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

見一貫不信邪的宋世平隨口便答。高良笑道:

“神人倒不一定,異人還是稱得上的。朱允炆不是說過嗎?這個地宮就是那‘面潤無須’的老者幫助修建的。難怪連機關都和常見的不一樣,更別提地宮本身了。你們看,這穹頂、牆壁、地面,銀不是,鋼不是,鉛鋁不是,鐵更不是,反正當今世界還沒聽說過這種金屬!”

“匪夷所思”周大順說道:“要說在地下洞裡看到的奇怪事物,還可以歸結到神異或遠古遺存什麼的。可這裡卻實實在在地和人世間有聯繫喲,若簡單的歸結爲神異,那我可真想不通。神總是和玄聯繫在一起的,仙界、天堂,或者地獄。這個地宮和五顯廟聯繫在一起,放置的又是朱允炆的遺物,說的也是朱允炆故事,這建築材料又該做如何解釋呢?”

“都是這個朱允炆惹的禍”宋世平開着玩笑說:“這個朱允炆也真他媽冤枉。被自己的叔叔趕出金鑾殿不說,還躲到這裡當了和尚;當和尚也不說了,卻還要隱姓埋名;隱姓埋名也不說了,時過境遷總會公開身份吧?可他倒好,一隱就是五六百年!搞得後世人都胡亂猜測。莫衷一是。

我現在就擔心,等到2009年再公佈這件事時,又有多少人會相信我們的話呢?僅憑這件袈裟和兩枚玉璽,再加上這幾張字紙?我看危險。誰能做這筆跡鑑定呀!人家還會說,這兩枚玉璽是後世從皇宮裡流失出來的。至於袈裟就更沒有說服力了。”

高良也只好承認道:“你講的這些都可能出現。但我還是認爲,幾十年之後,肯定會有人做出正確判斷。

至於玉璽,我碰巧就接觸過明代的相關資料。在洪武一朝,共有御寶(玉璽)十七方,分別爲:皇帝奉天之寶、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廣運之寶、敬天勤民之寶、御前之寶、表彰經史之寶、欽文之璽、丹符出驗四方。

但是誰也沒料到這十七方御寶的大部分,竟損毀於正德九年正月的皇宮大火之中。因此,明世宗於嘉靖十八年二月又進行補造。據《明世宗實錄》記載,這次共補造十一枚御寶。計有‘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皇帝信寶’、‘皇帝行寶’、‘大明受命之寶’、‘巡狩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邦之寶’。

其中‘天子之寶’、‘天子行寶’、‘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爲洪武朝十七御寶之列,其餘七方都是新添置的。這就證明,洪武朝的‘天子信寶’消失了。既然信史上沒有明說這方‘天子信寶’在正德九年的那場大火中毀損,那麼還有一個可能,或是在正德九年以前就消失了。而那方消失的御寶,恰恰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方‘天子信寶’玉璽!

如果說是由別人帶到這裡,這其實極不可能。平常人誰敢冒誅滅九族之罪,偷盜、隱匿皇帝的玉璽呢!朱允炆之所以身攜這方玉璽,還是想在時機成熟時有所作爲,想着有朝一日復皇帝位!印信,印信,他有了這方玉璽,纔有下旨傳詔的憑信嘛。”

“誒,別再羅嗦這些了,信與不信各隨己便。還有最後這句話呢”周大順轉開話題說:

“‘曾言:地宮有二進。有緣者得入’。知道什麼意思麼?”

