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

假日的享受今晨體現得最爲明顯,自然醒的時候已然9點鐘了,兒子昊也醒了,讓我放動畫片《加菲貓》給他看。兒子的這個小小願望自然是容易滿足的。先滿足他的需要,我的需要也自然好滿足了。

那我有什麼願望要滿足呢,我問問自己,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到昨天在心理諮詢師羣中寒露要我給她介紹一部靈性電影,我當時推薦給她的就是《聖境預言書》,而這部電影我早就聽說,卻一直還沒看呢,於是,我決定現在就來滿足自己這個觀看這部電影的願望。

本部電影根據詹姆士·雷德菲暢銷小說改編。內容描述在秘魯蠻荒熱帶雨林中的一座古文明廢墟中,發現了一部寫於公元前六百年的古老手稿,消息一出,世界各地的冒險家、尋寶家、學者專家和形形色色的好事之徒紛紛趕來,展開一場秘籍爭奪戰。秘魯政府爲了保護這件價值連城的國家文物,防止它落入外人手中,不惜興師動衆,派出大批軍警把守全國各處關卡,嚴陣以待。天主教會也因這部手稿陷入分裂,位高權重的秘魯樞機主教西巴斯欽親自出馬,指揮手下的教士四處搜尋秘籍的下落,不顧一切代價,務求捷足先登,以防它所蘊含的“天機”外泄。秘魯全國各階層有力人士一時都捲入這場漩渦中。

很早就聽到這部電影,直到現在纔有機會看到。爲什麼我會在今晨纔看到呢?我略一思索就想到了,就像電影裡面所傳達的第一個預言一樣:一切的發生都是有機緣的。之前我之所以沒看到,是機緣未到的原因,如果讀者們因爲看了我寫的這一章節而去看這部電影的話,那就恭喜各位讀者了,你的靈性修煉已經達到一定境界了,也表示你已經察覺到人類意識的轉變——你內心中已經感受到的。如果閱讀這一章節讓你對人生有所體悟,就請你轉告其他人。因爲我覺得,我們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新知覺應該利用這種方式加以推廣——不再求助於充滿噱頭的促銷,也不再訴諸於一時的風尚,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納。希望這種積極的心理感染,能讓我想表達的信息在人世間傳播開來。

電影裡面的故事情節可能讓你想起類似《達芬奇密碼》那樣的科幻探秘電影或者耶穌復活那樣題材的考古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一位美國曆史老師因緣際會,隻身進入危機四伏的秘魯叢林,尋找一本對人類前途有驚人揭示的古老手稿。於是,就像閱讀一則亙古的寓言,身爲觀衆的我們跟隨我們的心靈兄弟——那個美國小夥子——展開了一段尋找秘籍之旅

。這趟漫長的追尋,會把我們帶上南美洲荒涼壯麗的安迪斯山脈,接着引領我們來到亞馬孫河畔的叢林,進入湮沒在荒煙蔓草中的瑪雅文明廢墟。歷經重重險阻、受過層層考驗之後,我們終於抵達秘籍埋藏的地點,看到了我們追尋的目標。

追尋的過程中,一路上,在神秘的機緣安排下,“覺悟”一個接一個次第顯現於我們眼前。每接觸到一個覺悟,我們的心靈就會產生一次深邃的迴響,我們對人生的洞察便隨之加深一層。等到全部九個覺悟都依次被我們找到時,我們眼前就會豁然開朗,有如啓示錄一般,出現一幅嶄新、綺麗而又令人心悸的景象——那就是影片要我們相信的人類的未來。但是它的真實意義卻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爲,這裡面所提到的九個預言,都已經在發生而且必將發生!

九個預言,道出了這個時代人類將會逐漸達到的九種覺悟。

第一種覺悟:現在的人類,將會覺悟到,世界上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有機緣的。

似乎冥冥中有一個主宰操控着這一切。生命中的某些時刻,讓我們感到和以往有所不同,比較熱烈,比較激奮。但是,我們並不明瞭這樁經驗是什麼,也不曉得如何使它持久。當它結束時,我們又會回到單調平板的生活,感到不滿足,感到惶惑不安。”

其實,在我的生活中,這種機緣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使我感到它不僅僅是偶然的巧合。它感覺起來像是命中註定的,彷彿有個無法解釋的力量在引導我的生命。這種經驗在我的心中激起神秘和興奮的感覺,使我充滿活力。這就是我已經窺見的經驗,如今的我時時刻刻都會遭逢到這樣的經驗。我也知道,我現在的生活圈中(比如心理諮詢師羣體)有愈來愈多的人相信,這個神秘現象是真實的,具有某種含意,顯示在日常生活的表面下有某種活動在進行。這種認知就是第一個覺悟。

