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

很多來訪者和來訪者的家人在心裡總是對心理諮詢抱有過高和太好的期望,總是認爲心理諮詢能產生奇蹟,能像上帝一樣用手一摸就痊癒了,渴望奇蹟出現,一次諮詢就把問題全解決了,一次催眠就把心理的痛苦全消除了。

請大家放棄這種期望吧,也許你們聽到這句話會很失望,但我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告訴大家,奇蹟的期望總是會讓你很失望的,非常非常失望。

因爲心理諮詢師不是神,不要苛求在心理諮詢裡出現奇蹟,因爲諮詢中沒有奇蹟,只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每顆心靈有自己的規律,內心有自己的智慧,一切往外求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爲心理諮詢的真正的目的是助人自助,最終喚醒你內在的智慧和能量去幫助你自己,而不是通過諮詢師的神力一錘定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債要還,有自己的事要做,有自己的因果要去承受。短時間內的奇蹟般康復,有時也是一種病態,屬於表演性人格和討好型人格的假性痊癒,其實只是將問題更深的壓抑了。

心理諮詢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心理諮詢是建立在愛與信任的關係上的,“關係勝於治療”,只有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雙方的心才能打開,纔有可能真正的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剛開始建立安全信任和諧的關係都需要漫長的過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問題的形成很少是在極短的時間裡形成的,很多問題的原點在童年,它有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期間累積了很多東西,心靈壓抑不住之後,爆發出來,以心理問題和神經症的形式(包括軀體化)表達出來,所以對於這樣的堅冰。能期待一下子就把它融化嗎?如果一下子融化,會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甚至會超過本來問題的傷害程度。我們需要把原因弄清,根據來訪者心靈的規律。按照個體特殊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節奏,一步步的解決。

所以,請大家不要期望心理諮詢會產生奇蹟,它是一個過程,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過程,一個幫助你自己成長的過程。就算產生了奇蹟,也不要驚訝,那是你自己長期努力的結果。只是突然遇到一個節點與機緣,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

走吧,一起走吧。然後在諮詢的過程中慢慢的走,最後到達自己內心最美的地方,在那裡你充滿力量與智慧,發現自己的靈魂是那麼的美,在那裡起舞,在那裡自由歌唱,在那裡自然流動。願每個生命找到自己的真實與歸宿。願每個靈魂都回歸自身的美麗,在浴火中得到涅槃。

當我真的願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會痛

但已經不再抱怨

我深知

這痛

只因遇見真實的自己

曾經那個不懂愛的自己

透過痛

生命正在穿越和成長

這個痛

跟任何其他人無關

我接納並祝福

生命裡經過的每一個人

如果真的曾經相遇

無論是怎樣的形式

必定都是一份禮物

一次恩典

當我真的願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有傷

但我已不再盼人來療傷

我深知

通過深入生命的實相

我自己能夠療愈一切的傷口

我不再

去索取別人的愛

當我能夠療愈自己

愛從我心裡流出來

我知道

總會有一天

我也會成爲愛本身

每一個經過我的人

都能夠聞到慈悲的芬芳

當我真的願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有夢

但已放下所有的評判

我看到

一切人和事

都只爲成就我而來

一切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淬鍊的生命纔有品質的芳香

那些傷害過我的人不過是在加持我的成長

我決定

從現在開始

除了我允許

沒有人能夠傷害我自己

當我真正願意看見自己時

我或許還會有期待

但已放下所有執着

因果法則公平對待每一個人

果就在因裡

種因無需問果

我看到

我正在學習

真正不自私的愛自己

在通往自己的路上

我發現

已全然接納一切的不完美

當我真正願意看見自己時

我或許還有未知

但我已經願意去面對

我深知

我的內在有一個真正的宇宙

生命裡所有的智慧

都在裡面蘊藏和發酵

我願意

繼續瞭解和發現未知的自己

不斷與真實相遇

我知道

透過真正的瞭解自己

我會真正瞭解生命

和了解宇宙的奧秘

認識自我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只有當你認識了自己,你看別人和世界纔會多一份把握。

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成立憲章裡對健康是有定義的。什麼是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

