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

空淨法師河源寺對衆營員開示:凡夫現在沒有解脫,活得那麼有勁,每天要工作,要聽課,還要學習,這個力量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心中的而來。一般不學佛法的人總想滿足自己的:別人是什麼地位,我也要什麼地位;別人有什麼樣的享受,我也想要什麼享受;別人夫妻恩愛、家庭和諧,我也想要得到。都是以來支撐着生活,完全都是爲了自己。夫妻之間也一樣,彼此都是爲了自己,一定都是爲了自己的。你不要那麼偉大地說我是爲了對方好。沒有!因爲對方是你的妻子,你纔會對她好;如果是不相關的人,你就不會對她那麼好了:她是你的,所以你爲她好,背後的根還是爲了自己好。

凡夫都是以我執作爲動力,講的話都是圍繞自我的。如果這種是錯誤的,我們就會產生痛苦,墮落惡道。如果是正確的,它作爲我們生命的動力,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幫助的,這種就叫做善法欲,這也是。一般的人,如果看他容光煥發,這個人的一定很重,他生命的和力量很強。容光煥發的人,要麼他很得意,自己過得很舒服;要麼他很善良,很想做好事幫助別人,這是善法欲。一般的凡夫都是靠支撐着,如果沒有,他的臉色就開始沉下來,開始乾枯,因爲覺得沒有意思了,生活也變得乏味,整個人都是無精打采的。如果一個人徹底沒有了,不久就會死掉。

佛法告訴我們:是很重要的,人是需要有的,但要把惡欲轉爲善法欲,讓生活充滿了力量,每天都往前衝。可是你別衝到最高的地方摔下來。那樣就摔得很慘了,所以還要發出離心和菩提心。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願望,是菩提願望。這個願望也是由轉化過來的,都是一個東西。都是你那顆心。只是原來的心是爲自我的,我想怎麼樣,都是圍繞自我的;發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以後,似乎也是圍繞着自我,但是實際上這個“我”是一定要捨棄掉的,因爲執着自我是痛苦的根源,當把我執放下的時候。你的菩提願就生起了作用。

自我解脫了以後的生命,比容光煥發、充滿的人還要容光煥發。普通人的容光煥發也有可能是因爲擦了什麼油,但是如果是一個解脫了,願意回來利益一切衆生的人。他臉上的容光煥發是從表到裡都清淨無雜染的,那是大菩薩。凡夫的業報之身,臉上沒有什麼光是很正常的。

從生命的解脫道再往前走,走上菩提道,走上成就佛菩薩這條道路的人。他所有的生命動力就是爲了利益衆生!大家在修大乘佛法的時候發菩提心,如果真是發自內心的菩提心,哪怕就發一次,以後不去想它,只管自己修行解脫;一旦你解脫了。馬上就會想起自己的父母親、親人們,他們實在太可憐了,不懂佛法,迷迷糊糊地受苦,而且寶貴的生命越來越短……特別是人年老了,日暮西山,快沉下去了,可還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裡……你想起來就着急,這就成爲你生命的動力——你願意生生世世在這個世界上利益衆生,不捨棄任何一個衆生。

凡夫是靠的力量在生活,菩薩是靠願力在生活。願力是無窮無盡的!《普賢菩薩行願品》裡說: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行願無有窮盡。無有窮盡!不是暫時的,而是要生生世世不停地在這裡度衆生。你要懂得,這樣的生命是一位菩薩的生命,他能感受到衆生同體,不捨棄衆生。如果我們在座的真是一家人,你說我們這個家族有多大!再往前想一想,所有的衆生都是一家人,你說這有多幸福!走到哪裡都不怕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了,因爲所有衆生都是你的親人。

大乘佛法的出離心和菩提心、解脫道和菩提道的修證是有理論,而且是有具體的方法的,可以讓我們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佛法的修行不離開戒、定、慧三學,通途法門的解脫道和菩提道的修證也是如此。修行進步的標準是看你是不是越來越規範了,你的定力和智慧是不是越來越高了。如果你的智慧很高,那麼生活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大部分人生氣吵架,都是爲了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有兩夫妻在爲了吃什麼、怎麼吃而吵架,臉紅脖子粗地吵了半天也沒爭出個高下,還一肚子氣,他們七歲的女兒在旁邊說:“你們煩不煩啊,要吃就吃,不吃就算了嘛。”你看,小孩子反而更有智慧了。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智慧,大人們想的往往都是些小問題,小孩想的反而基本都是大問題。

對於通途法門,如果你沒有能力學,或者你太忙了不想學,佛還開闢了一個方便中的方便、圓頓中的圓頓、最了不起、最直接殊勝的法門,就是淨土法門。我覺得這一生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了淨土法門,確實是感動得五體投地!如果沒有淨土法門,我們這些罪惡凡夫想要得解脫,估計就像是螞蟻上高山一樣難!