這第一個覺悟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從古到今,一直有人察覺到這些神秘機緣存在,而這種認知是推動許多偉大哲學思想和宗教運動的力量。但是,以往和現在有個不同點,那就是數量。文化轉變之所以發生在今天,是因爲同時具有這種認知的人,數量愈來愈多。

第二、第三兩種覺悟(電影裡把這兩種覺悟合放在一起介紹):

人類將覺悟到,每個人都是一種“能”。愛因斯坦一生的研究證明了一點:我們眼中的堅實物體大部分是空洞的空間,其中流動着‘能’的模式。這也包括我們人類的身體。而量子物理學的研究顯示,當我們在愈來愈小的層級上觀察‘能’的種種模式時,我們會發現驚人的現象。實驗的結果證明,當我們把這種‘能’的微小成分‘基本粒子’(aryparticles)分解,然後觀察它們的運作方式時,觀察的動作往往會改變實驗的結果,就彷彿這些‘基本粒子’受到實驗者的期望影響。有時,在實驗者的期望影響下,粒子會出現在根據現有的宇宙法則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譬如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在時間中前後流動等等。換句話說,宇宙的核心基本成分看來像是一種純粹的‘能’,而這種‘能’往往會順應人類的意圖和期望,就彷彿我們的期望促使我們體內的‘能’流入世界中,影響其他的‘能’的系統。這個發現違反了我們以前對宇宙的機械式看法,但也正是手稿中預言的第三個覺悟。

當我們的“能”虛弱時,我們會試圖向我們的愛人、伴侶索求這樣的“能”,來填充自己

。而對方必然感到“能”被索取時帶來的被控制感。於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戰爭從未間斷。我們的行爲,通常都是無意識的。因爲我們很容易在人羣中迷失了自己。

這在戀愛、婚姻、家庭方面有問題的求助者身上體現得最爲明顯。男女建立關係時,如果雙方都過分苛求,都期望對方生活在他或她的世界裡,要求對方隨時陪伴在身邊,一塊參加他或她選擇的活動,那麼,一場自尊之戰難免就會發生。婚後,在生活作息上無法配合。生活步調過於快速,沒有工夫協調彼此的分歧——在一起時該做什麼、該去哪兒玩、該培養哪種興趣——總是爲這些事爭吵不休。到頭來,誰該當家作主就成了難解的習題。

第三、第四兩種覺悟:人類將發展出直覺的能力,感受美和能。將依靠自己內在的指引,擁有以前想都未敢想的神秘能力。但之前必須學會開放自己。要開放自己,就要有發現美的能力,換句話說,要向更大的存在開放我自己,去發現事物的本源。來看看電影裡的一段臺詞介紹如何感受到“能”。

“我是從觀看自己的手指開始的。”

“怎麼說?”

“我們到那兒去吧。”他指了指附近一個地方。那邊的樹木比較稀疏,頭頂看得見藍色的天空,“我來教你。”

我們走到那裡時,他說:“身子向後靠,然後伸出兩隻食指,讓指尖碰觸在一起。面對着藍天。現在把兩隻指尖分開來,保持大約一英寸的距離,眼睛直直望着兩隻指尖中間的地方。你看到了什麼?”

“我眼睛水晶體上面的沙塵。”

“不要理它,”他說,“把眼睛稍微帶離焦點,再讓兩隻指尖互相靠近,然後分開。”

我一面聽他說,一面移動我的手指,壓根兒弄不清楚他所說的“把眼睛帶離焦點”究竟指啥。我終於把視線集中在兩隻食指中間的地方,兩隻指尖變得有點模糊,就在這當兒,我看見有一種東西在兩隻指尖中伸展開來,像一縷一縷煙霧。

“我的天!”我驚歎了一聲,把我看到的現象告訴菲爾。

“你看到了!你看到了!”他說,“現在再好好練習幾次吧。”

我讓兩隻手指碰觸在一起,接着又讓兩隻手掌和兩隻前臂碰觸,每次都看見肢體之間出現一縷一縷的“能”。我把兩手一甩,望望菲爾。

當電影裡的主人公被秘魯軍追到懸崖邊的時候,知道自己無路可逃,反而一下放開了。而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心突然覺悟,“能”被釋放,奇蹟發生了。

有一位眼科醫師曾經做過一個研究,學會了觀察‘能場’,興奮得什麼似的。他專門研究視覺障礙,包括各種色盲。他認爲,視覺障礙是眼睛中的神經末梢太過‘懶惰’所造成的。他教導病人怎樣去看他們從沒見過的顏色。根據他的說法,觀察‘能場’需要的也是同樣的工作——喚醒其他蟄伏的神經末梢。理論上,每個人都能辦到這點。