“嗨,這不就是說有兩道機關門嘛!‘二進’,就是兩道門。”宋世平不屑地說。

“我看沒這麼簡單吧?門在通道里,不屬於地宮範疇。”周大順堅持道。

高良也覺得將那兩道機關門當作地宮,的確不太合理。按中國傳統習慣,一般是說有幾進房子、幾道門,若說弄堂、巷道有幾進,那是要鬧笑話的。這地宮通道猶如主屋弄堂,說它有幾進的確勉強。

然而,“地宮有二進”又是什麼含義呢?莫非還有裡間或第二層麼?他忽然想起地下洞大廳裡那道隱蔽門,便提議大家對牆壁再仔細檢查一遍。宋世平見高良和周大順意見相合,就不再堅持己見,也一樣手拿電筒,一點點摸索起牆壁來。

非常遺憾,誰也沒發現門的痕跡,甚至一毫裂縫都沒有。周大順瞪着眼睛仰天愣了會神,忽然一拍腦袋說:

“該死,腦子太僵化了!地道不是向下的嘛,應該檢查地面呀。”

衆人猶如醍醐灌頂,便以圓石礅爲界將地面劃爲四個區域,各管一塊分工查找。畢竟已歷經五百多年。地面集聚了一層浮塵。因只有一把毛刷,另三人只好用手掃、嘴吹,雖然積塵不多但要將地面一點點看清那還是很麻煩的。

張志高負責最裡面,也是浮塵稍多的一塊責任區。他手掃、嘴吹、眼睛看,還忙裡偷閒地“問候”一下負責分工的宋世平。功夫不大,周大順最先完工,緊接着高良和宋世平也陸續起身。張志高見他們三個都沒發現什麼門縫,心裡說,我早知道白費功夫嘛,便加緊速度粗略地將最後一點清理結束,撐着膝蓋起身拍拍手說:

“兄弟們,老張也完工了。不過,也是拖褲子放屁喲。”

宋世平本就對張志高不太放心,眼見他最後那馬虎了事的樣子,便要檢查一遍。剛剛蹲身呢,他就大叫大嚷起來:

“好個偷工減料的!你石墩腳檢查了嗎?”

“這不是找茬嘛!大門開到石墩底下去了?好好好,算你狠。雞蛋裡尋骨頭!”

張志高說着只好又蹲身清理石墩腳,心不在焉地胡亂擦了幾下。忽然,他的手指在石墩底腳邊被什麼硌了一下,只聽“叮鈴鈴鈴”一陣響,一個金屬小圓棒便滾到他腳邊。他好奇地撿起來一看,便立即驚詫地喊道:

“嘿!這不是冰室裡的小圓棒嘛?”

這邊三人也看到他手裡的小圓棒了,便一窩蜂涌過去。見幾個都圍過來,張志高就將滿是灰塵的小圓棒遞給高良道:

“你看,這不是和冰室裡那個小圓棒一樣嗎?”

高良接過來一看,立時一陣狂喜。果然就是那可以致人清醒的奇異小圓棒,或者說是信息發射器!

宋世平在冰室裡也只是掃了一眼這個,見兩個說得邪乎,便從高良手裡奪過去。將小圓棒又是捏又是按的。可圓棒並沒有按鍵開關,任憑他如何操弄,根本沒一點反應,就生氣地又甩給高良。

高良接棒在手再仔細地看了看,這才發現除了大小模樣而外,這個圓棒前端並沒有按鈕。周大順見高良臉色忽喜忽愁的,便知有異,他接過去又仔細看了一會,仍然不得要領,就泄氣地說:

“先放放吧。看看別的地方”忽然又想起說:“誒,盒子還沒仔細看呢,爲什麼不檢查盒子裡呢?”

剛纔他們只顧着拿裡面的東西,根本沒來得及看盒子本身。誰知道呢,說不定秘密就在盒子裡也未可知。

盒子裡空蕩蕩地,框、蓋也極光滑,根本無隱秘可言。宋世平想把盒子反過來看看底部,哪知盒子很重,一隻手根本提不動。他“吔——”了一聲,奇怪道:

“什麼鬼材料呀,這麼薄,重量倒不輕!”

