯舉第147章 工部之用第120章 外援第61章 贈鍾會第54章 安樂公第249章 低頭?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30章 歸還補齊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31章 雍涼開戰第181章 不必擔心第183章 留侯!第57章 治學官第73章 禁止毆打同事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31章 幸運兒第141章 駭人聽聞第141章 你們說的很對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第70章 謝謝啊第110章 拿捏第130章 你看這大餅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142章 並非司馬師第167章 感謝大將軍第30章 出謀劃策第164章 此子竟可矣第225章 舉薦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60章 講不清第3章 能臣第119章 能吃嗎?第3章 能臣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擇第102章 走好第61章 可思蜀否?第53章 許配第108章 原來我野心這麼大?(感謝盟主)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84章 不夠激進第059章 血痕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129章 孰強孰弱第29章 兩碼事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笑?第139章 裝的真像!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194章 不是髒東西,是聖王!第151章 考驗第183章 兵部和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