第五、第六兩種覺悟:有時看起來我是在犯錯誤,其實犯錯誤卻是帶來正確的必要途徑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發生在我身上的(好壞),其實都是在幫助我,推我向前。

我有幾次坐車的經歷,因爲各種原因,該下車的時候卻未下車,當時或與同車人講話,或是看手機中的信息,總之錯過了,看似在犯錯誤,但都有所得,一次是錯過了站卻在剛下車的時候竟然碰到了高中時候的班主任老師。當時這位班主任老師已經調到了p市的教研室,我一直想要他的聯繫方式,卻沒有,沒想到得來全不費功夫。一次錯過了上一班車,不得已乘坐下一班車的時候竟然碰上了久未謀面的老同學,從這個老同學口中,我竟然得到了另外一個極想聯繫上的同學的聯繫方式。

電影裡,當男主人公依據頭腦中看到的圖像循路去解救女主人公時,卻被秘魯軍逮個正着。以致於他懷疑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但結果證明,正是因爲陷於險境,他纔有幫助女主人公一起逃脫的機會。

第七種覺悟:人類將意識到,當我們有足夠多的“能”時,我們就能分享和給予。別人也能接收得到。當別人感受得到我的“能”(愛與幸福感)時,別人也將返饋給我。這兩股“能”就能融合在一起,擴展得越來越大。

但長久以來,人類卻一直在無意識地爭奪惟一對我們開放的‘能’——流通在人與人之間的那一部分‘能’。人世間的各種衝突,小到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糾紛,大到國際間的戰爭,往往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歸根究底,全都是因爲我們欠缺安全感,覺得自己很虛弱,必須竊取別人的‘能’,心裡纔會感到好過些。殊不知,能就在我們的內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八種覺悟:當我走向內在的力量之源,我會發現整個存在都在支持我。我會發現所有善和美的力量都簇擁着我。

第九種覺悟:在電影裡這個預言是沒有被文字記錄的,它需要一種內在更深層面的視見。在終極層面上,所有人都爲一體。所謂的天堂就存在於這個一體性裡。我在第一卷萬物一體觀裡,一直強調的就是這種觀點。

加上我的收穫,暫且稱之爲第十種覺悟吧:這個預言昭示得頗有意味,當男主人公在回國的飛機上,刮開一張類似抽獎的票據單子,並和寫着“預言”標題的報紙疊放在一起時,第十個預言出現了!電影裡卻沒有指明是什麼。但依我的直覺來說,應該就意味着我將帶着遊戲的心態,去創造性地生活,我的生活將變得越來越豐盈富足。當然那必須是在覺悟了前面九個覺悟之後,需要我自己去完成的。

在觀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覺得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因爲,從我自身來說,我在這一年感覺自己的身心震動頻率明顯加快了,很多過去我一直糾結的東西永遠離開我了,很多人爲的限制莫名其妙地被打破了。我的“能”、靈性覺察力及直覺力也急速地加強、擴展了。

擴展如此,就象這九個預言裡說的那樣。人生中的那些機緣巧合、在節骨眼上突然冒出的那些貴人也就是我的指導靈們,會出其不意地把我的生命推展到一個嶄新的、重要的方向。也許,比起任何時代的任何民族,我更能憑着直覺悟解這些神秘機緣的深層意義。

這是個地球大轉變的時代,這個世界真的不一樣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3章 夢魘1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10章 星雲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31章 天真的心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6章 活在當下3第13章 靈魂伴侶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28章 如法求財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5章 佛陀5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34章 愛的法則第8章 渡1第13章 靈魂伴侶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3章 接納疼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56章 罪孽清理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82 章 四梵行1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6章 佛陀6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兒子的夢第23章 接納疼痛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2章 職業倦怠第6章 佛陀6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22章 神念第6章 福報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123章 成熟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3章 靈魂伴侶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56章 罪孽清理第22章 我是誰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5章 除夕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
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3章 夢魘1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10章 星雲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31章 天真的心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6章 活在當下3第13章 靈魂伴侶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28章 如法求財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5章 佛陀5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34章 愛的法則第8章 渡1第13章 靈魂伴侶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3章 接納疼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56章 罪孽清理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82 章 四梵行1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6章 佛陀6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兒子的夢第23章 接納疼痛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2章 職業倦怠第6章 佛陀6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22章 神念第6章 福報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123章 成熟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3章 靈魂伴侶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56章 罪孽清理第22章 我是誰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5章 除夕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