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

既然請明欣老人幫忙無望又不便。(請記住我.dkankAn)(**小說**?手打)那就只能“自力更生”了。伏燕渡河的底細並不是kao他們討論就能弄清的,也只能暫時放一放,等有機會再理不遲。周大順拿起圖紙說:

“其他的就更難了。圓圈中的人面笑臉是什麼意思?我們不知道。而星星符號旁的這個“土”字,就更難理解了。如果與實地對照得都不錯,那這個星星號就肯定不是指黃石磯,要麼是江心洲與復生洲之間的長江中,或是更遠的望江縣什麼地方。”

“說得是”高良補充道:“圖上標得很明確,星星號所處的位置,是在伏燕渡河與老虎背直線相連的南延長線上。這就告訴我們,星星號所指不是江心洲或復生洲某處,而是從兩個洲中間直穿過去的某個地方。難道是長江外航道里嗎?”

“不對吧?長江屬‘水’,圖上標註的可是‘土’啊。”張志高搖着頭說:

“看星星符號很像齒輪,莫不是外星人飛行器的齒輪掉到水裡了?…嗯…不對,不符合邏輯。齒輪對於宇宙航行來說太原始,比我們現在的飛機還原始!既然星星符號與圓柱、三角和笑臉畫在一張圖上,它的意義……高良說得對,它的位置不會在長江裡,水底下的土應該叫‘泥’纔對。我看呀,這個答案可能要到望江縣去找。乾脆,星星符號也暫時擺着,等其他地方有眉目了。再找機會過江打聽。”

宋世平對張志高的這個建議很不以爲然,斜着眼睛說:“小老弟呀,這圖紙本來就是個謎嘛,哪能隨隨便便就搞清楚的啊。你說哪個容易吧?沒有容易的!遇到難題就放一放,那還搞個屁呀,乾脆去抽菸、喝茶、睡大覺算了,何必費這麼多腦子。腦子搞壞了找不到老婆的,你孃老子還指望你抱孫子呢。哈哈哈。

說實話,我總覺得我們分析問題時,並沒用幾百年前古人的眼光或心理,設身處地去思考。如果用古人的眼光和心理狀態,以及當時的歷史和科技背景分析圖紙,那就接近實際了。爲什麼說是幾百年前呢?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畫這些圖的具體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盤龍頂原來叫‘老龍頭’那可是五六百年前的事了。如果是在‘老龍頭’改名之後繪製的,畫圖人總不會放着當時通行的名稱不用,而有意以幾百年前的地名來代替吧?所以說,要用幾百年前的古人眼光和思維方式。”

嘿!真想不到,宋世平這個一向大大咧咧的人,現在竟也學會細心了,而且所持之論還都是大家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的!張志高見宋世平說得胸有成竹似地,就問道:

“要是按你的思路,圖上的笑臉又是什麼意思呢?該不會真的有個人在那裡含笑不止吧?要麼就是誰參透了老虎背的秘密,誰就會喜笑顏開?”

說起老虎背,不禁又使高良想起了皮猴子。他還記得剛來的第一天,皮猴子帶領他熟悉黃石磯這個地方,在介紹老虎背時說過的一番話。唉。多麼好的一個少年呀!就是因爲他們四個人沒事找事,將他帶送到死路上去了。

如果皮猴子還活着,許多事可以通過他來了解,那就方便多了。更令人難受的是,他的父母家人到現在都不知道,孩子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又是什麼原因死的!講好聽點,皮猴子的死是天意安排;講得不好聽,那也是他們四個人作的孽。想到這些,高良禁不住就心裡發起酸來。周大順見高良忽然間情緒低落,眼睛竟紅紅的,感到非常奇怪,便問道:

“高良是感冒了吧?眼睛怎麼紅紅的呀?”

“哦。沒什麼”

“不對吧。肯定有什麼事!我們可是共患難的生死同志啊,有什麼傷心爲難的事,千萬別瞞着。”

宋世平也發現了高良的不對勁,就關心地問道。張志高也認爲,高良紅眼睛肯定有什麼事。見大家都如此關心,又逼問得緊,高良自知雖然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但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若再不說出實情,他們肯定會怪他隔着心呢。便不好意思地笑笑說:

“其實真的沒什麼,我就是忽然想起皮猴子了。我想,要是他還在的話,肯定能幫我們好多忙。”

哪知幾人聞言,情緒也陡然隨之低落。誰說不是呢?幫不幫忙都是小事,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皮猴子因爲他們而死了!尤其是宋世平,那可是地地道道地被代替了死亡啊。雖然上次大家湊了一點錢,以縣民政局的名義送給了他家裡,但那點錢相對於一條活蹦亂跳的生命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喲!在他宋世平的意識裡,他這輩子都無法補償這件事了。

高良見他們比自己還顯得難受,反而覺得更不好意思了,況且,如果任憑這種情緒發展下去,好不容易纔調動起來的探索熱情就會立馬冷卻、泡湯。事情既已到了這個地步,要是再中途停下來,那就太遺憾了。無論如何不能半途而廢。高良想着,便將心底的酸醋狠心地壓下去,轉眼現出一副笑臉來,“噗”地一聲笑道:

“幹什麼,幹什麼?我是想起皮猴子曾經和我說過的一句話才這樣的呀,你們跟着發哪門子酸勁嘛!跟着笑也就罷了,不知來由地跟着難過算什麼呀。莫名其妙!”

