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

卡爾:演這個角色,你很在行!(珍妮笑了)在許多場合你都愛扮演這個角色!(珍妮:它管用嘛!)它很管用。那個頑皮的小丫頭能從任何情況中擺脫出來。你還說,你想幫助我。其實,我們所做的倒是想幫助你。(珍妮:多謝你),(稍停)因爲——我覺得,你所講的東西,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倒是,你告訴我們的那些事可能教你更能瞭解你自己,更能讓你認識你自己。

在這裡,珍妮對她的“關係論”作了最明確的說明,她丟給我有關她的許多資訊,希望我這個專家用來幫助她。我卻希望改變她的做法,讓她自己負責,但效果並不明確。我想,她並未瞭解我說話的用意,因此她才說了“謝謝你”因爲她仍舊希望我做個主動的助手。

那個頑皮的小姑娘對解決她的問題有沒有什麼意義,我不知道。但是,我深信不疑,她的無意識之心會起到作用,從而引導我們找到她恐懼的根源。

珍妮:這個問題,我也同一位有過這類經驗的人討論過。她對戲劇影響個人的事情知道得不少,她自己也曾有過這類的感受。她說:“你要了解,說來也很奇怪,我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人,不但需要時間,而且需要一兩個朋友的支持。”我想最重要的是,(稍停)你所聯繫的人,一定要能夠信任,一定要具有信心,而且他也有時間來幫助你。這樣的人,也實在難找。

卡爾:你所要找的,就是一個真正有能力幫助你擺脫困境的人,這樣你能同他一直走過這段痛苦的日子。

珍妮:唔,這段被暗算的日子。(苦笑)是的,我實在不知道怎樣應付,真的不知道。

卡爾:你感到,這真的不容易承擔。

珍妮:也罷。這已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從清早起來,到晚間上牀,都沒有變化。當然,我也不會向大家公開這些事。我想不要增加別人的過分反應。如果真能找到一位與你同舟共濟的夥伴,聽聽你是怎樣走過來的,那算是件重要的事情呢。

卡爾:所以,你真的在找一個人,一個你需要的人,一個你嚮往的人,一個你信賴的人。

她所描繪的類型,既能執着,又能理解,既能關愛。又能信任,這就是人人都渴望的,也是治療型的典範。它說明了另一個基本信念:“當事人的選擇最好。”

珍妮:我也自己來試試看,可是感到力不從心。(卡爾:對的。)如果有個人能推我一把且對我說:“我知道你,你一定能。你會做到,而且你已經開始做了。”那就是——

卡爾:那就是真的幫助。

珍妮:只有一個人能相信我。

卡爾:那個人會向你說:“不錯,你能做到——你真的不錯,你會幹得很好。”可是,這些話你自己又說不出口來。

珍妮:說不出來。我也試過,想更積極一點,甚至想自嘲一番。可是。我又怕得要死。我只是向後退,我不敢往前衝!(久久無言)我想將它推到一邊,我想將它沖洗乾淨,我想將它全擦掉,我甚至不要再去想它,連這一點。我也無法辦到。(稍停)用比喻來講,我恍惚走進了黑暗,而且是從光明裡走進了黑暗。(卡爾:啊。)你可理解了我的意思?(卡爾:是的,我理解的!)爲什麼?我又開始恐懼了。

卡爾:風險很大嘛,從光明世界墮入黑暗之鄉。墮入不可知之鄉。(珍妮:還是。)這樣的情境,真是嚇人。

珍妮:我已經無話想說了,當然除了我怎樣克服它之外。有時候,我又覺得這是個非常孤獨的問題。我也知道,別人也碰到過這種問題。但也有人未曾遇到過。他們也許會想:大驚小怪,那有什麼了不起?有時候,我也異想天開地自嘲:何不在報紙上登一則廣告。很難說,(自嘲)你會收到怎樣的迴應?(稍停)說穿了,也不過是個笑話,我不過想逗人一笑而已。

卡爾:可是,你最大的願望不是找個知心人嗎?希望他從天而降,能堅定你的信心,並能幫助你脫離苦海。

珍妮:對呀,我雖然也作禱告——我對宗教也有自己的感受——我一直相信精神的發展,也許這就是我的屏障,我也不清楚,當然,這是我心中的一個結,也是我心理髮展的一部分。可是我覺得這還不夠,我必須有個真實的接觸,(稍停)一個同我直接交往的人。