說着,便用雙手拎住盒子壁,一用力。還是紋絲不動!宋世平怒、奇橫生。不服輸的蠻幹脾氣便發出來。他深吸了一口氣,再用更大的力氣向上猛提。怪了,不但盒子絲毫未動,自己反被反作用力給拉得幾乎栽倒。

其他幾個人以爲宋世平搞鬼作態,連只小盒子也搬不動了?宋世平直管呆看着小盒子,又前後左右的審視一番,才頓然悟道:

“媽的,盒子和石墩連在一起呀!”

忽然,宋世平在轉身的一剎那,發現盒子底部好像有什麼晃了一下,當他定睛細看時。卻什麼都沒有了。他非常奇怪,剛纔分明看見裡面有影像晃動嘛,怎麼再看卻沒有了呢?他將發現和疑惑說了出來,周大順就趕緊說:

“別急,再仔細看。我也覺得這盒子不僅裝東西那麼簡單。”

話音剛落,宋世平就喊道:

“又看到了!嘿,好多亮點在飛喲。”

幾個人呼啦一下將頭伸到盒子上面,又被宋世平用手撥開。他知道他們疑惑,便略彎着腰一動不動地說:

“注意,傾斜六十度角。”

高良按宋世平的提示,從盒子正上方慢慢向下移動目視角度,一直到看不見盒子底了,還是沒發現任何變化。反覆幾次仍是如此。

宋世平見他們三個都一臉漠然地看着自己,就明白他們仍未看見。爲了證明不虛,他稍微移動一下觀測方位,哪知眼未眨影像卻已消失。再回到剛纔位置,影像又立即恢復。宋世平恍然大悟,興奮又抱歉地說:

“只能在我這個方位才能看到,不能移動哪怕一寸!”

原來如此啊!盒子底面的活動圖像是有固定折射點的,所以,除了宋世平所在的特定視點,其他視點根本看不到影像。

高良站到宋世平剛纔站的位置,一點點調整角度,終於看到了盒子底面的飛動亮點。只見好多星星似的亮點,紛紛由遠而近,由小到大,再從視線中忽然消失。對,就像天空中的星星!

高良驚訝得大張着嘴,被眼前這奇異的景象完全震住了。若是固定圖案,道理就像鈔票的水印一樣,那當然可以理解;可這是活動圖像啊!即使是放電影吧,電源總得要呀。再說,這小房間裡除了幾把手電筒外,並沒有其他發亮的東西,在如此微弱的光線條件下,圖像怎會如此清晰呢?

由於還有周大順和張志高在等着,高良不好意思多佔時間。他在離開觀察位置之前又最後瞄了一眼。忽然發現飛星消失,代之而來的竟是做着慢速運動的文字畫面!

他驚得大張着嘴,憋住呼吸,嚴肅地示意他們不要催促,再調勻呼吸,定定的注視着畫面,嘴裡念念有聲道:

“別有——洞天。指令器入孔——左一圈右二圈”。

高良唯恐他們沒聽清,又快速復唸了一遍,然後退到一邊,滿臉驚恐不解地說:

“遇到鬼了吧?影像又換成文字了。就是我剛纔唸的,上部是‘別有洞天’四個大字,下面兩排小字是‘指令器入孔,左一圈右二圈’。你們再看看”。

宋世平等不及高良說完,就又搶到觀察位置,剛調整到觀察視點就興奮地大喊道:

“嘿!真是文字誒!‘別有洞天。指令器…’”。

突然,宋世平一臉遺憾地呆站住;又皺着眉頭,表情奇怪地調整着視點,好一會兒才自言自語道:

“媽的,文字消失了!”

周大順和張志高更加遺憾驚詫,急得什麼似地。張志高一把將宋世平拉開,沒好氣地說:

“走開,我還沒看呢!”

好在由小到大的亮點影像還在,否則他們兩個還不知怎麼埋怨呢。但沒看到文字,畢竟還是個大遺憾。周大順看過之後,訕訕地說:

“真像電影裡的宇宙空間哦。”又轉身問道:

“高良,你和宋世平都看到文字了,有什麼想法呢?”

