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春夏之交某一天,雅典城內,當政的民主派組成一個五百零一人的法庭,審理一個特別的案件。被告是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399),此時年已七十,由於他常年活動在市場、體育場、手工作坊等公共場所,許多市民都熟悉他。審理在當天完成,結果是以不敬神和敗壞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怪誕的一頁,一個人僅僅因爲他勸說同胞過更好的生活,就被同胞殺害了。雅典是哲學的聖地,但看來不是哲學家的樂園,出身本邦的哲學家只有兩個,蘇格拉底被處死,年輕的柏拉圖在老師死後逃到了國外。這又是人類歷史上最光榮的一頁,一個人寧死不放棄探究人生真理的權利,爲哲學殉難,證明了人的精神所能達到的高度。正因爲出了蘇格拉底,雅典纔不愧是哲學的聖地。

多虧柏拉圖的生花妙筆,把當年從審判到執行的整個過程栩栩如生地記述了下來,使我們今天得以領略蘇格拉底在生命最後時刻的哲人風采。

身爲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引進新的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他曾獲得逃亡雅典的機會,但蘇格拉底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爲他認爲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爲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據當時雅典法律規定,處死犯人的方法是賜以毒酒一杯,但在處死前關押的一個月中.法庭允許犯人的親友探監。當時便有許多青年人天天去監獄探望蘇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託的青年問蘇格拉底有無什麼遺言時,蘇格拉底回答說:“我別無它求,只有我平時對你們說過的那些話,請你們要牢記在心。你們務必保持節操,如果你們不按我說的那樣去生活,那麼不論你們現在對我許下多少諾言

。也無法告慰我的亡靈。”說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在蘇格拉底即將處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打發開,而去同他的學生斐多、西米亞斯、西帕斯、克利託等談論靈魂永生的問題。不久,獄卒走了進來。說:“每當我傳令要犯人服毒酒時,他們都怨恨詛咒我,但我必須執行上級命令。你是這裡許多犯人中最尚的人,所以我想你決不會恨我,而只會去怨恨那些要處死你的人,我現在受命執行命令,願你少受些痛苦。別了,我的朋友。”說完淚流滿面,離開了牢房。蘇格拉底望着獄卒的背影說:“別了,朋友。我將按你說的去做。”然後他又掉轉頭來,和藹地對那些青年說:“真是個好人,自我入獄以來,他天天來看望我,有時還跟我談話。態度親切。現在他又爲我流

淚,多善良的人呀!克利託,你過來,如果毒酒已準備好,就馬上叫人去取來,否則請快點去調配。”克利託回答說:“據說有的犯人聽到要處決了,總千方百計拖延時間。爲的是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晚餐。請你別心急,還有時間呢!”這時蘇格拉底說:“誠然你說得對,那人這樣做是無可非議的,因爲在他們看來,延遲服毒酒就獲得了某些東西;但對我來說,推遲服毒酒時間並不能獲得什麼。相反,那樣吝惜生命而獲得一頓美餐的行爲在我看來應當受到鄙視,去拿酒來吧。請尊重我的要求。”

一會兒送毒酒的人來了,蘇格拉底鎮定自若,面不改色。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在場的人無不爲將失去這樣一位好友而悲泣。蘇格拉底見狀大爲不悅,他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呢我爲了避免這種場面纔打發走家裡的人,常言道: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請大家堅強點!”

蘇格拉底接着在室內踱了一會兒,說自己兩腿發麻,便躺了下來。送酒的人走過來摸了摸他的身體,覺得已沒有熱氣。突然蘇格拉底又喃喃地說:“克利託,你過來,我們曾向克雷皮烏斯借過一隻公雞,請你不要忘記付錢給他。”說完,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合上了眼,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蘇格拉底被判處有罪以後,他的學生已經爲他打通所有關節,可以讓他從獄中逃走。並且勸 說他,判他有罪是不正義的。然而蘇格拉底選擇了慷慨走向刑場,視死如歸。他的理由:我是被國家判決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力和權威。當法律失去權威,正義也就不復存在。這不是悲劇的聲音,這是一個智者在用生命詮釋法律的真正含義——法律只有被遵守纔有權威性。只有法律樹立了權威,纔能有j國家秩序與社會正義的存在。蘇格拉底爲了正義死了,但他的死是值得的。

蘇格拉底(∑ );英譯: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爲“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認爲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蘇格拉底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 蘇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脣,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體。他容貌平凡,語言樸實,卻具有神聖的思想。

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被處死了。這是雅典的悲哀,也是古希臘的悲哀,亦是人類的悲哀。但蘇格拉底的思想仍在廣袤的大地上回響:

1、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麼。

2、一位醫生跑來詢問蘇格拉底,說他吃任何東西都淡而無味

。蘇格拉底說:“你只需停止飲食就行了。”

3、蘇格拉底被處死前,朋友悲傷地說:“我親愛的蘇格拉底,我是多麼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地處死啊!”蘇格拉底平靜地說:“朋友,難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處死嗎?”