仔細分析起來,所謂健康有三個方面。一個是生理上,一個是心理上,還有一個是我們對於社會的適應性。大家現在對生理上的健康已經越來越重視了,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呢,可能還沒有這麼重視。其實心理是無時不在的。坐在什麼位置上就有講究。如果不對號入座的話。坐在前面的人,通常每次都會坐在前面。而坐在後面的人呢,基本上也會每次都選擇坐後面。有一個人,特別愛送別人圍巾。她對圍巾的愛好超過一般人。原來,她小的時候丟過一次圍巾,在一個很寒冷的冬天沒有了圍巾,那天是又慌亂又凍得夠嗆。以後一直覺得圍巾很美麗很溫暖,所以特別喜歡送給朋友們圍巾。

怎麼判斷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當今中國。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到了一個從溫飽向小康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關注人的心理健康,是社會和諧進步的要求。

傳統心理學的工作範圍比較集中於正常人和精神病的交界區。努力使精神病人變成正常人,使正常人不要因爲心理疾患演變出精神方面的疾病。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代心理學的工作範疇更加寬大了,不僅僅集中在預防、治療精神疾患方面,而是努力讓每個人的心理更健康,讓人人朝着心理超常的方向努力,這就是心理學的魅力所在。這讓正常人心理上有一個更好的調整,到達更和諧有力量的狀態。

宇航員楊利偉就是一個心理健康超常的人。在各種場合,從沒看到過他有不鎮定的狀態。人們看到的只有那種冷靜。那種恰如其分的平穩。

心理狀態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學生考試成績不好,媽媽說,我的孩子就是心理不過關,考試時緊張,原來會的也不會了。運動場上也是這樣。運動員大賽時的成績不理想,在尋找原因的時候常常會說——我們不是輸在技術上,是輸在心理上。不是技不如人,是在關鍵時刻心理沒有調整好。現在在選拔幹部、招聘員工、大學生入學的時候,也常常會有心理測試,說明大家對這方面越來越重視。

從一個更大的方面講,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可以分爲:“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好比一個金字塔,最底下一層是溫飽,如果連溫飽都沒解決,就很難再去討論那些更爲遙遠的事情。人在解決了溫飽後,就會想到給自己的窗上釘一個欄杆,要搬到一個保衛更嚴密的小區裡。這是安全的需要。在安全的需要上面的層次是愛和歸屬的需要,到第四層的時候就是我們對於尊嚴的感知了,第五層是自我實現,要體現出自我的價值,充滿創造性。

有的人會成爲貪官。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爲他沒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自己處於哪一層次上。他拼命斂財,解決的是一個溫飽問題,其實溫飽在他早已解決。

現代中國,整個社會已經從溫飽奔向小康,這時你就要看看,你現在在哪個層次上了。

有一個貪官儘管他受賄無數,在被判死刑的時候,他問,外面的天還是那麼藍嗎?小磨麻油還是那麼香嗎?我的孩子怎麼樣了?——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所以,一個人去做讓自己不安寧的事,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自己,實在是一種愚蠢。

因此,一個人要真正瞭解自己的精神需求。你自己現在到底要的是什麼?如果你不解決這個問題,你將無從談到你的幸福與快樂。

人爲什麼活着?這是一個看起來那麼宏大乃至虛無縹緲的問題,實際上是那麼點點滴滴地落實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天當中。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他夫人一起寫過一本書,其中有一個小故事:戈爾夫婦抱養了一條小狗,他們有一個朋友是馴狗師,於是他們把小狗抱去想請朋友幫着給訓練一下。馴狗師說,好啊,但是在訓練之前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這條小狗的目標是什麼?這兩夫婦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這有什麼不好回答的?一個小狗的目標,當然是做狗了,肯定不是貓吧。馴狗師的臉色就嚴肅起來了,既然你們不知道這條狗的目標是什麼,那麼就請抱起它回家吧,我不能訓練你們這個沒有目標的狗。

朋友的這句話,讓戈爾夫婦一個晚上都沒有睡,非常嚴肅地討論這條狗的目標是什麼。後來討論結果出來了——戈爾夫婦有兩個孩子,還有一對養子養女,一共是4個孩子。他們希望這條狗在白天能夠和孩子玩在一起;晚上,希望這個狗很警覺,能夠看家護院。戈爾夫婦找到了馴狗師,說出了他們的想法。