“我認爲,這可能指的是‘地宮有二進’。”高良答道。遂又以肯定地語氣說:

“‘別有洞天’應該指的是這圓房子之外,還有一處‘洞天’。如果不錯,那麼後面兩句就應是開啓方法。”

“我看……呵呵。‘指令器’呢?‘孔’呢?”周大順似有懷疑地問道。

忽聽張志高冷笑一聲,氣呼呼且很鄙夷地說:

“說你們笨吧,一個個又比鬼都精;說聰明吧,又比豬還蠢。忘記小圓棒了?”

高良幡然大悟!對呀,既然和冰室裡的小圓棒有神奇功能,難道這個就是一個丟棄的廢物!不是指令器又是什麼?

“是不是還不好說呢。既然要‘入孔’,那就先把孔找到。”周大順提醒道。

又一個問題來了,cha指令器的孔會在哪裡呢?盒子上肯定沒有,牆壁和地面上剛纔也仔細查找過。剩下的就是圓石墩了,可它是塊石頭呀,難道里面還藏着什麼奧妙不成?嗨!唯此華山一條路,還是找找吧。

說是石墩,其實近似玉質,直徑約七十釐米,上方是個餅狀圓盤,往下便急劇收縮成直徑約二十釐米、高約四十釐米的圓柱。圓柱腳嵌進地面,幾乎與地面形成一個整體。如果小圓棒就是cha入的指令器,那麼孔就該是圓形的。

石墩面上是沒有cha孔了,那就看下部。高良提醒張志高說:

“還記得小圓棒在哪裡發現的吧?在那個方位找。”

張志高斜了一眼高良,但還是到他的轄區趴下去,仔仔細細查看起來。小圓柱光滑無痕,別說圓洞就是小坑都沒有。他正要起身,想想還是伸手在圓柱上胡亂摸了幾把。

忽聽“噠”的一聲,一塊小石片掉到地上。張志高很奇怪,莫不是玉石風化了麼?便再低頭看看圓柱基座,然後又伸手進去摸了一會兒,再站起來拍拍手上灰塵,哭喪着臉顯出失望的樣子。就在大家莫可奈何地一片失望時,他突然大笑着喊道:

“找到了!”

cha孔就在距離地面約二十釐米高的圓柱基座上。張志高的玩笑開得也夠邪了,將人家先送進千年寒冰,猛的又扔到熱水鍋裡,暴冷暴熱,不暈頭纔怪呢。

宋世平輕輕擰了下張志高的耳朵,興奮又嗔怪地說:

“看把你能的,想嚇死老子啊?還不快點將那個什麼‘指令器’cha進去?”

張志高揉了揉耳朵,笑嘻嘻地接過高良遞來的小圓棒,跪在地上,說聲“菩薩保佑啊!”,便弓着背低着頭,伸手將小圓棒緩緩cha進圓孔。

就在小圓棒落底cha實的瞬間,只聽大門處“滴”了一聲。站着的三個人一起本能地轉身看去,霎時便徹底驚呆了。

大門已經在不聲不響中快速下沉。待他們發現時,距離地面已不到一米高,因反應不及,哪裡還逃得出呀!

只一眨眼工夫,大門完全關閉。幾個人驚恐萬狀,灰白的臉上汗珠裹着灰塵滾滾而下。好一會兒,張志高才哭喪着臉說:

“這下死定了!地宮,地宮,我們的墳墓哦。”

“指令器,催命棒吧。”宋世平苦笑道。

高良忽然想起,關門就是在指令器cha進之後才發生的,難道它同時還控制這扇大門的啓閉?他也不待多想,便將自己的想法隨口說出來。張志高也不管是或不是了,抓着根救命稻草似的,立即彎腰摸索着將小圓棒抽出來。

果然,只聽“咔噠、咔噠”兩聲響,大門又自動緩緩上升!四個人一陣歡呼,竟激動得互相擁抱起來。要知道,這不僅開啓了生命之門,而且還獲得了自由啓閉的方法喲!