經過這段交談,她感覺到無助感的深層面,她根本沒有應付恐懼的能力,她想建立同另一個關係的渴望,她深信援助必須來自外在。她強作歡笑,只是用來隱藏自己的痛苦。

心連心地,我伴着她走了這一段崎嶇的路。她用了光明進入黑暗的比喻,我也給了她一點啓發的曙光。我下面的迴應就說明了其中的道理。

卡爾:一個你能直接交往的人,我猜想——這也有點莫名其妙的意思——但我仍要說,在你那些朋友之中,也可能包括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姑娘,當然我不知道,這對你有沒有任何意義。我倒想,那個蹦蹦跳跳的頑皮小姑娘若能伴隨你一起從光明走入黑暗——啊,這種想法可能對你毫無意義。

珍妮:有些莫名其妙,你能否替我解釋清楚一點?

卡爾:很簡單,或許你最好的朋友就是你自己,她隱藏在你的心底,她就是那個怕得要死的小姑娘,她就是那個頑皮搗蛋的小姑娘,她就是那個隱藏不露的真你!

珍妮:(稍停)老實講,我必須承認你所講的。回想起來,我已經失去這個頑皮的小姑娘很久很久了!事實上,過去一年半之中,那個頑皮小姑娘已經無影無蹤了。

這是一種直覺反應,我學會了怎樣信賴。在我內心形成了一種自然的表達,它教我非那樣說不可。我教它自自然然地升階,從她的無言以對,到她的不知所措。我都認爲,可能毫不相干,甚至毫無可助。但是,從她的迴應顯示。我的直覺已經觸及了她的內心深處。

我非常看重這一類的直覺反應。它並不經常出現,但它在治療過程中會起到提升的作用。在直覺的那一刻,我大概至少進入了另類意識狀態,已經走進了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而且已經完全體察了那個世界的局面。我的無意識智慧接掌了一切。這時,我所知道的比我在常態心理進所知道的更多。這時,我的迴應不必由我思考,一切都自然浮現,都是我無意識對當事人內心世界的體會。

卡爾:已經無影無蹤了!哈,哈。哈哈(笑聲),我錯得也不算離譜呀。也許,你不妨找找她看(笑聲)!

珍妮:你要不要她的電話號碼(笑聲)?

卡爾:要呀!(笑聲)我猜想,她一定很開心,不再害怕什麼了。她顯得比較活潑(笑聲)。

珍妮:你說。雖然我老了,還可能作個淘氣姑娘?

卡爾:那,我也不知道。——我今年不過80歲,我自認還是一個淘氣的男娃娃(鬨堂大笑,有人拍手)。

珍妮:(也笑了)我不作任何評論!(稍停)那會教我改變自己的婚姻觀嗎?

卡爾:我認爲,這是你捫心自問的一個好題目,很有意思。你認爲。如果你成了更好的朋友來對待你內心的那個小姑娘,這樣你對結婚的壓力會相對減輕?她和你已經一年半不見了,我感到很難過,我真的很難過。

珍妮:你講得好準呀!真是一針見血,還有——

很顯然,我們之間的關係已變得輕鬆愉快了。我們的追求是結伴同行的。我們面對的是嚴肅的事,我們所存的是愉快的心。我們的關係既開放又信任了。

珍妮已經認識到,她一直在談論自己的一個重要部分,那就是她自己,而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實。

我對自己的迴應也感到滿意。這些迴應都自自然然。而且輕輕鬆鬆,但在內容方面卻又十分嚴肅。

卡爾:哦,抱歉,再過幾分鐘,我們對談就要結束了。

珍妮:行!我的時間表總是快了15分鐘,因爲我總遲到(笑聲)。

卡爾:你也老了15分鐘(大笑)?

珍妮:(笑着看錶)等我來看看,10點差_

卡爾:好,就此結束吧,行嗎?

珍妮:行!你幫助我太大了!我非常非常感謝你!

結束未免顯得突然了一點,可是時間已到,我們只能草草收場。她能處之泰然,而且談笑自如,這表明她已經不是垂頭喪氣了。此外,正好時間已到,訪談必須停止。

總結訪談的特色:

這次訪談有許多特色,既屬於我們以人爲中心的心理治療範圍,也屬於任何其它服務行業的領域。因此,我在這裡作一個提綱挈領的總結:

(1)凡是從她經驗中找到的任何感受、任何想法、任何方向的改變,任何行爲的意義,我們都要不作任何判斷的接納。我認爲,這種接納是全面的,但也有例外,值得大家注意。她對我表示依賴,她想依靠我的權威來替她找答案,我接納了她的願望。請注意,我所接納的是她依賴我的願望,這並非表示,我會依着她的願望來處理問題。由於我知道自己的立場,我就更容易接納她對我的依靠。我也知道,我不會成爲她的權威偶像,雖然在她心目中是這樣看待我的。

