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老虎背秘聞

“還是第一代老祖宗。肯定有些故事哦。您老說說吧,爲什麼要懸棺葬。”宋世平也湊上傻問道。?

“要說故事麼?”明欣老人見宋世平猴急得要聽詳情,不覺有點尷尬的說:?

“其實我們後代知道的也很少呀。那位第一代老祖母,族中後代人都習慣稱其爲‘祖婆婆’。祖公公、祖婆婆老夫婦一共生了十個兒子,所以就有了黃石磯饒姓的十個房頭。據說祖婆婆生前有個沒實現的最大願望,便在臨死前囑咐,葬她的時候棺材必須離開地面。?

祖爺爺爲幫她實現遺願,便將棺材用金屬架吊起來懸棺而葬。還在墓中做了機關,並以老虎背爲中心設了個無法想象的大局。傳說只要天意眷顧、機緣巧合,祖婆婆的靈魂就能實現她生前的願望。不過,說歸說,具體什麼願望,又是什麼機關、大局,也只有他們老夫婦兩個明白,後人哪裡搞得清喏!”?

“總該有點蛛絲馬跡吧?”張志高猶有不信地問道。?

“就是有點蛛絲馬跡的線索也沒法追呀,一首詩都讓人莫名其妙了!”?

“一首詩?什麼樣的詩,您老還記得吧?”高良一邊抓筆一邊催問道。?

“傳說就是寫老虎背的。寫的什麼,嘿嘿,我也年紀老了,詩又拗口的很,……讓我想想啊……”。?

老人歪着腦袋似乎很投入的回憶着。暈了好半天,忽然長吁了一口氣,這才慢騰騰地說:?

“好像是這樣寫的:‘水天山地有動靜,銀漢明土各奉情;五三隻待嵌一月,三線交接一瞬行’。知道的人都說這首詩太艱澀,亂七八糟地,也不知其所云何。如今有你們這幾張圖紙,興許還真能猜出點門道呢。可惜,線索還是少了些…呵呵,說到線索,老虎背那裡還出過一件怪事呢!”?

“哦?怪事?您老請說。”周大順也忍不住地說。?

“……”?

“您老不會忘記的吧?”張志高有點酸溜溜地說。?

“忘記倒不是,只怕又與迷信掛上鉤了哦。哈哈哈。那也是百來年的事了,不過,雖是口頭傳說但卻絕對真實。”?

“您老先說好麼?”宋世平只顧催促道。?

“說是在一個月圓如盤的夜晚,很多小孩子乘着月色在老虎背玩耍。玩的正起勁時,忽然一陣細風吹過,南天的月亮好像對準老虎背和伏燕渡河閃了一下,當時正站在祖婆婆墳頭上的小孩子就突然無影無蹤了。?

孩子失蹤後,村裡人都說,那孩子是讓妖風給攝走了。失蹤孩子的家長自然不信,可是衆目睽睽之下,又有幾十個孩子作證,也只能不了了之。所以從那以後,再也沒小孩子敢晚上到上面去玩了。”?

老人抿了口茶,見宋世平又張口想問什麼,忙笑着打岔道:?

“先別忙着問,等我慢慢說完。你們再細問不遲。再說這張有兩座山的圖畫。我剛纔一看就認出來了。”?

“是哪裡?…”張志高急問到。?

“……?”老人微笑着瞪了一眼。?

“您老說,您老說。嗬嗬嗬。”張志高生怕他不高興,趕緊打住道。?

“從這些小黑點的排列形狀,就知道畫的是黃石磯百口磚窯。你們看是不是像一條飛龍啊?龍尾在有房子的這座山腳下,龍頭在左邊這座山腳下,正好和我們這裡的明代磚窯分佈完全相合!。是不是呀??

所以,左上角這座山就是楊山,右下角這座山就是盤龍頂。五顯大帝廟是在盤龍頂山腰吧?不用說,小房子就是指五顯廟。房子旁邊也不是碗,而是和尚吃飯用的飯鉢。?

再看左邊。小高和小張應該記得,楊山南腳前面那棵大古樹吧。我們習慣上也稱那片地方叫‘一棵樹’。看看,看看,樹的位置一點都不錯喲。?

再看這些小黑點的位置。換句話說,有黑點的位置都有磚窯,有磚窯的地方就標着黑點。如果我猜得不錯,圖上應該有一百或者九十九個黑點!你們可以數數,證實一下”?

幾個人聽說黑點就是對應磚窯,就立刻湊上去數了起來。很快,幾個人將各自劃分的區域相加,正好是一百!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就是圖紙和實地對應的鐵證呀!老人見他們怔怔地緩不過味來。便接着說:?

“我們這裡都知道,明朝官府當年在這裡立了一百口磚窯,設立了一百套燒窯的班子,派了一百個監督,但後來實地點數卻只能數出九十九口。磚窯排列成飛龍圖案,龍嘴在蛟龍口,龍頭在楊山腳,‘一棵樹’那裡正好是龍頭下‘七寸’,龍身連到王舉人墳,龍尾在五顯大帝廟後邊的‘雞屁股’那裡。活靈活現吧?嘿嘿嘿。?