“一句話?一句什麼話?”

果然,他們的注意力立馬就被轉移了。這不,宋世平就像餓孩子聞到奶香似地,急不可耐地催問起高良。高良見問,就說:

“皮猴子那天跟我說,老虎背山頂上葬着他們的第一代老祖母”

“咳!我當什麼事呢。這有什麼稀奇的呀。”

宋世平頓時失望地說。高良笑了笑,再接着說:

“說她是懸棺葬”

“什麼懸棺葬啊?”

“就是用鐵鏈子和別的材料,將棺材吊起來,懸空不落地。我說得對吧?”周大順見宋世平急吼吼地問,就想象着代爲回答道。高良還是笑着說:

“只聽他說是懸空葬的,具體如何懸空,我卻沒仔細問。還是剛來的時候啊,誰管那麼多嘛。不過我卻問過他,是什麼原因要懸棺葬,可皮猴子根本就不清楚。”

宋世平抽出一支菸點燃,忽然想起還有周大順,就又抽出一支遞過去。他狠狠地吸着煙,一個人在房間裡踱着步,自言自語地說:

“懸棺葬,還真是頭一次聽說呢!奇怪呀,中國人都講究死後入土爲安,可那位老太太怎麼就棺材不着地呢?反其道而行之,沒道理嘛!這個事…這個事…。”他頓了頓,又突然一個轉身說:

“噯。你們說,老太太懸棺葬是不是和那個笑臉有關係呀?”

衆人一聽都楞了一下,隨即木雞似地互相大眼瞪着小眼。張志高沒好氣地說:“你自己剛纔也講過了,中國人講究入土爲安。棺材都不沾地了,還會高興有笑臉哪!”

“如果都是正常情況。哪來的這麼多稀奇古怪事嘛。既然古怪,那我們爲什麼不按照古怪去想呢?古人,古人的思維方式!”宋世平瞪着張志高說。

“得,得!要真是幾百年前的古人,那就更注重這些了。自大宋朝起,被那個什麼程朱理學一鬧,中國人說話、做事就都被裝到一個模子裡了。爲都像現在的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呀”

高良見宋世平有點說撇骨理了,就幫着張志高反駁他說。張志高見有人幫他,就更加來勁了,立即接上話茬說:

“除非不是中國人。我估計地球上都沒人願意這麼做。死了的還是活着的,誰能接受啊!再說了,懸空又有什麼意義呀。不起任何作用嘛。全世界的人都想着死後能**不腐,難道懸空就可以了?要是這樣可以永保屍體不爛,那些歷代帝王將相就不必花費畢生精力大造陵墓了。”

“歇歇吧,歇歇吧。你們這是在較勁還是討論呀?真是的!毫無頭緒的亂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嘛,猜測和推理總得有點依據呀。”說着,周大順可能覺得自己也言之過激,便頓了一下說:

“我們對這裡的歷史和傳說知道的太少,況且他們對好多事又守口如瓶,解謎底對我們來說太難了,除非有熟悉情況的人幫助我們……。直到現在,我們也僅僅猜定了‘龍頭’及其附近幾個圓圈的對應地址,說得好聽點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說得不好聽就是還沒一點起色。我……唉!”

高良見他欲言又止,就猜出他心中的矛盾與苦惱,只不過嘴裡不好說罷了。高良想乘機打破僵局,再提和明欣老人合作的事,轉而又考慮還不到火候,就再往窘境推一把說:

“既然大家猜不透,勉強堅持也沒意義。不如再看最後一張圖,也許能領悟點什麼。”

高良說着,就從枕頭底下將圖紙拿到桌子上,大家一起湊上去,比上次更仔細的審視起來。只見這張圖很像一幅素描,左上角與右下角分別畫着一座山,兩山之間呈帶狀彎曲分佈着密麻麻的黑點。在左上角的山腳附近,黑點中有棵挺立的小樹,樹稍上有個火苗圖案;右下山腰處有座小屋,屋旁邊畫着一隻碗。

按說這張圖紙內容很簡單,但往往簡潔的內容卻更難把握。對於這幾張圖紙,看得最多的就只有高良了。他見大家一頭霧水地楞看着圖紙,便擡頭說道:

“我看了好多遍,始終猜不透其中的意思。你們仔細看看吧,不妨先將各人的看法和盤端出來,無論對錯。大家交流探討、互相啓發。”

幾個人真的又認真看了好長時間,仍然疑雲滿面,眉頭卻越看越緊,比剛纔還要泄氣。宋世平既氣又急,忍不住將圖紙一推,罵道:

“媽的,也不知是天才還是弱智,什麼玩意!別說不知道畫中的具體位置,就是知道了,憑這麼個破畫也沒法猜出含義呀!我看也別胡想亂猜了,這麼長時間,我們猜出什麼了嗎?一點實際作用沒有嘛!費力費時費腦漿的,倒不如找幾個老人聊聊天好多了。”

周大順見宋世平又犯了急躁病,就打趣說:

“宋世平同志是想哪個小姑娘了吧?看你這急猴子樣,就是入洞房也得先拜天地、父母嘛。靜下心,慢慢來,我就不信找不出門道。”說着拿起圖紙,用雙手按到牆上,說:

“宋世平剛纔無意中說的,其實也給了我們一個啓示——位置,先確定位置。我們先設想圖上畫的就是黃石磯某處,試試看怎樣?如果真有與圖紙相吻合的地形,那不就是入門了麼。再沿着線索追,不怕查不出結果。”

高良搖了搖頭說:“要是黃石磯的全圖就好了,就這兩座山,我們哪能分辨確認呀?再說,即使確認了具體位置,如果不清楚這裡的歷史,也沒法破解呀!比如這些黑點是什麼?小樹和火苗又是什麼?房子和碗又指的什麼?可以這麼說,現在我們對最基本的情況都不清楚,還怎麼談破解!

我說你們吶,千萬別把這件事看的太簡單了。爲什麼張志高家的那張圖十幾年都沒一點動靜?就是因爲既不知道圖紙標示的地點,更不知道這個地點的具體情況。否則,憑張志高的智力還會等到現在?如果他家那張圖紙被所指的當地人得到了,肯定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破解。歷史、現狀、地形地貌、畫圖時所發生的相關事件,等等,這些都是破解圖紙秘密的必要條件。

大家都想破解圖紙,可有個人更希望儘快找出準確答案。這個人就是張志高。爲什麼?就是爲了讓他父母知道,那個生病的老人到底給了他傢什麼樣的寶貝,是不是如他所說的,‘解得此圖,必當大貴’。張志高,你不會不承認這一點吧?

可是,就憑我們四個外地人的能力,恐怕是無法得到這些圖紙的準確答案的。所以依我說,如果我們是以破解爲最終目的,那麼最正確的辦法就是和明欣老人聯合!”

【……第六十八節??銀紙圖4.望圖興嘆?】@!!

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37節 遊街示衆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57節 絕境第100節 星光可以作證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06節 地宮2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95節 月夜魅影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7節 黃石形勝第27節 洞出歷山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0節 地穴2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62節 殉道者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26節 洞出歷山第23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4節 地界第37節 遊街示衆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77節 老屋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28節 游龍江山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43節 情敵之間第28節 活見鬼了第44節 魚龍騰江第73節 族譜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59節 拼卻一死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105節 地宮1第7節 黃石形勝第46節 風滿樓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23節 獨腳夔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7節 絕境第14節 蛟龍吸水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2節 油皮圖紙第57節 絕境第59節 拼卻一死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57節 絕境第48節 文攻武衛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1節 桃花姑娘第77節 老屋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05節 地宮1第22節 殭屍魅人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105節 地宮1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29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63節 抄家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73節 族譜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11節 明代窯龍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29節 游龍江山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52節 躁動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
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37節 遊街示衆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57節 絕境第100節 星光可以作證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0節 天星之洲第106節 地宮2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95節 月夜魅影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7節 黃石形勝第27節 洞出歷山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0節 地穴2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62節 殉道者第90節 被陪斬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4節 大年初二的粆飯第26節 洞出歷山第23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4節 地界第37節 遊街示衆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77節 老屋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28節 游龍江山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43節 情敵之間第28節 活見鬼了第44節 魚龍騰江第73節 族譜第103節 夾壁寶藏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59節 拼卻一死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105節 地宮1第7節 黃石形勝第46節 風滿樓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23節 獨腳夔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57節 絕境第14節 蛟龍吸水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2節 油皮圖紙第57節 絕境第59節 拼卻一死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57節 絕境第48節 文攻武衛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1節 桃花姑娘第77節 老屋第14節 對着枝椏發呆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105節 地宮1第22節 殭屍魅人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105節 地宮1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68節 銀紙圖4望圖興嘆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29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63節 抄家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73節 族譜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11節 明代窯龍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29節 游龍江山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52節 躁動第48節 文攻武衛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9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