在其一點上,我的接納並不完整。實際上,她曾說:“我要多講一點來協助你完成你的工作。”爲了完全接納她與我之間的關係。我原想改變一下她對我的印象,但是徒勞無功。我曾向她說:“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你,而不是讓你來幫助我”。對此,她毫無理會,也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2)深深地瞭解她的感受,同情地體會她個人的意念,而且提供她自我表述的機會。我已成功地進到了她的內心深處,她已逐漸地表露了她內心的隱情,我們之間已能直來直去了。

這種敏感的神入讓我攢進了她久已丟失了的那個部分,教她接觸,這種富有神秘感的互通款曲,正是彼此神交的另類意識心態。

(3)在尋找她自己時有一種夥伴同行的感覺。我相信,當事人都有自知之明,我不想作她的嚮導,即便在那段痛苦的崎嶇之路,我也僅僅是個與之同行的夥伴(當然,她的自知之明隱藏在她的心底,但確實是存在的)。在理解上,我既不敢超前,也不能落後太遠,否則她會感到孤獨害怕。因此,有時候我故意走慢一步,有時候我又超前一步,以讓我的直覺給她一些指引。

(4)信賴“生命體的智慧”會帶領我們接近她問題的焦點。在整個訪談中,我一直存着完全的依賴去面對讓她沮喪的焦點。雖然我是個很精明的臨牀心理醫師,我也難以想到,多少年之前,她母親的早逝,她對藝術的愛好,竟同她解決內心的恐懼息息相關。由於具有這個信賴之心,她的生命體,或者說她的無意識之心——隨便你怎麼稱呼它——竟能帶領她接近了解問題的關鍵。

因此,作爲一名心理治療師,我要求自己的當事人儘可能地按照自己的行徑,按照自己的步驟,去解決自己的困難。

(5)要完完全全地幫助當事人體驗到她的感覺。最好的例子就是她相當完全地體會到自己的“無助”和自己感受到“暗算”。一旦這種強烈的痛苦感受在其深度和廣度都達到極點,當事人就會設法點破。在其改變的過程中,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當她頗具信心地說“你真是一針見血”這句話時,當事人必定感覺到一種什麼力量幫助了她,但她又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出來。沒關係,感覺到了就行,治療師是不會在意的(當然在這個案例中,她卻親自在第二天表明瞭)。

將這些特色指點出來,其用意在於告訴大家,以當事人爲中心的治療法能夠導致一種微妙的過程,它具有一種生命體的活力。如果要求這種過程發生預期的效果,治療師必須心存理解、爲人關愛,這是非常重要的條件。當然,最關鍵事項之發生,還在於當事人的感受和經驗。

珍妮的結局:

訪談之後,她向在場的觀衆講述了自己的經驗。珍妮說:“我真的感到奇怪,一方面我很緊張,另一方面我又感到很刺激。我想,我已找到了答案,感謝卡爾博士。”如果沒有第二天的交談,這些話就可能當成客氣話來看了。

第二天早晨,珍妮來看我。她說,昨天有關那個頑皮小姑娘的討論讓她作了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她承認,那個頑皮的小姑娘失蹤了,連她其他部分的自我也在那1年半之中不見了。“我得承認,爲了解這個完整的人生,你必須找回我失落的那些部分。”她又說,對個人來說,這次訪談所給予的是一次“脫胎換骨,震撼靈魂”的經驗。訪談啓動了她的心靈之旅,她仍舊繼續着她人生的長征。

第84章 四梵行3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28章 如法求財第74章 性與金錢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36章 讀書會2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7章 神秘電話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90章 慈愛冥想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10章 渡3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88章 切換自卑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23章 成熟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49章 理想國第4章 活在當下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7章 明心見性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59章 吸引高靈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52章 生命的解藥第2章 佛陀2第20章 輪迴4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13章 渡6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50章 “定家神針”第35章 布財陣2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
第84章 四梵行3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28章 如法求財第74章 性與金錢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36章 讀書會2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7章 神秘電話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90章 慈愛冥想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10章 渡3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88章 切換自卑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23章 成熟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49章 理想國第4章 活在當下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7章 明心見性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59章 吸引高靈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52章 生命的解藥第2章 佛陀2第20章 輪迴4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13章 渡6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50章 “定家神針”第35章 布財陣2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