再說圖上這個火苗吧,它正好燒在龍的‘七寸’上,所以把龍趕走了。不過…有一點我不明白,把一棵樹和和尚的飯鉢畫上去有什麼意思呢?”?

周大順聽老人也對圖上的樹和飯鉢產生了疑惑,心頭不禁又生出遺憾。心想,飯鉢是提示五顯大帝廟無疑,雖有畫蛇添足之嫌,但畢竟有所指。可畫這顆樹又是指什麼呢?自問自答了幾次,他似乎想起什麼的問道:?

“您老知道這棵古樹是什麼樹種嗎?”?

“不就是梓樹嘛。”老人疑惑着答道。?

周大順頓了一下,又望望明欣老人,很不自然地咳嗽兩聲,才指着圖紙說:?

“圖上可不是梓樹呀。你們看,圖上這小樹是單葉互生,葉片呈卵型或長橢圓形,這明顯不是梓樹,而屬於小喬木之類的。”?

停了一下,見大家在等着他的下文,便接着說:?

“大家知道‘唐棣之華’吧?從畫樣上看,這棵小樹可能…可能是古書上說的‘唐棣’。?

唐棣是古人比喻兄弟之間互幫互助互愛的一種植物,既然畫在圖上。就該有更深刻、更隱秘的含義。以我看,這個火苗是既燒龍也燒唐棣樹。燒龍就是您老所說的燒趕黃石磯龍脈,燒唐棣樹應該表示骨肉相殘的某個事件。而現在的這顆梓樹也是後來補栽的。當然啦,這只是猜測,到底是否發生過骨肉相殘,還要進一步求證。?

也許饒老您知道吧。?

還有饒老您說的飯鉢,我…我怎麼想就怎麼說了,估計也不僅僅代指五顯大帝廟,可能還有其他更隱秘、更重要的意思,否則就不必畫出來。既然鉢盂是出家人專用之物,那麼就很可能專指或包含某個出家人的信息。”?

“按你的意思,這幅畫不僅指黃石磯一百口磚窯的故事,而且還有兄弟相殘和某個出家人的故事內容?”高良半信半疑地問道。?

“我是這麼認爲的。”周大順肯定地回答說:“根據我們已經破譯的看,每幅畫在內容上都相對獨立,互相之間沒有刻意交叉。可以這麼認爲,圓圈、圓柱圖標示饒姓家族的隱秘事件,小黑點兩山圖說的是曾經發生在黃石磯的歷史秘密。?

老人家提供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已經充分說明,圓圈圖的秘密有可能與外星文明有聯繫!那首詩絕不是胡謅的歪詩,更不是故作神秘唬弄人,它一定包含着令人震驚的某種信息。?

如果將那首怪詩與已知情況聯繫起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圖上所指的七個地方成三條直線相交於老虎背的某一點,這個點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或機緣來到時,出現某種意想不到的奇蹟。比如使人瞬間無聲消失。等等。?

如果我說得沒錯,後面需要解決的,就是要弄清楚星星符號的所指或含義。以及老虎背那個‘點’,在什麼時間或是什麼樣的機緣纔會出現奇蹟?那個奇蹟真的是‘銀漢迢迢一瞬奔’嗎?如果真是那樣,結果我就不敢再說了!”?

其實周大順的分析結果,高良也想到了一部分,只是礙於明欣老人在場,他擔心出笑話而沒有說出來。?

張志高就幾次想cha話但沒機會cha進去,雖然有點不舒爽,但畢竟有礙於老人而沒有表示出來。高良見明欣老人並無反對的意思,便點着頭。思索了一會說:?

“我也認爲,這首詩對揭開老虎背的秘密有很大的提示作用,同時還覺得,它看似直白,其實非常艱澀。比如‘水天山地有動靜’,有什麼動靜?是什麼東西‘有動靜’?山水天地四個字爲什麼不按習慣排列,而要說成是‘水天山地’??

還有‘五三隻待嵌一月’是指十五年加一個月或是十五個月加一個月嗎?這些艱澀的怪話,我是沒法弄懂。饒老您看了幾十年了,肯定有心得吧?想聽聽您老是怎麼解釋這首詩的。”?

明欣老人見高良向自己追根子,便咧嘴一樂,又尷尬地撓撓頭,頗感爲難地說:?

“按理說呢,這首詩我都研究四五十年了,也該有點心得。可是慚愧得很,老朽文化程度低、見識淺,其實並不比你們理解得深。即使有一點點,也只是很不成熟的個人想法,僅供參考,只希望別干擾了你們的正確思路纔好。?

就拿小高剛纔提到的這兩句說吧,我認爲這兩句應該是全詩的關鍵部分。以我的理解,‘水天山地有動靜’,說的是既有動的部分也有靜的部分,即動、靜。什麼是動,什麼是靜呢??