淨土法門是讓你確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確信!你要發願: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你一有時間就一心念佛,其它的經咒你可以不念,或者有時間念一下當助行,正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如果你能夠時時刻刻念“阿彌陀佛”,其他所有的經咒可以不念;但是如果你在那裡打妄想,一句“阿彌陀佛”不能提起來,又說法師講可以不念經咒,那你就誹謗淨土了。如果你不能一句“阿彌陀佛”唸到底,你就要多念《佛說無量壽經》,多念心咒,多學習,真懂的人一定會念“阿彌陀佛”。

從實修上說,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在第六意識下手,跟很多其他法門一樣;當你念佛心靜下來以後,功夫稍微深一點,身心空掉了,就要在第七識那裡用功了。那時候你心沒有妄想,心裡感覺唸佛和不念佛一樣,去念佛跟去參禪一樣,這個下手處是正確的。

當往生極樂世界的心生起來了,你就不想輪迴了。不想輪迴的心,就是出離心。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就意味着要徹底放棄這個世界了,輪迴當中的東西拽不住你了。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我們還願意迴轉娑婆度一切衆生。就算你不想回轉,到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樹、鳥和觀音菩薩、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說法,你只要聽了法,就能“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菩薩是什麼概念?菩薩是以願力作爲動力,就會馬上回轉娑婆度衆生。

所以說淨土法門是把通途法門所要修的四禪八定,羅漢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薩的五十二個位次全部濃縮在信、願、行,持名唸佛裡面了,而且下手容易,效率又高。這對於娑婆世界短暫的幾十年來說,真的是無上妙藥啊!

空淨法師爲了讓夏令營員們更易於理解佛法,在開示時經常會給大家講故事,趙萌萌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如下: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爲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行爲中正,而東區的人們則粗俗隨意;他生活有規律,從不過分,但東區的人們卻喜歡肆意狂放;他品質高潔,從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檢點,東區的人們則似乎不太注重這些,市儈氣功利心重。

於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究竟是搬遷別處,還是做其他打算。

智者聽完他的敘述,靜靜地過了一會兒,一句話也不說。之後,便帶着他去了一個山谷。那個山谷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更有成千上萬只烏鴉在這裡盤旋、靜立、打鬧、棲息,整個山谷異常和諧。可是,黃昏的時候,來了一隻蒼鷹,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蒼鷹仗着自己身強體壯,飛翔能力強,氣焰囂張地一會兒擠佔這羣烏鴉的地盤,一會兒啄咬那一羣烏鴉。和諧熱鬧的烏鴉羣變得混亂驚慌起來。它們四處逃竄,驚慌失措。騷擾了一陣後,蒼鷹似乎很不屑與烏鴉們爲伍,又趾高氣揚地飛走了。

看着眼前這一切,智者緩緩開口說:“蒼鷹以爲自己和烏鴉相處是受了委屈,殊不知烏鴉並不樂意與蒼鷹在一起。對於生命而言,其實沒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別。所以,你不應該嫌棄東區,而應持有感謝之心,感謝他們對你這個不同類人的容納。你自以爲居住東區是一種恥辱,而對東區的人們來說,你的生活方式和所謂的道德優越其實是一種“騷擾”,與蒼鷹對烏鴉羣的行爲無異啊。”

有德之士很慚愧。他以爲自己卓爾不羣,沒想到實際上只是需要別人接納才能生存的可憐蟲。自己嫌惡想要離之而去的人們,恰恰是自己最珍貴的財富。

這個故事令趙萌萌深思良久,返校之後,把這個故事寫在了自己的作文中,這篇作文老師給她評了很高的分數。這次夏令營之旅,對趙萌萌的一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意義深遠。

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59章 吸引高靈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3章 接納疼痛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88章 切換自卑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24章 智慧母親的修煉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3章 夢魘1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4章 選擇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93章 皇家舞者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8章 菩提果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22章 神念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7章 合作第49章 理想國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0章 真相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1章 渡4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10章 星雲第59章 吸引高靈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4章 佛陀4第6章 佛陀6第2章 愛的語言2第17章 滋養自己第95章 不生不滅第29章 狗屠夫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60章 星光體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21章 療愈故事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96章 靜待花開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25章 除夕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43章 六祖慧能
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59章 吸引高靈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3章 接納疼痛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88章 切換自卑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24章 智慧母親的修煉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3章 夢魘1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4章 選擇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93章 皇家舞者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8章 菩提果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22章 神念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37章 合作第49章 理想國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0章 真相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9章 天地人合一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11章 渡4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10章 星雲第59章 吸引高靈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4章 佛陀4第6章 佛陀6第2章 愛的語言2第17章 滋養自己第95章 不生不滅第29章 狗屠夫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60章 星光體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21章 療愈故事第5章 萬物本爲一體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96章 靜待花開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25章 除夕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43章 六祖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