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

天力靈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責任義務要完成,有很多因果業力等未盡之事要去達成。但是一邊完成、一邊追求的過程,我們仍然要保有跟本體的連接,否則的話我們會完全攪進滾滾紅塵之中,忘卻已經圓滿的部分。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在哲學系統裡常常用到這句話,意思是,雖然我們活在世間,但是活在世間的那部分其實是我們的假我,也就是所謂的小我(ego),在三歲前確立的小我。它的運作幾乎都是環繞着所有的自保本能,環繞着欲求,以及不斷感受到內在有匱乏感,想從外在追求的活動,包括投射到人、事、物上的期待、憧憬,透過這些追求活動來彌補內在的自己編制出來的坑洞。這個坑洞你說它是編制出來也可以,你說它是具體的感受也可以,大概每個人內在都有被訓練出來,被洗腦之後所產生的匱乏感。這部分就會讓我們不斷的專注在世間的生活。

但另外還有一個本體,所謂的法性、自性、神性,一個完全不受自我約束,也不受世界萬象約束的最純然、最本然的內在的部分。這部分只是一個存在,這個存在沒有任何屬性,也沒有任何條件,它也沒有任何匱乏感,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沒有所謂的對錯是非,沒有因爲論斷活動跟辨識活動而產生的反應,這個本體是不屬於這個世間

。這個本體的部分是可以確保我們不屬於這個世間,但是我們可以活在這個世間。

我們很容易被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洗腦,而完全當真。當完全當真的話就會跟着數十億人的腳步,進入到所謂的劇情活動裡。但是如果有真理的訓練,可以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有一部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它可以說是高層意識,也可以說是最深層的背景。在我們的念頭完全放空,我們的慾望完全安靜,讓所謂大腦皮層的這些活動完全靜止下來的那一刻。那個本體就會示現出來。凡是在經絡上面有氣脈經驗的人就會察覺到,如果氣脈裡面有很多阻塞的部分,它會造成神經系統裡面的焦慮和緊張,在焦慮緊張制約情況下,我們很難完全放鬆下來。如果不能完全放鬆,這個本體是示現不出來的。

在日常生活中養生這部分仍然是非常重要,它不只是心地的修持而已,它也包括色身的照料。照料到它進入到比較通暢、沒有制約,能量能夠在裡面流動的比較流暢的狀態下,才能夠從核心深處放鬆。然後才能安住在沒有念頭、沒有慾望的本體的境界裡面。所以一定要涉及到身、心、靈三個層面的自我轉化和照料。

當下我們要發展覺知能力。跟身體有連接的。也就是說隨時隨刻可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真相是什麼。如果這個覺知力發展出來的話就可以適時調整,包括氧氣不足的時候可以用各種呼吸方法調整,或者飲食上有一些濃重的部分、偏酸的部分,就要用鹼性食物平衡。然後把這些濃重的東西通過正確的飲食讓它變得比較稀薄一點,可以轉化阻塞感。

身心靈大師艾克哈特?托爾是個有真實體悟的人,他處在一個很寧靜的狀態,他感受到自己曾經有一個階段幾乎活不下去,也就是說他對於自我的制約感已經到了難以承受、忍無可忍的地步。也就是說一個人要開悟,勢必是對自我的制約已經到了完全可以體會到它分分秒秒帶來的牢籠感的時候,我們纔會有內在的巨大的需求想要得到解脫,如果內在沒有這麼大的需求,宇宙不會讓你解脫。因爲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覺得這個挺好玩,那個也好玩,這個也可以遊戲一下的話,那就根本進入不到真正解脫的狀態。所以其中一定帶有某種程度的“厭離心”的心態,這個很容易翻轉變成“厭世”。所以我們怎麼在厭離但是不厭世的情況下能夠破除自我的制約幻覺,艾克哈特?托爾帶給世人很重要的啓示。

在親密關係中,權力爭奪裡面很大部分源自於掌控性,以及不能夠接納當下的真相,這個真相包括自己的真相跟對方的真相。也就是說我們老是設定一個標準或者期望,想要把對方轉化成我們所期待的那個狀態。當然這裡面也不盡然是完全沒有洞察的,也許我們會洞察到對方的缺點或者慣性,或者頑強的特質,而我們會產生想要改造對方的慾望。越有洞察力其實改造的慾望越強。所以訓練的過程是怎麼樣洞察到,但你要有耐心接受這種狀況,但是這個接受度以及能夠安住在當下的能力,其實也跟身體的健康有關係。當我們身體健康狀態能量飽足的時候,健康狀態良好,能量流暢的時候,那時候正向思考的比率會高,接納度、容忍度也會比較高。但是健康狀態比較差,或者在焦慮的感受不斷干擾的時候,其實腦神經系統是不允許我們能夠包容和安住的。所以在關係互動之中的問題也不只是從客體關係上下手,同時還要回歸到自己的身、心、靈三個層次,去看制約是什麼。