4、時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是活在這個世上好還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5、無知即罪惡。

6、別人爲食而生存,我爲生存而食。

7、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8、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的越少。

9、暗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

10、逆境是人類獲得知識的最高學府,難題是人們取得智慧之門。

11、最熱烈的愛情會有最冷漠的結局。

12、我與世界相遇,我自與世界相識。我自不辱使命,使我與衆生相聚。

13、認識你自己。

14、我們的需要越是少,我們越近似神。

15、神靈爲自己保留了那對於最爲重要的東西的認識。

16、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17、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18、美是難的。

19、德行就是知識或美德,即無知愚昧是罪惡之源。

20智慧意味着自知無知。

21、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對所有事情都一無所知。

22、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23、如果把世上每一個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讓你去選擇,你可能還是願意選擇自己原來的那一份。

24、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記。

25唯有理智最爲可貴。

2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並沒有智慧,不論大的還是小的都沒有。

27、教育是把我們的內心勾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

28、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人們答案

。而是向他們提問。

29、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

30、思想應當誕生在學生的心裡,教師僅僅應當像助產士那樣辦事。

31、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32、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33、我不是給人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生的產婆。

34、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35、我知道自己的無知。我知我無知。

36、未經審視的生活是毫無價值的 或:一種未經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37、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38、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

39、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麼呢!

40、我到處走動,沒有做別的,只是要求你們。不分老少,不要只顧你們的肉體,而要保護你們的靈魂。

41、對哲學家來說,死是最後的自我實現。是求之不得的事,因爲它打開了通向真正知識的門。靈魂從肉體的羈絆中解脫出來。終於實現了光明的天國的視覺境界。

42、人可以犯錯,但是不可犯同一個錯。

43、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

44、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45、好的婚姻僅給你帶來幸福,不好的婚姻則可使你成爲一位哲學家。

46、沒有人因爲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47、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48、我像一隻獵犬一樣追尋真理的足跡。

49、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哲學家告訴我們,“爲善至樂”的樂,乃是從道德中產生出來的。爲理想而奮鬥的人,必能獲得這種快樂,因爲理想的本質就含有道德的價值。同樣,稟賦最優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經過教育學會了他們應當怎樣做人的話,就能成爲最優良、最有用的人,因爲他們能夠做出極多、極大的業績來;但如果沒有受過教育而不學無術的話,那他們就會成爲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爲由於不知應該選擇做什麼,就往往會插手於一些罪惡的事情,而且由於狂傲激烈,稟性倔強,難受約束,就會做出很多很大的壞事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25章 除夕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4章 選擇第37章 合作第11章 渡4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60章 星光體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24章 撞客第6章 活在當下3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3章 夢魘1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84章 四梵行3第85章 四梵行4第28章 菩提果第35章 布財陣2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3章 癔症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8章 後臺朋友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84章 四梵行3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20章 愛的教育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8章 空椅子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章 愛的語言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19章 輪迴3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47章 孝親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59章 吸引高靈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8章 菩提果第9章 奇夢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37章 合作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3章 夢魘1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5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3)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58章 氣場第20章 輪迴4第36章 布財陣3第23章 癔症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
第25章 除夕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4章 選擇第37章 合作第11章 渡4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60章 星光體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24章 撞客第6章 活在當下3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3章 夢魘1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84章 四梵行3第85章 四梵行4第28章 菩提果第35章 布財陣2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3章 癔症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8章 後臺朋友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84章 四梵行3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20章 愛的教育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8章 空椅子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章 愛的語言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19章 輪迴3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47章 孝親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59章 吸引高靈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8章 菩提果第9章 奇夢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37章 合作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3章 夢魘1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5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3)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58章 氣場第20章 輪迴4第36章 布財陣3第23章 癔症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