張志高又將“指令器”cha進去,大門復又關閉。這個問題雖然解決了,可還有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左一圈右二圈”還不知怎麼回事呢。他們先按照迷信說法,四個人繞着石墩,左轉一圈,再右轉二圈。見毫無動靜,四個人又一起推石墩,可根本就推不動。

這回又把人難住了。除了牆壁和穹頂,估計能動的也就是這些了,這“左一圈右二圈”到底什麼意思呢?難道理解錯了?

周大順想起石墩上的盒子,可剛纔宋世平沒有搬動啊。也許是一個人力量小了吧,況且剛纔宋世平是向上拎,興許能轉動也未可知。

商量已定,就每人把住一方,宋世平喊聲“開始”,大家便同時向左用力推去。哪知他們剛一用力,盒子竟真的動起來了,好像根本用不了四人之力。宋世平一時興起,便撥開衆人說:

“還是我一個人來!你們幫我看着啊,到了位置就喊停。”

宋世平說完便拉開架勢,左猛一用力,盒子果然動起來。慢慢地,一圈到了。

“停!”

宋世平再回身向右推,一——圈……兩——圈…。

就在盒子向右轉完兩圈的剎那,“停”字還沒喊出口呢,頭頂“唰”地射下一道藍色光束,便將石墩連同盒子完全住!

【……第一百零八節??廢皇悠悠恨 文字更新最快……】@!!(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遺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21節 殭屍魅人第11節 桃花姑娘第77節 老屋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78節 袁家第37節 遊街示衆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27節 活見鬼了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64節 七星硯第57節 絕境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2節 雪夜驚魂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7節 黃石形勝第104節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46節 風滿樓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28節 活見鬼了第12節 明代窯龍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8節 絕境生機第92節 前兆第18節 水鬼第7節 跩三江第41節 賊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105節 地宮1第5節 地界第23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6節 跩三江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節 一飯永銘第5節 一飯永銘第115節 天火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47節 碧波夜遁第2節 油皮圖紙第12節 明代窯龍第99節 發之於情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25節 溫泉水暖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27節 活見鬼了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78節 袁家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73節 族譜第28節 活見鬼了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62節 殉道者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119節 地穴1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23節 獨腳夔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22節 殭屍魅人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115節 天火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49節 較量第10節 桃花姑娘第27節 活見鬼了第2節 油皮圖紙第2節 雪夜驚魂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47節 碧波夜遁第2節 油皮圖紙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55節 地下天門開
第21節 殭屍魅人第11節 桃花姑娘第77節 老屋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78節 袁家第37節 遊街示衆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28節 花開花謝第27節 活見鬼了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64節 七星硯第57節 絕境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2節 雪夜驚魂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7節 黃石形勝第104節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46節 風滿樓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28節 活見鬼了第12節 明代窯龍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60節 閃光的藍螞蟻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8節 絕境生機第92節 前兆第18節 水鬼第7節 跩三江第41節 賊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105節 地宮1第5節 地界第23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引子四十年秘密一朝解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6節 跩三江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114節 又一個詛咒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44節 魚龍騰江第5節 一飯永銘第5節 一飯永銘第115節 天火第116節 金雞月夜鳴第47節 碧波夜遁第2節 油皮圖紙第12節 明代窯龍第99節 發之於情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25節 溫泉水暖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27節 活見鬼了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78節 袁家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73節 族譜第28節 活見鬼了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13節 誰都說不清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62節 殉道者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119節 地穴1第56節 飄忽的地獄幽靈第23節 獨腳夔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22節 殭屍魅人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6節 機關啓動了第35節 老水嘴迎親第115節 天火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49節 較量第10節 桃花姑娘第27節 活見鬼了第2節 油皮圖紙第2節 雪夜驚魂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47節 碧波夜遁第2節 油皮圖紙第101節 名正則言順第3節 大年初二吃粆飯第55節 地下天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