經過訓練,果然這條狗非常好,白天跟孩子們玩在一起,晚上就看家護院。後來戈爾說,“我常常在想,一個狗都要有目標,何況是人。”

我們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你要用人生這一份如此寶貴的能量、能力去做什麼?這個你一定要確定,你有責任爲自己確立人生的目標,然後去努力。

當代人心理困惑的根源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呢?小的時候是你爸爸媽媽或者是老師給你確立的;大了以後,是輿論,是壓力。比如說目標是買房、買車,今年年薪是10萬,明年我要漲12萬,或者是哪年哪月我要上哪裡哪裡去旅遊……有人以爲這就是人生的目標,其實這只是人生分解出來的具體步驟,而不是終極目標。目標不是別人灌輸的,目標是自己定出來,沒有目標的時候,就像人生沒有舵,你又怎麼能夠生機勃勃去度過你的一生,走過每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

我們一個人不要覺得自己的心理能量很大,人心是比大海、比天空更要遼闊的所在,可是如果你的心是分裂的,你的心就只有針鼻那麼小。

比如說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過馬路是不可以闖紅燈的,可是我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看看沒車,沒有警察,過吧。

如果有人認真地按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做了,我們會覺得他們很傻,而我們是靈活多變。

在德國一條很小的街上,有一個紅綠燈。大家就站在路邊等着紅燈變綠燈。等了3分鐘沒有變,才發現這個燈柱壞了,沒法變出綠燈。在確定紅燈壞了的情況下,帶隊的德國人還是覺得不能過,他就開始拍那根燈柱子,拍的結果是那個柱子比德國人更頑強,依然是紅燈,就是不肯變成綠燈。這個德國人想了想,說,我們不能在這裡過馬路了,我們只有走到另外一個街口,那個紅綠燈是好的,它變成綠燈的時候我們才能過去。

你怎麼能把自己的命放在別人手裡呢?紅燈是不能過的,人家的車飛速開過來,他怎麼會想到這個時候你會過來呢?

如果你相信真理,就要捍衛它,不能朝三暮四,沒有堅定的立場。如果你渴望愛情,就要認認真真地去愛你的妻子和丈夫,愛你的孩子和父母。熱愛你的工作吧,因爲它可以讓你光榮和驕傲,給你一種人生的價值感,而不僅僅是給你生活的便利。

歐洲有一個國家的一個城市,面向社會廣泛徵詢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答案像雪片一樣飛到報社,報社就組織一個班子遴選,最後認爲有三種人是最幸福的人。

第一,剛剛給孩子洗完澡的媽媽。第二,治好了病人在醫院門口目送病人遠去的醫生。第三,在海灘上築完沙包,看着自己傑作的孩子。還有一個備選的答案:寫完了自己作品的最後一個字的作家。

幸福其實不是那種驚天動地的事,不是敲鑼打鼓的事,也不是別人把名分給你的事,幸福真的是我們內心對於生命當中那些溫暖的瞬間、那些美好的時刻、那些讓我們銘記在心、讓人體會很久回味深長的真情。把這件事情想透了以後,如釋重負。幸福這件事,每一個人都要謀劃一下,最大化我們的幸福。我們把自己的一生,一天一天,認認真真,仔仔細細,有滋有味地去過,我們幸福的時間就會很長很長,我們的幸福就可以最大化。

第17章 輪迴1第26章 相由心生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6章 讀書會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5章 讀書會1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49章 理想國第5章 佛陀5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樣的瘋病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22章 神念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25章 他心通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24章 擁抱陰影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3章 愛的語言3第93章 皇家舞者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1章 渡4第82 章 四梵行1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25章 不再評判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4章 選擇第10章 渡3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23章 接納疼痛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3章 五奶奶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20章 輪迴4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9章 狗屠夫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
第17章 輪迴1第26章 相由心生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6章 讀書會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5章 讀書會1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49章 理想國第5章 佛陀5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樣的瘋病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22章 神念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25章 他心通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24章 擁抱陰影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3章 愛的語言3第93章 皇家舞者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1章 渡4第82 章 四梵行1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1章 真正的快樂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25章 不再評判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4章 選擇第10章 渡3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23章 接納疼痛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3章 五奶奶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20章 輪迴4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9章 狗屠夫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