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纔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爲夭。

高車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紅燭燒殘,萬念自然厭冷;黃梁夢破,一身亦似雲浮。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

蓬茅下誦詩讀書,日日與聖賢晤語,誰雲貧是病?樽壘邊幕天席地,時時共造化氤氳,孰謂非禪?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爲衾枕。機息坐忘盤石上,古今盡屬蜉蝣。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悟入無壞境界,一輪之心月獨明。

談紛華而厭者,或見紛華而喜;語淡泊而欣者,或處淡泊而厭。須掃除濃淡之見,滅卻欣厭之情,纔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鳥驚心”“花濺淚”,懷此熱肝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

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爲冰;悟則苦海爲樂境,猶冰渙作水。可見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爲真。

地寬天高。尚覺鵬程之窄小;雲深鬆老,方知鶴夢之悠閒。

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一條竹杖挑風月,挑到時也要息肩。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閒木,方信閒人是福人。

東海水曾聞無定波,世事何須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閒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無停息,日月且有盈虧,況區區人世能事事園滿而時時暇逸乎?只是向忙裡偷閒,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盈矣!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晴空看鳥飛,活水觀魚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閒烹山茗聽瓶聲,爐內識陰陽之理;漫履楸枰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

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便居然有萬里山川之勢。片言隻語內,便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纔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

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安腳?貌偕鬆共瘦,知憂喜無由上眉。

趨炎雖暖。暖後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餘便生苦趣。何似養志於清修而炎涼不涉,棲心於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爲更多也。

逸態閒情,惟期自尚。何事處修邊幅;清標傲骨,不願人憐,無勞多買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此是無彼無此得真機。“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士醉裡之風流。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雲,行處時時觀妙道。

炮鳳烹龍,放箸時與□鹽無異;懸金佩玉,成灰處共瓦礫何殊。

“掃地白雲來”,才着工夫便起障。“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想到白骨黃泉,壯士之肝腸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閒。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書讀五車,才分八斗,未聞一日清閒。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疾風怒雨,禽鳥慼慼;霽月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矣。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思。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作人無甚高遠的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爲學無甚增益的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聖境。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減分中。

處世讓一步爲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事事要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體萬倍也。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糞蟲至穢變爲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爲熒,而耀採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暗生也。

矜高倨傲,無非客氣降伏得,客氣下而後正氣伸;情慾意識。盡屬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務加讓三分之功。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羣魔退聽;馭橫者先馭其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養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淨田中下一不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

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爲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爲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厚;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豔,亦不宜太枯寂。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故不爲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壹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而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處。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誼;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檐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

進德修行,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爲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爲禍。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衆之人宜寬嚴互存。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心地乾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能者勞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如口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殘編斷簡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豔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纔有個真受用。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一失意之悲。

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廢興。若以權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囀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爲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爲拙。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闇昧,白日下有厲鬼。

人知名位爲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爲最真;人知飢寒爲憂,不知不飢不寒之憂爲更甚。

爲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爲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天之機緘不測,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顛倒豪傑處。君子只是逆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伎倆矣。

福不可邀,養喜神以爲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爲遠禍之方。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惟氣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9章 輪迴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40章 合一第11章 渡4第31章 天真的心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9章 輪迴3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5章 自性本空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21章 天力講法第90章 慈愛冥想第54章 成長空洞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0章 合一第35章 布財陣2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4章 擁抱陰影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2章 佛陀2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9章 陰陽八卦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0章 星雲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14章 兒子的夢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22章 我是誰第6章 福報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24章 撞客第8章 新任務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69章 選擇2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3章 癔症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70章 找回自我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28章 菩提果第3章 愛的語言3第33章 兒子不想要獎勵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22章 我是誰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15章 渡8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88章 切換自卑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
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9章 輪迴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40章 合一第11章 渡4第31章 天真的心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9章 輪迴3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5章 自性本空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21章 天力講法第90章 慈愛冥想第54章 成長空洞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0章 合一第35章 布財陣2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4章 擁抱陰影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2章 佛陀2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9章 陰陽八卦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0章 星雲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14章 兒子的夢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22章 我是誰第6章 福報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24章 撞客第8章 新任務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69章 選擇2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3章 癔症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70章 找回自我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28章 菩提果第3章 愛的語言3第33章 兒子不想要獎勵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22章 我是誰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15章 渡8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88章 切換自卑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