身心靈三個因素中,從心下手不容易,從身體下手比較容易。因爲身體很具體,它的具體改善會牽動我們的情緒,包括我們的思維,都會帶來一些變化。但是如果在心上面下功夫而不照顧到身體的話,這個身體的粗鈍體的制約力會淹沒在心上的轉化力量

。一個人如果一天能夠規律的運動一個小時,比拼命修心效果還要好一些。

很多時候用我們的頭腦去思維兩性關係,或者去選擇兩性關係,這個基本上是不生效的,因爲這裡面都有非常深的因果律在裡面。你會碰到什麼人,在哪個階段有哪樣的人出現,來跟你一起學習和做功課,這是安排好的,由不得你的頭腦去選擇,所以每個階段過程都有一個成長。

在早期的時候大家會在浪漫愛情上面有很多的憧憬期待,比較勇於投入,但也要勇於脫離,不要在一個關係裡面呆太久,如果覺得那裡面沒有太多成長就要很快離開。面對一個吸引力來的時候,也不要逃避,而是去投入,去經驗。這樣的話,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當然經驗也會很豐富,可是要在過程裡面把所謂浪漫愛情幻象在年輕的時候看透,看透以後,在三十出頭的時候,了知自己創造性的目的在哪裡。女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創造方向,而不是把所謂存在的焦點放在關係上面,這是女人最容易犯的大錯誤,也是一種惰性,老想依賴一個關係獲得能量,或者說獲得安全感。真正的力量來自內在,不在於關係。

知道人生在世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而且能夠真正地在生活中體現出來這份知曉。我們是工具,就像一把笛子,宇宙透過我們吹奏出生命的舞曲。所以也有人說:生命是舞者,我們是舞步。這是最高層次的遊戲規則,在這個層次的人的特色就是臣服與放下,事情看得很淡,但是生活的非常愉快。無爲和順流,就是這個層次的產物。這個層次的人,做事都不是出於恐懼或是匱乏,而是出於好奇和探索。想要達到這個層次,我們首先可以從“自我成長”開始着手。你愈是願意去成長,你的內在空間就愈大,體會也愈多,你的意識層次也會逐漸提升,然後有一天你就會清楚看到宇宙能量的流動,而有了信心,願意放手,接下來纔有臣服和順流。 在塵世生活中,願意貼近自己,去感受自己每時每刻的情緒,並且爲它們負起全部的責任。每有負面情緒升起時,如果我們能面對自己的不舒服,而先不去對治那個引起我們這個負面情緒的人事物,這就是一大步的成長。

在與異性交往中不敢率先表態、不敢在人多的場合發表看法、不知錯也不願意改(死要面子、要強)、懶惰和拖延、不敢跟親近的人表露自己的感受、喜歡在朋友聚會炫耀功績、明明知道不該對孩子發火還是發了…….等,我們人的古怪和積習實在太多了。令人驚訝的是,有誠意要改變的人真的不多。很多人,寧可在自己舊有的習慣模式裡面安全的生活,也不願跨出那一步去改變自己。

有很多求助者訴說他們身不由己的痛苦,打孩子、和老公吵架、懶惰、拖延等,都不是他們想要的,可是沒有辦法剋制。這個時候,很多靈脩的法門就派的上用場了。人需要寧靜下來,迴歸自己的內心,才能夠不被自己的機械性控制。同時,我們需要帶着溫柔的理解,看待自己的行爲和缺失,但還是要毫不留情的下定決心改變自己。這樣的決心,只有在你受夠了自己的行爲模式之後,纔有可能發生。

更多人,連自己的習性都看不清。婚姻失敗、朋友失和、親友不睦、事業不成,根本就看不到是自己的錯誤行爲模式導致的,還把責任都推到外在的人事物身上,這樣的人,是無法成長的,當然,也是逆規則在玩這場人生遊戲,不會快樂。

如果,你要的是真正的快樂的話,短暫的成長痛苦是必經之路。唯有不再逃避這樣的痛苦,我們纔有可能在這個物質世界過得自在,不枉此生。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9章 輪迴3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51章 超渡自己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20章 輪迴4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3章 愛的語言3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52章 生命的解藥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24章 撞客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21章 天力講法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5章 佛陀5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34章 布財陣1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2章 我是誰第29章 狗屠夫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
第19章 輪迴3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51章 超渡自己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20章 輪迴4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3章 愛的語言3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52章 生命的解藥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24章 撞客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21章 天力講法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5章 佛陀5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34章 布財陣1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2章 我是誰第29章 狗屠夫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