我們試着將‘水天山地’分成‘水天’和‘山地’兩個部分,這就明白了,即水天爲動,山地爲靜。以前我可沒想到這一點,也是看了這張圖紙纔得到啓發的。這張圖紙的作用太大了!?

按圖紙標示,歷山、盤龍頂、老虎背和伏燕渡河這些山和土地當然是靜止的。星星符號沒有所指,但是已經畫到水中或者是空中去了。水中或空中的東西以人的眼睛看,那當然是會動的。所以應該是幾座山和土地是靜止的,但星星符號所指的卻是可以動的東西。可以動的是什麼呢?這又得請你們去想、去找了。”?

按老人的說法,圖上處在‘水天’位置的應該是可移動的物體,這的確爲他們打開了思索的另一扇大門。如果星星號所指的是移動物體,那麼任他們如何找也是無益,除了發揮想象的猜測,別無他途。?

高良按老人的思路再想下去。思維更加活躍,思路開闊了許多。他斜躺在牀架上,也不管別人說什麼,只顧眯眼靜思,良久才坐起來補充道:?

“我剛猜測‘五三隻待嵌一月’裡的‘五三’和‘一月’是某個固定數字,看來是過於謹慎了。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呢?饒老剛說,百來年前那個小孩子,是在月光對着老虎背和伏燕渡河一閃之後就消失了,那麼是不是月亮在起作用呢??

說是月亮起作用的依據,就是星空圖上的火星與月亮都標註有三角符號;按照先前的推測,月亮和火星都與外星文明有聯繫。再順着這個思路追下去,那麼‘一月’應指一個月亮,‘五三’可能是三五相加或相乘的時間或距離。月亮是運行的呀,與‘水天’之‘動’正相吻合,很可能就是星星號所指的對象。?

同時我一直認爲,‘銀漢明土各奉情’和‘三線連接一瞬行’只是某種現象出現後的必然結果,估計不是破解這首詩的關鍵。”?

明欣老人聽高良如此一說,眼睛驀然發亮,顯得興奮異常,禁不住一拍大腿站起來讚道:?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在某個與五三有關的時間或距離,當月亮和老虎背、伏燕渡河成一條直線時,三條線交接的那個點上就會出現奇蹟——‘一瞬行’的奇蹟。老天爺,終於有眉目了!”?

周大順見老人如此興奮,雖然心中仍有疑惑,哪裡還會說出來潑冷水呢。宋世平見老頭子興奮得快忘乎所以了,便也乖巧地跟着樂起來,心裡卻說:?

“還早着呢,也就是剛剛弄明白一點罷了,犯得上這樣興奮麼。圓圈圖還沒完全明白,楊山到雷池那條線也不知什麼意思,總不至於都是毫無意義的陪襯吧!?

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22節 殭屍魅人第73節 族譜第28節 游龍江山第41節 賊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22節 獨腳夔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4節 地界第49節 較量第5節 一飯永銘第57節 絕境第4節 地界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5節 一飯永銘第15節 蛟龍吸水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5節 蛟龍吸水第120節 地穴2第44節 魚龍騰江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2節 明代窯龍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29節 游龍江山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45節 五顯救難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21節 殭屍魅人第7節 黃石形勝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1節 桃花姑娘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7節 跩三江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87節 地宮3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58節 絕境生機第90節 被陪斬了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11節 桃花姑娘第9節 仙寓山飛地第81節 敬老面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27節 活見鬼了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32節 黃石磯·王失機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37節 遊街示衆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45節 五顯救難第47節 碧波夜遁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10節 桃花姑娘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58節 絕境生機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4節 地界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18節 水鬼第29節 游龍江山第100節 星光可以作證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73節 族譜第119節 地穴1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2節 雪夜驚魂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40節 天星之洲第43節 情敵之間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78節 袁家第44節 魚龍騰江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72節 有驚無險第2節 雪夜驚魂
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22節 殭屍魅人第73節 族譜第28節 游龍江山第41節 賊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22節 獨腳夔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4節 地界第49節 較量第5節 一飯永銘第57節 絕境第4節 地界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5節 一飯永銘第15節 蛟龍吸水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5節 蛟龍吸水第120節 地穴2第44節 魚龍騰江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2節 明代窯龍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29節 游龍江山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45節 五顯救難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21節 殭屍魅人第7節 黃石形勝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1節 桃花姑娘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7節 跩三江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87節 地宮3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58節 絕境生機第90節 被陪斬了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11節 桃花姑娘第9節 仙寓山飛地第81節 敬老面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27節 活見鬼了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32節 黃石磯·王失機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37節 遊街示衆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45節 五顯救難第47節 碧波夜遁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10節 桃花姑娘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58節 絕境生機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4節 地界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18節 水鬼第29節 游龍江山第100節 星光可以作證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73節 族譜第119節 地穴1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2節 雪夜驚魂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40節 天星之洲第43節 情敵之間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78節 袁家第44節 魚龍騰江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72節 有驚無險第2節 雪夜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